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花粉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花粉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小孢子和由它发育的前期雄配子体。在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中包含2个或3个细胞,即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或由其分裂产生的两个精子。在两个细胞的花粉粒中,两个精子是在传粉后在花粉管中由生殖细胞分裂形成的。在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中包含的细胞数目变化较大,从1~5个或更多个细胞,其中有1~2个原叶细胞,是雄配子体中残留的几个营养细胞,形成后往往随即退化,在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中已完全消失。
各类植物的花粉各不相同。根据花粉形状大小,对称性和极性,萌发孔的数目、结构和位置,壁的结
花粉 构以及表面雕纹等,往往可以鉴定到科和属,甚至可以鉴定到植物的种。花粉形态的研究可为分类鉴定和花粉分析中鉴定化石花粉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大多数花粉成熟时分散,成为单粒花粉。但也有两粒以上花粉粘合在一起的,称为复合花粉粒。许多花粉结合在一起,在一个药室中至少有两块以上的,称为花粉小块。在一个或几个药室中全部花粉粒粘合在一起的,称为花粉块。花粉小块和花粉块主要见于兰科和萝藦科植物。
花粉粒在四分体中朝内的部分,称为近极面。朝外的部分称为远极面。连接花粉近极面中心点与远极面中心的假想中的一条线,称为极轴,与极轴成直角相交的一条线称为赤道轴,沿花粉两极之间表面的中线为赤道。在有极性的花粉中,可以分为等极的,亚等极的和异极的3个类型。花粉通常是对称的,有两种不同的对称性:辐射对称和左右对称。
花粉多为球形,赤道轴[1] 长于极轴的称为扁球形;特别扁的称为超扁球形;相反地,极轴长于赤道轴的称为长球形,特别长的称为超长球形。花粉在极面观所见赤道轮廓,可呈圆形,具角状,具裂片状等等。在赤道面观,花粉轮廓可呈圆形、椭圆形、菱形、方形等等。
花粉大小因种而不同,变化很大。最小的花粉见于紫草科的勿忘草,约(4~8)微米×(2~4)微米。大型花粉直径为100~200微米〔姜属〕,120~150微米〔锦葵科的许多属种,以及牵牛,芭蕉属等〕。大多数花粉最大直径约为20~50微米。水生植物大叶藻花粉细长,约为(1200~2900)微米×(3.5~9.5)微米。
萌发孔为花粉壁上变薄的区域,花粉萌发时花粉管往往由萌发孔伸出。萌发孔按其长和宽的比例,通常分为沟、孔两类。凡长与宽之比大于2的为沟,不到2的为孔。有时短沟和长孔之间不易区分。只具沟或孔的为简单萌发孔,沟和孔共同组成的为复合萌发孔。萌发孔分布在极面,赤道面或散布于球面。分布于远极面上的单沟,又称为槽。萌发孔有许多变异,也有没有萌发孔的花粉。
花粉壁通常分为两层,即外壁和内壁。内壁的成分主要是果胶纤维素,抗性较差、在地表容易腐烂,经酸碱处理则分解;而外壁主要成分是孢粉素,抗腐蚀及抗酸碱性能强,在地层中经千百万年仍保持完好,所以研究花粉形态,主要依据外壁的结构。外壁又可分两层,即外层和内层。外层一般由3层组成,最外层为覆盖层,其上或具穿孔,发育不完全时,为具半覆盖层的或无覆盖层的花粉。下面一层为柱状层,具有柱状(或棒状)结构。再下面一层为基层。
花粉表面光滑或具各种各样的纹饰(雕纹)。纹饰的类型因种属而不同。主要的雕纹有颗粒状,瘤状,棍棒状,刺状,条纹状,皱波状,网状,脑皱状等等。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Skin)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部位而异,为0.5毫米~4毫米。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份、电解质、其他物质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皮肤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皮肤有几种颜色(白、黄、红、棕、黑色等),主要因人种、年龄及部位不同而异。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一个成年人的皮肤展开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重量约为人体重量的16%。最厚的皮肤在足底部,厚度达4毫米,眼皮上的皮肤最薄,只有不到1毫米。
表皮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化学物质的通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
皮肤 。颗粒层里的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又称生发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
另发现:从护肤的角度来讲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肤成分,外面还有一种起保护作用的皮脂膜。
真皮
来源于中胚叶,由纤维、基质、细胞构成。接近于表皮之真皮乳头称为乳头层,又称真皮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两者无严格界限。
1.纤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三种。
(1)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在乳头层纤维束较细,排列紧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
(2)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除赋予皮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3)网状纤维:被认为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它环绕于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在网状层,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故有一定伸缩性。
2.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充塞于纤维束间及细胞间,
皮肤 为皮肤各种成分提供物质支持,并为物质代谢提供场所。
3.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
(2)组织细胞: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谢产物、色素颗粒和异物的能力,起着有效的清除作用。
(3)肥大细胞: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以真皮乳头层为最多。其胞浆内的颗粒,能贮存和释放组织胺及肝素等。
表皮和真皮区分的意义举例:痤疮之类的如果用手去抓,就容易继发感染。一般来讲,咱们的皮肤感染,感染到表皮层,什么疤都不落,得一个皮肤病很厉害,它不落疤,它在表皮。如果说感染到真皮了,一定要落疤了。皮肤是一个屏障,你不要破坏它。
皮下组织
来源于中胚叶,在真皮的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其下紧临肌膜。皮下组织的厚薄依年龄、性别、部位及营养状态而异。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
女人阴道结构特征
阴道是由粘膜、肌层及外膜构成的肌性空腔器官,长约11厘米左右,直径约2.5厘米左右的,富于伸展性。
上端环绕子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连接子宫及外生殖器。当妇女直立时,阴道呈竖立方向与子宫颈的夹角略大于90度。阴道开口位于女阴后方,在尿道开口之后。前方有膀胱和尿道,后方邻直肠。临床上可隔直肠壁触诊直肠子宫陷凹、子宫颈和子宫口的情况。阴道下部穿经原生殖膈。膈内的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内侧肌纤维束均对阴道有括约作用。
阴道前壁短,长约6~7cm,上部借膀胱阴道隔与膀胱底、颈部相邻,其中、下部借尿道阴道隔与尿道相邻。阴道后壁较长,长约7.5~9cm,上部与直肠子宫陷凹相邻,中部借直肠阴道隔与直肠壶腹相邻,其下部与肛管之间有会阴中心腱。子宫颈与阴道壁之间形成的环形腔隙,称阴道穹。阴道穹可分为前、后及左、右侧部,其中阴道穹后部较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邻。腹膜腔内有脓液积存时,可经此部进行穿刺或切开引流。
阴道经常处于前后壁相接触的塌陷状态。阴道的下部较窄,下端以阴道口(vaginalorifice)开口于阴道前庭。在处女,阴道口的周围有处女膜(hnmen)附着,可呈环形、半月形、伞状或筛状。处女膜破裂后,阴道口周围留有处女膜痕。
结肠结构与分布
(1)盲肠:位于右髂凹 ,上界以结肠瓣 为界,下端是盲端。盲肠是结肠的起始端,也是结肠壁最薄,位置最表浅的部分,长约6.25cm,宽7.5cm。
盲肠的前方和外侧有腹膜覆盖,前面与大网膜及前腹壁相邻,后面与髂肌和腰大肌相邻,其位置极不恒定,可高至肝 下或低至盆腔内,有的系膜较长,十分活动。盲肠的内后方与回肠末端相结合,其顶端内侧有阑尾 。在回肠进盲肠壁入口处有回盲瓣,回盲瓣由上下两个唇状皱襞组成。瓣两端与回肠和盲肠的环状括约肌所形成的系膜相连接,这些环形肌进入上下两瓣中,使回盲瓣具有括约肌功能,可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进小肠,也可控制食糜不致过快地进入大肠 ,使食物在小肠内得以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2)升结肠:下端接盲肠,上缘在肝下与横结肠 相连,长12~20cm;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使其固定于腹后壁及腹侧壁 ;前方有小肠及大网膜 和腹前壁;后方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腹后壁相连,由上向下有右肾,腰背筋膜,内侧有十二指肠 降部、右输尿管,手术分离较困难。
(3)横结肠:是结肠最长最活动部分,长40~50cm,在肝曲与升结肠相接,在脾曲与降结肠连接,脾曲位置一般较肝曲为高,横结肠上方是胃,下方是小肠,后方借结肠系膜附着胰腺,前方被大网膜所覆盖。横结肠活动度较大,有时可降至盆腔。
(4)降结肠:上自脾曲与横结肠相接,下在髂嵴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长20cm,前面及两侧有腹膜遮盖,后方借疏松结缔组织 与左肾下外侧、腹横肌腱膜起点及腰方肌相接触。自左季肋部及腰部沿左肾外侧缘向下,至左肾下极,略转向内侧至腰肌侧缘,然后在腰肌 和腰方肌之间下行至髂骨骨嵴水平而移行为乙状结肠 。
(5)乙状结肠:在盆腔内,位于降结肠和直肠之间,上段较短,称为髂结肠 ,下段较长,称为盆结肠,长度差异较大,为20~70cm;肠管呈“乙”字形弯曲而得名。乙状结肠系膜多较长,活动度大,有时可发生肠扭转,系膜的后面附着于腹后壁,后面有开口向下的乙状结肠间隐窝。在纤维结肠镜检查时应根据其形状,顺其自然弯曲进镜。
阴道的结构特征
阴道的结构主要是下部较窄,下端以阴道口开口于阴道前庭。在处女阶段,阴道口的周围有处女膜附着,可呈环形、半月形、伞状或筛状。处女膜破裂后,阴道口周围留有处女膜痕。
阴道的上端宽阔,包绕子宫颈阴道部,在二者之间形成环形凹陷,称为阴道穹,可分为前部、后部及2个侧部。以阴道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子宫凹陷紧密相邻,二者间仅隔以阴道壁和一层腹膜。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如可经后穹引流凹陷内的积液。
睾丸的结构特征
睾丸表面有一层坚厚的纤维膜,称为白膜,沿睾丸后缘白膜增厚,凸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从纵隔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隔,将睾丸实质分成许多睾丸小叶。
睾丸小叶内含有盘曲的精曲小管,精曲小管的上皮能产生精子。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分泌男性激素的间质细胞。
精曲小管结合成精直小管,进入睾丸纵隔交织成睾丸网。从睾丸网发出12~15条睾丸输出小管,出睾丸后缘的上部进入附睾。
睾丸属男性内生殖器官。正常男性有两个睾丸,分别位于阴囊左右侧。睾丸呈卵圆形,色灰白。成人睾丸长3.5-6厘米,宽2.3-4厘米,厚2-2.8厘米,每侧睾丸重16-67克。一般左侧者比右侧者低约0.5厘米。有的人睾丸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如果差别不大,均属正常。
睾丸内有大量弯曲的精曲小管,其间含有间质细胞。精曲小管是产生精子的地方,一个人一生中产生的精子数目大得惊人,一次射精3-4毫升,含有3-4亿个精子,少则也有1-2亿个;一生中产生的精子数竟可达1万亿个以上。精子的产生易受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睾丸周围温度过高或受到化学毒物的影响,精子的产生将出现障碍。
间质细胞产生雄激素,与男性第二性征、生理功能等密切相关。
益诺胶囊的结构特征
益母草总碱
"益母草总碱"是益母草的有效部位,现已知有水苏碱、益母草碱等多种生物碱,一般以盐酸水苏碱作为测定的指标成分。
在对家兔离体子宫实验中,总碱浓度为0.2-1mg/ml时,剂量一张力呈线性关系,至2mg/ml以上时达最大张力。有时可见益母草总碱对自发性收缩的标本呈双向性作用,用最低有效量或突然增加浓度(超过原浓度5倍)时,在引起兴奋之前可有10-20分钟的短暂抑制,因而判断益母草总碱的作用与剂量有关。
对益母草药效的研究需上升到对有效部位的研究才能进一步加强益母草的疗效及减低益母草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
甲型肝炎病毒的结构与特性
甲型肝炎病毒最早于1973年由Feinslone用免疫电镜技术在急性期患者的粪便中发现,是微小RNA病毒科中的嗜肝RNA病毒属中惟一的一种,可导致急性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呈球形,直径27-32nm,表面无包膜,由32个壳粒组成其20面体结构。病毒内部含有由7500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单股正链 RNA。病毒分为实心颗粒和空心颗粒两种形态。实心颗粒为完整病毒,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空心病毒则无传染性,但具有抗原性,也就是感染后不发病但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
当甲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肝细胞的胞浆内复制,随后释放进入胆汁,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甲型肝炎病毒较一般肠道病毒抵抗力强,可在淡水、海水、污水、泥沙毛蚶等水产品中存活数天至数月。这就解释了甲肝易通过贝类和水传播的原因。应用高浓度酒精等化学消毒剂可在30分钟内杀死甲肝病毒,同时冷冻和紫外线也可抑制病毒的生存和复制。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早期会产生HAV-IgM抗体,晚期产生HAV-IgG抗体。通过检测这些抗体,就可以了解机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情况。如果只检测到HAV-IgM抗体,则说明是初期感染。如果只检测到HAV-IgG抗体,则表明曾经感染甲肝或接种过甲肝疫苗,已经具备对甲肝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