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良好控制指的是什么
哮喘的良好控制指的是什么
1.大多数日子没有咳嗽,喘息或气促(≤2次/周);
2.可以进行运动且感觉良好;
3.整夜安睡而没有咳嗽、气喘或胸闷;
4.不因哮喘而无法工作或学习;
5.肺功能结果正常;
6.每周使用哮喘缓解药物少于2次。
哮喘能根治吗
哮喘能根治吗?
哮喘是不能根治的,提醒广大的患者朋友不要轻易相信声称能够根治哮喘的医疗机构和个人。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接受正规的治疗可以控制发作。
据调查,在我国至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教授指出: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实施以控制为目的的疾病评估、疾病治疗和疾病监测的“三步骤”,特别是使用经全球循证医学证实的联合治疗方案,哮喘是能够控制的。在中国,控制哮喘的关键是积极鼓励患者寻求正规的治疗方案。
哮喘的治疗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1)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2)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
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的临床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药物达到长期、良好的控制,使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参加日常活动,甚至体育锻炼。
哮喘的临床控制,是指患者符合以下6项标准:
(1)白天没有哮喘症状,至少≤每周两次。
(2)夜间没有哮喘症状,如憋气等。
(3)日常的活动不受病情影响,包括运动。
(4)不需要临时用缓解药物缓解症状,至少≤每周两次。
(5)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6)没有出现哮喘加重。
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至少3个月以上,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降级治疗,即减少药物的剂量。在维持哮喘控制的情况下,使用最低剂量的药物至少1年以上,才有可能考虑停药。维持的时间越长,哮喘复发率越低。
孩子跑步气紧可能是哮喘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至少有两千万以上的哮喘患者,可是其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治疗。钟南山教授指出,孩子哮喘的防治非常重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如果哮喘经常发作的话,对其肺功能、精神状态和情绪等,都会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哮喘到了青春期,还会有一个很大变化。如果能在青春期以前对哮喘良好控制,大概有60%至70%的孩子一过青春期或到了青春期时,哮喘症状就会明显好转,用药明显减少,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不用药。
有些爸爸妈妈说,孩子哮喘好了,也不喘了,但每天早晨都会有咳嗽。而实际上,这也是哮喘的一个临床症状,只不过症状没那么严重,依然说明孩子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钟南山教授提醒各位父母、孩子和医务人员,要特别重视儿童哮喘的一些非典型改变和症状,以提高警惕,使哮喘孩子在儿童期能得到一个很好控制。
支气管哮喘的常见问题
哮喘的发病率高吗?
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中国有近2千万人患有哮喘。研究表明,80%以上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疾病,这就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哮喘严重发作及肺部长期损害的风险。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教育、避免接触诱因和正确使用有效药物使哮喘得到良好控制。
哮喘会加重吗?
哮喘控制不良是日积月累的炎症,可以引起“气道重塑”出现,导致呼吸道永久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及日后生活,所以,控制好哮喘炎症是最为重要的,这就需要每天使用控制哮喘炎症的药物,来遏制哮喘恶化。
为什么哮喘常在夜间发作,怎样可以避免呢?
夜晚我们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增加,致炎物质产生增多,导致哮喘症状更加明显。此外,接触过敏因素或哮喘控制不佳,也会使哮喘症状在夜间加重。每天使用长效控制药物控制哮喘炎症,可以避免夜间发作。
为什么在运动时会哮喘发作?
有一个名词叫做运动诱发性哮喘,是指在剧烈运动后发生的急性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力增高。多数哮喘患者会经历运动诱发性哮喘,尤其是青少年。这难道意味着哮喘患者不能参加体育运动吗?当然不是!如果因为哮喘限制了你的运动能力,那是由于你的哮喘未达到良好控制。如果你有哮喘,在开始一项新的运动项目之前请征求医生意见。
支气管哮喘怎么医治
支气管哮喘怎么医治?支气管哮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只要长期接受规范化治疗,遵从医嘱,支气管哮喘是可以控制的。治疗支气管哮喘应从病源入手,找到发病的源头,通过理疗和调节脾、肺、肾等功能,才会真正做到控制支气管哮喘复发。那么,支气管哮喘怎么医治?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但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
1.治疗目标
(1)完全控制症状;
(2)预防疾病发作或病情加剧;
(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
(4)活动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几率;
(6)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7)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2.哮喘防治基本临床策略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3.综合治疗的治疗措施
(1)消除病因和诱发原因。
(2)防治合并存在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等。
(3)免疫调节治疗。
(4)经常检查吸入药物使用是否正确和对医嘱的依从性。
温馨提示:在医生指导下,在控制感染的同时积极应用喘定等平喘药,必要时,雾化吸入治疗。除控制感染和止喘外,注意休息,多喝水,室内空气要新鲜。孩子患感冒、气管炎时,常常出现咳嗽、咯痰,及时使用止咳祛痰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在饮食上,矫正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多样化饮食,粗细搭配。
哮喘能够根治吗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它的发病过程非常缓慢,治疗过程同样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患者为此感到苦恼,他们不禁会问,哮喘究竟能不能够根治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据调查,在我国至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教授指出: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实施以控制为目的的疾病评估、疾病治疗和疾病监测的“三步骤”,特别是使用经全球循证医学证实的联合治疗方案,哮喘是能够控制的。在中国,控制哮喘的关键是积极鼓励患者寻求正规的治疗方案。
哮喘的治疗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1)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2)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
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的临床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药物达到长期、良好的控制,使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参加日常活动,甚至体育锻炼。
哮喘的临床控制,是指患者符合以下6项标准:
(1)白天没有哮喘症状,至少≤每周两次。
(2)夜间没有哮喘症状,如憋气等。
(3)日常的活动不受病情影响,包括运动。
(4)不需要临时用缓解药物缓解症状,至少≤每周两次。
(5)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6)没有出现哮喘加重。
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至少3个月以上,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降级治疗,即减少药物的剂量。在维持哮喘控制的情况下,使用最低剂量的药物至少1年以上,才有可能考虑停药。维持的时间越长,哮喘复发率越低。
综上所述,哮喘是不能够根治的,但是可以有效的控制哮喘疾病的发作。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各方面的习惯,避免哮喘疾病的加重,我们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总有一天哮喘可以得到根治的。
哮喘病人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1.呼吸道哮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建立医生与患者及家属间的伙伴关系:以医院专科门诊为基础,建立哮喘之家、哮喘俱乐部、哮喘联谊会等组织,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伙伴关系,全面的认识和良好的依从性,坚持治疗,有问题及时沟通。
2.确定并减少与危险因素接触:许多危险因素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被称为“触发因素”,包括变应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及药物等。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危险因素,以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减少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接触,可改善哮喘控制并减少治疗药物需求量。
3.建立哮喘专科病历:建立哮喘患者档案、制定长期防治计划,定期(1~3个月)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检查哮喘日记,检查吸药技术是否正确,监测肺功能。评估哮喘控制情况,维持用药情况,指导治疗。
4.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呼吸道哮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通过评估、治疗和监测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大多数患者通过医患,共同制定的药物干预策略,能够达到这一目标。
如何根治哮喘
哮喘能根治吗?答案是不能的。但是,虽然哮喘无法根治,可我们却可以通过治疗进行长期的控制,这样的就可以使哮喘患者跟正常人是一样生活的。
哮喘患者一般都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使用药物,有一部分患者使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考虑停用治疗药物。长期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水平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治疗的目标是用最小的药量、最简单的联合、最少的不良反应来控制哮喘发作。合理的长期治疗方案是哮喘得到控制的关键,患者的配合是合理治疗方案的保障。
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哮喘药物,也可称为预防药物;一类是缓解哮喘症状药物,缓解药物主要起到支气管扩张作用,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控制药物以吸入激素为主,有丙酸倍氯米松等药物。此外,哮喘的控制需要持续的长期治疗和监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控制哮喘,每天记得坚持服药,不要随意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避免哮喘反复加重或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