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艾灸怎么止血 艾灸的注意事项
大便出血艾灸怎么止血 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不一定适宜所有的大便出血,由于艾灸本身属于热性治疗方式,主要功能是推动气血运行,帮助血液回到血管中,若是寒性等证则可能效果明显,如果是热性则有可能增加疾病症状,导致大便出血反而更加厉害。
由于人体气血运行时刻都可能改变本身的状态,所以艾灸时有任何不适症状或者大便出血情况更加严重时,应该立即停止艾灸。
艾灸小腹的功效
1、艾灸小腹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艾灸腹部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2、艾灸小腹利于减肥
因为艾灸腹部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艾灸,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促进脂肪消耗,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3、艾灸小腹有助睡眠
艾灸腹部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艾灸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4、艾灸小腹防疾病
艾灸腹部可达到辅助治疗溃疡病的目的。因为胃溃疡病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经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过量分泌,防治溃疡病。
大便出血艾灸怎么止血 大便出血有哪几种情况
肠道湿热的大便出血是颜色鲜红,大便时感觉不爽,有臭味,可能伴有腹痛,口苦,不欲饮食,胸脘痞闷,恶心呕吐,或见肛门肿硬疼痛等症状。
如果是脾胃虚寒型大便出血就会颜色紫黯,甚至是黑色,还有腹部隐隐作痛,脸色发白,没有精神,大便稀薄等症状。
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紧致皮肤
脾胃气血充足,人的面色看上去也更红润,皮肤更紧致。足三里位于足阳明胃经,可健脾胃益气血,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补气血的作用,因此因气血不足导致皮肤松弛的人群,建议采用艾灸足三里的方法来改善皮肤松弛现象。
大便出血艾灸怎么止血 大便出血艾灸选穴
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有调血统血,扶脾温脾,清心宁神,温阳回厥,主治大便出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
二白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肢2穴,共4穴,伸臂仰掌取之,有调和气血,提肛消痔的作用,主治痔疮、肛裂、大便出血等。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主治痔疮、便秘、大便出血。
会阳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有散发水湿,补阳益气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痔疾,对于大便出血也有效果。
天枢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有疏调肠腑、理气行滞的作用,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能一定程度减轻大便出血的症状。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下合穴,可调肠和胃,主治胃肠疾病,对大便出血有一定的效果。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有散热燥湿的作用,艾灸劳宫可一定程度缓解大便出血症状。
太白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属足太阴脾经,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由于大便出血多与痔疮有关,艾灸太白可有一定效果缓解症状。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作用,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也是常用的保健穴,对于治疗大便出血有辅助效果。
大便出血艾灸怎么止血 艾灸的具体方法
1.将药店买回的艾条一端点燃。
2.对准腧穴部位,距离皮肤约1.5~3cm左右熏烤。
3.熏烤应感觉局部有温热感,没有灼痛感为宜。
4.一般每个穴位灸5~7分钟,皮肤微微发红即可。
1,准备一些盐切成0.2~0.3cm厚的新鲜姜片,姜片直径一定要大于艾柱直径。
2.将姜片放在需要灸的穴位上。
3.将艾柱一端点燃,另一端置于姜片上。
4.当感觉到灼热不能忍受时换一柱灸。
5.每日1次,每个部位10~15分钟
三伏灸时间2020 三伏灸频率
初伏、中伏、末伏各灸一次。
三伏天是全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艾灸的话效果会更好,能够起到通经活络、散寒止痛、温中补气的作用,但是频率不可太高,一般建议在初伏、中伏、末伏的时间段里各灸一次即可,有需要的患者也可加入加强灸和预热灸。
艾灸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气血,艾灸后身体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艾灸过多的话可能会造成人体气血亏虚,不仅起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减肚子艾灸哪个部位
艾灸大横穴
位置:大横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4寸。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大横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
艾灸功效:大横意指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艾灸大横能帮助运化水湿,从而让腹部保持平坦没有多余的赘肉。
艾灸天枢穴
位置:天枢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2寸。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天枢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
艾灸功效:天枢为大肠的募穴,意指本穴为气血运行枢纽,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艾灸天枢能通过对大肠气血的影响,增强肠胃功能,防止宿便停留,减掉肚子上的赘肉。
大便出血艾灸的注意事项
1.热性病慎用
艾灸不一定适宜所有的大便出血,由于艾灸本身属于热性治疗方式,主要功能是推动气血运行,帮助血液回到血管中,若是寒性等证则可能效果明显,如果是热性则有可能增加疾病症状,导致大便出血反而更加厉害。
2.感到不适立即停止
由于人体气血运行时刻都可能改变本身的状态,所以艾灸时有任何不适症状或者大便出血情况更加严重时,应该立即停止艾灸。
艾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减肥的注意事项
艾条悬灸法较隔姜灸法更为安全简便,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施灸,但是起效较慢,须坚持长时间治疗。
艾灸禁忌
1.空腹,过饱,酒后,极度疲劳和一切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晕灸。
2.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禁止艾灸。
艾灸事项
1. 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2. 艾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
3. 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4. 艾灸的时间,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
5. 艾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6. 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7. 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