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损伤哪
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损伤哪
1.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
是肱骨髁上骨折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早期症状为剧烈疼痛,桡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末梢循环不良,手部皮肤苍白发凉,被动伸直屈曲手指时引起剧痛等。应立即将肘伸直,松解固定物及敷料,经短时间观察后血运无改善者,应及时探查肱动脉。痉挛的动脉可用温盐水湿敷,动脉用普鲁卡因封闭。确有血管损伤者,应行修补手术。前臂肿胀加重,骨筋膜间室压力高者,应切开骨筋膜室减压。
2.肘内翻
是常见的髁上骨折晚期畸形,发生率达30%。在整复骨折复位后1周,拍X线正位片,根据骨痂在骨折端内、外分布情况预测肘内翻发生与否。若预知有肘内翻发生,在充分麻醉下手法轻揉折骨矫正于伸直位固定。肘内翻畸形并不影响肘关节的伸屈活动,但影响外观及患者心理。畸形超过20°以上,伤后1~2年畸形稳定则可行肱骨髁上外侧楔形截骨术矫正。
3.肘外翻
肘外翻很少发生,可见于肱骨外髁骨折复位不良病例。严重时引起尺神经炎,应及早行神经前移或截骨矫正术。
4.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损伤较多见,桡神经及尺神经损伤少见,主要因局部压迫、牵扯或挫伤,断裂者少见。随着骨折整复大多数于伤后数周内可自行恢复,若伤后8周仍无恢复,可考虑手术探查并做适当处理。
5.骨化性肌炎
在功能恢复期,强力被动伸屈肘关节,可导致关节周围出现大量骨化块,致使关节又肿胀,主动屈伸活动逐渐减少。遇此种情况,应制动数周,以后再重新开始主动练习关节屈伸活动。在儿童很少有手术切除增生骨性组织的必要。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损伤哪,所以说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况,另外在进行恢复的时候也要注意正确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的方法,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后,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治疗。
右肱骨髁上骨折是什么样的
肱骨髁上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通常将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根据骨折移位情况伸直型又分为伸直尺偏型和伸直桡偏型。
患者多见于儿童,有外伤史,伤后肘关节局部不能活动,肿胀明显。肘部骨性三角关系存在,表示未脱位。肘处于半屈位,肘窝饱满。有时可在肘窝触到肱骨骨折端。如因肿胀、疼痛重无法做仔细检查,应迅速拍X线正、侧位片以确定骨折及移位情况。
在5~6岁以下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注意和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相鉴别。因肱骨小头的骨化中心在1岁左右出现,而滑车的骨化中心在10岁左右才出现,故骨骺全分离在X线片无骨折线,桡骨纵轴线与肱骨小头关系不改,但与肱骨下端关系改变,肘部肿胀,环周压痛。单纯肱骨小头骨折,则在X线片上可以发现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而确诊。在诊断中应注意桡动脉搏动及正中神经的功能。
骨折取钢板要多久恢复 不利于骨折愈合的锻炼
骨折锻炼应尽量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外展型肱骨外髁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的内收活动,肱骨干骨折的肩关节旋转活动,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动、屈曲型的屈肘活动,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等,都应予避免。
肱骨髁上骨折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肱骨髁上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系间接暴力所致。各个类型骨折损伤机制不尽一致。通常将骨折分为伸展型、伸展尺偏型、伸展桡偏型和屈曲型。
1.伸展型 跌倒时,肘关节呈半屈状手掌着地,地面的反作用力经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在肱骨髁上部骨折,骨折的近侧端向前移位,远侧端向后移位。骨折线方向由后上至前下方斜形经过。移位严重者,骨折近侧端常损伤肱前肌并对肱动脉造成损伤。骨折近侧端引起神经损伤多为正中神经、桡神经。
2.伸展尺偏型 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外侧,肱骨髁受力作用,使肱骨髁上骨折的远侧端向尺侧和后侧移位。内侧骨质可能部分被压缩,外侧骨膜有时尚完整。此类骨折的内移和内翻的倾向性大,骨折移位时必须加以整复,以避免肘内翻畸形。
3.伸展桡偏型 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内侧,骨折后,远侧骨折端向桡侧和后侧移位;这种骨折不易发生肘内翻畸形。
4.屈曲型 多系肘关节屈曲位,肘后着地。外力自下而上,尺骨鹰嘴直接撞击肱骨髁部,使之髁上部骨折。骨折远侧段向前移位,近侧段骨端向后移位。骨折线自前上方斜向后下方。
小儿骨折最好看小儿骨科
不恰当治疗增加畸形几率
李旭介绍,由于肱骨部位是儿童的薄弱点,因而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骨折之一,成人发生这种骨折的几率很小。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孩子运动、玩耍不小心摔倒时。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就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一年前,5岁的瑶瑶在和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不小心摔伤,到当地医院拍片后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当地医生建议,由于没有完全移位,没有必要做复位,只做石膏固定即可。最近,瑶瑶家人发现孩子的肘关节有些变形,肘关节的活动也不是很灵便,于是带孩子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经检查后发现,由于初始治疗存在缺陷,瑶瑶的肘关节已经僵硬以及变形(即是出现了肘内翻畸形)。
对此,李旭表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些年他接诊许多像瑶瑶一样骨折后未得到恰当治疗而留下后遗症的孩子。“一些医生由于不了解儿童骨骼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对儿童骨折的认识不够,盲目地将儿童骨折按缩小版的成人来治疗,由此造成了后患。”李旭解释,专业的儿童骨科医生对于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一般会采取闭合复位及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这样能使骨折得到良好复位的同时又不会加重创伤,但对成人来说,由于其骨骼已定型,移位不大的骨折单采取固定即可。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会建议仅为瑶瑶采取石膏固定而不复位的原因。但对儿童来说,肱骨髁上骨折的部位恰恰是最易发生畸形的部位之一,随着儿童的成长,未复位的儿童骨折发展成畸形的几率大大增加。除此之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后遗症还有关节僵硬、血管神经损伤导致手功能障碍等。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专门疗法
针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小儿骨科医生有一套专门针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对于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一般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早期就可行功能锻炼。闭合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微创手术,不用切开,手法复位后钢针内固定,而成人骨折一般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如果用于儿童骨折,切开复位损伤大,无疑会加重伤情,导致儿童关节僵硬的几率增加。”
李旭提醒,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若孩子肘部疼痛、肿胀、有活动障碍,就应送医院就诊,一般通过X光检查(必要时需照CT)即可确诊是否骨折。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其骨折有不同于成人骨折的特殊性,且儿童骨折具有其发生后遗症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建议骨骼发育尚未成熟(14岁以前)的儿童骨折到小儿骨科专科门诊就诊。
李旭提醒,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医生治疗后,家长需要注意孩子肘部肿胀程度及手部感觉、运动状况,定期复诊,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能减少关节僵硬的后遗症。
肘部骨折防骨筋膜室综合征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该病常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olkmann缺血性挛缩。
发生肌挛缩的根本原因是肌肉缺血,当外固定过紧(如石膏、小夹板、绷带等)而又未及时解除时,前臂掌侧骨筋膜室内就会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肌肉因缺血变性而产生瘢痕并最终导致功能障碍。
患儿,男,5岁,右肱骨髁上骨折,给予手法复位上肢石膏托外固定,回家观察。家长诉伤后第2天患儿疼痛剧烈,手背肿胀如“面包”状。复查时医师检查患心指甲有血运,认为一切正常。3周后取石膏时发现,前臂肌肉萎缩变硬,手指屈曲挛缩,感觉迟钝。因手功能障碍,发病第4周时来我院骨科门诊,拍片检查发现骨折对位尚可,骨折线已模糊,肘关节伸屈受限,前臂肌肉萎缩,手指屈曲挛缩,诊断为Volkmann缺血性挛缩。
体会:该病重在预防。首先,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整复成功后,应常规留医院观察1周。其次,医生应早期发现缺血征象:出现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的剧烈疼痛,前臂张力性肿胀,感觉异常。如有以上表现应立即松开石膏或小夹板,必要时须急诊行前臂切开减张术。待出现典型的苍白、麻木、麻痹等症状时,往往神经肌肉已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识介绍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儿童,年龄为5~12岁,一般由运动、交通事故等暴力外伤所致。一般人对肱骨髁上骨折不甚了解,接下来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式等方面的常识与注意事项。
什么是肱骨髁上骨折呢?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以小儿最多见,多发年龄为5~12岁。当肱骨髁上骨折处理不当时容易引起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虽然各种治疗方法都有改进或提高,使危害严重的缺血性肌挛缩已明显减少,但仍不断发生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然较高,治疗时必须加以注意。
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分类有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伸直位或半屈为手掌着地使肱骨髁推向后上方,同时因身体的作用使肱骨干的下部推向前下方。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弯曲,肘后着地,直接暴力作用与肘后。
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表现为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其他表现为,疼痛、局部肿胀、淤血、牙痛和功能障碍。诊断需注意肘后三角,为正常,应与肘关节脱位相鉴别。必须检查桡动脉搏动和周围神经功能。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主要是复位、固定和功能训练;手术探查指征为动脉搏动消失,患肢血供差,手法复位失败,开放性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发并发症如,早期容易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孪缩;后期主要易引起肘内翻或肘外翻。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什么是肱骨髁上骨折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没有特殊的预防方式,主要是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受伤,如不小心受伤并引起肱骨髁上骨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耽误治疗引发较为严重的症状及并发症。
肱骨下段骨折是怎么回事
肱骨下端骨折包括肱骨髁上、髁间、内外踝骨折和肘关节脱位。
肱骨下端扁而宽,向前弯曲,有内、外两髁,并在内、外髁顶之上有内、外上髁。内上髁尤为显著,有尺神经沟,靠下端为关节面,中间有一嵴,将关节面分为两半。内侧关节面较大称为滑车。与尺骨上端半月形(乙状窝)形成肱尺关节。外侧关节面较小,称为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构成肱桡关节。在关节面上缘前面有冠状窝,与尺骨的冠状突起相对应,当肘关节屈曲时与尺骨冠状突起相接应。后面为鹰嘴窝,与尺骨鹰嘴相对应。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中最常见的骨折,据统计有72.4%发生于10岁以下的小儿。占全身骨折的6.22%。
由于损伤机制和骨折线形状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粉碎型三种。其中伸直型最多,占肱骨髁上骨折总数的92%,伸直型可分为尺偏型与桡偏型。
引起的骨折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发病原因
肱骨髁上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系间接暴力所致。各个类型骨折损伤机制不尽一致。通常将骨折分为伸展型、伸展尺偏型、伸展桡偏型和屈曲型。
1.伸展型
跌倒时,肘关节呈半屈状手掌着地,地面的反作用力经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在肱骨髁上部骨折,骨折的近侧端向前移位,远侧端向后移位。骨折线方向由后上至前下方斜形经过。移位严重者,骨折近侧端常损伤肱前肌并对肱动脉造成损伤。骨折近侧端引起神经损伤多为正中神经、桡神经。
2.伸展尺偏型
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外侧,肱骨髁受力作用,使肱骨髁上骨折的远侧端向尺侧和后侧移位。内侧骨质可能部分被压缩,外侧骨膜有时尚完整。此类骨折的内移和内翻的倾向性大,骨折移位时必须加以整复,以避免肘内翻畸形。
3.伸展桡偏型
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内侧,骨折后,远侧骨折端向桡侧和后侧移位;这种骨折不易发生肘内翻畸形。
4.屈曲型
多系肘关节屈曲位,肘后着地。外力自下而上,尺骨鹰嘴直接撞击肱骨髁部,使之髁上部骨折。骨折远侧段向前移位,近侧段骨端向后移位。骨折线自前上方斜向后下方。
右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有什么症状
临床表现
患者多见于儿童,有外伤史,伤后肘关节局部不能活动,肿胀明显。肘部骨性三角关系存在,表示未脱位。肘处于半屈位,肘窝饱满。有时可在肘窝触到肱骨骨折端。如因肿胀、疼痛重无法做仔细检查,应迅速拍X线正、侧位片以确定骨折及移位情况。
在5~6岁以下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注意和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相鉴别。因肱骨小头的骨化中心在1岁左右出现,而滑车的骨化中心在10岁左右才出现,故骨骺全分离在X线片无骨折线,桡骨纵轴线与肱骨小头关系不改,但与肱骨下端关系改变,肘部肿胀,环周压痛。单纯肱骨小头骨折,则在X线片上可以发现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而确诊。在诊断中应注意桡动脉搏动及正中神经的功能。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应该说右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如果患者没能及时治疗,或者是治疗方法选择不当,那想要彻底好起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一旦发生右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患者一定要抓紧时间去正规的专科医院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x线的症状
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为2010年以来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3~11岁,平均6岁;右侧32例,左侧28例;骨折按Gartland分型:Ⅰ型6例,Ⅱ型16例,Ⅲ型38例。伤后就诊时间1h至3d。
2 X线表现
摄正侧位X线片一般能明确诊断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对无移位的骨折可拍健侧X片对比。有不少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仅为青枝型骨折无断端移位,X线表现为髁上细微骨折,须仔细阅片。肱骨髁上部一侧皮质轻微成角、皱褶,或呈小波浪状改变[1]。肱骨髁部侧位像可见“X”型的改变白线,前为缘突之皮质,后为鹰嘴窝之皮质,髁上骨折时可能仅表现为“X”皮质的断裂或成角。脂肪垫征阳性。由于关节囊内出血,造成关节囊内滑膜外的脂肪层向上推移。
2.1在正位X线片上可观察到:
正常肱骨远端前后扁,两侧宽。如两骨折端不等宽,或有侧方移位而两侧错位的距离不等,均说明骨折端之间有旋转移位。正常儿童肱骨鹰嘴窝两侧皮质在正位X线片上观察均不明显,只表现为一骨质疏松区。肱骨向哪侧旋转,超过20°以上,则哪侧鹰嘴窝皮质白线清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远折端外侧皮质清楚,则为外旋,内侧皮质清楚则为内旋。提携角儿童正常为10°~15°,变小为肘内翻,增大为肘外翻。尺桡骨上段的关系 两骨重叠为前臂旋前,反映了远折端相应内旋;如两边分开并列,为前臂旋后位,则远折端相应外旋。
2.2在侧位X线片上可观察到:
肱骨小头前倾角 正常为30°~45°,增大说明骨折向前成角;过小将引起讨后翻,影响肘关节伸直功能,年龄小时需摄对侧X线片对比。肱骨正侧位时内外髁是重叠的,近侧端旋转时,哪侧髁皮质在后哪一侧旋转。如外髁在后即外旋,内髁皮质在后即内旋。远折端可根据肱骨小头骨骺位置判断其旋转方向,小头骨骺在后方为外旋,在前方为内旋。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率占肘部损伤的首位。为肱骨髁上方或通过髁部的骨折。可分两型:伸展型多见于儿童。发生率占肱骨髁上骨折的90%以上。受伤机制为间接外力,跌倒时手掌撑地,肘关节处于近乎伸直状态,外力传导至肘部而发生伸展型骨折。骨折线方向由前下至后上,断端向前成角,或远折段向后移位。可以造成肱动脉受压迫或正中神经损伤[2]。屈曲型较少见,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成人或老人。受伤机制为直接外力如跌倒时肘屈曲位后侧着地,或外力自后方直接作用于尺骨鹰嘴所致。骨折线方向由后下至前上方,或为横断。远折段向前移位,或移位不明显。青枝型相当大量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仅为青枝型,无断端错位,X线征象细微。表现为肘关节囊膨隆,一侧骨皮质轻微成角、皱折、或呈波浪状改变,侧位片可见鹰嘴窝及喙突窝形成的“X”形白线有断裂或成角。
肘部损伤特别是骨折不明显时,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软组织的变化。肘关节囊有无膨隆极为重要。正常肘关节侧位像上,紧贴肱骨下端前面的脂肪垫显示为密度低的条状透亮阴影,下端止于喙突窝的下缘;肘后侧脂肪垫被肱三头肌压入鹰嘴窝内而不显影。当关节内积液或出血时,关节囊肿胀、膨隆,推压前后脂肪垫,使之呈窄弧状、条状或长三角形的透亮阴影,远离肱骨髁部前后皮质边缘,分别向前后上方移位。称之脂肪垫阳性征或“八”字征。这种X线征象提示了关节内损伤或骨折的存在。肘关节脱位时肘后三角异常,可参考发病年龄和移位方向,肘关节常见为外侧脱位,根据整复过程中的“于感”进行鉴别较为可靠。拍X线片可明确诊断。肱骨外髁骨骺分离(肱骨外髁骨折)时肿痛局限于肘关节外侧,肘无不稳定感,有时可触到外髁异常活动。X线片示肱骨外髁往往有旋转变位,肱骨干与尺桡骨关系正常,由于滑车外侧柱缺损尺骨鹰嘴可有轻度外移[3]。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时临床表现与髁上骨折相似,诊断主要依靠线X检查所见。其典型表现为分离的肱骨远端骨骺连同尺、桡骨一并向后、内侧移位,而外髁骨骺无旋转移位,外髁骨骺与桡骨近端始终保持良好的对线对位关系。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时此损伤极少,偶见于学龄后的儿童。临床和X线表现兼有外髁骨折和肘脱位的特征。但是,当骨折合并关节囊破裂时则不出现脂肪垫征。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不当,将后遗肘内翻畸形,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
怎么诊断肱骨髁上骨折?
①无移位的髁上骨折。肘部轻度肿胀、疼痛,纵轴叩击痛。X线片可显示骨折线,肱骨下端前倾角变小或增大,在前侧或后侧骨皮质有凹痕。
②有移位的髁上骨折。肘部肿胀严重,有时皮肤出现水泡,骨擦音,肘关节功能丧失,但肘后三角关系保持正常,即肘伸直位时内外上髁及鹰嘴突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屈肘时三点呈等腰三角形。
伸直型骨折肘关节呈半屈位,肘部向后突,在肘窝前方可摸突出的近折端。屈曲型骨折肘关节呈屈曲位,在肘后可触到近折端。通过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诊断
①肘关节脱位。成年人肱骨下端骨骺已闭合,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脱位,在X线片上是容易区别的。儿童有时发生肱骨下端骨骺分离,发生机理与治疗和肱骨髁上骨折完全相同,亦称为低位肱骨髁上骨折。 岁以内儿童,肱骨小头骨骺及滑车骺尚未出现。当发生肱骨下端骨骺分离时,易误诊为肘关节脱位。可试行复位,肘关节脱位复位后稳定。肱骨下端骨骺分离肘关节伸直时,畸形复。
②肱骨小头骨骺移位。1岁—10岁的儿童,肱骨小头骨骺已出现,而滑车骨骺尚未出现。若发生肱骨下端骨骺发离,易误诊为肱骨小头骨骺移位。肱骨下端骨骺分离时,肱桡关节关系正常。在肘关节正位X线片上桡骨纵轴线正通过肱骨小头中心。肱骨小头后移位,是肱骨小头与肱骨端位置异常,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中心,而偏向尺侧。
脚骨折有什么危害
1、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病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c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2、缺血性肌挛缩。多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所致,也常因骨折处理不当造成,特别是外固定过紧。一日发生则难以治疗,常致严重残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
3、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件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重要血管损伤:常见的有股骨髁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蝈动脉损伤。胫骨上段骨折的胫前或经后动脉损伤,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肱动脉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在神经与其骨紧密相邻的部位如骨中、下1/3交界处极易损伤紧贴肱骨行走的跷神经。腓骨颈骨折易致腓总神经损伤。
以上就是脚骨折的危害,相信大家看了上文后就会对脚骨折多多留意了。有些脚骨折伤者在得知自己只是脚骨折后,往往不太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因为他们认为脚骨折只需要休息几个星期就可以痊愈了,其实如果不好好进行治疗就会落下严重的病根。
腕舟状骨骨折病因
本病常由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手掌触地,手腕强度背屈,轻微桡偏,桡骨背侧缘切断舟骨。
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离暴力作用较远的部位,而不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骨折是由于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所致。例如肱骨髁上骨折,是由于伤员走路滑倒时,以手掌撑地,暴力上传而造成肘关节以上肱骨髁上处的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