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把蜂蜜吃出健康来
中医教你把蜂蜜吃出健康来
蜜糖羹
蜂蜜100毫升,放碗内蒸服。每日3次,空腹食用。适宜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芹菜蜜汁
鲜芹菜100-150克,蜂蜜适量。芹菜洗净捣烂绞汁,与蜂蜜同炖温服。每日1次。适宜于肝炎患者饮用。
蜂蜜首乌丹参汁
制首乌、丹参各15克,蜂蜜15毫升。制首乌、丹参水煎去渣取汁,调人蜂蜜,每日1剂。适宜于动脉硬化、高血压者。
蜜奶饮
蜂蜜50毫升,牛奶50毫升,黑芝麻25克。黑芝麻捣烂,同蜂蜜、牛奶调和,早晨空腹温开水冲服。适宜于产后血虚。肠燥便秘。面色萎黄、皮肤不润等症。
蜂蜜核桃肉
蜂蜜1000毫升,核桃肉1000克,核桃肉捣烂,调人蜂蜜,和匀。每次服食1匙,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宜于虚喘症。
蜂蜜鲜藕汁
取鲜藕适量,洗净,切片,压取汁液,按1杯鲜藕汁加蜂蜜1汤匙比例调匀服食。每日2-3次。适用于热病烦渴、中暑口渴等。
蜜酥粥
蜂蜜适量,酥油30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加水煮粥,人酥油及蜂蜜,稍煮。适宜于阳虚劳热、肺痨咳嗽、消渴、肌肤枯槁、口疮等。
蜂蜜萝卜
取鲜白萝卜洗净,切丁,放人沸水中煮沸捞出,控干水分,晾晒半日,然后放锅中加蜂蜜150克,用小火煮沸调匀,晾冷后服食。适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呕吐、于咳疾少等。
中医教你把新鲜蜂蜜吃出健康来
秋季到来的时候,食用蜂蜜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泡水喝,很可能会让蜂蜜的功效白白浪费,那么怎么吃蜂蜜才比较健康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教你把蜂蜜吃出健康来,供大家了解。
《本草纲目》中说:“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肝病、便秘等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教你把蜂蜜吃出健康来
蜜糖羹
蜂蜜100毫升,放碗内蒸服。每日3次,空腹食用。适宜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芹菜蜜汁
鲜芹菜100-150克,蜂蜜适量。芹菜洗净捣烂绞汁,与蜂蜜同炖温服。每日1次。适宜于肝炎患者饮用。
蜂蜜首乌丹参汁
制首乌、丹参各15克,蜂蜜15毫升。制首乌、丹参水煎去渣取汁,调人蜂蜜,每日1剂。适宜于动脉硬化、高血压者。
蜜奶饮
蜂蜜50毫升,牛奶50毫升,黑芝麻25克。黑芝麻捣烂,同蜂蜜、牛奶调和,早晨空腹温开水冲服。适宜于产后血虚。肠燥便秘。面色萎黄、皮肤不润等症。
蜂蜜核桃肉
蜂蜜1000毫升,核桃肉1000克,核桃肉捣烂,调人蜂蜜,和匀。每次服食1匙,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宜于虚喘症。
蜂蜜鲜藕汁
取鲜藕适量,洗净,切片,压取汁液,按1杯鲜藕汁加蜂蜜1汤匙比例调匀服食。每日2-3次。适用于热病烦渴、中暑口渴等。
蜜酥粥
蜂蜜适量,酥油30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加水煮粥,人酥油及蜂蜜,稍煮。适宜于阳虚劳热、肺痨咳嗽、消渴、肌肤枯槁、口疮等。
蜂蜜萝卜
取鲜白萝卜洗净,切丁,放人沸水中煮沸捞出,控干水分,晾晒半日,然后放锅中加蜂蜜150克,用小火煮沸调匀,晾冷后服食。适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呕吐、于咳疾少等。
鲜百合蜂蜜
鲜百合50克,蜂蜜l-2匙。百合放碗中,加蜂蜜拌和,上屉蒸熟。睡前服,适宜于失眠患者常食。
油煎鸡蛋蘸蜂蜜
鸡蛋1-2个,蜂蜜l-2匙。油煎鸡蛋,趁热加人蜂蜜,立即进食,连食2-3个月。适宜于小儿支气管哮喘。
蜂蜜的食用禁忌
葱
蜂蜜中含有多种复杂的有机成分,其中有机酸和酶类遇到葱里面的氨基酸,会产生有害物质,从而刺激肠道导致腹泻。
韭菜
韭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果与蜂蜜同食,蜂蜜中的矿物质容易与之发生化学作用,从而失去营养价值。
豆腐
豆腐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容易与蜂蜜中的酶类发生化学作用,不利于人体的营养吸收。
中医教你如何正确挑选蜂蜜
拉“蜜丝”
用小汤匙或牙签搅起一些蜂蜜向外拉伸,真蜜通常可以拉出细而透亮的“蜜丝”,而且丝断后会自动回缩并且呈现球状。
看光泽和黏度
辨别真假蜂蜜第一是看光泽和黏度,好的蜂蜜色泽清透,光亮如油,晃动蜜瓶时颤动很小,停止晃动后挂在瓶壁上的蜜液会缓缓流下。
倒置蜜瓶
优质蜂蜜由于含水量低质感黏稠,如果将密封好的蜜瓶倒置,会发现封在瓶口处的空气很难上浮起泡。
磨颗粒
购买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天然“结晶蜜”,可以将结晶挑出部分放在指尖研磨,真蜜的结晶颗粒细腻,会完全融化。
尝味道
蜜有蜜味,糖有糖味。纯正蜂蜜甜而微酸,口感绵软细腻。而假蜜的蜜味淡,余味淡薄短促。
凉水冲服
因为蜂蜜中的酶、维生素和矿物质遇热会受到破坏,所以若用开水冲调蜂蜜时,水温最好不超过35℃。
健脾养胃粥吃出健康来
1、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2、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用于饮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3、参枣粥
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教你5招上班族怎样带便当吃出健康来
1、购买分体密封性好的便当盒,将其中一个盒用开水烫过,尽量杀死微生物,把热米饭快速装入密封,冷却至不烫手时,放到冰箱里冷藏,早晨上班时带到单位,半天问题不大。
2、将另一个便当盒同样用开水烫好,快速装入炒好的菜,密封至冷却不烫手时放入冰箱,早晨上班带到单位,可以储存一上午。
3、尽量不要带凉拌菜,因为,没有经过高温,在炎热天气里,凉菜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及其他微生物。
4、烹饪食物时适当使用一些醋,最大限度延缓微生物的繁殖。
5、午餐时吃点新鲜水果,基本可以保证营养均衡。
每天一把葡萄干补血吃出健康来
葡萄干又香又甜,是很多人都喜爱的干果。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葡萄干营养丰富,许多营养高于葡萄,每天吃一把能很好地改善贫血。
首先,葡萄干含铁丰富。许多女性常有脸色苍白、手脚冰凉的症状,这是轻度贫血的表现,每天一把葡萄干就可以改善。研究发现,葡萄干的含铁量是新鲜葡萄的15倍,另外葡萄干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是体虚贫血者的佳品。
其次,葡萄干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葡萄干中含有酒石酸,可帮助胃肠道消化。葡萄干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吸附肠道壁的毒素,促进排毒。
葡萄干也有助保护心血管。研究显示,葡萄干能降低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它还含有类黄酮成分,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近年研究还证明,葡萄干有防癌效果,其中的白黎卢醇,可有效防止细胞癌变或抑制恶性肿瘤的增长。
付金如建议,可以每天吃一把葡萄干,约30—40克,坚持15天,即对改善体虚贫血有一定效果;并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不过,葡萄干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中医教你如何
挤痘痘会有三大害:
1、疤痕:由于炎症型面疱的毛囊壁易破裂,毛囊内细菌感染致真皮引起炎症,炎症消退后,因真皮组织修复能力较差,就形成了疤痕。
2、凹洞:多出现于慢性炎症型,真皮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皮肤修护后而形成凹洞。
3、色素沉着: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均有轻重不一的色素沉着,消退的时间有长有短,甚至也有持久不退的。
中医向来都是以调理为重,针对痘痘的根源,进行长期而长效的调理。这些调理包括使用中药、改善饮食习惯、通过按摩身体来改善身体自身条件等。
中医教你如何“战痘”--1、马齿苋草汁敷脸
作用:马齿苋这种中医用于治疗湿疹皮炎具有收湿止痒、清热消肿的作用。特别对于一些脓疮、痘痘等化脓性皮肤病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方法:马齿苋草(在中药行可以买到)捣碎榨成汁直接涂在患部,或加上蜂蜜调水当面膜使用,等待约20分钟后,以清水彻底洁面即可,瞬间能清凉肌肤。
中医教你如何“战痘”--2、天然芦荟敷脸
作用:芦荟在中药美容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中华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芦荟有抗菌、修复组织损伤,以及保护皮肤作用等作用。因为芦荟里面含有缓激肽酶、芦荟多糖等绝佳的消炎抗菌成分,能有效抑制痘痘、粉刺的成长,还能提高皮肤的抵抗力。
方法:用天然的芦荟捣碎或者榨汁,在晚上洁面后,将其敷在脸上20分钟后取下,并洗干净脸部,脸上红红的痘痘就会明显地暗掉,消炎效果非常好。
中医教你如何“战痘”--3、新鲜土豆片敷脸
作用:在中医食谱中土豆是性平、微凉的植物,有美容抗衰老、解毒消炎、活血消肿的功效。土豆属于碱性的食物可以吸收皮肤分泌过多的油分,防止痘痘的产生,同时去痘印、祛斑止痒功效更佳。
方法:将新鲜的土豆洗去皮,切片,越薄越好,这样它就能贴紧肌肤。洁面后,把土豆片敷在长痘痘的地方,10~15分钟后取下即可,多次使用之后,你就会发现痘印明显地变淡了。
小编推荐的中医教你如何“战痘”是否有效呢?不防赶快试一试吧。
中医教你如何吃出肠胃健康
1 每日20-30g纤维素(纤维素食品)
也许越来越多的便秘(便秘食品)患者和结并使结肠内的有益细菌生机勃勃。我们可以从很多食品中找到纤维素:每100g水果(水果食品)蔬菜(蔬菜食品)中含1.5g纤维素;全麦食品是2.5g;黑
2 一口食物咀嚼20次
消化从咀嚼开始。食物分子越小越容易消化吸收;通过咀嚼,口腔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可以减少胃的负担;咀嚼时间延长,会及时激活脑部神经,产生饱足感,避免我们吃得过多。一般而言,一口食物需要咀嚼20次,更理想的状态是30次。
3 用餐时放松一点
压力对消化系统影响极大。压力越大,流到胃里的血液越少,使得消化迟缓,产生溃疡和细菌感染,而且还会影响肝、胆囊、胰腺和肠道。对抗压力(压力食品),要在用餐时放松一点,不看报纸、不看新闻,只谈或只想浪漫、有趣的事,然后慢慢地吃,享受食物。
螃蟹不能与什么食物同吃 性味甘热食物
羊肉、狗肉、泥鳅这样的性味甘热食物不宜与螃蟹同吃。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螃蟹是性寒之物,能够进补的性味甘热食物与之一起食用,滋补效果会大打折扣还会给肠胃带来伤害,所以一定要慎食!
螃蟹食用讲究多,所以一定要在食用螃蟹时多注意,才能吃出美味吃出健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