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隐球菌病的病因

隐球菌病的病因

【病因】

新型隐球菌在组织中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5~12μm,能保留革兰染色。菌体为宽厚的荚膜所包裹,不形成菌丝和孢子,赖出芽生殖,新形隐球菌在室温或37℃时易在各种培养基上生长,在沙保培养基上数天内即可长出菌落,呈乳白色,日久呈粘液状。

根据其荚膜抗原性的不同,新型隐球菌有A,B,C和D四个血清型,国内以A型居多,次为B型和D型,未见C型,荚膜抗原能溶解在脑脊液,血清及尿中,可用特异性血清检测,研究发现B/C型菌株耐5FC者较A/D型菌株为强。

【发病机制】

存在于土壤及鸽粪中的隐球菌,可随尘埃一起被人吸入呼吸道内,干燥的隐球菌直径仅1μm,能进入肺泡,隐球菌在体外无荚膜包裹,进入体内后很快形成荚膜,带荚膜的隐球菌具有致病力,侵入人体的隐球菌并不一定致病,细胞免疫在防止隐球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隐球菌侵入肺部后,少数形成肉芽肿,并出现症状,隐球菌可由肺部经血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该菌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因可能为:①脑脊液中缺乏抗体。②脑脊液中缺乏补体激活系统。③脑脊液中的多巴胺有利于隐球菌生长。

隐球菌脑膜炎对颅底软脑膜病变较显著,蛛网膜下腔有广泛的渗出物积聚,内含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隐球菌等,也可形成局限性肉芽肿,后者是机体反应较强的表现,由组织细胞,巨细胞,淋巴样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组成;隐球菌较少发现,大多存在于巨细胞及组织细胞内,病原菌还可沿血管周围鞘膜侵入脑实质内,引起脑干的血管炎,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和软化,脑实质内亦可形成肉芽肿,隐球菌也可在血管周围间隙中增殖并在灰质内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囊肿,囊肿内充满隐球菌。

皮肤病变有肉芽肿及胶质性损害两种类型,后者的组织反应较少,内含大量隐球菌。

隐球菌感染应如何治疗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torulosis)是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近年来真菌性脑膜炎、脑脓肿和肉芽肿已不少见,易与其他颅内疾病混淆而延误治疗,故病死率高,应予以警惕。

治疗:系统性用药治疗,注意寻找发病诱因,及时纠正全身抵抗力低下的状况,治疗原发病。

一、一般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并,去除病因。

2、严格掌握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用药指征,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这些药物。

3、加强护理和支持疗法,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二、抗真菌治疗

1、制霉菌素

(1)局部用药:可制成油剂、霜剂、粉剂、溶液等,浓度为含制霉菌素10万U/g或/ml基质,依患者具体情况援用一种剂量一型局部涂擦,每日2—4次。

(2)口服:肠道念珠菌病可给予制霉菌素口服,新生儿每日20—40万U,2岁以下每日40—80万U,2岁以上每日100—200万U,分3—4次饭前服用,疗程7—10日。口服不易吸收,全部由粪便排出。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轻泻。

(3)雾化吸入:适用于呼吸系统念珠菌病,制霉菌素5万U溶于2ml0.9%氯化钠溶液中雾化吸入。

2、二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生素,与真菌胞膜上的固醇类结合,改变膜的通透性,使菌体破坏,起杀菌作用。是目前治疗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和全身念珠菌病的首选药物,对曲霉素菌病效果较差。

(1)静脉滴注:开始义用小量,每日0.1mg/kg,如无不良反应,渐增至每日1—1.5mg/kg,疗程1—3个月。静注时用5%葡萄糖液稀释,浓度不超过0.05—0.1mg/ml,缓慢静脉滴注,每剂不少于6小时滴完。浓度过高易引起静脉炎,滴速过快可发生抽搐,心律时常、血压骤降,甚至心跳停搏。

(2)椎管内注射或脑室内注射:限于治疗隐球菌性膜的病情严重或静脉滴注失败的病例。儿童鞘内注射,首次0.1mg用蒸馏水(不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浓度不超过0.25mg/ml(偏稀为宜)或将药物与腰穿时引流出的脑脊液3—5md混合后一并缓慢注入。以0.5mg为止不低超过0.7mg。疗程一般约30次,如有副作用可减量或暂停用药,脑脊液内药物过多可引起蛛网膜炎而脑脊液细胞增多,暂时性神经根炎、感觉消失、尿潴留、甚至瘫痪、抽搐,如及早停吆五,大多能缓解。

由上可见,对于隐球菌感染这种病症在发生之后的治疗工作,是需要根据不同的隐球菌感染患者的患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选择的,而一般疗法和抗真菌治疗这两种方式,则是临床上在对隐球菌感染病症医治时效果反响较好的方法。

伊曲康唑胶囊的主要功效

适于治疗以下疾病:

1.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2.皮肤科/眼科: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

3.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

肺隐球菌病的偏方

偏方一

党参10克,大枣15克(去核),糯米150克。

制作方法:加适量水共煮粥,用白糖调味服用。

对有隐球菌感染证据而临床症状较轻者,可采用口服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药物治疗有效。除了少数单一结节者外科手术治疗有效,多数病例不可能完全切除肺部隐球菌结节或团块以控制感染。少数患者因胸膜渗出需作引流辅助治疗。

氟康唑怎么吃才能降低副作用

氟康唑片, 适应症为本品适用于以下真菌病: (1)全身性念珠菌病:包括念珠菌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及其他形式的侵入性念珠菌感染,如腹膜、心内膜、肺及泌尿道感染。也可用于恶性肿瘤、特殊监护病人、接受放、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受到其它易致念珠菌感染的因素作用的患者。 (2)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及其他部位(如肺、皮肤)的隐球菌感染。可用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艾滋病人及器官移植或其他原因引起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艾滋病人可服用本品维持治疗,以预防隐球菌病的复发。 (3)粘膜念珠菌病:包括口咽部、食道、非侵入性支气管等粘膜念珠菌病、肺部念珠菌感染、念珠菌尿症、皮肤粘膜和慢性萎缩性口腔念珠菌病。可用于免疫功能正常或免疫功能受损患者。 (4)急性或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5)对接受化疗或放疗而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的白血病病人及其他恶性肿瘤病人,可用本品进行预防治疗。 (6)皮肤真菌病:包括体癣、手癣、足癣、花斑癣、头癣、指趾甲癣等皮肤真菌感染。 (7)可用于皮肤着色真菌病的治疗。

伊曲康唑胶囊价格和功能主治

指导建议:参考价格:15.00元-41.50元

本品适于治疗以下疾病:

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皮肤科/眼科:

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

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

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

注:对于免疫受损的隐球菌病患者及所有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患者,只有在一线药物不适用或无效时,方可使用本品治疗。

念珠菌病病因

念球菌病发病机理较复杂,受三方面因素影响。①机体方面:首先是细胞免疫缺损,表现在对念珠菌抗原皮试无反应性,体外受念珠菌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下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合成减少或缺乏。其次是吞噬细胞数量减少,趋化性丧失,吞噬和杀菌能力下降。此外,髓过氧化酶缺乏、转铁蛋白降低和血清铁升高,锌离子缺乏、高血糖、维生素A缺乏和皮肤损伤等都能诱发念珠菌病。

②菌念珠菌病体方面:白念珠菌孢壁主要由糖原、甘露聚糖等组成,后者能加强白念珠菌的粘附能力,引起感染。实验证明带芽管的白念珠菌较单纯芽孢粘附力为强。其次,白念珠菌在组织内常呈菌丝体,与孢子相比,不易被吞噬,因此其致病性增加,其他念珠菌形成菌丝能力弱,故致病力也弱。此外念珠菌还可能产生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毒素和一些水解酶,损伤机体组织,诱发感染。③医源性方面:如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放疗及化疗的应用;导管、输液(特别是肠外高营养疗法)、手术(特别是胃肠道和人工瓣膜手术)、烧伤等都能降低机体防御功能,或为病菌入侵创造条件而增加感染机会。

隐球菌感染概况

隐球菌感染概况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torulosis)是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近年来真菌性脑膜炎、脑脓肿和肉芽肿已不少见,易与其他颅内疾病混淆而延误治疗,故病死率高,应予以警惕。

本病亦可累及肺、皮肤、皮下组织、骨骺、关节和其他内脏、组织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10岁以下小儿发病率较低。男性多于女性(3∶1)。我国自1946年正式报道此病以来,儿科各地均有发现。

相关推荐

隐球菌脑膜炎有什么病症

隐球菌病作为一种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约占隐球菌感染的80%,预后严重,死亡率高。隐球菌属包括17种和8个变种,在真菌分类学上归入半知菌亚门、芽孢菌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致病菌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已报道可引起人类疾病的还有浅黄隐球菌、浅白隐球菌和罗伦隐球菌等,但很少见。新生隐球菌有3个变种,即新生变种(var neoformans)、格特变种(var gattii)和上海变种(shanghaiensis)。按血清学分类可分为A、B、C、D及AD型5型,此外尚有少量不确定型。 隐球菌性脑膜炎

引起心肌炎的原因

一、感染 1、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日见增多,已成为心肌炎最重要的病因。有10多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如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A和B,如肝炎病毒、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痘苗病毒、腮腺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艾滋病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及流行性感冒病毒A和B引起的心肌炎较常见,而柯萨奇病毒又以病毒组中1~5型为多见。流行性感冒流行时发生的病毒性心肌炎者可高达57%,心肌病变多局限。肝炎病毒也可引起心肌损害。感染人类艾滋病病毒者约有10%

感冒死扛小心患上心肌炎

原因1、感染性疾病病程中发生的心肌炎其致病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霉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或寄生虫。细菌感染以白喉为着,成为该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伤寒时心肌炎不少见;细菌感染时心肌受细菌毒素的损害。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肌炎可以延及心肌,伴发心肌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为主,脑膜炎球菌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偶尔可侵犯心肌而引起炎症。多种霉菌如放线菌、白色念珠菌、曲菌、组织胞浆菌、隐球菌等都可引起心肌炎症,但均少见。 虫性心肌炎主要见于南美洲锥虫病与弓青工体病。立克次体病如斑疹伤寒也可有心肌炎症。螺旋体

葡萄球菌感染病因

致病葡萄球菌中以金葡菌致病性最强,主要与其产生各种毒素和酶以及某些细菌抗原有关。表葡菌和腐葡菌基本上不产生对人体具毒性的毒素和酶。1.毒素(1)溶血素金葡菌可产生四种不同抗原型的溶血素,α,β,γ和δ,皆可产生完全性溶血。α溶血素尚可损伤血小板、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杀白细胞素杀死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或破坏其功能,使细菌被吞噬后仍可在细胞内生长繁殖。(3)肠毒素为产生食物中毒的外毒素,至少有A,B,C1,C2,D和E六种,口服少量即可引起呕吐和腹泻。(4)表皮溶解毒素此

引起败血症的一些病菌有哪些

1.革兰氏阳性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肺炎球菌、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菌等。 2.革兰氏阴性菌 常见为大肠杆菌,其次为肺炎杆菌、肠杆菌、绿脓杆菌、产碱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菌。病死率可达25%以上。 3.厌氧菌 以脆弱类杆菌常见,其次为厌氧性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4.真菌 以白色念珠菌常见,其次为曲菌、隐球菌等。 病史: 常经由毛囊炎、疖、脓肿、脓疱病、新生儿脐炎等皮肤感染侵入机体,或由中耳炎、肺炎等病灶播散入血。 针对不

肺炎有哪些种类

1、细菌性肺炎 如肺炎链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3、病毒性肺炎 如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4、肺真菌病 如白念珠菌、曲霉、隐球菌、肺孢子菌等。 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体、弓形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 6、理化因素所致肺炎 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药物等引起的化学性肺炎等。

隐球菌肺炎是什么

隐球菌通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肺是感染的首发部位。正常人吸入隐球菌后,引起肺内感染,病变多仅局限于肺部,很少出现症状,常有自愈倾向。若因过度劳累或有免疫缺损的慢性病患者(如晚期恶性肿瘤、白血病、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广谱抗生素及抗癌药等治疗),吸入真菌后在肺内形成病灶,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且多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其症状多为: 1、肺部隐球菌感染的初期,多数病人可无症状; 2、少数病人出现低热、轻咳,咳黏液痰,偶有胸膜炎症状; 3、双肺下部纹理增加或孤立的结节状阴影,偶有空洞形成。

四种病因可致脑膜炎

因为脑膜炎的类型不同,产生的病因就会不同,主要是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这四种类型的脑膜炎,引起的病因也是不同的,包括四种常见的因素:细菌、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可见脑膜炎的致病因素比较多。 脑膜炎虽然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但是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病症,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很大几率上还是能够被治愈的,所以脑膜炎患者要尽早发现疾病,尽早的接受治疗,平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千万不要害怕疾病。 脑膜炎早期患者如能及时到医院治疗,通过常规的治疗,根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相关了解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多从呼吸道吸入,形成肺部病源,经血流播散于全身各器官,30-50%的该病患者有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治疗较为困难,死亡率较高(20-30%),治疗成功与否与(1)是否早期治疗;(2)药物对隐球菌的敏感性;(3)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有关。 症状体症: 1.亚急性起病,病初可表现为轻度间歇性头痛,此后头痛逐渐呈爆裂样剧痛,常伴有恶心、喷射状呕吐。 2.多数病人有发热、精神异常,病程长者有明显消瘦、虚弱等,少数病人

心肌炎分为3类

(一)感染性疾病病程中发生的心肌炎 其致病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霉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或寄生虫。细菌感染以白喉为著,成为该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伤寒时心肌炎不少见;细菌感染时心肌受细菌毒素的损害。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肌炎可以延及心肌,伴发心肌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为主,脑膜炎球菌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偶尔可侵犯心肌而引起炎症。多种霉菌如放线菌、白色念珠菌、曲菌、组织胞浆菌、隐球菌等都可引起心肌炎症,但均少见。 原虫性心肌炎主要见于南美洲锥虫病与弓青工体病。立克次体病如斑疹伤寒也可有心肌炎症。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