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表现
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表现
1、胸腹部不适:出现类似胃部不适的胸腹部不适,与一般胃病不同的是,此种胃部不适是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如生气或过度悲伤等。持续时间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伴有钝痛、灼热及恶心呕吐感。
2、非心前区的疼痛:疼痛可出现在背部、颈部、左前臂、腕部、手指、牙床、咽喉,甚至下肢。这类疼痛虽部位各异,但诱因多是劳累、激动等,且呈阵发性。这些都是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
3、疲劳感:疲乏也是心肌缺血的表现形式。患者多表现为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在活动后甚至连伸直身子的力气都没有。
心肌缺血有哪些症状
1.自发性心肌缺血: SMI发生在日常活动中。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约3/4为此类自发性SMI,表现为一过性ST段压低而临床无症状。通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非体力活动时或脑力活动时。发生心肌缺血时比活动平板试验引起心肌缺血时的心率要慢得多,大约慢20次/min。其中约50%发生在接近基础心率时,提示SMI发作是冠状动脉供血减少而不是心肌需求增加。此外,SMI的发作频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一样,具有典型的昼夜周期变化,以上午为最常见。这种节律变化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儿茶酚胺的分泌等相一致。自发性SMI患者,貌似健康,但常以猝死、心肌梗死为首发临床表现。
2.诱发性心肌缺血:SMI发生在心脏负荷试验时。在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中,约1/3为此型心肌缺血。诱发性SMI表现为运动性ST段压低,而平时心电图可完全正常。提示此类病人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基础上,心肌耗氧增高的结果。
3.有冠心病症状病人的心肌缺血: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心绞痛病人约40%在运动试验中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②部分心绞痛病人在疼痛发作间期表现有持续性ST段压低;③心绞痛病人在药物治疗下的无症状性ST段压低;④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ST段压低。
Pepine把本症患者分为两类:
1.完全无症状者:此类患者平时可完全无临床症状,可能在偶然检查中发现有暂时性心肌缺血,有时生前无法查到缺血证据,仅在死后的检查,发现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及局灶性纤维化区才明确其生前有心肌缺血存在。
2.具有冠状动脉疾病或冠状动脉痉挛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又分为:①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症状;②有时有心绞痛;③有猝死或近乎死亡的发作。这类病人有上述的症状,心电图、核素、或其他检查显示有暂时性心肌缺血而并无症状,这类缺血发作可比伴心绞痛更多见,成为这些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更为常见的形式。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1、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由于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或其缓释片: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秏氧,预防猝死;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
2、心肌缺血是什么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靠有氧代谢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静的时候,心肌的血氧摄取率也很高(约为70%),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当某种原因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而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3、心肌缺血的三个类型
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既往无冠心病病史,也无冠心病症状,只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5%。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大约1/3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后可出现心肌缺血,而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又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心绞痛伴有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发作次数是有症状心肌缺血的3~4倍,尤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Tips:心肌缺血可造成心肌可逆性或永久性损伤,定期进行检查可及早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可做心电图、核素、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首先,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心肌缺血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
临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上述就是关于心肌缺血的发病症状的介绍了,可见其临床表现还是很多的,如果您经常心肌绞痛的话就要谨慎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个相关的检查,一旦确诊就需要立即治疗,因为心肌缺血一旦发作,危害会是很难预料到的。
心肌劳损是什么症状
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这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死亡后尸检,几乎均证实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有明显狭窄病变。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冠心病中非常普遍,且心肌缺血可造成心肌可逆性或永久性损伤,并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泵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因此,它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类型,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冠心病中发生率高,远远超过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其在临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完全的SMI。即既往无冠心病病史,也无冠心病症状,但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其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5%;
②心肌梗塞后仍有SMI发作。大约占心肌梗塞总数的1/3。
③心绞痛患者伴发SMI,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属这一类型,仅有一小部分心肌缺血发作伴随着症状。
有资料表明,心绞痛者75%也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发作次数是有症状心肌缺血的3~4倍,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无症状心肌缺血者高达84%~90%或更高,①型病人由于从未诊断过冠心病,因此对其诊断相当困难,应将老年、安静时心电图有ST—T改变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等易患人群列为首要检查对象。Holter可以监测心肌缺血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生频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动态变化、及其与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为目前公认的用于监测SMI的最简单而常用的方法。
目前,可以肯定地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可以引起心脏功能改变,心肌电生理活动及心肌代谢异常,与有症状发作的心肌缺血比较具有同等程度的影响,且具有一些潜在的并发症,主要有:
①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有密切的关系,且是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影响因素。Meissner等报道,美国每年45万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时,常伴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②无症状性心肌梗塞。SMI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性心肌梗塞,在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约有20%~25%为无症状的。起病常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如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死亡率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梗塞患者。
③缺血性心肌病。缓慢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可以造成心肌广泛弥漫性的纤维化,形成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
因此,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状态,防止冠心病意外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 ,首先要改变工作生活方式 ,适当锻炼 ,节制饮食 ,控制血脂 ,减轻体重 ,必要时去医院检查 ,并服用相关药物。
心肌缺血有哪些症状
一、心肌缺血常见症状
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细胞的浊肿、睡觉时心跳加快
二、心肌缺血症状
1.自发性心肌缺血: SMI发生在日常活动中。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约3/4为此类自发性SMI,表现为一过性ST段压低而临床无症状。通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非体力活动时或脑力活动时。发生心肌缺血时比活动平板试验引起心肌缺血时的心率要慢得多,大约慢20次/min。其中约50%发生在接近基础心率时,提示SMI发作是冠状动脉供血减少而不是心肌需求增加。此外,SMI的发作频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一样,具有典型的昼夜周期变化,以上午为最常见。这种节律变化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儿茶酚胺的分泌等相一致。自发性SMI患者,貌似健康,但常以猝死、心肌梗死为首发临床表现。
2.诱发性心肌缺血:SMI发生在心脏负荷试验时。在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中,约1/3为此型心肌缺血。诱发性SMI表现为运动性ST段压低,而平时心电图可完全正常。提示此类病人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基础上,心肌耗氧增高的结果。
3.有冠心病症状病人的心肌缺血: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心绞痛病人约40%在运动试验中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②部分心绞痛病人在疼痛发作间期表现有持续性ST段压低;③心绞痛病人在药物治疗下的无症状性ST段压低;④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ST段压低。
Pepine把本症患者分为两类:
1.完全无症状者:此类患者平时可完全无临床症状,可能在偶然检查中发现有暂时性心肌缺血,有时生前无法查到缺血证据,仅在死后的检查,发现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及局灶性纤维化区才明确其生前有心肌缺血存在。
2.具有冠状动脉疾病或冠状动脉痉挛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又分为:①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症状;②有时有心绞痛;③有猝死或近乎死亡的发作。这类病人有上述的症状,心电图、核素、或其他检查显示有暂时性心肌缺血而并无症状,这类缺血发作可比伴心绞痛更多见,成为这些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更为常见的形式。
三、心肌缺血诊断
诊断方法:
3)201铊显影和82铷中子发射断层扫描:是获得 ST段压低时,心肌缺血的证据。82铷中子发射断层扫描更能反映心脏缺血情况。
4)冷加压试验:把病人肢体放在冷水中诱发血管、包括冠状血管收缩,然后做心电图检查。
5)X线胸片检查冠状动脉严重粥样硬化者可以发现冠状动脉钙化点。
6)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但毕竟由于其创伤性,不能用来对无症状的病人检测。
诊断要点:
1.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肌缺血的患者在接受心电图(包括心电图负荷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核素、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时,常可发生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2.没有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尽管这类患者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血发作时无与心肌缺血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如心绞痛等。
3.常伴有多种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4.心肌缺血的患者常有多项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和超重或肥胖等均可视为心肌缺血的辅助诊断标准。
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
心肌缺血多发于中老年人,但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年轻人得病的几率也在增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对生命有着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无论是来自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还是熬夜晚睡带来的疲惫,都似乎让人的心脏难以长期承受。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呢?我们该如何判断以进行及时治疗呢?
判断心肌缺血可进行两类检查
1.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2.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3.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也可能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4.心肌缺血患者还会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5.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6.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一定要留心哦!为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一般来说,诊断心肌缺血可进行两类检查:一是传统的无创性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CT、核磁共振;二是有创性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超声波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狭窄程度、病变性质和血管之间有无侧支循环等,对于明确诊断、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指导药物治疗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肌缺血应该吃什么水果
1、苹果
苹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苹果对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对于心肌缺血来说,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能够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肌缺血。平常家里可以多预备一些苹果,注意每天坚持食用苹果。香蕉同样具有丰富的钾离子,不妨多吃。
2、猕猴桃
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其维生素含量高,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于心肌缺血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核桃
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防止动脉硬化带来的心肌缺血症状。具有补心健脑的功效。
4、山楂
山楂中有丰富的扩张血管的物质,具有增强心肌,调节血脂,减少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对预防心肌缺血有很好的疗效。
苹果,猕猴桃,核桃和山楂这四个水果都是心肌缺血患者应该去吃的水果,因为这四个水果可以帮助心肌缺血患者去对坑心肌缺血这个疾病,减轻自己所承受的痛苦,最后我希望以上的介绍会对心肌缺血患者有所帮助。
心肌缺血吃什么水果好
1、苹果。苹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苹果对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对于心肌缺血来说,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能够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肌缺血。平常家里可以多预备一些苹果,注意每天坚持食用苹果。香蕉同样具有丰富的钾离子,不妨多吃。
2、猕猴桃。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其维生素含量高,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于心肌缺血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心肌缺血吃什么水果好
3、核桃。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防止动脉硬化带来的心肌缺血症状。具有补心健脑的功效。
4、山楂。山楂中有丰富的扩张血管的物质,具有增强心肌,调节血脂,减少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对预防心肌缺血有很好的疗效。
心肌缺血是许多疾病的先兆,心肌缺血的治疗十分重要。除了吃水果能预防心肌缺血外,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少吃一些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那么心肌缺血就从根本上得到预防。对于较严重的心肌缺血,除了饮食治疗外,要就医进行药物治疗。
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心肌缺血对心脏和全身都可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氧是心肌细胞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而氧是通过血液输送给细胞的。心脏没有“氧仓库”,完全依赖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会引起缺氧。缺氧的直接后果是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减弱,产能减小,使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时,代谢的废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时地清除,易产生不利影响。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终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缩,通常会出现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缩,就会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这种情况突然发生,心肌缺血的症状就会出现非常危险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与这种情况相关。
心肌缺血还会损害舒张功能。收缩不良和舒张不良结合起来,易导致心室充盈压升高,引起肺充血,还可引起复杂的物质代谢紊乱和心肌电活动失常。因此,一旦出现心肌缺血,应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才可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心机缺血 是冠心病的一种,治疗方案为选择硝酸脂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脂或其缓释剂型),作用为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还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一方面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风等。
无症状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大约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无心绞痛发作史;但近90%的尸检中,发现这些人均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美国约2%~4%貌似健康的无症状的中年人,检查发现有明显的冠脉病变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心电图可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与猝死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此外,有人报道,美国每年有45万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时,常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亦有人对5209例冠心病病人进行30年随访观察中发现,25%的心肌梗死是无症状的,其10年内死亡率为84%。结果表明,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医学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因此,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它可影响各型冠心病的预后,所以应积极诊断与治疗。
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饮食,六个字,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