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痤疮中医治疗
便秘痤疮中医治疗
生香蕉的涩味来自于香蕉中含有的大量的鞣酸。当香蕉成熟之后,虽然已尝不出涩味了,但鞣酸的成分仍然存在。鞣酸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可以将粪便结成干硬的粪便,从而造成便秘。最典型的是老人、孩子吃过香蕉之后,非但不能帮助通便,反而可发生明显的便秘。
从中医的角度看,饮食不节,气机不畅,宿食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体内毒气难以及时排出体外,毒气湿热积久上蒸于肺,发于颜面则形成痤疮,并易感染。而经常服用泻药会使大肠产生依赖性,降低自身的排便功能,恶性循环,形成依赖性便秘。老中医除开清利湿热导滞的汤药外,又嘱咐王小姐做到4件事:1.多喝水---每日清晨1杯,白天4杯,晚上1杯,2.多纤维素食---多吃蔬菜、番薯、玉米等,不吃油炸辛辣食品,3.多活动---睡前和晨起揉腹约3分钟,作收缩提肛2分钟。4.不熬夜。
痘痘能用中药治吗
痤疮能用中医治疗。中医学认为皮肤是五脏的“镜子”,皮肤表面的痤疮与人的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中医医学研究表明:痤疮虽然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
中医认为:引起痤疮的原因是:面鼻及胸背部属肺,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
中医学上认为痤疮的起因分多种情况:肾阴不足,肺热、胃热、血热经常导致痘痘产生,此外痰瘀互结,冲任不调等原因也会导致一些痘痘的出现,针对不同的“内因”要采取相应的调理办法,才能从根本上治愈。
(中医观点)中医学称痤疮为“肺风粉刺”,认为肺风粉刺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和,导致经蕴热,毒火内炽,久蕴不解,气血瘀结化火,最好凝滞于面部形成的
1. 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激素分泌增高;
2. 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堆积;
3. 毛囊口上皮过度增生角化,皮脂排出不畅;
4. 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毛囊炎症反应。痘痘由此产生。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药品,能有效治疗痤疮,如需购买可以到康爱多网上药店。
排毒养颜胶囊: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用于气虚血瘀,热毒内盛所致便秘、痤疮、颜面色斑。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可用于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功能,治疗肝胆炎症、皮肤疾病、排除体内毒素等。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用于治疗寻常痤疮。
痤疮的中医治疗
肺经风热型
证见:颜面潮红,以散在的红色丘疹、黑头粉刺为主,可有脓疱。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
方药:主方枇杷清肺饮加减。
处方:枇杷叶9克,桑白皮、黄芩、黄柏各12克,生甘草6克,生地黄25克,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各30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每日l剂。
中成药
(1)黄连上清丸或上清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穿心莲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功劳去火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脾胃湿热型
证见:颜面皮肤油腻不适,皮疹有黑头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等,有的可见脓肿,囊肿,局部可红肿疼痛。常伴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
方药:主方茵陈蒿汤加味。
处方:茵陈15-30克,大黄12-15克(后下),栀子、苦参各12克,金银花、火炭母各15克,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土茯苓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有脓肿者,酌加连翘15克,穿山甲、皂角刺各12克。结节、囊肿难消退者,选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各9克,丹参15克,牡蛎30克(先煎)。
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功劳去火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冲任不调型
证见:见于女性患者。病情常有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前后加重,并可伴有月经不调或痛经。舌质黯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调摄冲任,疏肝解郁。
方药:主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牡丹皮、栀子、柴胡各12克,赤芍、茯苓、益母草各15克,当归、凌霄花各9克,生地黄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用颠倒散水调外搽。
用三黄洗剂或颠倒散洗剂外搽。
形成脓肿、囊肿者,必要时可作小手术治疗。
痤疮中医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1、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型多见于长期的慢性痤疮患者。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大黄蛰虫散,大黄、蛰虫、水蛭、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等适量。
2、热毒型以脓疱、丘疹为主。治:宜清热解毒。用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芩、知母、白芷、赤芍、连翘、生甘草各10~12克,水煎服。
3、血瘀痰涎型以结节、囊肿为主。治宜活血化痰散结。用桃仁、制半夏、丹参、象贝母、红花、川芎、牡蛎、蒲公英、银花、甘草各10~12克。水煎服。
4、肺胃热盛型以红斑、丘疹为主。口渴,多饮。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泄肺胃。用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生地、生石膏、知母、茵陈、栀子、蝉衣、甘草各10~12克。水煎服。若脓疱多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皮脂多加苡仁、生白术。结节囊肿加夏枯草、浙贝。水煎服。
5、用生地2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lO克,桑白皮15克,黄芩8克,白花蛇舌草15克,丹参20克,甘草10克,益母草15克,熟地15克,元胡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医怎么治疗痤疮
辨病辨证施治
热毒痰聚为患是本病的重要病机,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痰之法。中药外用金苦参白花蛇爽肤洗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肿散结之功效,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其组成方药中金银花、苦参两清气血热毒为君;白花蛇、蒲公英、紫花地丁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与之配伍使清解之力尤强;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祛瘀消结,促进皮损消退。
辨证施治
肺胃蕴热多因热邪侵犯肺经,肺主表,外合皮毛,肺卫失宣,皮毛被郁,或素体胃肠有热,或饮食不节,湿热内蕴。热邪循经上攻颜面,郁聚毛孔而发。多好发于颜面、前额,皮损以丘疹为主,伴有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皮脂分泌较多,甚或小脓疱,便干,女性经前加重,舌红,苔多腻,脉滑数。此症多见于青少年,治以清热散结,药用金银花,连翘、枇杷叶、黄芩、桃仁、红花、大贝。若便干可加大黄、麻仁,口干可加天花粉,皮脂多可加生山楂。
热毒炽盛多因青年人生机旺盛,血气方刚,素体阳热偏胜。血热外雍,或粉刺日久,毒热之邪直接侵入。或实邪郁久化毒,毒热之邪互结。多好发子颜面、胸背。皮损以脓疱、炎性丘疹为主。伴有局部疼痛.多伴口臭,心烦,舌红。苔黄燥。此症多见于中青年,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药用金银花、连翘、黄连、栀子、地丁、生地、桃仁、红花、丹参。
痰瘀互结多因湿邪日久凝而化痰,湿热或痰热郁久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再与痰邪相结,痰瘀阻于局部。皮损以结节、囊肿、瘢痕为主,舌黯红、脉滑数。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祛瘀。药用金银花、连翘、瓜萎、胆南星、陈皮、半夏、牡蛎、穿山甲、桃仁、红花。
内外结合治疗在内服药的基础上,常配合外用药物(金苦参白花蛇爽肤洗液)疗效更佳;
金苦参白花蛇爽肤洗液由洛阳旺草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金银花、苦参、紫花地丁、蒲公英、儿茶、乳香、紫荆皮、没药、麝香、龙血竭、海螵蛸、白花蛇、皂角刺等40余味中药材提取精制而成。使用方法;取本品适量倒在干净的容器里,再用医用棉签,然后涂抹患处(禁止医用棉签直接在原装瓶中取用,防止污染)。每天涂抹2-8次。
重视调护痤疮作为一种损容性皮肤病,困扰着无数患者,临床发现精神、心理因素与其病情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上特别注重疏肝解郁以调整患者情绪,这样才能使病情稳定,瘀滞得消。同时注重对患者情绪的引导,“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帮助其树立信心,减轻思想压力,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1、肺热血热
面部痤疮以红色丘疹、粉刺和脓疱为主,伴油腻和少许红色结节,口干,心烦,失眠,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数。宜宣肺清热。方药为枇杷清肺饮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脾胃积热
皮疹色红,伴有宿食不消,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宜清热化湿通腑。方药为三黄丸合茵陈蒿汤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热毒
痤疮发生和轻重与月经周期明显有关,常伴有月经不调、情志不舒、乳房胀痛等不适,舌红苔微黄,脉弦细数。宜清热解毒。方药为二花汤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4、血瘀痰凝
痤疮以暗红结节、脓疱为主,反复发作,伴有凹凸不平的瘢痕和色素沉着,心烦多梦,便干,舌红或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细数。宜和营化痰散结。方药为二陈汤加减,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中医药是如何治疗痤疮的
1、肺经蕴热型(相当于丘疹型痤疮)
此类型的痤疮主要表现: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故中医治疗痤疮时以清凉肺血为主,常用枇杷清肺饮,药材为枇杷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芍、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热毒型(相当于脓疱型痤疮)
此类型的痤疮主要表现:炎症丘疹与脓疱为主,脓疱多发于丘疹的顶端,周围有红晕,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治则清热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饮加黄连解毒汤。
故中医治疗痤疮的主要药物有: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丘疹型或脓疱型)
主要表现:粉刺发作频繁,可以挤出黄白色的碎米样脂栓,或有脓液,痤疮患者的颜面出油光亮,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中医药是如何治疗痤疮疾病的?故中医治疗痤疮时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为芩连平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茵陈、半枝莲、生甘草等。
4、血瘀痰凝型痤疮
此类型的痤疮主要表现: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以及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此型多见于长期慢性痤疮患者。
故中医治疗痤疮时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方剂为大黄蛰虫散,主要药物有:大黄、蜇虫、水蛭、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土贝母、土茯苓、僵蚕等。
中医怎样治疗痤疮
一、肺热型痤疮——清泄肺热法
症状:肺热痤疮,多由肺有宿热,复感风邪,遂使肺热不得外泄引起。其症面长丘疹 ,状如粟米,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皮疹以鼻周围为多,可见于前额,间或有黑头粉刺,且伴口鼻干燥,大便干结,苔黄,舌红,脉数。当用上法。
治疗:泻白散——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枇杷清肺饮——人参、枇杷叶、黄连、黄柏、桑皮、甘草。化裁治之。
二、血热型痤疮——凉血清热法
症状:血热痤疮,多由情志内伤,气分郁滞,日久化热,热伏营血所致。其症颜面丘疹以口鼻及两眉间为多,面部潮热明显,妇女尚有月经前后丘疹增多,舌红,脉细数等。
治疗:①凉血五花汤——红花、玫瑰花、鸡冠花、野菊花、凌霄花。②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加减治之,其效颇佳。
三、热毒型痤疮——清热解毒法
症状:此痤疮多由肺胃蕴热上炎,复感外界毒邪,热毒相结,蕴于面部皮肤引起。其症为面部有散在丘疹,以小脓疱为主,周围常有红晕,自觉疼痛,严重时可火欣红肿痛,伴有发热,舌红苔燥,脉实数等。
治疗: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随症出入,其效非常。
四、胃热型痤疮——清泻胃肠法
症状:胃热痤疮,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使肠胃燥结,中焦积热,郁于面部皮肤而致。其症面部丘疹,状如粟米,能挤出白粉样油状物,间有黑头粉刺,以口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前胸,且常伴有口干口臭,饮食较多,舌燥,喜冷饮,大便秘结,脉沉实有力等。
治疗:清胃散——黄连、升麻、当归、生地、丹皮、石膏。加减治之,甚验。
五、湿毒血瘀型——除湿化瘀法
症状:这种类型的痤疮,多由素体蕴湿,郁于肌肤,复感外界毒邪,致湿毒凝聚,阻滞经络,气血不和而成。其症除丘疹、脓疱外,常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肤出油较多。
治疗:除湿解毒汤——土茯苓、薏苡仁、萆艹解 、车前子、大豆黄卷、泽泻、板蓝根、赤芍。加减治之,必收良效。
痤疮中医治疗
很多人进入青春期后,脸上不知不觉地起了很多疙瘩,有时还伴有痒痛有黑色的称为黑头粉刺。破溃或吸收后可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状疤痕。少数严重的红疙瘩可出现更大的软囊肿、脓肿,破溃愈合后留下比较明显的疤痕,使颜面皮肤凹凸不平,颜色深浅不一,十分难看。另外由于雄激素水平不同,一般男子患痤疮比女性严重,且更难治愈。
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凉血利湿的方法。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归参丸等,内服可用枇杷叶9克、桑皮9克、苦参9克、赤药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剂。大便干燥者,可酌加酒军6—10克;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10克、凌霄花6克。外治可用颠倒散,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白天洗掉。
也可用简便方法:
①白花蛇草15—30克,加水煎汤内服,每日或隔日一剂,一天二
次。
②仙人掌适量,捣烂,涂敷患处。每日2次。
③鲜马齿苋、蒲公英、菊花各30克,蜂房10克,水煎汤待温后清
洗患处,每日2次。
④鲜槐叶、丝瓜叶各30克,捣烂,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