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跟哪些因素有关
便血跟哪些因素有关
(一)常见病因
1.淀粉样变性当淀粉样变性累及消化道时偶尔会发生便血。快速大量的便血可能出现在低血压、心动过速等休克表现之前,伴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痛、吸收不良、腹泻和直肠疾病。患者还可有舌体肥大、僵硬,最终导致构音障碍。
2.肛裂 该病的特征是轻微的便血,血液可能条染粪便或出现在厕纸上,伴有严重的直肠疼痛,这导致患者不愿意排便,继而发生便秘。
3.血管发育异常多见于老年人,这种升结肠血管发育异常常导致慢性的鲜红色的直肠出血。偶尔,可能导致威胁生命的血液丢失和出现休克表现如心动过速和低血压。
4.肛门直肠瘘该瘘可引起血样、脓性、黏液样便,伴有直肠疼痛及瘙痒。
5.凝血系统疾病 患有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或DIC。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中到重度便血。出血也可发生在其他系统如鼻血、紫癜。伴随症状因特定的凝血系统疾病而不同。
6.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可引起血样腹泻,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直肠出血可以是轻微的或是大量的,往往伴有严重的下腹部绞痛、低血压和腹肌紧张、腹胀、肠鸣音消失。严重的结肠炎可引起威胁生命的低血容量休克和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可引起黏液血便,便血可以是轻微的或是大量的,之前可有轻度到重度的腹部绞痛,伴有发热、里急后重、厌食、恶心、呕吐、肠鸣音亢进,偶尔可有心动过速。晚期可有体重减轻和无力。
7.直肠癌 血便伴或不伴有腹痛是左半结肠癌的表现。该肿瘤早期可引起肠梗阻比如直肠受压、出血或间歇性的腹胀或绞痛。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便秘、腹泻或大便变细和腹痛,排便或排气后减轻。
右半结肠癌起始可引起黑便和腹痛。随着疾病的进展可有腹泻、呕吐、腹部肿块和梗阻表现(如腹胀和肠鸣音异常)。
8.结直肠息肉 在60岁以下成年人中最常见的间歇性便血的原因是结直肠息肉,但是并不是都有该症状。当息肉位于高位结肠,可引起便血及愈创术试验阳性。如果息肉位于直肠附近,可经常出血。
9.克罗恩病便血非该病的常见表现,除非腹膜受累及。如果发生直肠出血,出血量可能较大。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腹胀和腹痛、腹肌紧张、腹泻、肠鸣音亢进、厌食、恶心和乏力。触诊结肠部位可有肿块。
10.憩室炎该病老年人多见,患者感觉有便意时突然发生轻到中度直肠出血.出血可突然终止或进展到威胁生命的休克,伴随表现有左下腹痛,排便后缓解、便秘和腹泻交替、厌食、恶心和呕吐、反跳痛以及弥漫性腹部鼓音。
11.痢疾 感染志贺菌、阿米巴和大肠杆菌后易发生便血,但感染沙门菌较少见。也可发生腹痛或绞痛、里急后重、发热和呕吐。
1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该病威胁生命,便血可以是轻度直肠出血或大量血便,伴有轻到中度的呕血或黑便。在明显的出血表现之前可有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休克表现。典型病例有肝病病史。
13.食物中毒(链球菌) 患者进食含毒食物后1~6小时可有血样腹泻,伴有严重的腹部绞痛、恶心和呕吐、虚脱。
14.痔疮 便血可能伴有外痔,典型的表现为排便时疼痛导致便秘,内痔疼痛较轻,通常可导致慢性出血,最终出现贫血表现(如乏力)。
15.钩端螺旋体病该病可导致便血或黑便,伴有鼻血或血痰。典型者出血之前有突然的前额疼痛、严重的大腿及腰部肌痛、皮肤潮红和结膜充血,之后可有寒战及恶心、呕吐。发热、头痛和肌痛通常持续和加重数周,伴有右上腹触痛、肝大及黄疸。
16.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是该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可表现为便血、呕血和黑便,这取决于出血的强度和量。如果溃疡穿透动脉或静脉,在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休克表现之前可有大量出血。此外还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和脱水表现,比如皮肤干燥、弹性降低和口渴。多数患者有上腹部疼痛病史,进食或服用抗酸药物后缓解;部分患者有应用咖啡、酒精及非甾体类药物史。
17.直肠黑色素瘤 该病是直肠罕见的肿瘤,表现为反复的直肠出血。系因直肠无痛性肿块引起。
18.小肠肿瘤 该病偶尔导致轻度的便血,典型的表现为腹部绞痛和餐后呕吐,伴有厌食、体重降低和发热。触诊可发现腹部肿块。
l9.伤寒10%的伤寒患者可有便血,偶尔可以是大量的。但是黑便更常见。上述表现均发生较晚,可伴有典型的腹胀、腹泻和严重的体重降低、神经木讷以及严重的乏力。早期可有玫瑰疹、头痛,寒战、发热、便秘、干咳、结膜炎和鼻血。
20.溃疡性直肠炎 该病典型表现是急于排便但只有少量鲜红色、脓性或黏液便,伴有便秘和里急后重。
(二)其他病因
1.重金属中毒 便血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和呕吐.其他的表现有心动过速、低血压、癫痫、感觉障碍、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和意识水平的改变。
痛经哪些因素有关
1、痛经和身体寒凉有关系:痛经的女性同时可能还伴随着手脚冰凉的症状,此时应该注意积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冬季一定要穿厚一点的鞋子,腿部、腰部也要注意预防受风,每天用热水泡脚,尽量避免接触冷水。
2、痛经和饮食异常有关系:痛经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海鲜、冰激凌等,同时也不要吃辛辣等寒凉性食物,水果也不要吃太冰冷的。痛经患者平时可以多喝点热的姜丝红糖水。
3、痛经和妇科病症有关系:痛经如果久治不愈的话,需要预防妇科病的存在,建议患者可以先做个B超等检查,痛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密切,所以需要进行排查。
近视与什么因素有关
1、早产,早产是引起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早产儿日后的近视发病率比足月儿高,是因为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不少早产儿要给予吸氧,而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的氧可引起视网膜水肿、玻璃体液化,使眼轴过度伸长而造成近视。遗传因素,孩子是否会近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当父母均为高度近视时,孩子近视的几率就会更大,即使不是一出生就成为近视,也会成为近视基因的携带者,一旦受到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发展为近视。有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也显示,父母双方均为近视者,小孩出现近视的比例要比一般家庭高。
2、营养不良可能会影响视力,儿童的体质和发育状况对近视的发生、发展都有显著意义。视力的正常发育包括视觉器官及视神经的发育,这就离不开各种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充足。一旦发生营养物质的缺乏,可能出现相应的疾病,甚至影响到视力发育。
3、用眼习惯不良易造成近视,孩子的后天行为习惯也是近视发生的一个主因,长期在光线不足或光线不稳定的环境下阅读,书本与眼球的距离过近,书本印刷不清、用眼时间过长等,都会增加眼睛负荷,容易造成近视。此外,有的孩子读书、写字姿势不当,桌椅不合适、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保护意识差等,更会加重视力疲劳,加速近视发展。
痤疮和遗传因素有关吗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
痤疮具有遗传背景,特别是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痤疮病史的儿童,其青春期患痤疮的可能性增大。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双方均有痤疮病史的痤疮患者常表现为严重的痤疮,且对大多数治疗痤疮的药物有抗药性。
以上是对“痤疮会不会有遗传性?”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痤疮的根本原因是油脂过旺分泌堵塞毛孔,细菌侵入导致毛囊发炎扩散而形成的。另外也跟精神因素、烟酒嗜好因素、睡眠因素、皮肤护理因素有关,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在要孩子之前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1、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2、忌烟、酒;少吃辛辣油腻的食品及甜食,多吃蔬菜水果。3、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洗护习惯。4、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
妇科病吃什么最好 卵巢受损吃含铁食物
女性出现卵巢功能下降多与周期性失血,生育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女性大量失血,因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出现,当人体出现贫血现象时,身体器官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长期如此必定导致器官功能受损,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卵巢功能下降,这类人群应该多吃动物肝脏,菠菜,瘦肉等含铁食物,帮助身体补血。
嗜睡与外部因素有关吗
其一,环境因素。如果生活比较孤独、单调,环境比较寂寞,再加由于体力欠佳,心脏功能不好,或患有骨关节病等,往往不爱活动,容易出现嗜睡。
其二,身体因素。体力衰弱,特别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状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如老年性肺炎,有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倦怠嗜睡,而其他症状如发烧、白细胞增多等,反而不甚明显。
其三,药物因素。主要指安眠药的副作用,因为有的安眠药作用时间比较长,另外若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现安眠药的后作用,后作用表现为第二天起床后精神不佳,倦乏嗜睡。
其四,脑部因素。当出现嗜睡状态,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脑部病变。脑部的炎症、脑瘤、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和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出现嗜睡状态。若怀疑是脑部疾病引起的嗜睡时,应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以便及早诊断。
痛风与哪些因素有关
1、高血脂症诱发痛风:大约75%-84%的痛风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数有高胆固醇血症。
2、糖尿病诱发痛风:糖尿病患者中约有0.1%-0.9%伴有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者则占2%-50%。
3、肥胖诱发痛风: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有资料统计痛风患者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7.8%,并且人体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减轻体重后,血尿酸水平可以下降。
4、高血压诱发痛风:痛风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2%-20%,大约25%-50%的痛风患者伴有高血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约占58%。
5、饮酒诱发痛风:因为酒精在肝组织代谢时,大量吹收水份,使血浓度加强,使到原来已经接近饱和的尿酸,加速进入软组织形成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炎症,痛风古称“王者之疾”,因此症好发在达官贵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
宫颈癌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与性生活、婚姻的关系性生活过早(指18岁前即有性生活)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发病率较18岁以后开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妇女性生活开始早且患有梅毒、淋病等性传播性疾病,则宫颈癌发病率较正常妇女高6倍,现已证实若妇女与多个男子发生性关系,其发生宫颈癌的机会较多,处女则很少患宫颈癌。未婚及未产妇女患宫颈癌的机会极少,多次结婚宫颈癌的发病率也较高。多次分娩且围产期保护及分娩过程不好,也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但多次分娩不至于增加宫颈癌的发生。
(2)与配偶的关系有人认为丈夫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其妻发生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较大。患有阴茎癌或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患宫颈癌,以及男子有多个性对象,其妻子患宫颈癌的机会增多。
(3)病毒或真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但究竟以哪一种病毒为主诱发或在哪几种病毒协同下易发生宫颈癌等问题都尚未解决。
(4)宫颈糜烂、裂伤与外翻由于子宫颈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缘故,容易遭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刺激,包括创伤、激素和病毒等。
(5)长期坐在一个地方或长时间不动弹的人会使毒素累积,例如:麻将棋牌活动、办公活动等。预防宫颈癌需要多运动,便可以消除。这也是大多数的发病原因。
早产和哪些因素有关
1.孕妇因素
(1)孕妇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贫血、慢性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病、性传播疾病及重度营养不良等。
(2)子宫畸形包括双子宫、双角子宫及纵隔子宫等;此外,宫颈内口松弛与子宫肌瘤也易发生早产。
(3)医源性因素:孕妇患妊高征等产科疾病以及合并有内、外科疾病,因病情需要,必须提前终止妊娠者。
(4)孕妇年龄<18>40岁。
(5)孕妇体重过轻(体重指数≤18 kg/m2)。
(6)无产前保健,经济状况差。
(7)孕妇在孕期长期站立,特别是每周站立超过40小时。
2.胎儿、胎盘因素
双胎妊娠、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盘功能不全、母儿血型不合、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等。
3.其他因素
吸烟、酗酒、外伤、心情因素等。
痔疮便血因素
由于受到重力上的压迫,长时间站着或者坐着,就会使得静脉血液受到阻碍,血液回流不畅,易形成瘀血,其次因粪便压迫肛管,导致静脉屈曲扩张。
腹压因素:暴饮暴食或者是久蹲于厕,很容易导致腹内压力增加,阻碍了血液的回流。
遗传因素:因先天性的遗传,血管内压力渐渐增加,易扩张,形成痔块。
职业因素:工作的特殊性,长期站着或者是坐着,都会影响血液的回流,盆腔内血液流动较慢,又因运动不足,就会导致体内的肠蠕动减少,粪便不易下行,养成习惯性的便秘,诱使痔静脉回升。
肛门部不清洁:不讲卫生。先从肛门部感染发炎而起,再加上外部的抵抗力不足,容易形成扩张,蔓延速度快,易形成痔块。
局部的刺激:过度受冷或者是受凉都会引发便秘、腹泻等不良的症状,很容易刺激肛门,形成痔静脉,出现痔静脉回流不畅,外加肛门部括约肌无力,饮食原因,疲劳过度,引发痔。
弱视和哪些因素有关
1.斜视性弱视(strabismic amblyopia)
斜视发生后,两眼不能同时注视指定目标,同一物体的物像不能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因而引起复视。另外,当斜视发生后,双眼黄斑注视不同目标,由于融合功能存在,大脑中枢将两眼黄斑所注视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目标重叠在一起,因而产生混淆。因斜视引起的复视和混淆给患者带来极度不适,视中枢就主动抑制斜视眼黄斑输入的视觉冲动。当该黄斑长期处于被抑制状态后就会导致斜视性弱视的发生。
单眼斜视易发生弱视,而交替性斜视由于两眼存在交替注视和交替抑制,其抑制是暂时的,故不易形成弱视。
内斜视发病较早,常发生在双眼单视功能形成之前,所以弱视易发生。外斜视一般发病较晚,斜视眼黄斑抑制较轻,一旦斜视被矫正之后易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性的,因而是可逆的,预后较好。但斜视发生得越早,弱视程度越深,如不及时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就很小。
斜视性弱视从统计学上看有以下4个待点:
(1)内斜视比外斜视的弱视发生率高。
(2)恒定性斜视比间歇性斜视的弱视发生率高。
(3)3岁以前出现斜视时弱视的发生率高,而且弱视不易治愈。
(4)单眼斜视持续时间越长,弱视程度越深。
2.屈光不正性弱视(ametmpic amhlyopia)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中高度远视及散光,由于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出生至3岁)及敏感期(6岁之前),没有给予正确的验光配镜,视网膜上的物像始终是模糊不清的,大脑中枢长期接受这种模糊的刺激,久之便可形成弱视。这种弱视由于两眼视力相等或接近,没有双眼融合障碍,不引起黄斑深度抑制,故在配戴合适眼镜后,两眼视力均会提高,是弱视治疗效果中最好的一种。
关于散光引起弱视的原因是角膜相互垂直的两条子午线的角膜曲率半径不等,外界物体的影像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特别是角膜,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是形成焦线,无论眼如何调节,视网膜上始终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日久便会形成所谓的子午线性弱视。
3.屈光参差性弱视(anisometropic amblyopia)
双眼屈光度不等叫屈光参差。大多是远视,双眼球镜之差≧1.50D,柱镜之差≧1.0D。由于屈光参差太大,落在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清晰度和像的大小均不等(双眼屈光度每相差1.0D,双眼物像大小相差2%),视中枢易于接受物像较清晰一眼的视觉传导,而抑制来自屈光不正较大的眼球的物像,久而久之屈光度较高的一眼的物像被抑制而形成弱视。即使两眼的屈光不正完全矫正,但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大小不等,物像大小之差超过5%时视中枢就很难将这一大一小的物像融合成1个。所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形成是两眼视网膜物像的不等,视中枢融像困难所出现的主动性抑制屈光不正度数较高一眼物像传导的结果。
近视性屈光参差不易形成弱视,因为患者常用近视较轻的一眼视远,用近视程度较重的一眼视近。他们的注视性质一般为中心注视或旁中心注视,经屈光矫正后视力都能提高,但如果屈光参差太大,双眼出现明显的不等视,视中枢很难将双眼视网膜物像融合,不能形成双眼单视,则近视程度较重的一眼形成弱视。
早在1932年Ames从理论上和临床上将双眼不等视确定为一个独立领域。Lancaster对影像不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在国外检查双眼影像不等的仪器很多,目前广为使用的是粟屋忍设计的不等视检查图,但它只能检查双眼视网膜上的像差,不能测定保持融合和立体视的阈值,而双眼不等视检查的目的是测定保持双眼单视功能所允许的双眼像差的阈值。我国刘蔼年、颜少明应用双眼视觉分为一级同时视、二级融合、三级立体视的经典理论及红绿互补原理设计研制的《双眼影像不等视检查图》解决了同时可测得三项像差功能的问题,即视网膜像差功能、双眼融合像差功能、立体视双眼像差功能。
4.形觉剥夺性弱视(deprivation amblyopia)
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3岁以前)由于角膜病、先天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及患眼病而进行遮盖治疗时所引起的弱视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因为它是发生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会对视力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因此必须强调尽早去除剥夺因素,尽早进行弱视治疗,否则这种弱视将成为不可逆性。von Noorden认为,8岁以上儿童视觉已基本成熟,能抵制产生弱视的因素,不会发生弱视。
5.先天性弱视(congenital amblyopia)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von Noorden推测新生儿因急产、难产、助产等易发生视网膜黄斑部、视路出血,由此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而导致弱视,而栗屋忍经临床观察、随访,发现新生儿视网膜黄斑出血能很快被吸收,并不会因此而引起弱视。
有些先天性弱视是继发于先天性微小眼球震颤,这种震颤频率高,幅度小,不易观察,只有在眼底镜下才能发现,由于眼球经常处于高频、微小震颤状态,致使黄斑不能固视而产生弱视。
粟屋忍将微小斜视性弱视(microtropia amblyopia)也视为一种单独类型的弱视。由于微小斜视外观上不易发现,就诊时间晚,黄斑中心凹长期处于抑制状态,最易引起牢固的旁中心注视。根据视网膜解剖生理特点,黄斑中心凹视锐最高,稍偏离中心凹一点视锐度就明显下降,如果长期用旁中心注视,中心凹长期受抑制而导致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