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青光眼当近视治
别把青光眼当近视治
小刚今年17岁,从11岁起开始配戴近视眼镜,近两年来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往往一副眼镜戴不了2~3个月便觉得不清楚,只好不断地去眼镜店换眼镜,直到最近即便是才配的眼镜也看不清了,到医院检查发现,原来他已经是青少年性青光眼晚期。
青少年性青光眼又名发育性青光眼,是指3岁以后至成年早期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本病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不易发现,发展到一定程度部分病例可出现虹视、眼胀、头痛等症状。由于发病过程比较隐蔽,因此易误诊及漏诊,误诊漏诊率高达43.7%。患者中多数为以近距离阅读为主的青少年,恰恰是近视多发和进展年龄组,极易误诊为近视。加之部分家长和患儿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贪图方便在眼镜店里配副眼镜了事,等到发现为时已晚。目前青少年中近视眼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二者往往合并存在。青光眼可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近视眼对青光眼的损害又特别易感,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青少年性青光眼是视神经疾病,造成视野进行性缩小,部分病例到晚期还可保持1.0甚至更好的视力,因此切不可以为视力好便万事大吉。眼压升高一般发生于视野缺损前,因此如果到正规医院测量眼压,看看眼底也许可以早期发现。目前,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其后果之严重显而易见。由此可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青光眼很重要,尤其对于生活道路还很漫长,一切才刚刚开始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
近视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青光眼吗
人眼球的形态和张力是靠眼内压系统维持,正常眼压为11-21毫米汞柱,大于21毫米汞柱属于高眼病理性眼压,高眼压使视网膜、视神经受压,致使视力、视野和眼底改变,称为青光眼。
近视眼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特点:
1.发病率高 特别是高度近视眼,据报道高度近视的青光眼发生率是正常人的6-10倍,甚而有些学者认为,高度近视眼本质上是一种慢性潜行性青光眼。
2.常无明显症状 尤其是早期极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正是晚期。
3.体征不典型,两种病的症状容易混淆,把青光眼的变化误以为是近视眼的变化,以致误诊。
4.高度近视与青光眼互相影响,眼压升高可以使眼球变长,加速近视的发展,近视眼的发展更易受到青光眼的损害,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近视眼并发青光眼,后者在诊断易于被混淆,在这里,我们提醒近视眼朋友,特别高度近视眼朋友,要注意警惕发生青光眼。
近视眼与青光眼的联系
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从儿童到老人,所有年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或40岁以上的人,高度近视,患糖尿病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得青光眼的机会比正常人会多一些,据推测到2000年,全世界约有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680万人。专家预测:青光眼将成为人类眼睛致盲头号“杀手”。
据中国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任韦企平介绍:青光眼种类繁多,各种青光眼发病机理又不一样,有的青光眼至今原因不明。大多数青光眼是不能治愈的,只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或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一旦失明后,没有任何手段可使病人复明。若要等到它已祸及视力功能时才去治疗,无异于雨后送伞,因此青光眼防重于治。
专家认为,近视眼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伴有近视的高眼压者,有1/ 3在随访中出现了青光眼性视野损害并进展为青光眼。另外,高度近视患者应用激素后,眼压增高反应也高于正常人群。所以,有高度近视眼的人应定期检查眼压、眼底和视野。对单纯用高度近视眼底变化解释视力下降不能自圆其说的,或眼压虽然不高,视力、视野却有进行性损害的高度近视患者,都要作全面排除青光眼的检查。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了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目前,医学界发现以下情况可导致或诱发青光眼,应从这些方面进行预防。
据北京顺义县调查结果,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人,得青光眼的危险是普通人的 6倍。说明青光眼和遗传有关,但并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后代都会得青光眼病,也就是说即使有先天遗传内因,还要加上后天各种不利外在条件才会发病。有青光眼家族史作为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一旦发现有眼胀、头疼、虹视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告诉医生家族史有患青光眼的病例。
另据报道:对视野正常的大量人群10年随访结果,发现有青光眼视野缺损的4人中,3人得了糖尿病。提示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易得青光眼。所以患有糖尿病患者的人,在请眼科医生会诊看眼底时,应先测量眼压。对眼压偏高的患者,应做全面的有关青光眼的检查。糖尿病患者全身的微血管系统多有潜进性损害,极可能发生药物和手术都难以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许多人因此而失明,说明积极防治糖尿病,对减少青光眼的发生即防止失明是很有意义的。
另悉,高血压、动脉硬化、甲状腺疾病、肿瘤等也会引发青光眼,但尚属少数。
你应该知道的青光眼9大常识
3月6日迎来了世界青光眼日,对于青光眼,你到底了解多少?根据“青光眼认知调查”,公众对青光眼认知严重不足,73.5%的被调查者不了解什么是青光眼,即使知道仍有85%以上的被调查者不知道糖尿病、高度近视是高危因素。眼科专家表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其具有隐匿性。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7960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1120万人最终可能发展为双眼盲。青光眼就在你我身边,这个深度隐匿的视力“杀手”随时出现。要视力,要护眼,就不要再任性!以下的青光眼常识你知道了多少呢?
常识一:青光眼可致盲且无法逆转恢复
青光眼定义为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眼压异常升高有关的一组眼病。也就是说如果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将给眼球内各组织,尤其是视神经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而这种青光眼导致的失明,就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和恢复的。
常识二:早期没有“青光”的青光眼
青光眼有两种最为常见的类型,一种是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又叫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这种青光眼发作时眼睛充血发红、瞳孔散大、角膜水肿,由于折光的缘故,瞳孔还发射出青绿色的光,青光眼的病名就是由此而来的。病人发作时还会伴头痛、恶心、呕吐等。但是青光眼还有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即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也称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青光眼发病隐蔽,进展缓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更谈不上反射“青光”了。
常识三:不发“青光”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更害人
眼球是一个代谢旺盛的重要器官,眼球内有一股流动的活水即房水,来供给一些眼内结构的营养,并维持眼球适度的压力即眼压。正是由于房水能生生不息地循环不止,眼睛才具有巨大的活力。而急性充血性青光眼,乃房角(房水流出角)关闭,即排水系统出了故障,引起“房水涨满”,眼压升高。尽管来势凶猛,甚至“青光”闪闪,但通过手术“打开房角”消除故障,多可使房水重新循环不息,因而这种类型的青光眼治疗效果较好。而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早期多无症状,当发展到中晚期时,治疗已相当困难,视力大大下降,着实令医生措手不及。由此可见,不发“青光”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更害人,因而更应有“防盗意识”,不要让宝贵的视力被它慢慢“偷”光。
常识四:警惕虹视等青光眼现象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表现为一侧眼球胀痛、伴同侧头痛、同侧眼视力减退,看灯光周围有红绿彩圈,称为虹视,偶出现恶心呕吐。同时眼睛会充血、黑眼珠似雾状混浊、瞳孔放大。多次发作成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往往只表现为眼胀,虹视,一过性视,尤其在过度用眼后。白浪教授提醒,有青光眼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以及一线相关的其它眼病,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等,应定期到医院行青光眼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
常识五:正常眼压也可能患青光眼
过去,医学界认为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应该是比正常人高,但在临床实践中,常见到部分患者,眼压一直在正常范围,而视神经已出现青光眼特征性损害,这类情况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林明楷博士解释,主要是因为这类病人对眼压的耐受性比较差,他们对眼压的承受力没有达到正常人的水平。所以,即使他们的眼压是在正常范围内,但眼组织已经招架不住了,因此也是会发生青光眼。
林明楷博士介绍,目前要诊断青光眼还需要根据眼底镜检查和视野检查,如果视神经出现青光眼特征性的萎缩表现,同时伴有视野改变的话,基本可以诊断青光眼。
常识六:婴幼儿也会发生青光眼
婴幼儿也可以发生青光眼,因其危害性更大所以更是不容忽视,这是与先天发育有关的一种青光眼。如果新生儿或婴幼儿眼球看上去比正常孩子大,而且经常出现畏光、流泪、户外不爱睁眼等情况,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长了一双漂亮可爱的大眼睛,而是要请医生进行检查,以排除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性。
常识七:45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是男性两倍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表示,青光眼不是单一的疾病,从婴儿到老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葛坚教授特别提到,45岁以上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青光眼的检测。从中山眼科中心的数据可以看到,从05年到12年之间,中心接待约13000床住院青光眼患者,其中45岁以上患病女性人数是男性的两倍之多。为什么中年女性更容易发病呢?葛坚教授表示,这和亚洲人眼球结构有关系。亚洲人眼球前房都比较窄,女性到了中年以后,随着晶体不断的增厚,眼压会越来越高。因此葛坚教授建议,45岁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裂隙灯眼底和眼压的检查。
常识八:别把青光眼当近视治
青少年性青光眼又名发育性青光眼,是指3岁以后至成年早期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障碍,使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残留胚胎组织,阻塞了房水排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整个眼球不断增大,故又名水眼,或称发育性光眼。本病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不易发现,发展到一定程度部分病例可出现虹视、眼胀、头痛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引起困难。由于发病过程比较隐蔽,因此易误诊及漏诊,误诊漏诊率高达43.7%。患者中多数为以近距离阅读为主的青少年,恰恰是近视多发和进展年龄组,极易误诊为近视。加之部分家长和患儿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贪图方便在眼镜店里配副眼镜了事,等到发现为时已晚。目前青少年中近视眼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二者往往合并存在。青光眼可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近视眼对青光眼的损害又特别易感,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常识九:服止痛药和喝水都有讲究
部分患者可能以为只要接受手术治疗,青光眼就能一了百了。这是对青光眼治疗的一大误区。事实上,即使患者接受了青光眼手术,术后如何维护通道才是治疗的重点和难题。可以说,青光眼是一个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不过,葛坚教授一再强调,就算患了青光眼,病人也没必要过分难过,因为青光眼是一个可预防可控制可治疗的疾病,病人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
长时间看电脑黑暗中刷手机易青光眼
很少人知道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是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之一。近期,一项对316例被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屈光分析的调查显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近视发生率为53.3%,而正常人近视发生率为26.3%。同时,高眼压症患者年龄小于30岁的近视发生率为88.5%,明显高于相似年龄的正常人群。
90%以上的青少年性青光眼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因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经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对近视程度不断加深的青少年,应予全面的青光眼排查。
活跃在职场的中年人多为各个公司、部门的中流砥柱,对他们来说,一天面对电脑十多个小时是常事。过度的近距离用眼,容易引起眼压增高,这是“视频终端综合征”的症状之一。此外,在暗光中操作电脑也易诱发青光眼。专家分析,若光线较暗,瞳孔容易散大,房角变窄,房水排出受阻,而工作时精神高度紧张,会引起眼睛房水分泌过多,由此便使眼压增高,长时间的高眼压可造成视神经损害,导致青光眼。
专家建议,35岁以后应每年进行眼部检查。如属于高危人群,更要警惕青光眼来袭,尤其是父母患有青光眼,或一只眼已经确诊青光眼的人,都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如果经常在傍晚出现眼胀、头痛、虹视等自觉症状者,应考虑患青光眼的可能。
你应该知道的青光眼9大常识
常识一:青光眼可致盲且无法逆转恢复
青光眼定义为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眼压异常升高有关的一组眼病。也就是说如果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将给眼球内各组织,尤其是视神经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而这种青光眼导致的失明,就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和恢复的。
常识二:早期没有“青光”的青光眼
青光眼有两种最为常见的类型,一种是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又叫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这种青光眼发作时眼睛充血发红、瞳孔散大、角膜水肿,由于折光的缘故,瞳孔还发射出青绿色的光,青光眼的病名就是由此而来的。病人发作时还会伴头痛、恶心、呕吐等。但是青光眼还有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即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也称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青光眼发病隐蔽,进展缓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更谈不上反射“青光”了。
常识三:不发“青光”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更害人
眼球是一个代谢旺盛的重要器官,眼球内有一股流动的活水即房水,来供给一些眼内结构的营养,并维持眼球适度的压力即眼压。正是由于房水能生生不息地循环不止,眼睛才具有巨大的活力。而急性充血性青光眼,乃房角(房水流出角)关闭,即排水系统出了故障,引起“房水涨满”,眼压升高。尽管来势凶猛,甚至“青光”闪闪,但通过手术“打开房角”消除故障,多可使房水重新循环不息,因而这种类型的青光眼治疗效果较好。而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早期多无症状,当发展到中晚期时,治疗已相当困难,视力大大下降,着实令医生措手不及。由此可见,不发“青光”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更害人,因而更应有“防盗意识”,不要让宝贵的视力被它慢慢“偷”光。
常识四:警惕虹视等青光眼现象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表现为一侧眼球胀痛、伴同侧头痛、同侧眼视力减退,看灯光周围有红绿彩圈,称为虹视,偶出现恶心呕吐。同时眼睛会充血、黑眼珠似雾状混浊、瞳孔放大。多次发作成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往往只表现为眼胀,虹视,一过性视矇,尤其在过度用眼后。白浪教授提醒,有青光眼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以及一线相关的其它眼病,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等,应定期到医院行青光眼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
常识五:正常眼压也可能患青光眼
过去,医学界认为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应该是比正常人高,但在临床实践中,常见到部分患者,眼压一直在正常范围,而视神经已出现青光眼特征性损害,这类情况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林明楷博士解释,主要是因为这类病人对眼压的耐受性比较差,他们对眼压的承受力没有达到正常人的水平。所以,即使他们的眼压是在正常范围内,但眼组织已经招架不住了,因此也是会发生青光眼。
林明楷博士介绍,目前要诊断青光眼还需要根据眼底镜检查和视野检查,如果视神经出现青光眼特征性的萎缩表现,同时伴有视野改变的话,基本可以诊断青光眼。
常识六:婴幼儿也会发生青光眼
婴幼儿也可以发生青光眼,因其危害性更大所以更是不容忽视,这是与先天发育有关的一种青光眼。如果新生儿或婴幼儿眼球看上去比正常孩子大,而且经常出现畏光、流泪、户外不爱睁眼等情况,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长了一双漂亮可爱的大眼睛,而是要请医生进行检查,以排除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性。
常识七:45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是男性两倍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表示,青光眼不是单一的疾病,从婴儿到老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葛坚教授特别提到,45岁以上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青光眼的检测。从中山眼科中心的数据可以看到,从05年到12年之间,中心接待约13000床住院青光眼患者,其中45岁以上患病女性人数是男性的两倍之多。为什么中年女性更容易发病呢?葛坚教授表示,这和亚洲人眼球结构有关系。亚洲人眼球前房都比较窄,女性到了中年以后,随着晶体不断的增厚,眼压会越来越高。因此葛坚教授建议,45岁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裂隙灯眼底和眼压的检查。
常识八:别把青光眼当近视治
青少年性青光眼又名发育性青光眼,是指3岁以后至成年早期发病的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时期发育障碍,使房角结构先天异常或残留胚胎组织,阻塞了房水排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整个眼球不断增大,故又名水眼,或称发育性光眼。本病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不易发现,发展到一定程度部分病例可出现虹视、眼胀、头痛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引起困难。由于发病过程比较隐蔽,因此易误诊及漏诊,误诊漏诊率高达43.7%。患者中多数为以近距离阅读为主的青少年,恰恰是近视多发和进展年龄组,极易误诊为近视。加之部分家长和患儿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贪图方便在眼镜店里配副眼镜了事,等到发现为时已晚。目前青少年中近视眼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二者往往合并存在。青光眼可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近视眼对青光眼的损害又特别易感,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常识九:服止痛药和喝水都有讲究
部分患者可能以为只要接受手术治疗,青光眼就能一了百了。这是对青光眼治疗的一大误区。事实上,即使患者接受了青光眼手术,术后如何维护通道才是治疗的重点和难题。可以说,青光眼是一个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不过,葛坚教授一再强调,就算患了青光眼,病人也没必要过分难过,因为青光眼是一个可预防可控制可治疗的疾病,病人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 (家庭医生在线)
近视的危害
1、夏天到了,天气本来就非常的热,再戴个近视镜,吃饭的时候,容易导致镜片、镜架上的汗珠,流到碗里,以至于没心情再吃饭了。
2、近视眼还容易引发并发症,同时患上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几率高于正常人。
3、年轻的朋友,如果想要小孩的话,那也危险了。因为近视度数高了会遗传,它会遗传给下一代,让孩子也承受近视的痛苦,令你也心疼。
4、近视眼还容易引发并发症,同时患上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几率高于正常人。
5、当近视进一步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后,容易引发许多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玻璃体病变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
6、青少年患了近视前期,通常会看不清楚黑板,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弱视千万别当近视治
“弱视和近视根本不是一种病,这两种病有本质的不同。近视眼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恢复正常。而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
“相比较近视,弱视的危害更大,它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还会引起斜视,影响美观和孩子身心发育。更重要的是,弱视儿童常常无立体视觉,如果不及时的治疗,长大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自信心及工作前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