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眼底出血的原因
早产儿眼底出血的原因
早产儿眼底出血的原因
目前病因仍未明确,危险因素有低出生体重、早产、氧疗。
1、早产、低出生体重
主要原因:视网膜发育不成熟,有一个灰白色血管不能逾越的分界线,阻止血管正常生长。
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病情越严重。
2、氧疗
目前对于致病原因有两种说法:
(1)氧疗时间越长,吸入氧浓度越高,动脉血氧分压越高,ROP发生率越高,病情越重。用CPAP或机械通气者ROP发生率比头罩吸氧者高。患者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
(2)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从而促进ROP产生,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动脉血氧分压的波动对ROP进展起重要作用。
3、其他
(1)各种因素所致缺氧、酸中毒(pH<7.25)、贫血、输血、高胆红素血症、高钠血症、低血糖、低体温<35.6℃、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败血症、光照、应用黄嘌呤药物等。
(2)β受体阻滞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增加脉络膜血管紧张性,促进ROP的发展。
(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过低可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导致视网膜缺血,最终形成ROP。
(4)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
(5)种族:白人发病率高,病情重。
上面就是对早产儿眼底出血的原因的介绍,在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家长们一定不要太过于着急,一定要及时听从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另外女性在怀孕期间为了避免早产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首先饮食上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并且避免剧烈的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定期的做好产前的检查。
早产儿满月前要查眼底
为什么早产儿要查眼底?
早产儿出生时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也就是说早产儿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10%),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儿可以保持良好的视力。一旦错过治疗时间窗,发生视网膜脱离。即使手术,效果不佳,患儿很可能完全失明。
哪些早产儿需要查眼底?
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指出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都需要进行眼底筛查,如果出生体重或出生孕周不在筛查范围,但长时间吸氧或合并全身疾病,身体情况较差的也需要进行筛查。早产儿身体越弱,越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如何预防小儿脑瘫大家要多关注
首先要避免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出生:早产儿身体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出生后极易出现新生儿窒息、感染、脑出血等并发症,小儿脑瘫发病率极高。低体重儿常会出现神经发育缺陷和智力低下,导致小儿脑瘫。
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可因胎儿宫内窘迫、臀围产、产钳助产、难产、过期妊娠、脐带绕颈等原因而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缺氧,损害脑组织导致小儿脑瘫。
最后要预防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是小儿脑瘫的病因之一,新生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异常升高,可以损害脑组织,影响小儿神经系统功能,引发小儿脑瘫。
早产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孕期感染:根据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孕期感染可能是早产的重要原因,孕期发生润毛膜羊膜炎者,早产发生率明显增高。
母亲和胎儿的各种疾病:母亲孕期各种疾病,胎儿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早产。
多胎:多胎容易导致早产,现在试管婴儿明显增多,使用促排卵药物也较多,试管婴儿和使用促排卵药物者,多胎比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
高龄孕妇:孕妇年龄大于35岁早产发生率增加数倍。
母亲压力: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育龄妇女和孕妇工作压力加大,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也是早产原因。
其他: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遗传因素等许多因素都可能与早产相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以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有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大力宣传预防早产,引起社会的关注,使早产发生率有所下降。
身体周刊:对于孕妈妈们而言,如何预防早产?
陈超:“准妈妈”,要加强孕前、孕期保健,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减少羊膜早破、宫内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孕期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贫血、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外伤、疲劳等。
对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在可能发生早产前给予激素治疗,促进胎肺成熟,可预防早产儿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减轻症状。
最后,建议有早产可能的“准妈妈”最好到有新生儿救治条件的医院分娩,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身体周刊:早产儿出院后及远期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陈超:早产儿出院后仍会发生许多问题,应通过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出院后随访:早产儿出院后必须进行随访,第一年的前半年应1-2个月随访1次,后半年2个月随访1次,以后仍需继续随访。随访目的是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孩子,定期评估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早期干预。随访的重点是生长发育评估,神经系统检查,做行为测试、头颅B超或MR、脑电图等检查,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将患儿转给相关科室采取干预措施。
营养问题:早产儿出院后经常发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少数病例可能发生过度追赶生长、肥胖等。通过出院后定期随访,在医师指导下做好喂养工作。
后遗症问题:随着患儿月龄增大,少数孩子逐渐出现后遗症表现。通过随访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我国于1997年对7省市1-6岁3万余名儿童调查,脑瘫发生足月儿0.2%,早产儿2.91%,胎龄<32周早产儿6%。国外报道超低出生体重儿25%~40%可能发生神经运动异常,10%~15%可能发生脑瘫。80%~90%到2-3岁会走路,8%~13%有多部位残疾。
据统计,胎龄<26周的早产儿,随访到30个月时,严重残疾23%,其他残疾25%,死亡2%,无残疾49%。在超低出生体重儿,9%发生视觉障碍,11%听力障碍,在<750克早产儿,31%发生视力损害。
学龄期和青少年期问题:早产儿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仍会发生许多问题,需要继续评估和照顾。少数早产儿发生代谢综合征,发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
出院后死亡:早产儿出院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死亡,出院后死亡主要原因包括,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猝死、意外窒息、脑瘫等,应积极预防。
身体周刊:早产儿成长过程中,面临哪些社会问题?
陈超:首先,生活和学习问题:
生活能力:包括沐浴、进食、喂养、穿衣服等,有后遗症的早产儿生活能力较差。应该对早产儿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积极康复治疗。
心理和行为问题:大多数国家调查显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社交困难,这与早产儿神经发育未成熟有关。
学习困难:部分早产儿发生学习困难,需特殊教育。调查显示,在超低出生体重儿,55%学习困难,20%需特殊教育,22%~26%留级1年。
接受高等教育问题:国外统计,早产儿成年后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其次,就业问题:由于早产儿残疾率较高,残疾早产儿就业非常困难,总体就业率较低,如何提高残疾早产儿就业问题非常重要,没有就业将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第三,对家庭的影响:
对父母的影响:在早产儿整个生长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有后遗症者更是如此,严重增加家庭负担。有些父母亲出现焦虑和心理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和父母亲年龄的增大,父母亲的焦虑和担忧更为严重。
成年期家庭生活与婚姻问题:后遗症比较严重的早产儿,成年期会明显影响家庭生活,影响婚姻。
早产儿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帮助解决。
预防早产儿的并发症
早产儿因为并未足月,以及器官发育不成熟,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相对减弱,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对于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留心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体温不升、黄疸、窒息、皮下硬肿、出血、感染等。
1、呼吸困难并发症预防。新生儿的肺部是成熟得比较晚的器官,所以对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预防呼吸困难并发症。如果症状轻微,可先用氧气罩。如症状严重,那么必须采取人工呼吸。呼吸障碍恶化易增加新生儿死亡率。
2、注意体温。早产儿出生时一般都需要进暖箱,这是因为宝宝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只能给他(她)一个温暖的环境,保证其始终处于适中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等到孩子的体重达标,能够适应外界的温度才能出温箱。因为早产儿对温度十分敏感,所以在回家后,爸妈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体温及室内的温度适宜,在夏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在冬季则室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为宜。
3、预防黄疸。导致黄疸发生的原因有许多,但无论是何种原因所致,都必须在医生的指示住院治疗。如果黄疸严重,血清胆红素值就会增加,而且会损伤大脑细胞,因此导致脑性麻痹或痴呆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毫无治疗方法。
4、预防感染。败血症或脑膜炎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几乎是足月儿的4倍。静脉内留置插管,气管内插管和皮肤破损以及早产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早产儿是唯一易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
如何预防早产 早产的危害有哪些
早产对新生儿的影响很大,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产儿的肺不能很好地膨胀,可能出现呼吸不畅的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
早产使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会造成新生儿VK缺乏,易引起出血等。
早产儿的体温中枢系统不成熟,脂肪少,使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如果保护不当,会出现硬肿和肺出血。
因吮吸能力差,早产儿喂养有难度,可引起低血糖等症,情况严重需采用鼻饲方式喂食。
早产儿不能正常吮吸乳汁,会造成新生儿的的低血糖,严重的甚至要用鼻饲喂养。
早产儿的抵御病毒等细菌的能力差,若不在安全环境中呵护,会发生肺部感染等症状。
早产儿出现黄疸的几率很高,而且病情可能比较严重。
早产的危害有哪些
早产对新生儿的影响很大,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肺发育不完善
因早产之故,宝宝肺部无法充分膨胀,影响正常呼吸,甚至可致其死亡。
2.肝脏发育不完善
早产使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会造成新生儿VK缺乏,易引起出血等。
3.影响中枢系统发育
未足月出生的婴儿,体温中枢系统发育不全,脂肪又少,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硬肿和肺出血症状。
4.吮吸能力差
因吮吸能力差,早产儿喂养有难度,可引起低血糖等症,情况严重需采用鼻饲方式喂食。早产儿不能正常吮吸乳汁,会造成新生儿的的低血糖,严重的甚至要用鼻饲喂养。
5.抵抗力弱
早产儿抗病毒、抗细菌能力差,受周围环境影响大,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症状。
6.易引发黄疸
早产儿出现黄疸的几率很高,而且病情可能比较严重。
早产对胎儿的影响都是有哪些
1 出现早产的时候,婴儿的男的长成,发育还不是很健全,会造成胎儿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胎儿死亡,所以所以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及早的预防早产的出现,早产儿出现发育不良的症状。
2 早产儿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因为早产儿她的免疫系统不是很健全,肾脏也不是完全的很成熟,这时候提早脱离母体,就会造成胎儿的呼吸窘迫窒息,影响肺功能的正常协调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异常,甚至出现败血症。
3 出现早产儿时体温会不受控制,这时应该把早产儿放到保温箱内,来调节体温,一般早产儿的体温都会很低,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它的保暖工作,如果不注意就会引起早产儿发生肺出血的症状。
早产儿在家应予特殊配方喂养
营养不良是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高发的主因
全球著名新生儿营养学家、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儿科新生儿分部副教授jane d carver博士指出,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容易面临营养缺乏以及宫外生长迟缓(eugr)的危险,其中生长障碍、骨矿物含量不足、神经精神发育受限是早产儿出院后所面临的“三大成长挑战”。carver说,“基本上出生后一年到一年半之内,对早产儿的神经发育非常重要。这个期间内应尽量努力,保证他们良好的生长。很多研究证实,如果生后一年或两年没有实现追赶性生长,早产儿就失去了追赶性生长的机会。”但我国国内一项最新临床数据表明,我国早产儿的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高达60%,是发达国家水平的近两倍。营养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对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和出院后的营养缺乏状态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尚无法提供适合的喂养方案。
院外应给予特殊配方喂养
对那些进行母乳喂养的早产儿,carver博士说,在美国,早产儿出院后专家都建议妈妈在母乳中加母乳强化剂,在没有母乳强化剂的地区,则使用出院后配方奶和母乳每日交替结合喂养的方式。
协和医院王丹华教授认为,出院后如果母乳不足应选用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pdf),因为普通足月配方奶在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支持部分早产儿出院后的追赶性生长,专用配方奶的营养水平介于早产和足月配方之间,既可防止早产儿营养缺乏不足并支持追赶性生长,也可防止出院后因营养过剩带来对远期健康的不良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朱建幸亦强调,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应根据每个早产儿出院时情况、个体发育情况来决定使用时间。早产儿出院后,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回访以监测其生长发育速率。
早产儿容易发生哪些并发症
早产儿并发症之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肺透明膜病,是由于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所致。本病主要见于早产儿及剖宫产儿,尤多见于33周以下、孕26~28周者。
早产儿并发症之二:频发性呼吸暂停。约70%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发生呼吸暂停,每天呼吸暂停可多达40多次。呼吸暂停既可为原发性,亦可继发于低体温、发热、缺氧、酸中毒、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呼吸暂停常于孕龄34~36周才消失。
早产儿并发症之三:慢性肺损伤。早产儿由于气道及肺泡发育不成熟易,因气压伤及氧中毒或动脉导管开放等而损伤引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综合征及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
早产儿并发症之四:脑损伤。早产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约7%的早产儿会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体重<1500g者发病率可高达50%,症状多见于早产儿脑组织受损导致。
早产儿并发症之五:硬肿症。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较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而棕色脂肪的量又少等因素,易致低体温而发生皮肤硬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