食道炎艾灸哪里 肩外俞
食道炎艾灸哪里 肩外俞
位置: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功效: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等肩背、颈项痹症。
治病保健的艾灸穴位的选取
什么是艾灸?
艾灸可以分为“艾”和“灸”两个字。“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灸”指的是灸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艾灸的适应症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腹泻等;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等;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崩漏等。
艾灸易烫伤皮肤吗
很多人看到艾柱、艾条在皮肤上燃烧,总是带着恐惧感,害怕火星或者是燃烧后的艾柱会烧伤皮肤,引起疼痛。专家提出,如果对燃烧的艾柱有恐惧感,可以选择艾条灸、艾盒灸、艾灸棒灸和隔姜灸,这些都是一些较为安全的灸法,只要严格按照艾灸的要求施灸,一般不会烫伤皮肤。并且专家还有个小建议,艾灸时可以在穴位上涂抹一些万花油,以防止烫伤。
治病、保健的艾灸穴位的选取
1、保健选穴
儿童方面多见的是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或者是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以保健来论,艾灸选穴建议选取:大椎、肺俞、足三里、大肠俞等。
老人方面多见是一些虚寒类的疾病如关节退行性病、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等。艾灸选穴建议以滋养肝肾,提升阳气为主,建议选取:命门、百会、足三里及阿是穴。
妇科、男科保健方面建议可以选取腹部和腰骶部的一些保健穴位,女性还可以选取“子宫”一穴作为日常保健。
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选取大椎、关元、足三里及四肢末端的一些穴位来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
补肾、补脾可以选择肾俞、脾俞、命门。
2、疾病选穴
消化性疾病、女性的子宫下垂、头晕可以选择百会穴治疗。
失眠:通过辨证非阴虚、热证之后可以选择百会、风池、三阴交及足三里治疗。
颈椎病、颈部疼痛可以选择风池、大椎、督脉和膀胱经上的一些穴位来治疗。
肩部疼痛可以选择肩髎、肩髃、手臂等穴位。
类风湿艾灸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的范畴。其病机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
艾灸对类风湿病有不错的疗效,类风湿艾灸疗法
1、艾灸主穴
大杼、曲池、血海、大椎至腰俞段、阿是穴(痛点)
2、不同症状的配穴
血沉快:隔俞、阳陵泉;
急性期:至阳、灵台、督脉上压痛点;
肩关节痛:肩禺、肩寥;肘关节痛:曲池、手三里、少海;
腕关节痛:阳池、合谷、外关;
髋关节痛:环跳、风市;
灸法:使用温和灸疗法,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落枕能艾灸吗 艾灸治疗落枕有用吗
艾灸治疗落枕是用的。
灸大杼穴有强筋壮骨的作用;灸京骨穴有很好的疏筋通络的功效,主治头痛、项强等症状;灸肩外俞穴能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主治颈肩部位疾病;灸局部痛点有很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
三九灸的好处 什么三九灸
“三九灸”、“三伏灸”都是“天灸”。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根据所要预防和调理的疾病,选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或直接用艾条熏烤进行穴位的刺激,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北宋年间,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各种疾病。
“三九灸”是“三九天灸”的简称。我国民间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是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9天为一个时段,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天至27天称为“三九天”。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进行艾灸,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寒冬季节是关节退行性变、颈肩腰腿痛、过敏性鼻炎、面瘫、哮喘、胃肠道疾病、亚健康等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脾、肾脏器的虚弱(亦即免疫功能的低下)是身体致病的关键。所谓“寒者热之”,天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温热疗法,因效果显著,受到病人的好评。
“三九灸”最佳时间是“三九天”,当然平时也可不拘时节进行天灸治疗。“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它是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艾灸,温通经络、补阳驱寒,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此治疗法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
一、“三九灸”养生原理
三九时节的艾灸调养仍以“补阳祛寒”为主,三九在冬至后当护阳气。《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也就是要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要收藏住。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时节。中医《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说法,“三九灸”是根据“秋冬养阴,夏病冬治”的原理来治病和保健的。每年冬天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疗效,是对“三伏灸”的有效延续和补充。
二、三九灸的好处
1、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
2、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胃痛、胃肠炎、厌食、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
3、运动系统疾病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
4、妇科类疾病
痛经、宫寒妇科问题及性冷等症状
三、“三九灸”主要艾灸穴位
1、呼吸系统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过敏性鼻炎取印堂、迎香或远端取穴风池、大椎、肺俞;哮喘取穴天突、膻中、中府、尺泽、列缺、肺俞、定喘;支气管炎取穴膏盲、膈俞、胆俞、天突、膻中、定喘、肺俞;慢性咳嗽取穴天突、列缺、合谷;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取穴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大椎、风门、肺俞。
2、消化系统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腹泻、胃痛、胃肠炎、厌食、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主灸任脉,主要穴位:中脘、下脘、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可以配合中焦的其它一些穴位。
3、运动系统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主灸督脉和膀胱经,主要穴位:大椎、风池、肩井、天宗、肾俞、腰阳关、腰眼、环跳、足三里、丰隆、委中、承山、太溪等。
4、妇科类疾病艾灸调理取穴:
痛经、宫寒妇科问题及性冷等症状,主灸穴位:命门、肾俞、八髎、神阙、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太溪、涌泉。
四、“三九灸”时间表
2017-2018年三九灸时间具体如下:
九前固本:11月1日至12月11日
灸前巩固:12月12日至12月21日
一九灸:12月22日至30日
二九灸:12月31日至2018年1月8日
三九灸:2018年1月9日至17日
加强灸:2018年1月18日至28日
五、“三九灸”注意事项
1.三九灸不宜大汗,不是出汗越多越好,艾灸过程中注意保暖。
2.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3.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4.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5.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亲爱的伙伴们,如果您错过了“三伏灸”,那一定不能再错过“三九灸”了!抓紧做准备吧,三九天给自己最暖的艾!!!
艾灸对乳腺增生有效果吗
乳腺增生属“乳癖”范畴,多因痰湿阻滞,乳络不畅或肝肾亏虚,经络失养所致,艾灸法对乳腺增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起到燥化脾湿,宽胸理气,活血通络,行气解郁的作用。
此外,艾灸还能起到局部刺激效应,使得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强,从而有效促进炎症,水肿的消散吸收,加速代谢产物排泄,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乳腺增生艾灸位置:
三阴交穴:足内踝最高点上4横指处。
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膈俞穴: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肝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乳根穴:乳房下缘第5,6肋骨间,距前正中线4寸,左右各有一穴。
三阴交穴: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阳陵泉穴:膝盖外侧下方处1寸处的凹陷中,左右各有一穴。
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艾灸疗法治百病
【美容】
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体内淤积各种毒素排泄缓慢,肌肤对化妆品、营养品的吸收减慢,引发一系列面部问题。面部温灸通过热原理与中草药艾草的作用,美容师在面部进行排毒滚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打开毛孔,温补气血,增强肌肤的免疫力及对产品的吸收。优点:温灸温热再配合中草药艾草条,在面部轻轻滚动,可替代了美容师按摩,让面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产品的吸收,在温肌散寒、活络经气的享受中完成有效的美容护理。
【保健】
温经通络,益气驱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椎间盘膨出,咳喘,面瘫,痛经,少年近视等症。
【养生】
艾灸养生保健疗法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的能力,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此法简便有效,尤其有温阳散寒,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可作为中老年保健灸及虚寒证患者首选的自我养生方法。
【祛病】
1、感冒
灸法对风寒感冒,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解表宣肺之功效。取督脉、足太阳、阳明经腧穴,如风池、风门、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用艾条温和灸,每穴再次灸10~15分钟,每日l~2次;或艾炷隔姜灸,每次2~4穴,每穴灸5~7壮,每日1次。在本病流行季节,每日灸风门或足三里,有预防作用。
2、咳嗽
艾灸法可健脾燥湿,理气化痰。取背俞穴及任脉、督脉、太阳经腧穴,如肺俞、膏肓、天突、风门、云门、膻中、太渊、丰隆等。用温和灸、艾炷灸或隔姜灸均可,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日。
3、哮喘
灸法可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平喘降逆。取背俞和任脉、督脉、阳明经腧穴,如肺俞、定喘、天突、风门、气海、脾俞、。肾俞、太渊、太溪、足三里等。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
4、中风
灸法可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或开窍熄风,调畅气血;或散风祛邪,通经活络。取督脉、任脉、阳明经及少阴经腧穴,如百会、太冲、神阙、关元、气海、人中、风池、足三里、丰隆等。可用艾灸,各3壮。预防中风,用艾炷瘢痕灸,取足三里或绝骨;或用艾条温和灸,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百会、涌泉。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胃痛
灸法可调中和胃,理气消食。取任脉、足阳明经、背俞穴,如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门、胃俞、脾俞、商丘等。每日用温针法,或轻刺激,针后再配合药艾条灸。
6、腹痛
灸法可温中健脾,消食化滞。取背俞穴、任脉、足阳明经穴,如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脾俞、胃俞等。
7、腰痛
灸治可祛寒通经活络。取足太阳、督脉经穴,如肾俞、腰阳关、委中、昆仑、人中、命门、志室、太溪等。
8、痛经
灸治可温经散寒,调补冲任。选任脉、督脉、足太阴、足少阴经穴,如内庭、中极、归来、气海、血海、次谬、水道、三阴交、地机等。艾条灸,每穴10~20分钟。
9、泄泻
灸治可温中散寒,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消食导滞及温补脾胃。取俞募穴、任脉、阳明经、太阳经腧穴,如天枢、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脾俞、章门、肾俞、大横、神阙等。
10、阳痿
灸治可温补肾阳。取任脉、督脉和太阳经穴,如肾俞、命门、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然谷等。
11、颈椎
综合征灸治可祛风散寒,活血祛瘀。多取督脉及病变局部腧穴,如阿是穴、大椎、风池、肩髃、尺泽、大杼、后溪等。
12、坐骨神经痛
灸治可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利湿。取足三阴经和腰骶腧穴,如阿是穴(病变压痛点)、八髎、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13、痔疮
灸治以清肠通络,活血化瘀为主。取督脉、足太阳和手阳明经腧穴,如长强、命门、脊中、次髎、奇穴(十四椎下旁开1寸一多灸)、承山等。
14、瘰疬
灸治可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取病变局部和少阳、阳明经腧穴,如阿是穴、肘尖、天井、足临泣、手三里、天牖、百劳等。以上各穴轮流施灸,每穴5—7壮,用小艾炷直接灸。瘰疬局部可用隔蒜灸。
15、湿疹
灸治可清热利湿,养血祛风。取病变局部及阳明、太阴经腧穴,如阿是穴、曲池、风市、膈俞、血海、百虫窝等。可用艾卷温和灸。
16、痹证
灸治可祛风利湿散寒,泄热通经,调和气血。取病变相应经脉腧穴。如曲池、阳陵泉、腰阳关、环跳、大椎、风市、昆仑、肩髃、阳池、外关、悬钟、犊鼻、足三里、解溪等。
17、胎位不正
灸治本病以舒气导滞为主。取足太阳经和手足太阴经腧穴,如至阴、三阴交、合谷。用艾卷温和灸双侧至阴,艾火距穴位约半寸,以不产生灼痛为度,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
18、小儿遗尿症
灸治可温肾固摄,补中益气。取任脉、足太阳经、足三阴经穴。如大敦、阴陵泉、横骨、三阴交、膀胱俞、气海、肾俞、命门、关元、中极等。
19、小儿营养不良
灸治可消食导滞,健脾和胃或益气养血。取足阳明经、足太阴经、任脉及俞穴、募穴,如章门、囟会、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商丘、长强等。
20、牙痛
艾灸治可疏风清热,益阴降火。取阳明经、足少阴经腧穴,如合谷、承浆、颊车、内庭、列缺、鱼际、太溪、阴谷、曲池等。用艾炷隔蒜灸,治疗牙痛效较显。
神经性皮炎艾灸哪里
神经性皮炎艾灸部位
阿是穴(皮损局部),风池(后枕部下侧凹陷中,入后发际1寸),大椎(肩背正中第7颈椎下凹陷中),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曲池(屈肘90°,肘横纹拇指侧纹头端),委中(双下肢腿弯腘窝正中点)。
解析: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风池位于项后区,可祛风解表,宣通局部气血;大椎为督脉与诸阳经之交会穴,能疏风止痒;肺“外合皮毛”,肺俞宣肺解表止痒;膈俞为“血之会”穴,祛风活血止痒;曲池活血止痒,为治疗皮肤病第一要穴;委中祛风清热, 凉血解毒;皮损局部施治能疏通局部经气,祛风解毒化瘀。
施灸方法:风池可行艾条灸和指压拿捏法;大椎,膈俞用艾条灸或温灸器灸;曲池用艾条灸,麦粒灸,指压按揉;委中不灸,改用皮肤针叩刺出血;皮损局部用多个艾炷直接灸:将艾绒捏称火柴头大小若干粒,先在皮损局部涂以大蒜汁,置艾柱于其上,每炷间距1.5厘米,点燃烧净后,除去艾会,覆盖消毒敷料即可。
肩中俞怎么按摩 肩中俞可以针灸吗
可以。
确定穴位后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除了针灸,肩中俞也可以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也是不错的。
肩中俞穴配肩髃穴、外关穴可缓解治疗肩背疼痛;配合谷、秉风、中府、内关、后溪用于缓解治疗肩周炎;配承泣穴、丝竹空穴用于视力减退。
臑俞准确位置图 臑俞的作用主治
臑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臑,肱骨上端;俞,穴位,穴在臑部,为经气所输之处,穴在肩胛突下缘,其处肉下有隙,可由胛突下通透而过,主要起舒筋活络,消肿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臂酸痛无力,肩肿,颈项瘰疬,肩周炎,足跟痛,上肢神经痛等症。
配伍治疗
1.按摩治疗肩臂酸痛无力(配肩髃):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艾灸治疗瘰疬(配肩井,曲池,臂臑):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刮痧治疗肩周炎(配肩贞,肩髃,肩前):用刮痧板自内向外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过敏性鼻炎的艾灸治疗
治疗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一系列鼻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
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方法:治疗鼻炎不可能用艾灸盒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所以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肺俞穴艾灸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左右。很多人艾灸治疗鼻炎不方便加上肺俞,因为肺俞在背部,自己够不着,用艾灸盒就会方便很多。却不知肺俞在治疗鼻炎方面功不可没。我们都知道,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肤与毛发等组织,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之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肺通过其宣发作用能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腠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见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气支配的,所以说“肺主皮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皮毛者,肺之合”(《素问?咳论》),“肺主一身之皮毛,在治疗鼻炎和外感的时候,肺俞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艾灸治疗鼻炎,灸后鼻腔内白细胞明显降低,对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很快改善机体的免疫力。
所以,我们在治疗鼻炎 和感冒的时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俞穴。
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鼻子是我们呼吸道的喉舌,鼻子不通畅呼吸就不会畅快。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人体穴位配伍〗配风门穴治咳嗽喘;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疾。灸肺俞散发肺脏之热。
灸肺俞可以调节水液代谢、调节呼吸、调节体温,抵御外邪。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1.选穴取穴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2.艾灸方法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艾灸可以治疗妇科炎症吗 艾灸可以治疗哪些妇科炎症
急性盆腔炎:选用神厥,归来,中极,气海,大肠俞,次髎,三阴交等穴位,用艾炷隔姜灸或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
慢性盆腔炎:选用艾条温和灸对三阴交穴进行施灸。
脾虚型带下:取脾俞,气海,带脉,足三里,三阴交穴,用艾条温和灸,或隔姜,隔附子灸,可健脾化湿以止带。
肾虚型带下:取关元,肾俞,带脉,次髎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可温肾燥湿,固涩止带。
湿毒型带下:取中极,带脉,阴陵泉,三阴交,行间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1次,5到7次为一个疗程。可清热燥湿,泄毒止带。
胃热壅滞型:主穴取下巨虚,温溜,膻中穴,配穴取丰隆,少泽。每次选3到5个穴位,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到15分钟,每日灸1-2次,可以清热解毒,理气透脓。
肝郁气滞型:主穴取期门,行间,天池,肩井穴,配穴取内关,手三里,每次选3到5个穴位,用艾条温和灸,或将大蒜捣烂后敷于患处,再用艾条熏灸10-20分钟,可清热解毒,理气消肿。
主穴取大敦,隐白,气海,关元,肾俞,脾俞,隐白血淤者加血海,合谷,脾气虚者加足三里,地机,肾气虚加命门,中极穴,采用艾炷直接无瘢痕灸,每次取3-3穴,每日灸1次,15次为一个疗程。
肩周炎拔罐位置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艾灸养肝的好处 艾灸肩中俞-养肝明目解表宣肺
艾灸功效:肩中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位处肩脊中部,内部为胸腔,故能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部不适,有解表宣肺,养肝明目的功效。对于长期劳累,姿势不当引起的颈肩运动系统疾患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也可用于治疗目视不明,瘰疬等症。
肩中俞取穴:位于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处。
艾灸方法:取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法灸肩中俞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