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病患者如何静脉输液

肾病患者如何静脉输液

有的患者在输液的时候常常轻视大意,认为这只是一种很常规的治疗方法。而一些小诊所对于这些也并不重视,从而造成了患者从慢性肾炎转成肾功能不全的病情变化。肾病专家们认为:慢性肾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慎用肾毒性药物

有些药物(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只要使用合理,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对于肾病患者,使用肾毒性药物可能会加重肾功能的损害。所以输液前要与医生详细沟通。

2、注意调整药物剂量

有些药物虽然本身肾毒性不明显,但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肾脏代谢清除。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还按常规剂量给药易造成药物体内蓄积,增加毒副作用。故肾功能不全患者,静脉输液前应向医师确认所用药物是否需要根据肾功能来调整剂量。

3、注意补液量

在肾功能不全晚期,尿液生成功能受损,会引起体内液体蓄积过多,进而导致高血压、心衰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此时应该严格限制入液量尤其是静脉补液量,根据尿量调整补液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大量出汗、严重腹泻等,体内液体大量丧失也可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脏的缺血性损伤,此时则需要适当增加补液量,以保持充足的血容量。

4、注意保护相关静脉

考虑到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前数月,患者需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即将患者一侧腕部的桡动脉和头静脉相连接,使动脉血长期直接冲击进入静脉管腔,导致局部静脉压力升高、静脉管壁增厚扩张,静脉既能获得足够血流量又能耐受反复穿刺,满足长期血液透析的需要。

所以,静脉输液治疗应使用手背静脉,不得不使用肢体静脉时也要注意变换穿刺部位,肢体静脉特别是非惯用侧的头静脉尽量避免使用,不要行静脉穿刺或静脉插管,以避免可能的静脉穿刺并发症造成相应静脉不再适合行内瘘成型术。

患者除了输液的时候需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人为什么要输液

如今,人们已经把静脉输液当成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其实,不适当的输液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危及生命。 即使像一般的感冒、发烧、腹泻,很多人也要求医生输液,认为输液可以让病情迅速好转,把静脉输液当成了无所不能的“救命稻草”。专家提醒,现在许多人对静脉输液存在误区。误区一:很多患者常说,输液能提高身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病就好得快现在多数患者到医院看病,都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液,认为只有输液才能使病好得快。32岁的吴女士是公司的财务主管,她可是医院的常客,每次只要有些发烧、腹泻、头痛,她都要到医院去输液。当医生问她为什么总是要求输液时,她说:“我觉得吃药病好的慢,输液快。每次感冒后吊一瓶药水,没几天就能好,比吃药快多了。”走出误区:滥输液的危害相当大,一般情况下,可服药或肌肉注射治疗解放军302医院的刘士敬博士强调,大多数人对于输液可能和吴女士有同样的理解,这是缺乏医学常识所致,也是大多数人存在的误区。不可否认,静脉输液的方法减少了胃酸对药物的破坏,效果比较直接,特别是对那些患有胃病和伴随高烧的患者。但是,输液也并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液到病除,相反,输液的方式比口服药物有更大风险。因为输液要求无菌操作,特别是静脉输液,环境必须清洁,否则大气内的细菌、致病微生物会对穿刺部位和输入的液体造成污染,引起患者不良反应。对于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及老年人,不适当的输液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专家建议:如果不是十分必要输液的话,可以用肌肉注射或服药来治疗。误区二:大多数人认为,输液效果好,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有些人把输液当成了救命的法宝,认为输液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都要求医生给其输液。其实,治疗像感冒这类疾病,一般是不需要静脉输液的。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张维君教授认为,对付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发烧,最好的办法是多休息、大量喝水、补充维生素C。当然,你也可以遵医嘱口服抗感冒药物,缓解感冒症状。口服药物与输液相比有方便、安全、经济的优点。当然,如果感冒者症状较重,如高热不退、食欲极差、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如肺炎等),就应由专科医生诊断,看是否需要输液。走出误区:不合理输液很危险,能吃药尽量不打针,能打针尽量不输液静脉输液对药物的纯度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药物中有杂质,随着吊针直接进入血管,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非但没能治病,还会产生副作用,甚至造成过敏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人在几分钟之内就会丧失生命。另外,一些补液中本身就带有容易引起发烧的物质。因此,专家告诫:能吃药尽量不打针,能打针尽量不输液,尤其不要轻易输抗菌素和激素。误区三:常听人讲,每年输液两次可以防脑血栓现在,定期给脑血管病患者输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抗自由基、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已经成为许多医院的惯例和患者心目中的“救命稻草”,认为输了液就能防止脑血栓,即便是血栓已经形成了,也能使其化解。很多老年人听说输液可以防脑血栓,都到医院要求输液。连有些医生都奇怪,为什么我们开的这些药老年人不信,却偏要相信传言呢。经常有老人去医院要求输液并且说,“输液好啊,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走出误区:遵医嘱吃降压药平稳降压、控制血压,才是预防脑血栓的最好办法事实上,输进的药液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药物的作用会很快消失,并不可能长期有效。所谓每年春秋两次输液可以防脑血栓是没有道理的。医学研究表明:脑血栓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血粘度增高、颅内或颅外动脉粥样硬化,使血腔狭窄,血栓形成、栓塞或造成出血。脑血栓往往伴有高血压,而长期的高血压也易导致脑血管意外,使小动脉硬化,易于破裂出血或痉挛,导致脑溢血。因此,脑血栓的防治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靠输液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静脉输液的技巧有什么

静脉输液的技巧:

1 配液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发应的发生。

2 排气技巧

排气时把滴壶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调节器,当液体流入滴壶1/3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

3 选择血管技巧

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 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向,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的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面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患者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5cm处进针,以3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尖已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速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徐徐进入少许,用胶布固定。

在对静脉输液的技巧认识后,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以上方式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静脉输液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这样对身体不会有损害,而且使用的器具都是比较安全的,这点也是要注意的。

护理程序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静脉给药的方法也已成为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并准确、迅速地完成此操作。我们将护理程序运用到静脉输液过程中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6月~2009年12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500例患者,男310例 ,女190例,年龄3~78岁,平均年龄48岁。

1.2方法

首先进行输液前的患者评估和准备,设定预期目标,并制定适合患者病情的输液计划和措施,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及时针对患者病情对输液计划和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输液计划和措施进行修正和调整。

2 结果

通过将护理程序具体应用到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总满意度由去年同期的76%上升到97%,药液外渗发生率由去年同期的16%下降到6%,静脉炎发生率由去年同期的6%下降到3%,输液反应发生率较去年同期的2%下降到0.01%,且无一例空气栓塞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输液前做好充分准备,是提高患者输液安全的基础保障

3.1.1患者的准备

①首先应对患者生理﹑心理方面,文化背景(对疾病和输液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预穿刺侧的皮肤情况,血管情况的资料进行评估;②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③设定预期目标:患者焦虑﹑恐惧感消失,无不良反应;④制定患者的输液计划;⑤对患者进行输液前的健康指导,讲解输液的目的、输液不良反应症状及处理方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药物的准备

药液准备时应注意:①检查各种待输入的药物质量,包括药物的名称,药物的浓度﹑剂量,药物的瓶体﹑瓶颈﹑瓶底有无裂纹,药物有无沉淀﹑混沌、变色等;②配制合格的输注液体是安全输液的重要措施之一,所有的输液器具应符合无菌要求,溶媒原辅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药典》的规定;③配制时应该严格防止污染,尽量缩短操作时间,药物宜现配现用;④吸药液时“防一把抓式”的姿势,加药用的针头或注射器勿反复使用,针头不可过大,通常临床用的针头型号为9~12号,其针径是0.9~1.2mm,即900~1200um;⑤加药注入药物时勿太快,减少瓶塞的进入或泡沫的产生。

3.2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静脉输液操作是预防药液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的关键

护理人员在实施静脉输液操作时要注意:①正确掌握和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原则”;②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做好输液前准备,取舒适体位;③选择血管和穿刺针,尽量选择充盈﹑弹性好、粗、直、易固定的血管,避开瘢痕,伤口关节,脆性强或周围有粘连的血管,如须长期静脉给药或输入化疗药,高渗透性药宜选用留置针或深静脉插管;④分散患者注意力,常规消毒,穿刺;⑤成功后应根据穿刺部位及患者年龄妥善固定胶布,根据病情、药物调好滴速,交待注意事项;⑥穿刺成功后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确认无误方可离开。

3.3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完毕后及时评价是保证输液质量的重要环节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主动巡视病人,应按照患者病情、护理级别、输液量等情况巡视患者,特殊药物、特殊患者应随时巡视;②多瓶药液输注时及时更换药液,防止空气栓塞;③配制下一步药液前,要依据前一步液体滴注时间计算,不得超过30min;④输液完毕,用无菌输液贴按压进血管处,应嘱先卧床休息30min再下床活动,换下的药瓶应统一放置。

3.4 常见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4.1静脉炎预防与护理

尽量用上肢静脉穿刺,药液充分稀释后再静点,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如果可能先输入高渗液,再输入适量等渗液,这样可以冲洗刺激性物质;早期发现静脉炎并及时处理是控制静脉炎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输液期间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及静脉有无异常;出现静脉炎后湿热敷或用硫酸镁及时妥当外敷处理。

3.4.2输液的外渗预防与护理

输液外渗表现为局部红肿、疼,在穿刺点前端扎止血带,阻断静脉后仍有滴流。穿刺时注意穿刺速度要慢,并应尽可能多的将导管置入静脉内,依据患者年龄、穿刺部位血管及输注药液情况采用合适大小的针头,穿刺后依据穿刺部位、患者年龄妥善固定。发生外渗时,立即停止输液,拔去输液针头,局部湿热敷或用硫酸镁及时外敷处理,对湿热敷及硫酸镁外敷效果差者,可采用生洋芋片局部外敷。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对待每一位需要关爱的患者,严格按照操作常规,谨记“无菌原则”、“查对原则”,保证输液安全,使患者的诊疗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将护理程序应用到输液过程中,提高了患者的输液安全,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这12种情况会引起静脉输液医疗事故

1、未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适应症或禁忌症

静脉输液前,应认清静脉输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其适应症为:输入药物,治疗疾病;补充营养,供给热能;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利消肿。其禁忌症为:不能经静脉途径给药的药物或输注的液体。静脉留置针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者,静脉留置针材料柔软,不会对所留置的血管造成伤害;保护血管,减少病人因反复受穿刺而造成血管的损伤以及精神上的痛苦;为抢救提供有效的治疗通道。违反上述技术常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2、输液前准备不充分

静脉输液前应做好输液前的准备工作。如患者输液前应排尿,避免输淮中上卫生间;准备好输液溶液(遵医嘱备药液)、注射盘、瓶套、开瓶器、小垫枕、止血带、胶布或输液贴、输液架,必要时备小夹板、绷带、约束带等一般用品,以及输液器、纱布、备用针头,必要时备留置针与静脉帽等无菌物品。未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仓忙输液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3、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静脉输液前应做好输液前核对工作。认真核对药物(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药液是否混浊、沉淀或絮状物等。还应将用物携带床边,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输错病人;未仔细检查药品与液体质量,输入不合格液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4、未遵循长期输液或给昏迷者、小儿输液的特殊技术要求

对上述患者,需根据病情、输液量、年龄及合作情况选择静脉。需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并有计划地使用,必要时使用静脉留置针。昏迷者、小儿不合作的病人可选择头皮静脉输入,四肢输液时可用夹板固定等适当约束。病人有周围循环衰竭,四肢静脉不易穿刺者,可采用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输液。未遵循上述操作常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5、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注射前,要求用2%碘酐和70%乙醇或仅用3%络合碘消毒瓶塞,根据医嘱加入药物,并且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发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需24小时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瓶和输液器。否则,造成院内感染等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6、不遵守操作规范,导致空气栓塞

静脉输液前,要将输液管内气体一次排尽,不能留有空气。输液前应检查输液器各连接部是否衔接紧密,不易滑脱;并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药液滴尽前及时更换溶液瓶;加压输液时,不得离开病人;输完后及时拔针或封管。未严格执行上述技术操作规范,导致空气栓塞,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认定为医疗事故。

7、药物严重外渗未及时处理

静脉输液,在见有回血时,才能放松止血带和调节器,开始输液。在头皮内静脉输液时,注射如误注入动脉,则回血呈冲击波,推注药液阻力较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权枝分布状苍白,有的病儿出现痛苦状或尖叫。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淮管有无扭曲受压,输液速度是否适宜以及进处理,引发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8、输液过快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的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输液速度宜慢;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输入速度可稍快。头皮内静脉输按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一般不超过20滴/分。输液过快,造成病人心衰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9、未注意配伍禁忌

静脉输液应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若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使之摇匀,检查清晰度,若为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确知针头在静脉内方可使用。违反药物配伍禁忌,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10、未履行告知、协助义务

静脉输液时,医务人员应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冬季勿暴露注射肢体,以免着凉。嘱病人如发生溶液不滴、注射部位肿胀或全身不适等情况及时告知,以便处理。未履行上述告知、协助义务,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11、未按规定做好记录

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应在输液卡上记录所输液体时间和滴速并签名,将卡挂在输液架上。未按规定做,导致输错液体或病人,引发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12、未按规定使用静脉留置针

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需注意,固定要牢固,避免过松或过紧;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在不进行输液时,昼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对能下地活动的病人,避免在下肢留置);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分及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可及时拔除导管进行局部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未遵守上述技术规范,导致患者不良后果的发生,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静脉输液的技巧有什么

脉输液的技巧:

1 配液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发应的发生。

2 排气技巧

排气时把滴壶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调节器,当液体流入滴壶1/3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

3 选择血管技巧

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 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向,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的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面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患者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5cm处进针,以3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尖已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速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徐徐进入少许,用胶布固定。

在对静脉输液的技巧认识后,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以上方式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静脉输液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这样对身体不会有损害,而且使用的器具都是比较安全的,这点也是要注意的。

静脉输液进针角度是什么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回顾其历史,始于17世纪,但巨大进步主要发生于20世纪,在此期间有那些重大的发明呢?我们可以输液、导管与敷料的历史回顾,了解到这些发明是如何改善病患的生存空间与照护品质。

首先进针的位置要选在血管的旁边,不要在血管上面,不然很容易扎穿,第二进针角度可稍大一些,大约45度左右,进入皮肤的瞬间速度要快(可减轻疼痛),然后慢慢地沿着血管壁走一点再迅速的进入血管。至于拿针柄的位置是依自己喜好,顺手就好。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确定进针角度

静脉穿刺传统的进针角度为15°~30°,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更易穿刺,且由于角度大,通过真皮层的时间减少,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也通过力学分析和实践证明以45°或接近45°角进针容易且省力,不会出现皮肤随进针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现象。

静脉输液进针角度问题对于新医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实习学习才能够掌握其中的技巧,静脉输液进针角度对于患者的治疗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角度过高过低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异常疼痛,所以,医务人员要注意这个问题。

输液易致12种医疗事故

1、未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适应证/禁忌证

静脉输液前,应认清静脉输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证为:输入药物,治疗疾病;补充营养,供给热能;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利消肿。

禁忌证为:不能经静脉途径给药的药物或输注的液体。静脉留置针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者,静脉留置针材料柔软,不会对所留置的血管造成伤害;保护血管,减少病人因反复受穿刺而造成血管的损伤以及精神上的痛苦;为抢救提供有效的治疗通道。违反上述技术常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2、输液前准备不充分

静脉输液前应做好输液前的准备工作。如患者输液前应排尿,避免输液中上卫生间;准备好输液溶液(遵医嘱备药液)、注射盘、瓶套、开瓶器、小垫枕、止血带、胶布或输液贴、输液架,必要时备小夹板、绷带、约束带等一般用品,以及输液器、纱布、备用针头,必要时备留置针与静脉帽等无菌物品。未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匆忙输液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3、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静脉输液前应做好输液前核对工作。认真核对药物(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药液是否混浊、沉淀或絮状物等。还应将用物携带床边,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输错病人;未仔细检查药品与液体质量,输入不合格液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4、未遵循长期输液或给昏迷患者、小儿输液的特殊技术要求

对上述患者,需根据病情、输液量、年龄及合作情况选择静脉。需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并有计划地使用,必要时使用静脉留置针。昏迷者、小儿不合作的病人可选择头皮静脉输入,四肢输液时可用夹板固定等适当约束。病人有周围循环衰竭,四肢静脉不易穿刺者,可采用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输液。未遵循上述操作常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5、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注射前,要求用2%碘酊和70%乙醇或仅用3%络合碘消毒瓶塞,根据医嘱加入药物,并且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发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需24小时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瓶和输液器。否则,造成院内感染等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6、不遵守操作规范,导致空气栓塞

静脉输液前,要将输液管内气体一次排尽,不能留有空气。输液前应检查输液器各连接部是否衔接紧密,不易滑脱;并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药液滴尽前及时更换溶液瓶;加压输液时,不得离开病人;输完后及时拔针或封管。未严格执行上述技术操作规范,导致空气栓塞,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认定为医疗事故。

7、药物严重外渗未及时处理

静脉输液,在见有回血时,才能放松止血带和调节器,开始输液。在头皮内静脉输液时,注射如误注入动脉,则回血呈冲击波,推注药液阻力较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杈枝分布状苍白,有的病儿出现痛苦状或尖叫。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输液速度是否适宜以及进行处理,否则引发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8、输液过快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的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输液速度宜慢;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输入速度可稍快。头皮内静脉输液按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一般不超过20滴/分。输液过快,造成病人心衰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9、未注意配伍禁忌

静脉输液应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若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使之摇匀,检查清晰度,若为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确知针头在静脉内方可使用。违反药物配伍禁忌,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10、未履行告知、协助义务

静脉输液时,医务人员应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冬季勿暴露注射肢体,以免着凉。嘱病人如发生溶液不滴、注射部位肿胀或全身不适等情况及时告知,以便处理。未履行上述告知、协助义务,造成不良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11、未按规定做好记录

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应在输液卡上记录所输液体时间和滴速并签名,将卡挂在输液架上。未按规定做,导致输错液体或病人,引发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12、未按规定使用静脉留置针

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需注意,固定要牢固,避免过松或过紧;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在不进行输液时,应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对能下地活动的病人,避免在下肢留置);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穿刺部分及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可及时拔除导管进行局部处理。对仍需输液者应更换肢体,另行穿刺。未遵守上述技术规范,导致患者不良后果的发生,可以认定为医疗事故。

肾病综合症后期的注意事项

肾病综合症后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这是很多患者及其家属想要了解的,肾病综合症为一种肾病,其实危害性是不可小窥的,得了此病及时的治疗很关键,否则有可能会引起病毒症,尤其是到了晚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痛,专家提出,患者注意肾病综合症后期的注意事项很重要,这样可以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肾病综合症后期的注意事项:

1、慎用肾毒性药物

肾病综合征注意事项,有些药物具有必然的肾毒性。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只要使用合理,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对于肾病患者,使用肾毒性药物可能会加深肾功能的损害。所以输液前要与医生详细沟通。

2、注意调整药物剂量

肾病综合征注意事项,有些药物虽然本身肾毒性不明显,但药物在体内主要通过肾脏代谢清除。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还按常规剂量给药易造成药物体内蓄积,增加毒副作用。故肾功能不全患者,静脉输液前应向医师确认所用药物是否需要按照肾功能来调整剂量。

3、注意补液量

肾病综合征注意事项,在肾功能不全晚期,尿液生成功能受损,会引起体内液体蓄积过多,进而导致高血压、心衰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此时应该严格限制入液量尤其是静脉补液量,按照尿量调整补液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大量出汗、严重腹泻等,体内液体大量丧失也可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肾脏的缺血性损伤,此时则需要适当增加补液量,以保持充足的血容量。

4、注意保护相关静脉

肾病综合征注意事项,考虑到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前数月,患者需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即将患者一侧腕部的桡动脉和头静脉相连接,使动脉血长期直接冲击进入静脉管腔,导致局部静脉压力升高、静脉管壁增厚扩张,静脉既能获得足够血流量又能耐受反复穿刺,满足长期血液透析的需要。

以上就是肾病综合症的护理注意事项以上做了介绍,希望患者朋友们能引起重视,在恢复时要按照以上介绍的护理注意事项来进行,这样对疾病的康复才会有好处,专家提出,为了避免护理不当导致病情更加的严重,患者朋友们一定要让专业医生进行指导治疗。

相关推荐

静脉输液能解决怎样的问题

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为了补充丢失的体内液体;代替经口液体的摄入;弥补经口液体摄入的不足和静脉使用药物的媒介。那么,静脉液体输注都输什么呢?静脉输注的液体应尽量模拟人体的体液或者纠正不正常的体液成分。 体液,包括血液在内,除了含有大量的液体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电解质,最为常见的是钠、钾、氯等电解质;被消化系统吸收入血的其他营养物质,比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还含有人体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比如:非蛋白氮、尿酸等。人体的体液和血液互相联通。正常情况下,体液中所含的水分、电解质、营养物质都是来自于

孩子应该一感冒就输液吗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医学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感冒的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和缩短病程为主。对多数人来说,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特别是年轻人完全可以靠自身的抵抗力和加用一些中西感冒药得到有效的治疗。而且目前对感冒症状有效的中西药物大多以口服为主,那些能够正常饮水、进食的患者,静脉输入抗菌素和一些生理盐水或葡萄糖还抵不上一碗热开水加一片感冒药。口服用药比静脉给药也要安全得多。有的医生喜欢给患者静脉输入氟美松退烧,这种治疗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氟美松是一种长效作用的激素,虽然可以短时间

脑中风用药小心误区

1、定期活血化瘀 许多中老年人,喜欢定期去医院打吊针,以为输入一些活血化淤的药,能帮助疏通血管,其实这没有科学根据的。 目前老年人预防性输液,主要是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些药物的确能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属于临床用药,不是保健品,因此只具有治疗作用,没有预防作用,不能想输就输;而且靠输液来预防脑血管疾病,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临床验证。 2、认为静脉输液比口服药物好 在很多医院,中风患者都需要接受输液治疗1~2周,甚至更长时间。许多患者也认为,吃药好得慢,输液好得快。

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为什么会用到质子泵抑制剂

是为了预防应激性溃疡,从而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而这种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例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的静脉输液剂型。

不要随便给孩子静脉输液

家长恨不得有一种药让孩子立刻好孩子病,家长急,恨不得有一种药让孩子立刻好。哪个医生能让孩子药到病除,哪个医生就是好医生。 可是事实是:任何一种疾病都不会在某一种灵丹妙药的作用下骤然消退,这种神医根本不存在,如果您遇到了,也最好快快远离,因为这样的医生和骗子不好分别。如果冷静思考,我们都知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任何疾病的治疗和恢复都需要时间。 但经常孩子没病的时候我们能冷静思考,孩子一病,立刻方寸大乱。在医院最常听到的家长要求就是:大夫,能不能给孩子输点液呀,他都烧一整天了,上次输液马上就好了。于是,

禁掉输液会耽误治病吗

1问:会耽误治病吗 一般病症不需要 急危重症可以输 记者:从医学角度讲,过度输液的危害都有哪些?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兼肾脏病科主任何强:“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本是基本的医学常识,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在许多发达国家,输液是医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然而在国内的许多医院里,输液往往成了“最简单快捷”的首选给药方式和治疗常态,早在2009年就有数据显示,每个中国人1年里挂8个吊瓶,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可能会发生输液反应、肺水肿、静

宫高偏低怎么办

宫高在不同怀孕时期,宫高是不一样的,而在不同怀孕时期,宫高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正常值。而有时候,宫高数值会低于正常值,就叫做宫高偏低。宫高偏低,同时也要看腹围的数据,因为宝宝在宫腔内的姿势不同,也会影响宫高的数据。只要宫高、腹围都有增长,宫高数据偏低一点也可算在正常范围之内。孕妇日常要注意肉、蛋、鱼、奶的摄入,每周体重增长0.3kg到0.5kg之间即可。 宫高偏低,也要提防是羊水过少。若是通过检查后发现羊水过少,需要进行细致检查(如进行脐血或羊水染色体检查,排除染色体异常)。当排除胎儿畸形可能后,可严密观察

治冠心病别忘了护肾

在一般看来冠心病和肾病是两种类型的疾病,表面上看它们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两者会相互影响的。两种病情相互产生的话,不利于病情的发展,只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要引起重视。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8%的中老年人存在慢性肾脏功能减退,而在这个年龄段中,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也最常见。 在一项对近名急性冠脉疾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的统计,正常者仅为16%、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占43%、中度占32%、重度占9%。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伴有慢性肾病,那么他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10—30倍。 正是因为

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怎么治疗

一般处理可缠扎弹力绷带或穿医用弹力袜,可以活动、行走,不需卧床休息。如果病变比较严重,可以卧床休息数天,根据情况,上肢可衬枕,下肢者可抬高床脚15厘米,同时服用“舒脉康”和“肿痛消”,症状会迅速消退,只有局部遗留、少许色素斑。除化脓性静脉炎外,一般不用抗生素。 1.服药的方法:一般煎药要用砂锅或搪瓷锅煎煮,将中药放人锅内,加清水浸泡20~30min,上火煮沸后改文火20min左右,分头煎和二煎,两煎合在一起共300~500ml。早、晚饭后1h,各服150~250ml。 2.服药的注意问题: ①坚持服中药治

百日咳能吃葡萄吗

考虑支气管感染或者肺炎.建议看医生听诊和透视确诊,必要时拍片检查确诊.轻微的感染可以服用消炎药治疗.咳嗽或者有痰可以服用鲜竹沥口服液或者小儿麻甘颗粒治疗.严重时建议 静脉输液治疗.还需要警惕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如果支原体感染建议使用静脉输液红霉素注射液或者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