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的根治方法
胆囊癌的根治方法
标准的根治性胆囊肿瘤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完整的胆囊切除,楔形切除胆囊床2~3cm的肝组织,并清除区域淋巴结。术后配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达到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中晚期的胆囊肿瘤可行扩大胆囊肿瘤根治术,主要针对癌肿侵及转移的不同部位而采用包括,右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重建等联合手术,Nakamura报告2例晚期胆囊肿瘤施行右半肝叶切除术及根治性胆囊切除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该2例分别存活12、13年,并未见复发,由此可见如病人一般性况较好,该术式可望提高远期疗效。
姑息手术,晚期一般状态较差,伴有梗阻性黄疸者,采用肝总管Roux-en-Y吻合,T管引流术,左胆管空肠吻合术或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旨在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但疗效不高。术后配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达到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晚期胆管癌有无口服药
胆囊癌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一般治疗包括全身支持,补充营养,增加饮食,症状发生与饮食有关时,可进低脂肪饮食。止痛与一般治疗相同,如疼痛不易缓解时,可给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或用吗啡类药物。
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起病隐匿,无特异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故能手术切除者不多,国内文献报道为50%。能行根治性手术者更少,仅为20.2%。即使已作病灶切除,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仅8.4个月,近90%的患者死于手术后1年内,5年存活率不及5%(0%~10%),个别报道为14.5%。近年国外开展手术切除病灶加核素术中照射治疗晚期患者,对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可能有所改善。胆囊癌的手术也可分为姑息手术、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手术,姑息手术是指在肿瘤已不可能根治的情况下,为改善患者症状而采用胆囊肿块的局部切除或各种引流手术。根治手术应视病期的早晚而含义有所不同。限于黏膜的原位癌或早期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视为根治。而侵及肌层或胆囊壁全层者,则需切除胆囊床2~3cm的肝组织及胆囊管,肝总管周围淋巴结才算根治。对肝脏已被侵犯,周围淋巴结已有转移的晚期患者,只能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是指在区域淋巴结或邻近脏器有转移的情况下,切除肝右叶、胰头、十二指肠及血管的切除重建等。
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因“良性”疾病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者。隐匿性胆囊癌由于是在术后确诊,所以面临的问题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对术后病理证实癌肿仅侵犯黏膜层或肌层者,单纯行完整的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手术。由于胆囊颈、尤其是胆囊管的癌肿位置邻近胆囊三角,易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无论侵犯胆囊壁哪一层,均应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对浸润超过肌层,切缘阳性及胆囊三角淋巴结活检阳性的隐匿胆囊癌也均应行第二次根治性手术。
胆囊癌如何治疗
胆囊癌的治疗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手术治疗都可以根治,也不是说胆囊癌手术治疗只有根治性手术切除这样一种方式,其它的患者都无法选择手术治疗了,我们常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主要是依据于胆囊癌的浸润和转移程度,切除的原则为尽可能的清扫癌组织,防止复发,但同时也必须要兼顾患者的身体状况。除手术治疗外,胆囊癌的治疗方式还有化疗、放疗、中医药治疗等。
1、单纯胆囊切除
病变局限于粘膜的早期胆囊癌患者,不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可进行单纯的胆囊切除,其预后较好。不过这一类型的早期病例很难在术前诊断,即使在手术中也很难发现,多数情况下是在术后的病理切片中得到证实。
2、扩大胆囊切除术
病变已超过粘膜但未累及浆膜的早期病例,无法行单纯胆囊切除,但可以行扩大胆囊切除术,同时楔形切除胆囊肝组织,并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以切除癌组织及可能转移灶。
3、邻近脏器部分切除
中晚期胆囊癌病例已侵犯到周围脏器,我们根据胆囊癌侵犯周围脏器的情况在切除时需要分别或联合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胰十二指肠、肝中叶、结肠肝曲等。这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必须配合中药进行治疗,才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4、姑息性手术
对于晚期病变广泛、年老、体衰并胆道梗阻或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无法进行根治术的病例来讲,一般我们是不主张进行手术治疗的,一般多推荐进行保守治疗。不过有时为缓解患者的急性症状,也可以依据病情行PTCD、经皮经肝内置管引流、外引流或内引流术,主要是缓解症状,因为保守治疗其起效较慢,无法缓解一些急性症状。
5、术中、术后放射治疗
胆囊癌切除术后,部分患者会有局部复发,若是到晚期则无法进行根治,因此预防胆囊癌切除术后的复发问题成为了治疗成果与否的关键所在。现在我们也尝试运用术中放疗的方法来提高疗效,不过其作用有待继续评估。
6、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在胆囊癌的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现实是中医药治疗在胆囊癌治疗中常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中医药治疗应该贯穿在胆囊癌治疗的全程才能发挥其最好的疗效,但现实状况时,我们总是在胆囊癌发展到很严重时才采用中药治疗,但由于中药治疗起效较慢,使得胆囊癌患者从中医药治疗中获益较浅。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推广,重视中医药治疗在胆囊癌治疗中的作用,不能等到无路可走时再选择中医药治疗。
胆囊癌化疗后还能活多久
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起病隐匿,无特异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故能手术切除者不多,国内文献报道为50%。能行根治性手术者更少,仅为20.2%。所以化疗作为胆囊癌的辅助治疗,在临床上经常使用。那么,胆囊癌化疗后能活多久呢?以下是相关介绍:
胆囊癌的预后很差,总的5年生存率不足5%。主要与该肿瘤的恶性程度高,转移、扩散较早,早期确诊率和手术切除率均很低有关。正如前面提到的,肿瘤治疗的效果与胆囊癌的分期密切相关。凡按良性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偶然发现的Ⅰ、Ⅱ期胆囊癌的病人,常能长期存活,据报道5年生存率可达64%~86%;相反,Ⅲ期以上的病例预后很差。肿瘤若已侵犯至胆囊全层时,则几乎均在术后2.5年以内死亡。
胆囊息肉怎么办
由于B超的普及,因此临床上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很常见,这些占位性病变,通常诊断为胆囊息肉。一般来说,胆囊息肉分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一、 非肿瘤性病变:1. 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一般不会癌变)2.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一般也不会癌变3. 腺瘤样增生:有癌变可能4. 腺肌瘤(又称为腺肌增生症),也可能癌变二、 肿瘤性病变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 ,恶性主要为胆囊癌。。(1)胆囊腺瘤 :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 ,,恶变率约 30%,瘤体越大癌变机会越高。直径大于10mm的腺瘤,癌变可能性达到90%左右。(2)胆囊腺癌 :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 ,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 ,预后良好。 若为浸润性,往往直接浸润至肝脏组织,甚至肝门广泛淋巴结转移,预后很差。胆囊息肉样病变易发生肿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 6个方面 :① 单发“息肉” ;② 直径 >10mm ;③ 广基或蒂粗大 ;④ 病变增长 ;⑤ 年龄 >50岁 ;⑥ 合并胆石。“胆囊息肉”的治疗当临床发现胆囊息肉,通常建议B超以及CT或MR进一步证实。一般处理原则是:1. 小于5mm的胆囊息肉,无症状 ,一般建议每 3~ 6个月B超随访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迅速增大才考虑手术。通常建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直径大于10mm的所谓“胆囊息肉”由于恶变的可能性很大,通常建议手术切除。3.对直径 <10mm的息肉也不能放松警惕 ,必须定期随访。值得强调的是,胆囊占位性病变,手术中必须做术中做冰冻病理,若术中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应该立即考虑胆囊癌根治手术。我们在门诊中经常发现,患者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在当地医院未经仔细检查,便施行腹腔镜手术,在术中也未行冰冻病理,术后病理提示胆囊癌,这样的处理方式,对患者来说,除了可能需要行第二次手术外,也极易导致肿瘤医源性的播散。因此当检查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的时候,应慎重选择治疗方式。
胆囊肿瘤治疗注意事项
胆囊癌的根治手术;由于胆囊癌患者就诊时往往已不是早期,据大宗病例分析,能获根治性切除的胆囊癌只占23%左右。总体上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故有些外科医生对胆囊癌的治疗持悲观态度。近年来,由于对胆囊癌根治性手术的开展,术后5年生存率已有显著的提高。根治术的范围主要包括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肝脏一般切除胆囊床周围3厘米左右。淋巴结清扫根据其汇流途径和转移情况而定。一般清扫至转移淋巴结的下一站淋巴结。早期胆囊癌只要切除胆囊淋巴结,但大多数可切除的胆囊癌应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必要时还应清扫胰十二指肠上、胰头后淋巴结。
胆囊癌能治好
一、手术治疗胆囊癌可选用胆囊癌的根治手术,不过是要病变已侵犯了病人的浆膜层,有无区域性的病灶转移,还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者,可考虑是否进行扩大根治性胆囊切除术。一般手术的范围包括肝部分切除、胆囊切除、淋巴结清扫。
二、隐匿性胆囊癌的切除手术是指病人在进行指术前或者术中均未得出诊断结果,确是在“良性”疾病进行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进过病理切片最终确诊胆囊癌的患者。这类病人单做胆囊切除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进行扩大根治术。
三、胆囊癌晚期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是否进行姑息性手术,已经无法根治的患者,进行手术只是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后期的生活质量。因此,才会采用姑息性手术。如果患者发现的早,尚可进行手术,病人应立即手术,否则病人的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如果确诊患者是患有早期胆囊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胆囊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因此,病人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胆管癌治疗
手术治疗
胆囊癌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一般治疗包括全身支持,补充营养,增加饮食,症状发生与饮食有关时,可进低脂肪饮食。止痛与一般治疗相同,如疼痛不易缓解时,可给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或用吗啡类药物。
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起病隐匿,无特异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故能手术切除者不多,国内文献报道为50%。能行根治性手术者更少,仅为20.2%。即使已作病灶切除,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仅8.4个月,近90%的患者死于手术后1年内,5年存活率不及5%(0%~10%),个别报道为14.5%。近年国外开展手术切除病灶加核素术中照射治疗晚期患者,对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可能有所改善。胆囊癌的手术也可分为姑息手术、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手术,姑息手术是指在肿瘤已不可能根治的情况下,为改善患者症状而采用胆囊肿块的局部切除或各种引流手术。根治手术应视病期的早晚而含义有所不同。限于黏膜的原位癌或早期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视为根治。而侵及肌层或胆囊壁全层者,则需切除胆囊床2~3cm的肝组织及胆囊管,肝总管周围淋巴结才算根治。对肝脏已被侵犯,周围淋巴结已有转移的晚期患者,只能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是指在区域淋巴结或邻近脏器有转移的情况下,切除肝右叶、胰头、十二指肠及血管的切除重建等。
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因“良性”疾病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者。隐匿性胆囊癌由于是在术后确诊,所以面临的问题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对术后病理证实癌肿仅侵犯黏膜层或肌层者,单纯行完整的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手术。由于胆囊颈、尤其是胆囊管的癌肿位置邻近胆囊三角,易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无论侵犯胆囊壁哪一层,均应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对浸润超过肌层,切缘阳性及胆囊三角淋巴结活检阳性的隐匿胆囊癌也均应行第二次根治性手术。
胆囊息肉怎么办
由于B超的普及,因此临床上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很常见,这些占位性病变,通常诊断为胆囊息肉。一般来说,胆囊息肉分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
一、 非肿瘤性病变:
1. 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一般不会癌变)
2.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一般也不会癌变
3. 腺瘤样增生:有癌变可能
4. 腺肌瘤(又称为腺肌增生症),也可能癌变
二、 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 ,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胆囊腺瘤 :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 ,,恶变率约 30%,瘤体越大癌变机会越高。直径大于10mm的腺瘤,癌变可能性达到90%左右。
(2)胆囊腺癌 :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 ,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 ,预后良好。 若为浸润性,往往直接浸润至肝脏组织,甚至肝门广泛淋巴结转移,预后很差。
胆囊息肉样病变易发生肿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 6个方面 :
① 单发“息肉” ;
② 直径 >10mm ;
③ 广基或蒂粗大 ;
④ 病变增长 ;
⑤ 年龄 >50岁 ;
⑥ 合并胆石。
“胆囊息肉”的治疗
当临床发现胆囊息肉,通常建议B超以及CT或MR进一步证实。一般处理原则是:
1. 小于5mm的胆囊息肉,无症状 ,一般建议每 3~ 6个月B超随访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迅速增大才考虑手术。通常建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 直径大于10mm的所谓“胆囊息肉”由于恶变的可能性很大,通常建议手术切除。
3.对直径 <10mm的息肉也不能放松警惕 ,必须定期随访。
值得强调的是,胆囊占位性病变,手术中必须做术中做冰冻病理,若术中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应该立即考虑胆囊癌根治手术。我们在门诊中经常发现,患者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在当地医院未经仔细检查,便施行腹腔镜手术,在术中也未行冰冻病理,术后病理提示胆囊癌,这样的处理方式,对患者来说,除了可能需要行第二次手术外,也极易导致肿瘤医源性的播散。
因此当检查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的时候,应慎重选择治疗方式。
胆囊癌的最新诊疗
由于缺乏特异的症状及体征,胆囊癌常常到晚期才能明确诊断。胆囊癌在开始出现症状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个月,明确诊断后1年的死亡率约为88%,5年后还生存的仅为4%,胆囊结石可诱发癌变已为广大学者所承认。我院1962~1994年32年间施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2120例中,胆囊癌并存率为1.8%,一般认为胆囊结石有1%~3%可发生癌变
〔2〕。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粘膜增生具有很高的癌变潜在可能性,是很常见的癌前病变,胆囊结石所致的粘膜化生也被视为癌前病变。鉴于此,结合我院病例,我们认为,结石最大径>2cm即为胆囊癌高危倾向者,应积极行胆囊切除以防癌变的危险。胆囊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 kozuka等
b超提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腔内有形态位置固定的不伴声影的肿块,同时结合炎症、结石、肝脏及邻近组织累及等高危表现,则应高度怀疑其恶性的可能。但 kapoor等
〔4〕用 b超检查了临床像良性胆道病的14例早期胆囊癌,并对所有患者施行胆囊切除术以对照检出率,结果术前超声能作出诊断者仅5例,其余9例 b超均误诊,其中2例在术中作出诊断,其余7例经术后组织学检查确诊。因此作者认为,要想做到及时发现早期胆囊癌,只能对胆管良性疾病早期手术治疗。
由于胆囊癌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及胆囊癌的相对少见,术前确诊者很少,即使确诊者,也系胆囊癌发展到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黄疸时。但对一些症状及体征应引起注意,如50岁以上有胆系症状,且频率和程度发生改变者,应认为是胆囊癌的高危患者,需作深入及多次的检查。对于胆囊结石或息肉已出现诸如慢性胆囊炎等症状者,应密切随访,必要时手术。
虽然胆囊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它可能是提高早期胆囊癌诊断率的新的策略。在各种研究细胞增殖的方法中,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dNA含量分析的应用最为广泛,通过在细胞分子水平定量分析核仁内 dNA含量,使细胞异形性的定量诊断成为可能,为各种癌前病变客观性的诊断提供新的途径。其它如癌基因 k-ras和抑癌基因 p53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也引人注目。
2治疗方法的更新
2.1胆囊癌根治术的手术范围
了解胆囊癌的直接、淋巴、静脉和胆管内扩散方式对于制定治疗计划极为重要。肿瘤直接侵犯邻近的肝段(Ⅳ b、Ⅴ和Ⅵ)最为常见。胆囊、胆管以及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肝外胆管、肝动脉和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和肝门淋巴结是胆囊区域淋巴结的第1站淋巴结( pN1);胰头、十二指肠、腹腔动脉和上肠系膜血管周围淋巴结为第2站淋巴结( pN2);主动脉和腔静脉之间的淋巴结是胆囊的终末区域引流淋巴结。胆囊的静脉引流经20根小血管直接进入胆囊床的肝实质,或是经大胆囊静脉终止于第Ⅴ和Ⅷ肝段内的门静脉升支。
乳头状癌有时是胆管内扩散。未分化癌可在胆管周围浸润胆管。因此,按胆囊癌的侵犯途径对胆囊癌行根治术有理论上的合理性。近年来对 nevinⅣ、Ⅴ期病变行扩大根治术,包括肝切除、胆囊癌切除、淋巴结清扫、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和邻近脏器切除。
〔5〕报道13例 nevinⅤ期患者行扩大治愈性切除,2例手术后生存5年以上。
〔6〕报道14例行联合肝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术后2年时仍生存。但扩大根治术后仅少部分患者能长期生存,而且根治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
早期胆囊癌生存期是多少
1、胆囊癌早期患者尚有根治的期望,不过该病早期一般症状并不容易发现,晚期胆囊癌病人能够活多长时间关键在于有没有进行第一时间、恰当的医治。一般来讲,晚期胆囊癌的癌肿较小,发生血管侵犯和转移扩散的几率较小。若病人身体能够忍受手术造成的副作用,多采用手术切除。
2、因为手术后极可能残留癌细胞,胆囊癌术后应主动巩固医治。但多数病人的身体较虚弱不适于应用放化疗等毒副作用较大的医治手段,可中医药医治。中医药医治既可有效杀灭术后残留癌细胞,又可调整病人的机体免疫,促进病人术后的身体恢复。术后巩固治疗的成交,往往是影响胆囊癌手术后能活多久的重要因素。
3、手术的效果是否完美是影响患者手术后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术后患者身体会残留有微小的肉眼不可见癌细胞,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患者术后用中医治疗对患者无副作用,能全面调节身体健康,清除残余癌细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生命的延长有很大帮助,有很多患者通过中医治疗使自己恢复了正常生活,这在临床上非常多见。
胆囊癌的病因是什么
胆囊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如果感染炎症的话,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生活中为了远离胆囊方面的疾病,大家需要对胆囊疾病有所预防。胆囊癌作为胆囊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因为临床上这类患者较少,很多人对于胆囊癌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胆囊癌是如何引起的呢?
胆囊癌有多种不同的组织类型,但无一种有其固定的生长方式和特殊的临床表现。胆囊癌绝大多数为腺癌,约占80%,其中60%为硬性腺癌,25%为乳头状腺癌,15%为黏液腺癌。其余为未分化癌占6%、鳞癌占3%、混合瘤或棘皮瘤占1%。尚有其他罕见的肿瘤包括类癌、肉瘤、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等。
肉眼观察多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并侵及邻近器官,偶见乳头状突起向胆囊腔内生长者。胆囊癌的扩散方式主要以局部浸润肝脏和周围器官如十二指肠、结肠以及前腹壁为多见。如胆囊颈或Hartmann袋的肿瘤直接浸润肝总管,则在临床表现和放射影像学检查上很难与胆管癌相鉴别。早期病变可直接浸润到胆囊窝,也可通过血源性播散,经胆囊静脉沿胆囊颈而侵及肝方叶。胆囊壁具有丰富的淋巴管,有利于肿瘤早期向胆囊管、胆总管和胰十二指肠区周围的淋巴结扩散。直至肿瘤晚期,方可见远处转移及经腹腔播散。临床上仅有10%的患者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时发现肿瘤局限于胆囊,另有15%早期已侵犯胆囊窝或周围淋巴结,在此期若行扩大性根治手术,仍有治愈的可能。
75%的胆囊癌可直接侵犯周围脏器,发生频率依次为肝、胆管、胰、胃、十二指肠、网膜和结肠。60%有淋巴转移,远处转移者约占15%,腹膜转移者不到20%。沿神经鞘扩散是肝胆系统癌肿特点之一,在进展期胆囊癌患者中有近90%发生神经侵犯,是本病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
专家提醒:胆囊癌发病期间易引起局部疼痛,对于此病的治疗需要趁早。如果身边有亲人不幸患上了胆囊癌的话,应当选择专业治疗此病的大医院接受治疗,一般小诊所因为医疗环境较差、仪器设备也不完善,是很难有效治疗胆囊癌的,而正规医院则更有保障一些。
胆囊癌的出现怎样进行治疗呢
手术疗法: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起病隐匿,无特异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故能手术切除者不多,国内文献报道为50%。能行根治性手术者更少,仅为20.2%。即使已作病灶切除,手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仅8.4个月,近90%的患者死于手术后1年内,5年存活率不及5%(0%~10%),个别报道为14.5%。近年国外开展手术切除病灶加核素术中照射治疗晚期患者,对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可能有所改善。胆囊癌的手术也可分为姑息手术、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手术,姑息手术是指在肿瘤已不可能根治的情况下,为改善患者症状而采用胆囊肿块的局部切除或各种引流手术。根治手术应视病期的早晚而含义有所不同。限于黏膜的原位癌或早期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视为根治。而侵及肌层或胆囊壁全层者,则需切除胆囊床2~3cm的肝组织及胆囊管,肝总管周围淋巴结才算根治。对肝脏已被侵犯,周围淋巴结已有转移的晚期患者,只能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是指在区域淋巴结或邻近脏器有转移的情况下,切除肝右叶、胰头、十二指肠及血管的切除重建等。
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因“良性”疾病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者。隐匿性胆囊癌由于是在术后确诊,所以面临的问题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对术后病理证实癌肿仅侵犯黏膜层或肌层者,单纯行完整的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手术。由于胆囊颈、尤其是胆囊管的癌肿位置邻近胆囊三角,易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无论侵犯胆囊壁哪一层,均应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对浸润超过肌层,切缘阳性及胆囊三角淋巴结活检阳性的隐匿胆囊癌也均应行第二次根治性手术。
对于无法根治的晚期病例,手术原则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晚期胆囊癌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癌肿侵犯胆道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手术应尽量考虑作内引流。内引流的方法有胆管空肠吻合术,架桥内引流术等。对于全身情况极差的病例,也可行置管外引流术。目前在胆道外科记忆合金支架已得到成功应用,对于胆管梗阻者,术中安置支架支撑胆管,可使胆汁得到引流。对于手术后病人应酌情辅以放疗和/或化疗以及中医中药等治疗,以延长生存时间。对合并有肝转移已切除或不能切除者,有采用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栓塞方法进行治疗,目前例数不多,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胆囊癌晚期敢做手术吗
胆囊癌晚期是发生在胆囊部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胆囊癌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很难被患者察觉,一旦发现,多数患者已经是晚期,晚期胆囊癌的治疗难度非常大,有些患者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在考虑要不要手术,那么胆囊癌晚期敢做手术吗?
胆囊癌晚期能做手术的几率比较低,对于胆囊癌晚期除了要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以外,还要注意饮食和康复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抚慰患者,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将治疗坚持到底。胆囊癌晚期能否手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近年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腹部外科最常实施的手术之一,无论采用开腹或腔镜进行胆囊切除,若术中探查或切除胆囊标本后怀疑可能存在胆囊癌灶,应及时行术中病理检查,一旦确立诊断即应扩大手术范围,力争实现根治性切除。
胆囊癌晚期敢做手术吗?手术往往无法全面的清除癌细胞,在临床中胆囊癌晚期患者如果做手术通常要与以下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一、放射治疗,胆囊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手术根治切除率较低,行扩大根治术后复发率高,且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主张手术合并放射治疗。胆囊癌对放疗有一定敏感性,手术加放疗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二、化疗,化疗对胆囊癌的治疗不是很常用,化疗药物对胆囊癌不是很敏感。常用是化疗结合中药的治疗。化疗与中药结合,可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以使病人耐受治疗,同时有疗效相加之功效。
三、中药治疗,由于晚期患者的身体情况不是很好,手术,放化疗的方式都不能进行,只能是采取中药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可以选择针对胆囊癌晚期效果明显的中药。临床数据表明中药三联平衡疗法对胆囊癌有明显的一直作用,诱导胆囊癌细胞的分化与凋亡。对晚期的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胆囊癌晚期敢做手术吗,胆囊癌晚期患者用中医治疗是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三联平衡疗法是我国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在结合手术治疗胆囊癌方面效果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