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寒有什么民俗活动 洗浴

大寒有什么民俗活动 洗浴

与“除尘”有相同用意,是搞好个人卫生,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所以到了年底再忙很多人也要抽空理发、冲澡。

小雪吃什么特色菜 吃刨汤

刨汤的说法是土家族所独有的小雪节气饮食文化,每当小雪节气这天,土家族的同胞们,就会举行盛大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所谓刨汤就是用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

关于立秋的民俗活动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老百姓有“秋后十八盆”的说法,有说十八盆的“盆”是指旧时冬季烤火取暖之火盆,其形为一广口浅底生铁锅(盆),置于方形矮木架上,燃料多为炭墼或木炭,此物解放后很少见了,喻还有十多天炎热的火盆要烤,真正“秋高气爽”还早呢,要到秋分以后才会降临,宋辛弃疾词“天凉好个秋”,非为初秋,而是指中晚秋。一说天气仍然炎热,要洗澡冲凉18天,这“盆”是指澡盆了。另是指立秋后要下十八次雨,气候才会真正凉爽,有“秋后一场雨一场凉”之说。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春牛过处,儿童争摸其耳,或鞭其身,谓可得福。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也。”

立秋时是台湾周围海域的立翅旗鱼、小串、乌贼、鰆、虾的产期,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中秋节民俗活动 拜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二十四节气的小雪是什么意思 小雪节气吃什么最好

小雪时间在农历十月份,此时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而且在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而吃“刨汤”,则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在中国北方,小雪时节,一般的人家都要吃涮羊肉,因为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此时气温下降会比较快,需要吃一些温补抗寒的食物来抵御寒冷,提高身体抵抗力,而羊肉温补,有补精血,益虚劳,温中健脾,补肾御寒的作用,非常时候冬季食用。

处暑是什么意思啊 处暑节气民俗

处暑节气的传统民俗活动有:放河灯、开渔节、泼水、吃鸭子等习俗。

处暑节气位于初秋,又临近七月半,因此,其前后的习俗大多与祭祖、迎秋有所相关,所以,处暑节气时的民俗活动大多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的,例如:迎秋、放河灯、开渔节等,处暑时,白天温度还是比较高的,让人觉得炎热,泼水时玩水则是为了凉爽,吃鸭子是传统饮食习俗,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除夕守岁有什么意义 大年三十是哪天

阴历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 。这一天有许多古老的中国民俗活动,如包饺子,吃年夜饭,烧金纸、放爆竹、守岁等。

守岁什么意思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也有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熬年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芒种时节的民俗活动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着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牦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为伞状。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小雪节气有什么节日

小雪节气没有什么节日,主要是吃食。

土家族:吃猪肉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很适合冬季养生食用。

立春和春节哪个大 立春是哪天

立春在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5日。

立春节气是古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气,有岁首、正月节的别称,有迎春、春游、祭春神的民俗活动,和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还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新的一年之始。

中元节的风俗 祭祖

中元节时,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祭祖了,每年中元节,各家各户,不论有钱与否,都会准备一些冥币、水果、酒水,或者其他时令食物祭祀先人,以示追思。

在某些地区有七月十四日过中元节的传统,但大部分都是在十五日进行。

2019年大年初一是几九

2019年大年初一是六九第一天。

大年初一,又称正月初一、春节、元日。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也是全年中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这一天,民间有盛大的庆贺活动,主要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

相关推荐

贴春联什么讲究 年后还能贴春联吗

一般不贴。 春联具鲜艳、生动、喜庆的特色,贴春联是庆贺春节的一项民俗活动,一般在春节,也就是大年初一前贴完,正月里面亲朋好友来访也显得比较的热闹,年前没贴的话年后也不用再贴了,年后大门上想贴东西的话可以贴一副素净的对联。

元宵节的习俗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的富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中秋节民俗活动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清明节的风俗 踏春

清明节的时候正是万物复苏、春光融融的好时节,而且清明节的时候会休法定假期,正是踏春的好时候,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2021元宵节是哪天

2021元宵节是02月26日,星期五这天。 元宵节是我国一项传统节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的正月十五号,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主要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2021年元宵节是2021年02月26日,星期五这天。

过小年什么传统习俗 小年是个什么节日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处暑什么传统习俗

中元祭祖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关。处暑前后民间会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

立冬下雨预示着什么 立冬下雨好还是出太阳好

出太阳好。 立冬这一天,很多地方各种民俗活动,如祭祖祭天、冬泳、拜冬等,若是下雨的话,这些活动就无法好好举行,另外出太阳的天气也会感觉温暖,方便人们出行和晾晒衣物,清洗晒干冬季的棉袄、棉被等使用,而且一般过了立冬后天气就会越来越冷,这种晴朗的天气自然就少了,因此出太阳的时机也要倍加珍惜才是。

大年三十几点贴春联 大年三十之后贴春联可以吗

一般在大年三十前,或者大年三十当天贴春联,大年三十后不贴春联,但是可以贴对仗工整的对联。 春联具鲜艳、生动、喜庆的特色,贴春联是庆贺春节的一项民俗活动,一般在春节前贴完(最晚除夕),正月里面亲朋好友来访也会显得比较的热闹,年前没贴的话年后也不用再贴了,年后大门上想贴东西的话可以贴一副素净的对联。

2019小年夜阳历多少

以南北方为例:北方28日,南方29日。 小年是一个团聚的日子,从小年开始,在外求学、工作的人们会陆陆续续的赶回家,家长们开始打扫卫生、购买年货、购置新的衣物,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贴春联,扫尘,祭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