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三寸处,即脐下四横指处。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处,即脐下旁开四横指处。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侧头的隆起处。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处。

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如何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艾灸穴位选择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即肚脐与关元连线中点。

脾俞: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海:膝关节髌骨内上方2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

脚后跟疼可以艾灸吗

脚后跟疼可以艾灸。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艾灸可以舒筋活络,调理气血,既能帮助身体部位疏通不通导致的痛,也能促进营养帮助缓解不荣导致的痛,所以脚后跟疼很适合使用艾灸来治疗。

脚后跟疼艾灸取穴

1.大钟穴

定位:大钟穴位于脚内踝后下方,在跟腱内侧前方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施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7分钟,以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疏通经络,排毒御寒,主治咽痛,气喘,咳血、嗜卧,痴呆,足跟痛等。

2.然谷穴

定位:然谷穴位于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左右脚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脚弓高点的赤白肉际取按压痛点就是然谷穴。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施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7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升清降浊,主治喉痹,咳血,消渴,阴痒,阴挺,月经不调,阴痿,遗精,脐风口噤,足跗肿痛等,是脚后跟疼艾灸治疗的适宜选穴。

3.仆参穴

定位:仆参穴位于脚外踝后下方,昆仑穴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温和灸。施灸时,取坐位,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2次,每次3~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散热化气,主治足跟痛,脚气,腰痛,癫痫,踝关节炎等,艾灸治疗脚后跟疼的适宜穴位。

4.昆仑穴

定位:仆参穴位于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施灸方法:温和灸。施灸时,取坐位,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2次,每次3~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舒筋活血,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痛,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下肢麻痹或瘫痪,及坐骨神经痛,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是艾灸治疗脚后跟疼的适宜穴位。

6.太溪穴

定位:仆参穴位于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施灸方法:温和灸。施灸时,取坐位,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2次,每次3~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舒筋活络,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聋耳鸣,视力减退,咳嗽,气喘,咯血,消渴,不寐,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背痛,足跟痛等,是艾灸治疗脚后跟疼的适宜穴位。

7.三阴交

定位:仆参穴位于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施灸方法:温和灸。施灸时,取坐位,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2次,每次3~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补肾通络,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以及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适合用于艾灸治疗脚后跟疼。

8.阿是穴

定位:阿是穴是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部位的腧穴。

施灸方法:温和灸。施灸时,取坐位,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2次,每次3~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阿是穴既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点,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具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注途径,所以选择阿是穴艾灸治疗脚后跟疼是很适合的穴位。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 月经不调灸疗法则

灸疗法适用于虚寒者月经不调,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寒者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呢

1.耳针

[取穴] 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脾。

[操作] 毫针刺,每次取2~4穴,捻转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也可锨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一次。

2.皮肤针

[取穴] 取脊柱两侧、下腹部、带脉区、小腿内侧、关元及阳性物反应处。

[操作] 中等刺激强度叩击,每日一次,7日一疗程,每一疗程间隔3~5日,经期暂停。

3.穴位注射

[取穴] 脾俞、肾俞、三阴交、血海、肝肾、足三里、关元。

[操作] 用5%当归液或10%丹参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适宜技术

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肾阳虚月经不调技术。

[取穴] 神阙。

[操作] 患者取平卧或坐位,暴露脐部,患者自己手持理疗辐射器垂直距离神阙穴1~2厘米。按理疗启动键,根据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调节治疗功率,直到病人感觉最舒适为止。每次治疗时间1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月经不调艾灸有用吗

有一定的作用。

艾灸对于月经不调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艾灸的时候可以选择艾灸三阴交穴位,其治疗月经不调的作用会更好一些。

但是月经不调艾灸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建议是在来月经的前一周开始进行艾灸,一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为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月经不调艾灸都是有用的,若是进行艾灸之后,月经还是没有好转迹象的话,建议就医诊断。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施灸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或者直接使用艾灸罐艾灸三阴交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 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调理气血。

血海穴的位置: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边缘往端上2寸(3横指宽)、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钟。

作用功效:养血润燥。

肾俞穴的位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分钟。

作用功效:调和气血。

月经不调艾灸什么穴位 血寒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选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八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三阴交:位于在足内踝上3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

艾灸时间: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辨证加灸

1、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第3趾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 1/3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选用艾条艾灸涌泉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通络活血。

2、气海穴的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以下正下方1.5寸(2横指宽)处。

施灸方法:用艾条艾灸气海穴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

归来穴的位置:归来穴位于脐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太溪穴的位置:太溪穴位于内脚踝骨头突出部位的正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温和灸。分别取仰卧位与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经后施灸,每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

作用功效:调和气血,滋阴补肾。

1、肝俞穴的位置:肝俞穴位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 有一穴。

施灸方法:使用艾条艾灸肝俞穴

施灸时间: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30分钟。

作用功效:促进血液循环。

2、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选用艾条艾灸脾俞穴。

施灸时间: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5~30分钟。

作用功效:利湿升清,濡养气血。

如何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艾灸操作手法

于月经来潮前3-5日开始进行灸疗(若行经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干净之日开始施灸),直至月经干净为止。

胸腹部穴位以艾条灸,温灸器灸疗为主;下肢用艾条灸和温针灸,隔日1次,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月经艾灸哪些部位

艾灸腹部穴位大都有调理脏腑气血的功能,月经期间艾灸腹部穴位对于月经不调等相关病证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水分: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气海: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中极: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附:针灸取穴多用同身寸法,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食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

相关推荐

月经不来催经应艾灸哪里

具体如下: 正常情况下来说,女性月经不调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艾灸进行治疗的,中医理论上可以通过子宫、内关、温泉等部位进行艾灸;其中关元、子宫的艾灸不能低于30分钟;内宫、内关、源泉艾灸1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月经不调,其次还可以选择归来穴、山阴穴进行艾灸

艾草可以治月经不调

产后坐月子,用艾叶洗澡。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可以让家人帮忙用艾叶煮水洗头、洗澡。具体做法是: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这样做可以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助睡眠、温经调经。但哺乳期的女性一般不建议频繁用此方法。 月经不调,艾叶煮鸡蛋。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的功能,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女性虚寒引起的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一定疗效。煮鸡蛋时,在水里加少许艾叶,能帮助调经。 黑眼圈,艾叶泡脚。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的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调理月经的食物

白萝卜汁 食材:白萝卜、糖水 取白萝卜洗净,切片,搅拌机绞碎,过滤去渣,取萝卜汁200~300ml,加入白糖30混匀,盛杯中,开水烫温,顿服,每日1~2次,出血完全停止后,可减量至150ml左右,再服一次巩固疗效。 山药、山楂 食材:山药、山楂、红糖 生山药每日30克,加红糖适量煮食。1个月为1个疗程,服3个疗程后,再以生山楂每日30克加红糖煎服。 红花暖宫蛋 食材:鸡蛋、藏红花 取鸡蛋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搅匀蒸熟即成。用法: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服,每天吃1个,连吃9个,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

月经不调艾灸有用吗 艾灸盒啥时候用好

对于女性而言,艾灸盒最好是不要在经期使用,若是需要在经期使用的话,建议也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在经期使用,以免影响月经。 除了经期的话,其余的时候都是可以使用艾灸盒的,对于除经期之外的时间,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 艾灸盒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在晚上使用,因为艾灸盒具有一定的活血、散寒祛湿的作用,在晚上使用的话,容易影响到睡眠。

艾灸拉稀怎么回事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

虽说艾灸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暖宫的功效,但要注意并不是所以经期的女性都适合进行艾灸的,对于那些月经正常,无痛经的女性不建议在经期艾灸,否则很有加大自身的月经量。 但对于痛经、月经量少的女性来说,经期艾灸时主要的艾灸部位在腹部,这样可以缓解经期带来的不适症状,建议请专业的医师进行艾灸,不能自行操作,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 要是经期痛经以及经期量比较少,并且情况比较严重,那么这时候一般建议及时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较好。

艾灸对闭经有作用吗

艾灸法具有温阳特性,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对于气滞血淤引起的闭经有治疗作用。但是如果是自身疾病造成的闭经现象,就应该找到引起闭经等因素,对症治疗。 气血亏虚型闭经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经期后延,经量逐渐减少以致闭经,伴随神疲,头晕心悸,素体虚弱,面色无华,舌淡太苔薄,脉细无力。 施灸穴位:关元,脾俞,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血淤内热型闭经艾灸部位 主要表现:月经闭阻,小腹胀痛,精神抑郁,伴随五心烦热,胸肋胀满,舌暗红或紫斑,脉沉弦而涩。 施灸穴位:中极,血海,三阴交,行间,归来,次髎,合谷,苔白痰多者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月经先后无定期艾灸治疗

主要症状: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其中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经行不畅或有血块,胸肋,乳房,小腹胀痛,精神郁闷,喜叹息者为肝郁,量少色淡,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多为肾虚。 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施灸。肾虚者于仰卧位加灸太溪,水泉穴,于俯卧位加灸命门,肾俞穴;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蠡沟,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穴,用艾条温和灸,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 艾灸作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月经干净几天可以艾灸

在月经干净3天后开始艾灸。 经期时艾灸容易使月经过多,而月经过后也不宜立刻艾灸,因为经期过后身体血液流失,抵抗力降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 经期过早艾灸的影响 容易经期回潮 艾灸本身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经期艾灸会使月经量增多,而月经结束后立即开始艾灸有可能引起月经回潮。 容易晕灸 经期后体质较虚弱,容易出现“晕灸”:出现头晕眼花、大汗淋漓、恶心欲吐甚至晕厥等症状。 经期后艾灸调理穴位 1.暖宫止痛 穴位方:神阙(肚脐),关元(小腹),脾俞、次髎(背部),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姜灸

如何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灸疗法适用于虚寒者月经不调,虚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寒者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月经不调艾灸穴位选择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即肚脐与关元连线中点。 脾俞: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海:膝关节髌骨内上方2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 穴位解析:关元,气海均为任脉要穴,位于下腹部丹田之处,主一身之元气,调冲任血脉,理胞宫气血;关元还与足三阴经交会,调理肝脾

女性经期艾灸好吗

女性经期是否可以艾灸? 经期可以做艾灸吗? 经期有的人血量很大,那么艾灸是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如果此时你在艾灸,也许会更加促进了活血化瘀的功能,而导致经血更多。如果你的经量很少,那么你经期艾灸正好趁艾灸的活血化瘀和舒经通络的功能来促使经量加大。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经期艾灸一定要因人而异。 中医一般将月经失调称为月经不调,又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但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纯一种症状出现,如月经过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 艾灸治疗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