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糖值多少是糖尿病 如何确定知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血糖值多少是糖尿病 如何确定知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这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但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增加监测频率,每周需要测2-3次全天的“血糖谱”,具体适用于以下情况:

1、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尤其带胰岛素泵者)的患者;

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3、血糖控制不佳、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5、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6、妊娠期的患者;

7、各种打乱平时常规生活的情况,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驾车外出前也应检测血糖,因为低血糖状态下驾车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老年人血糖监测注意事项

根据血糖监测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不同时间检测到的血糖,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是指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值。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其他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值,如睡前血糖、午夜血糖等。至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合适时间和频率,首先要与医生咨询,尽量做到针对病情合理安排。

一般说来,当近期血糖较高时,应该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准确地反应出患者血糖升高的程度。而当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则最好检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因为低血糖更常发生于餐前和夜间。此外,人在进食后约5分钟,便有食糜排入十二指肠。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有关。稀的流体食物比稠的或固体的食物排空快;在三种主要营养物中,糖类排空是最快,蛋白质其次,脂肪最慢。胃内容物的总体积较大时,排空的速度较快。对于一餐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而老年人胃排空速度下降,导致排空时间延长,血糖监测可出现假阳性。

高血糖的检查

1、空腹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准妈妈可使用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2、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3、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是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也有人出现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的情形,这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常规体检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几乎要漏诊50%的糖尿病患者,准妈妈应特别注意,以免耽误治疗。

4、糖化血红蛋白

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而糖化血红蛋白主要作为对过去2-3月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监测手段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

5、尿糖检查

直到自我血糖监测出现之前,尿糖的检查一直是每日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方法。

血糖检测时间有讲究

血糖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血糖的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只根据一次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然而,从经济学和病人依从性方面考虑,这样做并不现实。

如何确定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这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但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增加监测频率,每周需要测2-3次全天的“血糖谱”,具体适用于以下情况:

1、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尤其带胰岛素泵者)的患者;

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3、血糖控制不佳、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5、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6、妊娠期的患者;

7、各种打乱平时常规生活的情况,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驾车外出前也应检测血糖,因为低血糖状态下驾车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您平时应该测多少次血糖呢?

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及血糖控制的实际水平来推荐适合您的日常监测血糖的次数。通常推荐的监测频率如下:

? 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

? 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该每天监测血糖1-4次

? 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2型糖尿病人应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的血糖

? 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患者或有其他急性病患者,应每日监测直至血糖得到控制

如何监测血糖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采用便携式的血糖仪监测自己血糖的波动情况,医生和患者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但在我国,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做到使用医院专用的快速床边血糖监测系统来监测住院患者的血糖变化,而是使用个人使用的血糖仪监测血糖。此外,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不能负担购买血糖仪和血糖试纸的费用,在医院的门诊也使用个人血糖仪检测门诊病人的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在现代糖尿病的治疗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个人用血糖仪的年销售量接近80万台,血糖试纸的消耗量也接近3亿条。血糖仪多测量指尖的全血,可在5~20秒内获得血糖的数值,方便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血糖管理。此外,SMBG 还是患者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的感性工具。因此,在糖尿病的管理中,科学和合理地使用血糖仪和SMBG是糖尿病管理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据专业研究显示,自我血糖监测在使用胰岛素患者的血糖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强化组和对照组,两组注射胰岛素的强度不一样,主要根据血糖监测的数值来决定胰岛素的注射量。强化组要求每天自我血糖监测4次以上,并根据此结果调节胰岛素剂量、饮食和运动。研究完成之后,积累下来的血糖监测次数是30多万次。在另外一组,主要目标是控制高血糖,让病人没有症状,每天注射胰岛素1~2次,或者进行血糖监测,或者是尿糖监测。在这种不同的治疗模式下,人们看到了强化血糖控制的益处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同时研究也提示我们,在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病人中,血糖的监测目的不仅是要发现高血糖,而且越接近于正常的血糖控制的时候,越要注意发现低血糖。根据低血糖发生的情况来调整治疗,和发现高血糖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血糖高怎么办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血糖过高引起的,糖尿病可以说是现在人的通病,是一生中 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的疾病,虽然说糖尿病不会直接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但是糖尿病却是引起很多并发症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有高糖过高的患者来说必须严格控制血糖。

生活中控制血糖的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一种缓解高血糖的方法,当然了除了利用药物控制血糖外,日常的合理饮食运动也都是很重要的。

1、药物治疗

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两种,患者具体使用何种药物,需医生根据血糖情况、经济状况、自身体质等多方面考虑,不要乱用药,结果延误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机。

2、适当运动,合理饮食

每位患者都知道适当运动和饮食控制,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准确掌握自己的运动量和饮食热量规范,同时不能坚持下来。瑞京医院专设营养科,营养专家根据您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精细化饮食方案;瑞京专家还会根据您的年龄、体质制定最适合您的运动方案。

3、血糖监测同样重要

因为血糖监测有利于糖尿病控制,尤其餐后2小时血糖,而且血糖较尿糖测试更准确。尿糖检测影响因素较多,误差大,不如血糖精确,而且对低血糖无任何价值。认真记录下日常的血糖值的变化情况,可以更简捷地防止血糖过高、过低,有助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程序,从而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达标,减少、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每日多测血糖并无好处

血糖自测要列“明智清单”

近日,美国内分泌学会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公布了“明智选择”清单,列出了5项医生和患者应质疑的医疗行为。对于应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稳定且低血糖风险较低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多次自测血糖并无获益。

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达标,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并不大。不过,合并急性病、新增药物、体重波动明显和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变化时,应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只有患者能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学习并调整糖尿病治疗时,自我血糖监测才有获益。

糖尿病记录册和数据收集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环节, 记录血糖值使你很容易找出血糖变化规律, 以及什么时候血糖控制得好、什么时候不好。对大多数人来说,仅凭记忆记住多次血糖值,以及测血糖时发生了什么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多数情况下不准确。

血糖检查频率并非一成不变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内分泌学专家贝杜尔?哈蒂波格鲁博士表示,血糖检查频度应根据糖友是否注射胰岛素或服用糖尿病药物而定。即使不服用药物的糖友,经常测血糖也有助于了解身体状况。对此,哈蒂波格鲁博士也做了形象的解释:“血糖犹如黑暗隧道中的灯光,是战胜敌人(糖尿病)的关键情报。”

要想得知血糖对治疗的反应,就要检查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血糖。适宜的检查时间包括餐前、餐后,以及任何时间感觉血糖过低、或感觉血糖超出目标范围,或者有任何不适或活动改变时。请教医生什麽样的监测方案最适合你。

每位患者都希望能够既经济又合理地测量血糖,但这要依据个人情况而定。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治疗,血糖比较稳定的,一天测两次即可;如果血糖不稳定,要测量4次;需要强化治疗的患者一天可能要测量8次。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一周测1~2次即可,但是如果服用了容易产生低血糖的药物就要增加测量次数,比如说服用磺脲类药物后,就要增加测量次数。无论如何,每个患者都应该拥有自己的血糖监测方案,每天多出的血糖次数不仅“多测无益”,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在家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血糖值应保持在多少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在治疗过程中,一般不可能要求其血糖水平达到正常人的水平,因此只要达到空腹血糖4.0~7.8mmol/L(70~140mg/dl),餐后两小时血糖6.0~10.0mmol/L(108~180mg/dl),任何随机时间血糖:10.0mmol/L以下(180mg/dl),同时又不发生,就可以认为血糖控制良好了。由于个体的差异,血糖控制目标也因人而异,病人有必要随时向社区全科医生进行咨询,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适当范围。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制定的血糖标准可略高一点。糖尿病孕妇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血糖要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什么时候监测血糖最合适

许多老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监测空腹或餐前、餐后两小时血糖。具体是:1.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2.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3.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后两小时测定的血糖。4.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

监测血糖的频率怎么算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度,您可以和社区全科医生商量后自己决定。当近期血糖常常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它们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您血糖升高的水平。而当您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您最好注意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可以尝试间隔一段时间,在某日的不同时间测4~6次血糖,了解一天24小时中血糖的变化规律。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以较长。但对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人,及使用胰岛素治疗,新被确诊糖尿病,近期血糖控制不稳定,近期有低血糖发生,换药或调整剂量,妊娠,出现生病、手术、运动、外出、饮酒等各种生活应激情况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另外,驾车时发生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因此驾车前监测血糖十分必要。

餐后两小时血糖如何监测

监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前的饮食、药物等治疗计划是否能良好地控制血糖,因此在监测餐后血糖时,只有和平常一样吃饭、服药,才能正确地反映出日常的血糖控制情况。有人特意在监测血糖那天停止用药是错误的。餐后两小时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并且精确到分,用同一块表计时,不能从进餐中间或结束后开始计时。

自我监测血糖的操作方法

调整血糖仪的代码使其与您现在使用的试纸的代码相同,注意不同时间购买的试纸有不同的代码,所以必须先调整血糖仪的代码;洗手,用酒精消毒采血的手指;手臂下垂30秒,以便使血液充分流到手指;将采血针头装入刺指笔中,根据手指皮肤厚度选择穿刺深度,刺破手指取适量血;待血糖仪指示取血后,将血滴在血糖试纸指示孔上;把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注意有的血糖仪需先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再将血滴在试纸上;几秒或十几秒钟之后,从血糖仪上读出血糖值;在记录本上记录血糖值和监测时间。

自我监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血量不够、血糖试纸超过有效期、手指消毒酒精未干、未将血糖仪代码调到和试纸一样时,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手指消毒后,一定要等酒精挥发干燥后再采血;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不要长期刺扎一个地方,以免形成。在手指侧边采血疼痛较轻,而且血量足;妥善保管用过的酒精棉球、针头等,最好集中送到社区卫生站处理;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不要让小孩、宠物触及、玩耍;血糖仪都应该有售后服务,要定期到购买的商店或厂家指定处校正血糖仪是否准确,到医院与抽血检查结果对比也可知道其准确性。

检查血糖的意义

1、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

合理的血糖监测就是良好的糖尿病控制基础,如果不测血糖,第一不知道血糖是多少,第二不测血糖也意味着没有重视这个结果是什么,这样的话并发症很快就会出现。在一般情况下,血糖控制不好或不测血糖的人,往往并发症的发生要提前5-10年。

2、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能够直接了解机体实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3、不同时点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效果极为敏感的指标。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检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指导加餐,防治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3时的血糖,有助于发现有没有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

如何读懂不同时间点的血糖

血糖监测的频率

确定血糖检测频率的一般原则是: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易于波动,低血糖相对频发,因而需要较密集地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中,易发生低血糖者、血糖控制不好 者、刚调整治疗方案,或想了解治疗方案效果者也要密集地监测血糖值。可根据需要每日观察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必要时加测夜间血糖, 甚至一天内测量7~8次。

对于糖化血红蛋白基本达标、血糖波动小、血糖控制较好、治疗方案已确定有效的糖友,可每周观察一次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如果有相对较大的生活方式调整,或有不适感觉时应增加监测频率。

空腹血糖

指从前一天晚上10点起禁食禁水,次日清早6~8点未进餐时所测得的血糖值。

空腹血糖所反映的未进餐时血糖水平可用于判断降糖药物是否有效,降糖方案是否合理,同时它也是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之一。空腹高血糖的发生一般有三个主要原 因,首先是睡前用药不足或进食过多。第二是所谓的“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水平良好,也未出现低血糖,而早晨测出空腹血糖值偏高。这一般与生长激素、糖皮 质激素等激素的分泌节律有关系,这些有升糖作用的激素分泌变化可引起空腹血糖升高。另外就是“苏木杰现象”,也叫做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即夜间发生过低血 糖,低血糖刺激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反跳性血糖升高。加测夜间血糖可以帮助甄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

餐后2小时血糖

一般指从进食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的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喝第一口葡萄糖水开始计时。

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反映胰岛素分泌能力(尤其是进食后早期胰岛素分泌能力)是否良好、餐时胰岛素或口服药剂量是否合适。糖尿病早期患者中,70%~80% 都是先有餐后血糖高,随后才开始空腹血糖高。这是由于糖友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现象以及进食后早期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高峰后延。

餐前血糖

指进餐前所测的血糖值。

餐前血糖与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加有关,这个值高说明长效胰岛素或降糖药剂量不足,对于多数的糖友,建议餐前血糖应控制在4.4~7.0毫摩尔/升之间。

睡前血糖

夜间临睡前所测得的血糖值。

睡前血糖的影响因素很多,这个值高可能代表基础胰岛素、长效降糖药剂量不足,或是晚餐前降糖药、胰岛素剂量不足,也可能是由于晚餐前血糖过高、晚餐量大、进晚餐太晚或存在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反应。睡前血糖太低就需要适度加餐,以防夜间发生低血糖。

夜间血糖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选择测定时间,一般是午夜0点~凌晨3点之间监测。

夜间血糖主要用于判断夜间是否有低血糖、用药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以及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空腹血糖高时,夜间血糖小于4.5毫摩尔/升提示可能 是由于夜间低血糖引起的空腹高血糖;夜间血糖大于5.5毫摩尔/升,空腹血糖高可能是黎明现象。介于两者之间则需综合判断。

随机血糖

指任意时间点测得的血糖值。

如果过去没有诊断过糖尿病,任一时间点的静脉血糖测出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加上“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即可诊断糖尿病。

血糖监测注意事项

糖友在家使用血糖仪时,必须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并做出记录。十个手指都可测量,不存在哪个手指测得更准的问题。需要注意,测量时不要挤压手指,因为 如果扎得较浅,挤压可能造成组织液进入血液并将之稀释,导致测出值比实际偏低。为了减轻疼痛,可扎指腹两侧。

血糖值正常范围是多少呢

血清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过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小粒径负离子,则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 进入人体发挥其生物效应。对于降糖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建议患者对血同(血同型半胱氨酸)进行检测。较低的血同值能大幅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正常值

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正常值

① 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②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③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孕妇血糖正常值

①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②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③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通过对血糖正常值的检测,了解血糖标准值有助于您提高做好糖尿病防治。

血糖值正常范围

血糖值正常范围

血糖值是针对糖尿病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所以对很多糖尿病人来说,就很关心了,其实在诊断糖尿病时要从空腹血糖值和饭后两个小时血糖值两方面来判断。 空腹正常血糖值: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 3.9-6.1mmol/L(70-110mg/dL),高于7.0mmol/L(126mg/dL)诊断为糖尿病。 那么空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7.0 mmol 或者是 126 毫克这个标准,你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诊断是有差距的。有的人既不是正常的,也没到糖尿病。我们管这种症状叫做空腹血糖增高(受损)。饭后正常血糖值: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是 3.9-7.8mmol/L(70-140mg/dL)。餐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11.1 mmol 或200 毫克以上。那么140 和200 之间也有一个差距。如果血糖在这个阶段,我们管它叫做餐后血糖增高。这种人既不是糖尿病人,也不是正常人。不过这种人血糖增高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得糖尿病。这种人一定要小心。帽子就悬在他的头上。若不加注意,很快就会戴上糖尿病的帽子。即使是血糖完全正常的人,如果具备一些高危因素,还得要注意预防糖尿病。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许多人都可能会血糖偏高,如不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就有演变为糖尿病的危险了。另外,冠心病患者有八成都有高血糖,而且高血糖一般还会伴随高血脂,对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冠心病伴随高血糖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中风、放支架后再狭窄、猝死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因此,民众体检中心心血管专家李广仁教授呼吁所有冠心病患者,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大于40岁、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曾发生妊娠糖尿病或生出巨大儿的患者,每年都要化验血糖、做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值正常范围

注意事项

1.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8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2.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

3.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

血糖监测时间:

4.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5.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6.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7.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的血糖。

8.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9.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

糖友在自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度,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设定。当近期血糖常常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它们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血糖升高的水平。而当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最好注意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可以尝试间隔一段时间,在某日的不同时间测4~6次血糖,了解一天24小时中血糖的变化规律。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以较长。但对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人,及使用胰岛素治疗,新被确诊糖尿病,近期血糖控制不稳定,近期有低血糖发生,换药或调整剂量,妊娠,出现生病、手术、运动、外出、饮酒等各种生活应激情况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另外,驾车时发生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因此驾车前监测血糖十分必要。

以上就是糖尿病患者在自测血糖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患者朋友能有所帮助,对于糖尿病疾病,大家要给予正确的态度对待,切勿盲目逃避,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才是克制疾病的关键所在。

相关推荐

怎么检查出来

我们通常检查低根据以下三点,第一点有低症状,比如心慌,手抖,出汗,头晕等等,如果有这些症状,我们需要马上考虑到否有低存在。 接着就可以进行监测,如果监测在非尿病的的病人低于2.8,尿病的病人低于3.9,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了,然后给患者服用水,在服用水以后,症状如果得到明显的缓解,那么低的诊断即可成立。 同时如果患者本身没有尿病病史,没有使用降药物,但反复发作,需要进一步检查,比如进行饥饿实验,检查C肽,检查胰岛素等等来排除胰岛素瘤。

定期监测尿病的重要性

血液中的称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葡萄。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所以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浓度为80~120毫克%。 空腹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如果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随尿排出,这就尿。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 低可见于饥饿时间过长,持续的剧烈体力活动,严重肝肾疾病,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低时,脑组织首先对低出现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出冷

尿病患者测量血压的误区

误区一高低仅用家用仪器 家用在指尖采血,测的毛细。这种监测有一定局限性的,当超过13.3或低于1.1时,这种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而显示代表过高(“HIGH”)或过低(“LOW”),这个时候就不能用仪测了。尤其当患者的过高甚至(家用)仪不能读数时,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因此要尽快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要时还要查酮体,及时进行治疗。在仪的使用上,首先要学会如何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浪费试纸。 误区二早起测空腹吃药 专家指出,有的尿病

尿病在家怎么检查 尿病检测频率

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有的还要加测午夜12点、凌晨3点的等,直到控制稳定。当病情稳定,饮食控制、活动规律、达标后,可每周监测1~2天,每天5次。

发烧时测血压准吗

1、发烧时测血压准吗 发烧时测血压会不准确,因为发热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出现心跳加快、升高,这正常的保护性反应。 一般尿病检测要在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空腹超过正常才可以诊断的。 2、监测关键时点 空腹: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一般不超过早上7时)。主要反映在基础状态下(最后次进食后8—10小时),没有饮食负荷时的水平,以及前一天晚间的用药剂量否合适。 餐前: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低。 餐后2小时:指早、中、晚餐从吃第

尿病时间 夜间测

夜间和睡前测,有助于观察变化,以进行对症治疗。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者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但空腹仍高者。

测定方法有哪些

葡萄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此项检查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耐量试验国际公认的尿病的诊断试验,测定静脉空腹及葡萄负荷后,空腹≥7.0mmol/L,餐后2小时≥11.1 mmol/L,可以诊断为尿病。在做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可以协助判断胰腺B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化血红蛋白: 无论空腹还餐后,反映的均某一时刻的,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波动大的

的正常多少?超过多少算

楼主这个正常的,不必担心。 空腹的正常范围3.9-6.1mmol/L(70-110mg/dl),高于7.0mmol/L(126mg/dl)诊断为尿病。低于3.8mmol/L则视为低症状。 正常餐后两小时内,3.9-7.8mmol/L(70-140mg/dl)。餐后的诊断标准1101mmol/L或200毫克以上,餐后140-200毫克之间的人,既不尿病人,也不正常人,属于尿病的高发人群。

尿病时间 餐前测

尿病人的水平很高时,要注意测试空腹水平。有低风险者,如老年人,控制相对稳定的人,也应在餐前测试,以掌握病情状况。

检查的项目

1、葡萄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此项检查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耐量试验国际公认的尿病的诊断试验,测定静脉空腹及葡萄负荷后,空腹≥7.0mmol/L,餐后2小时≥11.1 mmol/L,可以诊断为尿病。在做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可以协助判断胰腺B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2、化血红蛋白: 无论空腹还餐后,反映的均某一时刻的,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