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障碍儿童的情绪反应
感觉障碍儿童的情绪反应
感觉加工障碍儿童的情绪反应
由于感觉调节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十分密切,有SPD的孩子通常在调节和控制某些情绪时存在困难。如果你曾经遇到下面这种情况,如身后的汽车突然逆火,或者站在一个黑暗和偏僻的地方,你突然觉得有一只手搭在你肩膀上,你就能明白感觉和情绪通路是紧密联系着的。这种联系也给许多SPD儿童造成了严重困难。事实上,他们所经历的强烈的情绪反应可能是他们最为苦恼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明显的焦虑和行为障碍。
为什么这些症状会如此强烈?答案很简单:因为SPD儿童通常把难以加工的感觉刺激解释为濒临危险的信号。请记住,我们的感觉并非仅仅用来满足好奇心、实现愿望或者学习知识,它们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感觉与格斗-逃避防御机制有直接联系,这种机制帮助我们在面对环境中的危险时做出及时的反应。当危险临近时,我们必须能快速地、用力地做出回应。
由于孩子所处的环境往往是远离危险的,感觉加工系统功能良好的孩子通常感到很安全、很舒服,可以很自由地对特定任务集中注意力。如果孩子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所处的环境,他就不再确信自己远离了危险,而常常以激烈的方式来应对最初的威胁迹象。
孩子(或成人)就像飞行员一样,一旦进入驾驶员座舱,就和外面的世界失去了直接联系。他们的大脑无法即时存取周围的景象和声音,来确认自己的“飞机”所做的运动及可能会碰到的东西。他们只能通过使用信息加工系统作为“仪表”(信息输入及模式加工)来监控这些因素。如果这些“仪表”提供了不一致的或冲突的信息,那么他们就很难分辨哪些系统是值得信赖的,哪些系统是不可靠的。这就是为什么SPD儿童常常会焦虑和感到压力过大的原因之一,他们觉得随时都可能需要“紧急着陆”。在感觉超载期间,当“仪表混乱”时,所导致的结果不仅仅是愤怒,还可能是惊骇,这是典型的格斗-逃避反应。
格斗-逃避反应并不是SPD儿童自己去选择的,它是自主神经系统自动产生的无意识的行为。自主神经系统是比较“原始”的神经系统,它控制着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帮助我们对各种危险做出迅速反应。很显然,该系统与控制恐惧、惊慌的情绪反应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们感到受到威胁时,便激活了这些反应中心。另外,它还与小脑有关联,小脑位于大脑半球的后方,对调节情绪唤醒有重要作用(在SPD儿童的其他功能方面,小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感觉加工和情绪调节的密切联系,可以解释为什么SPD儿童会以很夸张的方式对其他人做出反应。因为他们难以确定环境危险的严重程度,以及怎样把握自己的反应强度。无论是情绪反应还是生理反应,通常都是“全或无”的,而不是精细分级的。这种自动化的“全或无”的反应,本质上就是反射,当反应强烈时就会完全顾不上有意识的选择了。
这就是为什么SPD儿童对环境刺激的强烈反应,就像身处致命的危险当中一样,他们确实也是这样认为的。当陷入这种“超载”的反应时,他们无法服从理智,不能自我控制,无法“说明”恐惧,被迫依从。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慢慢安静下来时,他们才能重新恢复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这些强烈的情绪和生理反应可能让SPD儿童的家长和老师倍感挫折,因为它们常常干扰了孩子的社会化、学习以及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这种情况常常导致他们被贴错标签,而被误认为是ADHD、对立违抗性障碍、双向情感障碍、强迫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及PDD-NOS。这些孩子所经历的情绪困难往往是由感觉加工缺陷造成的,认识到这点非常重要。因此,与针对上面所列举的诊断所进行的治疗相比,针对感觉加工障碍的治疗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改善情绪反应。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这些孩子所面临的情绪问题,并非仅仅是由无法抗拒的、强烈的格斗-逃避机制造成的。强烈的格斗-逃避反应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这取决于当时的情境。当你站在铁轨上,听见身后有火车的鸣笛声,不假思索地、本能地、“全或无”地反应可能很有效。如果你5岁,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一起围成圆圈活动时,以保护自己不受蝎子伤害的方式来对付衣服标签的摩擦,当然就没什么用处。
SPD儿童用“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反应的问题在于,他们对错误的事情采取了错误的反应方式。感觉加工混乱使这些孩子很难辨别所有刺激的危险水平。结果导致他们总觉得自己处于很明显的危险当中,经常对不具有任何危险性的刺激做出偏激的反应。
由于许多SPD儿童难以监控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因而对这些行为的控制显得更加困难。他们甚至完全不知道是感觉加工问题影响了自己的情绪状态。这样,他们可能感到压抑、焦虑或退缩,甚至连原因是什么都不知道。提高自我意识,包括监控身体内部的状态和反应,是帮助SPD儿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感觉加工障碍儿童的评估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感觉加工障碍,应该让他们接受彻底的疾病史、生理学、神经学,以及整本书都谈到的神经心理学测试。表8列举了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些重要的疾病史特征,疾病史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孩子具有哪些表中所描述的行为问题。
尽管这些行为是感觉加工障碍中最容易辨认的,但SPD儿童通常还会有生理学或神经学方面的异常,进行详细的测量就可以找到。有一点很重要,这些征兆实际上是出现在多个系统上的(如视觉、听觉、平衡、动作计划、肌张力、姿势),而非单一的感觉或运动觉。测验中,我们最经常看到的是手指位置的感觉困难、手指混淆、不能很好地协调大动作或精细动作、骨骼肌的伸缩性较差(尤其是躯干和颈部的中心或控制位置的肌肉)、视觉运动控制及视觉加工障碍、听觉加工障碍等。在测验中也常常可以观察到感觉寻求行为。
确保孩子得到恰当的治疗可能不那么容易。理想状态是,主治医生应该推荐一位有经验的神经专科医生、职业治疗师或者是熟悉感觉加工障碍的其他专家。然而,这种好事并不常见。如果你怀疑孩子患有感觉加工障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或抱着观望的态度,尤其是当医生对这种病症不大了解时。对感觉加工障碍治疗得越早,孩子就会越迅速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
帮助感觉加工障碍儿童
帮助SPD儿童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是帮助他们改善自身的功能,以及让他们在环境中感觉更自如。实现该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他们难以从感觉(环境)刺激中提取清晰而有效的信息。我们在本章“成因”节中提到的感觉搭配不当,使这些孩子难以从一个繁杂的环境中撇开不重要的噪音而觉察到重要的信号。所以,他们很难以快速的、自动化的、有效的方式理解感觉信息并做出反应。
庆幸的是,有一套设计周密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他们对环境的理解和反应能力。最初,大脑通路的重新连接过程给这些孩子带来了许多问题,但也可以用同样的过程来治疗这种障碍。目标刺激治疗,即控制感觉刺激、精细协调感觉和运动反应,可以改变不同大脑通路的发育、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善感觉加工和行为反应。简化感觉输入信息,使它们可以更容易被识别出来,这样,SPD儿童就可以学会更准确、有效、自动化地识别输入的感觉信息。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症状呢
(1)注意缺陷
多动性障碍儿童的注意障碍主要是有意注意功能低下,而无意注意则相对亢进。多动性障碍儿童非常容易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转移注意力,或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
(2)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是多动性障碍儿童另一个主要症状,表现为儿童不分场合、无目的的显著多动。大部分病儿在婴幼儿期就有过度活动,只是上小学后更易引起家长、老师的关注。病儿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为明显的多动,例如:坐不住、上课时做小动作、干扰邻座同学、话多插嘴,不顾场合高声喧哗或追逐打闹。
(3)情绪不稳、冲动行为
多动性障碍儿童通常情绪不稳,高兴时容易过度兴奋,遇小事时易激惹,好冲动,经常与人滋事争吵打架,在需要轮流进行的游戏或活动中不能等候。
(4)学习困难
多动性障碍儿童由于注意障碍导致学习成绩落后,同时也可能合病特殊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5)其他
多动性障碍儿童可能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和家长的打骂,患儿往往丧失自信和自尊,继发情绪、品行障碍,包括焦虑(约25%)、心境障碍(20%)、违拗性障碍(50%)、品行障碍(30%~50%)。
听力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
由于听力损失,听力障碍儿童在认知、语言及社会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普通儿童的特点。对于听力障碍儿童来说,听力问题是第一性的,至于认知、语言以及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问题是第二性或第三性的。听力障碍儿童的临床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听力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其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问题,导致听力部分或全部丧失,听不清或听不见声音。
认知
听觉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听力损伤,听力障碍儿童获取外界信息收到阻塞或限制,很难清晰甚至不能获得声音信息,从而影响其认知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四方面。
语言
对于听力障碍儿童来说,听力丧失的结果首先是对语言发展的限制,不能或很难清晰地感知语言,发出声音却不能得到充分恰当的听觉反馈;无法得到充分的言语强化;不能听到承认的言语师范,发生语言学的困难。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如下特征:不会说话;发音不清;发音异常;音节受限制;语言发展落后;智力发展与语言发展不同步。
情绪、个性及社会化发展
听力的丧失使得听力障碍儿童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很难充分地理解他人的意思,因而在情绪、个性和社会化方面呈现出特有的行为表现。
诊断儿童多动症有哪些标准
诊断儿童多动症的标准如下:
(1)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常常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常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4)粗心大意,常常有始无终;
(5)很难集中思想听课、做作业或其他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事情;
(6)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产生情绪反应;
(7)经常话多,好插话或喧闹;
(8)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
(9)学习困难,成绩差,但不是由于智能障碍所引起;
(10)动作笨拙,灵巧和协调动作车较
多动症起病于学龄前期,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其症状的严重性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又不是由于精神发育迟滞、品行障碍、儿童期精神病、焦虑状态或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符合以上标准超过4条者,就可诊断为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的鉴别诊断
多动症的鉴别诊断如下:
1.精神发育迟滞 该病患儿可伴有多动和注意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如能上学,学习困难也相当突出,因此易与多动症相混淆。但追溯病史,可发现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自幼生长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如经常和年幼的儿童玩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学业水平与智力水平多相符合,韦氏儿童智力检测智商低于70。以上有助于鉴别。
2.儿童孤独症 虽然该症患儿常存在多动、注意障碍,但患儿还存在儿童孤独症的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因此,不难和多动症进行鉴别。
3.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和多动症同病率较高。如患儿不伴有多动和注意障碍,只诊断品行障碍。如患儿同时伴有多动、注意障碍,并符合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诊断标准,则两个诊断均需做出。
4.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 儿童在焦虑、抑郁或躁狂状态下可能出现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症状,多动症患儿因为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等也可出现焦虑和抑郁,因此两者需要鉴别。两者的鉴别要点如下:①多动症起病于7岁之前,而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的,起病时间则可早可晚;多动症为慢性持续性病程,而情绪障碍的病程则长短不一,心境障碍则为发作性病程;③多动症的首发和主要症状为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冲动,而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是情绪问题,如情绪低落、担心、恐惧、易激惹等;④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儿童通过治疗改善情绪后,多动和注意障碍将消失;而多动症患儿服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改善情绪后,过度活动、注意障碍和冲动可能有所改善,但仍持续存在。
5.儿童精神分裂症 该病起病时间较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晚,发病高峰时间为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在早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的同时,常伴有其他情绪、行为或个性方面的改变,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淡漠和不协调、行为怪异、意向缺乏等精神分裂症症状,据此可和多动症相鉴别。
儿童期情绪障碍检查诊断
检查一般无异常体征,主要做神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改变引起的精神症状。
另外,本症多发生于少年期,由多因素所致,包括遗传因素、生化代谢缺陷和环境因素等。且儿童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据Weinberg所提出主要概括下列4点:
1、情绪恶劣及自我评估过低。
2、下述8项症状中具有2项或2项以上:①攻击行为;②睡眠障碍;③同其他的接触减少;④不愿上学;⑤成绩下降;⑥躯体主诉;⑦精力不足;⑧食欲和(或)体重改变。
3、这些症状能说明患儿的行为较平时有改变。
4、症状至少持续1周以上。
小儿脑瘫会引发什么疾病
1.健康和体力的障碍:脑瘫病儿一般身长较正常儿童矮,营养亦差,常有呼吸障碍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还有咀嚼、吸吮、吞咽障碍和流涎,都给儿童带来不利影响。
2.智力、情绪及行为障碍:并发智能低下率最高,多动,自闭亦多,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智商测定困难。
3.癫痫: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癫痫不仅妨碍脑性瘫痪的疗育,并且反复的惊厥有增强脑损伤的危险。
4.感觉障碍:
①知觉、认知障碍:脑性瘫痪患儿在这方面的功能看起来很好,但已确认存在有两点识别、形的鉴别、空间知觉等知觉、认知障碍。
②听力障碍:脑瘫患儿伴有听力缺损并不罕见,据统计,5%为完全失聪,6%为部分听力丧失。听力障碍多见于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这主要由核黄疽后遗症所致。
③眼和视力障碍脑瘫患儿有55%一60%在视觉上有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斜视。一般在婴儿期出现,随年龄增长斜视逐渐消失。知果6个月以上的婴儿还有斜视,应该去医院诊治。
儿童期情绪障碍用药
用药原则:根据患儿发病有关因素和症状的特征,可采取
1.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和暗示疗法等。耐心教育引导,帮助患儿克制情绪上的障碍,树立勇敢坚强健全的性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改善情绪,增进交往,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要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改善家庭环境,以减少对患儿心理上不良的影响。
2.药物治疗可根据主要症状选用药物。对焦虑、恐惧症状可服用抗焦虑药,如安定、硝基安定等,或用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或阿米替林治疗。氯丙咪嗪对儿童强迫症和抑郁症均有较好效果。对于癔症情感暴发或冲动哭闹者,可服用安他乐、小量氟哌啶醇、氯丙嗪等。
精神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如下: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躯体感染、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
2、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常见的疾病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鸦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所致精神障碍;一氧化碳所致精神障碍;食物(如蕈类)所致精神障碍;有机化合物(苯、有机磷等)所致精神障碍。
3、 精神分裂 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等。
4、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如躁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 抑郁 症;环性心境障碍等。
5、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如: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 神经衰弱 ;癔症;心理创K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等。
6、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如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睡眠 与醒觉障碍(失眠症、嗜睡症、夜惊等);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 阳痿 、 早泄 、性乐 高潮 缺乏、阴道痉挛、 性交 疼痛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7、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与性变态。
8、精神发育迟滞。
9、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如儿童孤独症;儿童 多动症 (注意缺陷障碍);品行障碍;儿童情绪障碍;抽动障碍;儿童行为障碍等。
10、其它精神障碍及与司法鉴定和心理卫生相关的几种情况。
上述各类障碍,都是精神 医学 研究的范畴。
有了上述了解,我相信精神障碍在不久的将来将我不会成为我们的一大难题,但是我们最重要的是会把精神障碍分类,对症治疗,效果会更好。
简述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注意力很难集中:儿童多动症的患儿注意力很难集中,不管做什么都是半途而废,即使是他们较为感兴趣的游戏也不例外,任何轻微刺激也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特别是在上小学后,表现更为明显,在教室里东张西望,很难认真听讲。
2、非常活跃:儿童多动症患儿往往从小就很好动,学会了跑就不喜欢走,学会了走就不喜欢坐,会爬楼梯了就会爬个不停。进学校后,活动受到限制,但是在上课时,他们小动作不断,下课后往往第一个起来,走路蹦蹦跳跳,回家后也很不安分,东跑西藏的。晚上睡觉会不停翻身,磨牙,说梦话。儿童多动症患儿约一半会出现动作不协调,不会系纽扣,用剪刀等。
3、感知觉障碍:儿童多动者患儿表现为空间位置知觉障碍、运动障碍,经常反穿鞋子、左右辨别不能,听觉和视觉转换困难等。
4、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多动症患者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冲动,而且对自己的欲望克制很薄弱,一开心就手舞足蹈,但是稍遇挫折就垂头丧气。哭闹、发脾气。他们在学校很容易和别人争吵。打架。做事往往不顾后果、这些事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
5、社会适应不良:儿童多动症患儿因为很难受规则的约束,所以很难和同龄的孩子玩耍,而不得不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儿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