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的症状体征具体有哪些
脑血栓的症状体征具体有哪些
(一)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除重症外,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二)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1.颈内动脉系统
(1)颈内动脉系统: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半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2)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主干闭塞时有三偏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尚有失语;
(3)大脑前动脉:由于前交通动脉提供侧支循环,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周围支受累时,常侵犯额叶内侧面,瘫痪以下肢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质性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常出现对介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双侧瘫痪。
2.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动脉:甚罕见;
(3)小脑前下动脉: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4)基底动脉: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征。
(5)大脑后动脉:表现为枕顶叶综合征,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朦等多见,此外还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等。
慢性脑血栓症状有哪些
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近几年患有脑血栓疾病的人非常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了解脑血栓的症状及时进行治疗很重要。
得了脑血栓症状表现:
1、椎基底动脉:眼球运动麻痹、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2、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3、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颅内结构移位(脑疝)的危险。
4、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5、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6、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7、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慢性脑血栓症状,相信大家阅读完上面文章后对这些症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希望每个人在平常生活中都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后就要知道自己是得了脑血栓了。这时候我们就得去医院接受治疗了,越早治疗越早康复。
脑血栓有哪些症状
一、脑血栓常见症状
偏身麻木、眼球偏斜、偏瘫、血液粘度增高、脑沟变宽
二、脑血栓症状:
1.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2.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颅内结构移位(脑疝)的危险。
3.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4.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5.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6.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脑血栓症状
1.颈内动脉系统
(1)颈内动脉系统
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半病变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2)大脑中动脉
为常见。主干闭塞时有三偏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尚有失语。
(3)大脑前动脉
由于前交通动脉提供侧支循环,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周围支受累时,常侵犯额叶内侧面,瘫痪以下肢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质性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
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常出现对介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双侧瘫痪。
2.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
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动脉
甚罕见。
(3)小脑前下动脉
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脑血栓的具体表现症状是什么呢
1. 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2.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 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4. 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5. 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6. 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7. 其他先兆症状
除上述脑血栓的前兆症状外,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
脑血栓症状及治疗方法
脑血栓的症状:
1.发病症状常为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和头晕,有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局灶症状 脑局灶损害症状主要依赖病损血管的分布和供应区脑部功能而定。
(1)颈内动脉:在眼动脉分出之前闭塞时,常见症状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病变时可有失语。如颈内动脉进端血栓影响眼动脉,可出现特征性的病变,即同侧一过性视力障碍和HM“征。
(2)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出现对侧煽瘫、倔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
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当梗死面积大症状严重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甚至可导致死亡。皮质支闭塞时偏瘫及偏身感觉以面部及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对测感觉忽赂等体象障碍。深穿支闭塞时,内囊部分软化,出现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及偏盲,优势半球受损时,可有失语等。
脑血栓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低血压或脑低灌注者可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合理使用降压药,稳定血压;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大面积脑梗死应控制脑水肿和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防治并发症。
2特异性治疗
2.1溶栓溶栓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 5小时内或6小时内。目前临床常采用静脉溶栓及动脉溶栓两种方法。随着DWI/PWI不匹配理论的完善,溶栓时间窗有望突破6小时的局限而实现溶栓个体化,使更多的脑梗死患者获益。
2. 1. 1静脉溶栓方案①对发病4. 5小时内的脑血栓患者,应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或尿激酶溶栓治疗。使用方法: rtPA0. 9mg/kg(最大剂量为90mg)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分钟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小时;尿激酶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分钟,用药前后严密监护患者,出现神智等病情加重情况随时行头颅CT以除外是否有脑出血情况。②对发病6小时内的脑血栓患者,在进行严格利弊评估后,也可酌情予静脉溶栓治疗。
脑血栓疾病的治疗需要及时,而脑血栓的症状也不要放过,一旦人们的身体出现了以上类似的症状,那么就必须要重视起来,而不是马虎的对待,不然对自己的身体造成的危害将会越来越大,对于脑血栓疾病的治疗方法以上内容也有提到,建议根据自己的症状来选择方法进行治疗,以上的治疗方法如果大家都了解的话,那么对人们的帮助就很大。
脑血栓症的征兆
1、近期出现手足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的物品忽然落地。
2、突然出现短暂的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
3、忽然失语,或吐字不清或说话困难,但“心里明白”(意识清楚)而且很快便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痕迹。
4、时常头晕,有的甚至突然晕倒在地,但又迅速清醒。
5、近期曾出现记忆障碍,尤其是记忆力明显减退,乃至完全遗忘。
6、原因不明的智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问题感到费力,工作效率降低。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尽管这些症状很快恢复,也应尽快到医院查明病因,如进行CT,颈动脉超声、血液黏稠度、免疫系统等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脑部海绵体血管瘤症状体征
1.无症状 占总数的11%~44%,轻微头痛可能是惟一主诉,常因此或体检做影像学检查而发现本病。头痛是否与病灶出血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其中40%在6 个月~2 年内出现下述症状。
2.癫痫 占40%~100%,见于大多数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癫痫。海绵状血管瘤比发生于相同部位的其他病灶更易于发生癫痫,原因可能是海绵状血管瘤对邻近脑组织的机械作用(缺血、压迫)及继发于血液漏出等营养障碍,病灶周边脑组织常因含铁血黄素沉着、胶质增生或钙化成为致痫灶。动物实验证实,皮质或皮质下注射含铁离子可制成癫痫动物模型,其中约40%为难治性癫痫。
3.出血 从尸检、手术标本或影像检查常可发现病灶内有不同阶段的出血,而有症状的显性出血占8%~37%。根据计算,病人年出血率为0.25%~3.1%;病灶年出血率为0.7%~2%。大脑半球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更易出血。与AVM 出血不同,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一般发生在病灶周围脑组织内,较少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预后较AVM 好,但首次出血后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增加。女性病人,尤其是怀孕的女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出血率较高。反复出血可引起病灶增大并加重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4.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占15.4%~46.6%。急性及进行性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常继发于病灶出血,症状取决于病灶部位与体积。可表现为静止性、进行性或混合性。大量出血引起严重急性神经功能症状加重较少见。
盘点职业病 电脑血栓症
据报道,新西兰惠灵顿医学研究中心的里查德·比斯利博士在研究一个突然猝死的32岁男子的死因后发现,该男子长时间与电脑打交道,平均每天要在电脑前连续工作18个小时,长期缺乏运动使他的血液很容易凝结,最终凝块已经聚集到了肺部而致命。
这种“电脑血栓症”实际上就是医学上的静脉血栓症。人的身体内有两种血管,一种是把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叫做动脉,另一种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叫做静脉。
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往复,长流不息,保证了人的生命活力。血液不流动了,就凝
固起来,成为血栓。电脑操作人员由于久坐,缺乏运动,再加上下肢离心脏较远,很容易使腿部血液流回心脏不畅而产生凝固,成为血栓。再加上电脑操作者多处于空调的环境中,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发生脱水的现象,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
“电脑血栓症”跟所谓的“经济舱综合症”相似,早期症状是自发性腿肚子痛、肿胀,局部发热,行走痛,甚至造成不能行走。静脉血栓症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引发下肢静脉闭塞和静脉瓣膜的破坏,深部静脉栓塞可致凝块聚集到肺部而诱发肺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至于如何防治“电脑血栓症”,比斯利博士建议说,人们在电脑前办公的时候,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走一走,多喝水,多做小腿和足部的伸展运动,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