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冲的准确位置图片 气冲穴的功效作用
气冲的准确位置图片 气冲穴的功效作用
类属:为胃经与冲脉之交会穴。《医经理解》言:“气冲所行之街也(胃之气街),为胃脉所入,胆脉所处,冲脉所起”。
功效:温经散寒,理气活血,调补冲任。
作用机制:1.气冲属胃经,为胃之气街,居于下焦,位近阴部,具有很强的调气机,舒宗筋,散厥气之功,可治疗下焦气机不利小腹少腹及外阴诸疾,该穴内应膀胱,可疏调膀胱气机,治疗膀胱气化失职的小便淋沥;2.又因该穴近胞宫,为胃经与冲脉之交会穴,是冲脉之起始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故本穴具有理气活血,调补冲任,调理胞宫的作用,善治妇女经,带,胎,产等虚实诸症。
注意:针刺该穴前应排空尿液,膀胱充盈时不可深刺,孕妇不可针刺该穴。
少冲的准确位置图 少冲穴作用机制
少冲穴属心经,为心经井穴,五行属性属木。本穴为心经脉气所发之处,具有泻热开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清心宁神之功效,可治疗心气不舒,心脉不畅,心痛心悸,胸闷心烦,心神不宁,心火妄动,热病惊厥,中风昏迷,及心经火斥的目赤舌痛,掌中热,小指拘挛等;本穴属木,木可生火,并与属木的肝脏有密切关系,因心火旺盛,肝风内动,木盛火炎而发生的热病昏迷,惊厥,痰热癫狂等病针泻本穴, 火热自消,热祛风熄,心神自宁。由于木能生火,该穴为本经母穴,有益气强心之功,可治疗心虚引起的心悸,心下暴痛,猝然晕倒。
冲脉的准确位置图片 冲脉的作用
冲脉在少腹部的气街穴与足少阴肾经相合并行,侠脐左右而抵达胸中,再会聚于咽喉,并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具有调节全身经脉气血的作用。
关冲的准确位置图片视频 关冲的准确位置图片
关冲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快速取穴法:
1.俯掌,在手指,沿无名指尺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水平线,两线交点处,按压有痛感。
2.俯掌,在无名指尺侧爪甲的根部,距指甲角旁约0.1寸,按压有痛感。
关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关冲穴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手环指(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简易取穴:伸直手掌,五指并拢,先找到小指侧的指甲角,再在其旁量取半横指处即是。
中冲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冲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手中指末节端中央。
简易取穴:位于中指,在手中指指腹靠近指甲,尖端中央处即是。
气冲的准确位置图片 气冲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简易取穴:仰卧,从肚脐中点垂直向下5寸,再水平旁开2寸即为气冲穴。
少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少冲穴类属功效
类属:少冲为心经井穴,属木。
功效:清心宁神,开窍邪热。
主治:1.胸闷心烦,心痛心悸,癫狂,热病,惊厥,中风昏迷;2.目赤舌痛,掌中热,小指拘挛。
气冲的准确位置图片 气冲特效按摩疗法
用食指指腹按揉气冲穴,每日早,晚各按揉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治疗疝气,月经不调,不孕,改善女性痛经,男性阳痿。
眉冲准确位置图 眉冲的功效与作用
眉冲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具有宁神镇静,清热散风,止痛通络的功效,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头痛,眩晕,鼻塞,癫痫等疾病,使症状得到调理和改善;此外眉冲还有美容的作用,经常刺激眉冲穴能够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使面部变得红润光泽,富有弹性,起到紧致面部皮肤的作用。
气冲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气冲穴的穴位解剖
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腹横肌下部;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冲阳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冲阳穴的功效和作用
类属:冲阳穴位胃经原穴。
功效:理气和胃,宁神通络。
作用机制:冲阳属胃经,为胃经原穴,是胃腑元气输注之处,善治胃腑,胃经之疾,有祛邪扶正的特点,可理气和胃,行气止痛,治疗邪滞中焦,气机不畅的胃痛,腹胀;2.又可清泻阳明,通经活络,治疗风热循经上扰所致的头痛,牙痛,面肿,口眼歪斜。3.该穴还可疏经活络,治疗局部疾患,如足跗肿痛,足痿无力;4.胃经经别通心,本穴为胃经原穴,故可调理原气,清热化痰,宁神通络而治疗癫狂,癫痫。
眉冲的准确位置图 眉冲穴功效作用
功效:疏经通络,清头明目。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视不明,鼻塞,癫痫。
作用:眉冲穴属膀胱经,位居头部,其经气下抵目,上入脑,故本穴具有祛除头部风邪的作用,能疏风通络,清头明目,用于风热之邪循经上攻,干扰清空之目赤,头痛,眩晕;还可宣通眼,鼻经气阻滞,用于鼻塞,视物不清;还能用于目失气血阴精荣养之夜盲,视物不清;此外还可用于风痰循经入脑,扰乱神府之癫痫。
冲阳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冲阳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故名。
简易取穴:足背最高处,两条肌腱之间,摸到足背动脉搏动处即是。
眉冲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眉冲穴穴位解析
冲,有动的意思,眉《说文》谓:“目上毛也”考人的眼眉运动时,额部肌肉可以冲到该穴处,加之足太阳脉,起于目内眦,经眉头向上直冲本穴,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