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远离焦虑症
中医疗法远离焦虑症
提起焦虑,都市人可谓再熟悉不过,生活中焦虑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可谓如影随形。如果不想自己被焦虑困扰,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观念转变过来——工作、情感、一时的困境都不是人生的全部,要看得开,想得通。要知道,保证身心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焦虑症患者多情绪紧张并伴随身体不适
焦虑症是较常见的神经症之一,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情绪紧张不安。病人基本的内心体验是恐惧,间断或持续性地出现莫名其妙的害怕、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不少患者同时还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及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无故发怒。严重时,患者在某些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会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
伴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表现常为,心慌、胸闷、气短、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口干、尿频、尿急、出汗、发抖、全身疲乏,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等。这些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绝大多数轻度焦虑症患者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以及月经不调、食欲减退、头昏眼花等。发作严重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有的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也有患者因此引发身体疾病。
中医疗法为焦虑症治疗优选
患上焦虑症,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习惯性地去医院期望开些药解决问题,而且一些药物可能在短期内也能让患者见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服用一些成药有时候对肝、肾的副作用比较大,且这一类型的药物一般会让患者产生非常强的依赖,一旦病人停止服药,病情的反弹会比较严重。
被不少人忽略的中医,治疗焦虑疗效更为明显。焦虑症属于情志障碍,可致肝郁血瘀,气血失调,因此针对不同的人群,根据每个人的状况,需要从养血柔肝、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各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事实证明,中医疗法更容易让病人从焦虑状态走出来,快速恢复健康。
与其他单纯的生理性疾病不同的是,焦虑症的最重要特点是情绪问题,因此病人可能会比患某个具体的单纯的身体疾病的人更痛苦,也更难治疗。因此雷大夫特别建议,如果患了焦虑症的话,应该及早地、积极主动地寻求治疗,尤其是在病情较轻的时候早早介入干预,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类人群易患焦虑症
20岁到55岁的年龄段发病率比较高,男性发病率略大于女性,这之中四类人是高发人群。
1.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情绪比较紧张,休息不好的人群患病比例比较大。在这类人群中,处于创业期的人患病几率更大。
2.女性初来月经期间,容易出现青春期焦虑症;月经前期也容易出现焦虑症,表现为易急躁,或者冷漠,恐惧。
3.由于体内激素发生变化,产后的妇女容易发生焦虑症,称为产后焦虑症。患者情绪急躁、抑郁,严重者甚至发生跳楼等极端行为。
4.更年期也是焦虑症高发人群,且女性病症比男性明显。睡眠不好,心烦,阵汗,女性月经失调等更年期症状,都容易引发焦虑。因更年期病人可能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症状表现得更厉害。
焦虑症会带来哪些危害
1.当扰动心神,或心失所养,心神不安以及肝失柔和之象的时候,就会出现持续的紧张不安,和心悸、失眠、出汗等情况。那么,原则上用偏寒凉的食品和偏酸甜的食品。偏寒凉的食品,如牛蒡、薄荷、百合、芹菜、茼蒿、马齿苋、荸荠、萝卜、绿豆和多种绿叶蔬菜,其他像绿茶等也有去火的功能。
2.当肝气郁结乘脾胃,就轻易出现轻易腹泻、恶心呕吐等情况。那么,原则上,这种状态采用的饮食以平和为主。主要让病人先恢复正常的饮食状态,以粥品较为理想,且采用平淡的大米或小米粥。
3.当心脾胆虚的时候,轻易出现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善惊易恐等情况。这种病人一般体力较弱,所以原则上以补为主。可以采用贝壳类食品作为收敛心神的一种方法如牡蛎、海蛤等。
4.当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的时候,轻易出现咽喉梗塞感等情况。那么,原则上采用既能顺气,又能化痰的食品。蔬菜主要有各种竹笋、毛笋、冬瓜、萝卜、鱼腥草等。水果象橘子、柚子、芦柑、西瓜都是很好的选择。
放松身心小招数
1.工作一两个小时,走动几分钟;站立起来闭目,暂放思虑,放松整个身体——头部、肩部、腹部、腿部、脚、四肢逐一放松。
2.梳头,两手手指分开,紧贴头皮,从额前梳理到后面。
3.按摩穴位,外眼角延长线的太阳穴,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的睛明穴,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迎香穴,分别按摩30次。
4.双手掌心相对搓手,热后捂耳朵三次;放置腰部上下摩擦数次。
5.坚持户外锻炼。站桩、太极、瑜伽等都是锻炼身体,怡养身心比较好的方式。也可爬山、游泳、聚会等各种方式调剂自己的生活。
长期焦虑有什么危害 长期焦虑怎么办
焦虑症会让人处于心慌、肌肉紧张、身体发抖等不良反应状态。进行身体放松可以减轻这些不适,让焦虑症得到缓解。进行身体放松可以通过深呼吸,有助于让紧张感消失,从而克服焦虑心理。
对产生焦虑的对象要勇敢的面对,这是克服焦虑心理的最佳方法。焦虑者试着把某个害怕的情形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循序渐进,就可以逐渐适应这个情景,以后面对它不再焦虑。
多休息可以让身心轻松,减轻心理焦虑。所以,平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洗个热水澡对睡眠质量更有帮助。
倾诉是解决心理焦虑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倾诉可以把我们内心的想法都表达出来。让被倾诉者成为你的支持者,帮你渡过难关,远离焦虑。
对自己充满自信,会有助于我们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化解心理焦虑。当你缺乏自信的时候,不妨进行自我暗示。
分离焦虑症的表现
幼儿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多数幼儿不愿去幼儿园或拒绝上学,即使勉强进学校,也是哭哭啼啼或有挣扎。一旦发现分离性焦虑障碍,要立即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消除患儿的焦虑症状。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某些特殊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孩子产生了某些心理障碍,其中幼儿分离焦虑症就是最为典型的幼儿心理疾病之一。幼儿分离焦虑症是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幼儿分离性焦虑症,是一种幼儿和亲密的抚养者之间突然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是幼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
分离焦虑症对幼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常出现睡眠不好,做恶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发生感冒、腹泻等疾病,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但当这种症状不严重时,一般会自己消除。
幼儿分离焦虑症的危害
分离焦虑症表现为幼儿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多数幼儿不愿去幼儿园或拒绝上学,即使勉强进学校,也是哭哭啼啼或有挣扎。这种焦虑表现非常痛苦和伤心并造成幼儿许多重要功能的障碍或缺损。如果幼儿分离焦虑症过分严重的话,则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早期的分离性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创造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欠缺又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比别的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恐惧和分离性焦虑。
遗传因素、负性事件等都可能成为孩子患分离焦虑症的病因,但亲人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其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差,不适应外界环境则是产生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现分离性焦虑障碍,要立即请幼儿心理医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消除患儿的焦虑症状。
小孩子们由于年龄小,所以很多的时候不会排除自己的消极情绪,因此很容易产生引起一些幼儿疾病,希望家长们平时在照顾孩子们的时候,多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一分离就焦虑 安抚BB有高招
这是分离焦虑症的表现,意味着婴儿正在长大,他们明白自己正在和父母以外的人呆在一起。尽管对让他们独处造成分离焦虑感到压力和愧疚,但是要明白的是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你可以帮助他们更顺利更轻松地度过此过渡期。
了解分离焦虑症的原因
当婴儿开始更好的地感知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分离焦虑问题。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理查德加拉格尔教授说:“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父母可以向婴儿暗示一切都没有问题,给他们支持,并且将分离时间压缩到最短。”
分离焦虑症的时长
在婴儿一岁半到两岁期间,分离焦虑症会渐渐消失。在此之前,父母都是百感交集,为了婴儿的失落而自责,为了他们的粘人而忧心。我们可以努力让他们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使他们能够减少压力。不要因为分离焦虑症就不让婴儿接触其他人。过分的溺爱和保护会使得他们永远不能微笑着面对朋友和亲人。对于这段艰难的时期,我们为父母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儿童分离焦虑症的影响
一般分离焦虑症是儿童焦虑症的一种,指婴幼儿与亲人分裂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哭闹或者不安分的焦躁情绪。一般婴幼儿情感比较敏感、脆弱,而且对亲人有很强烈的依赖感,刚这种依赖感被打破,他们大多会产生分离焦虑症,这也是我们在婴幼儿成长期应该高度关注的。
焦虑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患儿整日缠住父母,不断要父母注意自己,有时担心父母发生意外,或担心意外灾难会使自己与父母失散。害怕自己离开父母会被拐走。患儿因而不愿上学或入托,到校或入托儿所后哭闹,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表现出头痛、腹痛、恶心等躯体症状。病程可持续数年。
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最初,这种焦虑的出现,是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的。因为,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他们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他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当然,其他的活动可能就进入不了他们的视线了。
在婴幼儿的成长阶段,比较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症的阶段是宝宝上幼儿园的年龄,因为长时间来与亲人的长期相伴,进入幼儿园后,要与亲人分离8小时以上,很多儿童因此而患上了分离焦虑。所以大多时候宝宝因害怕去幼儿园,会以不起床、假装生病、赖地哭闹的手段进行抵抗。如果家长还想了解更多,请咨询本站医生。
什么是分离焦虑
和亲密的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就叫做“分离焦虑症”。它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而这种不适应行为或情绪,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越小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紧紧抱着父母不放、害怕、非常爱哭;而较大的孩子,则会有惧怕的表情出现、情绪非常不稳定、又叫又跳的、耍赖、哭躺在底上不起来等等。
分离焦虑的危害
分离焦虑症对儿童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其将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新入园的幼儿中,焦虑程度严重的幼儿数量在增加
分离焦虑期的危害有哪些
1、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某些特殊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孩子产生了某些心理障碍,其中幼儿分离焦虑(jiaolv)症就是最为典型的幼儿心理疾病之一。幼儿分离焦虑(jiaolv)症是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2、分离焦虑症表现为幼儿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多数幼儿不愿去幼儿园或拒绝上学,即使勉强进学校,也是哭哭啼啼或有挣扎。这种焦虑表现非常痛苦和伤心并造成幼儿许多重要功能的障碍或缺损。如果幼儿分离焦虑症过分严重的话,则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早期的分离性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创造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欠缺又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比别的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恐惧和分离性焦虑。
3、遗传因素、负性事件等都可能成为孩子患分离焦虑症的病因,但亲人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其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差,不适应外界环境则是产生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现分离性焦虑障碍,要立即请幼儿心理医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消除患儿的焦虑症状。
4、幼儿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多数幼儿不愿去幼儿园或拒绝上学,即使勉强进学校,也是哭哭啼啼或有挣扎。一旦发现分离性焦虑障碍,要立即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消除患儿的焦虑症状。
5、分离焦虑症对幼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常出现睡眠不好,做恶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发生感冒、腹泻等疾病,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但当这种症状不严重时,一般会自己消除。
分离焦虑期的危害有哪些?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了解到这些相关知识。小孩子们由于年岁小,所以很多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排解掉,因此很容易有一些幼儿疾病产生。最后也希望家长们平时在照顾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多采取正确温柔的教育方式!
中医如何治疗焦虑症
1、焦虑症中医疗法讲究静以修身养性,沉思、锻炼和放松休息都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症状,不过,这些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有躯体症状如偏头就不太适合。
2、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焦虑症中医疗法强调人体要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消除肌体神经细胞因消耗大量能量而引发的内功能紊乱,以此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改善睡眠,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
3、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焦虑症中医治法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表现来进行对症治疗,提倡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疏肝、补肾、健胃、利肺的同时还能起到安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焦虑症中医治疗
广泛性焦虑症是焦虑症的一种常见类型,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不良现象。可见,广泛性焦虑症对于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那么如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呢?主要有焦虑症中医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等多种方式。其中中医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下面详细的介绍下广泛性焦虑症中医治疗的方法:
1、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焦虑症中医疗法强调人体要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消除肌体神经细胞因消耗大量能量而引发的内功能紊乱,以此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改善睡眠,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
2、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焦虑症中医治法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表现来进行对症治疗,提倡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疏肝、补肾、健胃、利肺的同时还能起到安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3、焦虑症中医疗法讲究静以修身养性,沉思、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和放松休息都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症状,不过,这些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有躯体症状如偏头就不太适合。
中学生焦虑怎么办
1、深呼吸和幻想
深呼吸和幻想不失为缓解青少年焦虑症一剂良药,不过他们是两种不同的缓解方式。对于青少年焦虑症患者而言,在被焦虑症困扰不堪的时候,可以尝试做一下深呼吸,彻底的放松自己,这对于舒缓压力,缓解病情,远离焦虑和紧张有重要的意义。
2、转移注意力
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在出现症状的时候,亦或是在自己遇到不良的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适当的缓解病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体育锻炼,另一种是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听音乐、读书等。
克服焦虑远离焦虑症
许多妈妈总是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没事的时候,总是啃咬自己的手指或者指甲,不啃得流血肉疼“誓不罢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天一黑,孩子就攥着妈妈的衣角不肯离开半步;半夜,孩子总是很容易惊醒,告诉妈妈“他是如何如何地害怕鬼怪或者野兽”;当孩子看到一条没有栓住的狗在他面前奔跑时,会“脸色苍白、出汗、发冷,身体轻微地发抖”……
其实此时孩子正在体验着某种情绪,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都有过恐惧、担忧、焦虑或者羞辱的情绪体验,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当这些情绪发展为过度的、削弱身体机能状态的不良情绪时,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产生情绪障碍。
Step1:焦虑辨别要细心
焦虑是每个人,特别是儿童经常体验到的一种情绪,是一种正常的反应,然而当孩子的焦虑程度过高或者泛化,就容易进入异常状态,将严重影响孩子身体、情感、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严重的焦虑状态其影响还会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焦虑问题因其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内隐性,极易为父母和老师所忽视,从而加剧以致恶化。因此父母应当细心辨别孩子的情绪状态,做一个敏锐的父母。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在情绪、行为方面有与其他孩子明显不一样的地方,或与他自己以前的情绪、行为有较大的出入时,爸爸妈妈可以从孩子的生理、认知、行为这三个方面来仔细观察一下他是否有焦虑障碍:
1.孩子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心跳加快、头晕、出汗、脸红、口干、四肢发冷、便秘、尿急、尿频等。
2.孩子总是担心自己会在别人面前做傻事,觉得自己不行。
3.孩子总是有关于鬼怪和野兽的想象,经常表现出非常害怕和担心。
4.孩子总是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或者自己所爱的人受到伤害。
5.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健忘。
6.孩子总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污染”,觉得要发疯了。
7.孩子总为一些事情担心或苦恼,而且没有办法使自己停止担心或苦恼,并且经常由于担心而紧张、不安、发脾气。
8.孩子总是哭泣或者尖叫,回避父母的目光。
9.孩子总是拼命地咬指甲或者吸吮手指,不咬出血不罢手。
10.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很沮丧,害怕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话、表演。
11.孩子必须把东西准确地放在合适的位置,否则就焦虑不安。
Step2:对症下药要耐心
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原因有很多,爸爸妈妈要仔细排查孩子焦虑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缓解他的焦虑。
原因一:不良的家庭环境、氛围
嘈杂、拥挤不堪的环境,家庭不和、邻里关系紧张,孩子天天生活在“战火”之下,长期战战兢兢,极易感觉烦躁、恐惧和紧张。其实成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同样会觉得疲倦和厌烦,何况是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许多研究同时发现,矛盾激烈的家庭氛围或家庭成员间亲密度低、凝聚力差,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导致焦虑。
对策:
1.也许爸爸妈妈面对的是不良的环境和氛围,总是觉得自己很疲惫。但要记得在处理这些“火爆”的家庭问题或邻里关系之前,先给自己一个停顿,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良药是有理有节。
2.在责备对方或孩子之前,先责备一下自己,学会给家人(包括孩子)道歉。
3.如果爸爸妈妈觉得忍无可忍,迫切地需要吵架的时候,请记得先把孩子送回他的房间,或者请记得关上房间的门,注意控制自己的音量。
4.切记“家和万事兴”,只要一家人团结、亲密,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原因二:父母本身的心理状况与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爸爸妈妈本身的情绪状态也会对孩子的情绪状态产生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妈妈的焦虑程度、恐惧状况、强迫症状都对孩子的焦虑状况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爸爸妈妈过分严厉或者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也会造成孩子过于敏感,有焦虑症状。最后,爸爸妈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经常采取吵架、打骂等破坏性方式,同样易造成孩子的焦虑症状。
对策:
1.爸爸妈妈的健康是孩子健康的重要前提,如果爸爸妈妈自己很焦虑或者具有其他情绪障碍,需及时找医生咨询。
2.给孩子提合适的要求,给他慢慢长大的时间,对孩子不要太严厉或者一味纵容溺爱。
3.不要过高估计某些危险,爸爸妈妈给孩子过多的劝告、威胁、禁令,常常会使孩子更加害怕和焦虑。
4.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慎用批评和体罚。尤其是女孩子,她们比男孩子更加担心会受到躯体上的伤害。
5.教导孩子是一个长期自然的过程,不需要一直过于小心翼翼,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焦虑会慢慢降低。
原因三:孩子属于难养型气质类型
许多研究者认为,节律性低、适应度弱且反应性强的具有负向情绪本质的难养型儿童,易出现内隐性问题,当这些怯懦、胆小,本身具有比较多的负向情绪的儿童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或与其环境不相协调时,就易导致焦虑,进而发生行为问题。
对策:
1.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让他感觉很“安全”,知道家里人都很爱他。
2.给孩子制定一些适当可行的“小步子”目标,经常让孩子做一些他觉得安全、把握较大的事情,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3.耐心听孩子说自己的“心事”,经常带孩子出去“吼一吼”、“打一打”、“动一动”来发泄他的情绪,帮助他们学会倾诉和调节情绪。
4.鼓励孩子多交一些活泼、思想积极的好朋友,经常带孩子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
原因四:重大挫折事件
许多临床的案例发现,意外事故、失去亲人等让孩子(尤其是小年龄儿童)无法接受、理解或者难以忘记的事件,会给孩子带来过强的刺激,导致他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一旦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焦虑障碍。
对策:
1.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游戏和纪念活动,让孩子正确面对亲人的去世和其他挫折事件。
2.可以通过让孩子画画、游戏等形式,仔细观察他的心理状况,了解他的情绪状态,一旦发现一些突发事件确实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障碍,爸爸妈妈应及时送他去进行相关的心理治疗。
焦虑症中医如何治疗
焦虑症作为情志障碍,尤与肝胆的生理功能失调密切有关,其病因病机多因邪入少阳,肝失疏泄,胆的分泌功能失调,气郁失达,郁而化热,扰乱心神而出现焦虑诸症。焦虑症中医疗法有较好的疗效。 1、焦虑症中医疗法讲究静以修身养性,沉思、锻炼和放松休息都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症状,不过,这些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有躯体症状如偏头就不太适合。 2、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焦虑症中医疗法强调人体要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消除肌体神经细胞因消耗大量能量而引发的内功能紊乱,以此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改善睡眠,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 3、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焦虑症中医治法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表现来进行对症治疗,提倡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疏肝、补肾、健胃、利肺的同时还能起到安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以上介绍了中医治疗焦虑症的几种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自尝试,不过具体治疗应先进行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这样更容易保障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