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癌痛有多种手段
消除癌痛有多种手段
癌痛是种类最多、类型最全、机制最复杂的一类疼痛,严重伤害患者心身健康。随着癌瘤生长、扩散,压迫周围神经等组织,患者会逐渐产生疼痛等不适,但此时疼痛往往相对集中和单一。随着病情加重,癌瘤向骨骼、神经及内脏等组织扩散、转移,晚期患者往往难以说清疼痛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只是感觉疼痛难忍,而且是成片甚至全身疼痛,有时连喘气、翻身都会带来难忍的剧痛。慢性剧烈疼痛得不到缓解,往往会发展成为顽固性癌痛,这也是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近25%的癌痛病人有严重抑郁倾向。
药物治疗可使70%~90%的癌痛患者得到比较好的缓解。如果癌痛缓解不好,还可采取微创介入、神经阻滞等治疗,可以与镇痛药物配合使用,给予病人更好的治疗结果。据调查,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10万名病人中,只有4个病人在病情不需要继续服药镇痛或者减量使用的情况下,出现了精神依赖症状。有些癌症病人停用止痛药,也会出现依赖症状,但这属于正常的躯体依赖,根源是肿瘤引起的疼痛没有消除,不是上瘾。
疼痛对于癌症患者是雪上加霜,止痛治疗则是雪中送炭。事实上,对癌症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是患者最基本的一种需求。早期、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刻不容缓,力争达到“睡眠不受疼痛影响、白天安静时无疼痛、站立活动时无疼痛”的标准,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新一代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新一代双磷酸盐的临床应用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癌痛,新一代放疗技术和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癌痛;结合新一代口服吗啡缓释片和多瑞吉贴片,可以做到让绝大多数癌痛患者不疼痛。特别是新一代有效的物理治疗手段和化学药物、靶向药物还可以使止痛药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癌痛需要包括肿瘤科、麻醉科、神经科、康复科、中西医等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另外,晚期癌痛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患,精神科和心理医生的密切合作将给予癌痛患者细致的心理治疗和干预。
怎样减轻癌痛
一、正确有效地为他们的亲人止痛是他们对肿瘤医生最迫切的要求,是肿瘤治疗重要的部分之一。 人的五大生命特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无痛;无痛是基本人权!控制疼痛是医生的神圣职责;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是社会人道主义的体现。
二、癌痛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1、生理:功能减退、体能和耐力降低、恶心、食欲减低、睡眠不好或失眠
2、心理:焦虑、恐惧加重;消遣、娱乐受限;抑郁、苦恼;不能集中精神 过度考虑身体的疼痛;失去自控。
3、社会:社会活动减少;性功能和情感减低;失去生活信心自杀率提高
4、精神:痛苦加重;改变想法;重新评价宗教信仰。
三、癌痛治疗的目的和标准 增加无痛睡眠时间、缓解休息时的疼痛、缓解与运动相关的疼痛,使用各种止痛方法获得全身疼痛的缓解,使患者及其家属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
1、癌痛原因 多种因素构成:(90%)肿瘤直接侵犯、肿瘤组织产物的刺激、转移灶(骨、肝、肺转移)、神经损伤、水肿、受压等、治疗(手术、介入、穿刺、放疗等) 原因不明:(8-10%)
2、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症疼痛最基本的方法 特点:疗效好,作用肯定,显效快,安全,经济。 方法: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止痛药和辅助用药。
3、合理选择镇痛药 约90%癌痛可以通过药物、非药物和抗肿瘤综合治疗得到有效控制。药物是治疗癌症疼痛是最主要的手段。
1)、阿片类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地位:阿片类药物---最古老、最主要的止痛药,“尽管治疗癌痛的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多种多样,但是在所有的止痛治疗方法中,阿片类是癌痛治疗不可少的药物。对中重度癌痛病人,阿片类止痛药物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国际麻药管制局(INCB)强调必须保证止痛治疗的阿片类药物供应”。
2)、吗啡的主要优点:吗啡镇痛作用强;对吗啡的药理学研究深入;无器官毒性,且连续服用无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吗啡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可以得到,且价格不贵;无“天花板效应”;可提供多种剂型尤其是缓释片;有特效解毒药。
3)对吗啡的正确理解: 身体依赖性(耐受性):是阿片类药物药理学性质决定的,和其他类药物一样属戒断症状,生理反应表现连续使用阿片类药物后机体出现的适应性变化和耐受性,在中止使用或减少剂量后出现戒断症状。处理:治疗原发病,逐渐减量,替代药物,心理治疗。 心理依赖性(成瘾):以追求欣快感为目的,使用药物后,从心理上产生对药物的渴求,强迫性使用,在戒断症状(身体依赖性)得到控制后仍有显著的难以克制的服用及相关的心理、行为反应,不择手段的觅药行为,且可遗留终身。癌症病人使用吗啡成瘾极为罕见。
目前癌痛治疗有十大“手段”
第一是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癌痛,比如肺癌锥体转移的癌痛,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锥体,置换人工锥体和填充骨水泥,既可以有效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缓癌症发展、防治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如病理性骨折或截瘫。
第二是化学治疗。大多数实体瘤都可以通过有效化疗缓解癌痛,晚期癌症的治疗目的不是为了根治疾病,而更多的是为了降低肿瘤细胞负荷,减轻癌痛,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应当相信,化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癌痛,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抗癌新药。
第三是放射治疗。放疗止痛勿庸置疑,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现在精确放疗技术,使放疗定位越来越精确,只精确放射有损害的骨痛部位,周围的健康组织不受损伤。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可以保证做到精确放疗、有效止痛。
第四是分子靶向治疗。典型的癌症就是晚期非小细胞癌,晚期非小细胞癌发生骨转移出现癌痛,通过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同样可以有效缓解癌痛。近年来上市的易瑞沙和特罗凯等分子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肺癌、缓解癌痛、显著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五是内分泌治疗。典型的癌症是乳腺癌,晚期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很高。有效的内分泌治疗治疗原发病灶,同样也可以缓解骨痛。在医生的科学指导下,结合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第六是双磷酸盐药物治疗。肺癌骨转移出现骨痛是因为骨组织的溶骨性破坏,导致一系列的骨相关事件,如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双磷酸盐药物减缓骨溶解代谢,增加成骨代谢进程,阻碍骨的溶骨性破坏,减缓骨痛,避免骨折。目前。有效的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双磷酸盐药物治疗已经使成千上万的癌性骨痛患者获得了好的生活质量。
第七是止痛药物治疗。我们强调的治疗原则就是“三阶梯止痛”。建议止痛药能口服尽量口服,而且按照疼痛分级口服弱或强的吗啡药物。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缓释吗啡片剂,每12小时口服一次。强调一定要按时定时给药。同时也有芬太尼贴剂,临床应用吗啡类药物止痛时要注意恶心、呕吐和便秘副作用,给予对症处理。
第八就是物理治疗。除了放射治疗外,还有射频消溶、介入治疗和神经损毁术都属于局部物理治疗,冷冻和热疗也都属于物理治疗,对于缓解癌痛临床效果肯定。目前物理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介入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好。但是都要强调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地应用上述的各种治疗手段和药物治疗癌痛。
第九个治疗是中医药治疗。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和活血化淤的理论同样可以缓解癌痛,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模式已经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最后一个是“话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结合有效的治疗癌痛的手段,对于真正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很有帮助。
如何消除癌症疼痛
现状:仅一成癌症患者主动报告疼痛
很多人患上癌症后,直到临终前,一直在与持续的剧烈癌痛相伴。癌痛影响睡眠和食欲,癌症患者免疫力下降,情绪抑郁,意志消沉,简直“生不如死”。
“的确,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以及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疼痛能够引起疼痛神经的强烈兴奋,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内分泌等功能,不及时治疗容易耽误病情。疼痛不仅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慢性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疾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肿瘤科主任林丽珠教授告诉记者,国内外对癌痛治疗的重视和认识已经越来越充分,将缓解疼痛当成癌症治疗的重要环节。但客观来讲,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癌痛治疗仍处于普及阶段,普遍存在着止痛治疗不充分的现象。这与患者缺乏疼痛治疗常识有关,而医务人员对不同止痛药物了解少并缺乏使用经验、对癌痛评估不充分,甚至把“难治性疼痛”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情况也确实存在。特别是大多数非肿瘤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疼痛治疗方面培训不足,认为有些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癌症由医生诊断,但疼痛比较特殊,很多病人都不知道要把疼痛告诉医生。”林丽珠指出,只有一成的患者会主动报告疼痛。有的病人认为疼痛是癌症的必然产物,止痛药等同于“鸦片”,吃了会上瘾。有些地区虽然开始重视个体化治疗,但是缺乏可供参考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少医生对癌症疼痛治疗的手段掌握不多,未能识别出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掩饰的疼痛,导致对疼痛的评估不足、镇痛药物用量或强度不足。
措施:推行“无痛示范病房” 普及规范化疼痛治疗
“让癌症患者远离疼痛,是患者的权利,更是医师的责任。”林丽珠透露,基于目前癌痛控制的现状,广东省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委员会将率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全省10家三甲医院成立“无痛示范病房”。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卫生部的支持,卫生部医政司将发文在全国100家医院推广此项目。
“其实,患者无需忍痛度日。”林丽珠介绍说, 1980年,全球第一个吗啡控释片的诞生,掀开了口服吗啡治疗癌痛的新一页。到了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提出了著名的“癌痛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虽然,现在镇痛药物仍然为数有限,但按照这一原则,90%的癌症患者的疼痛都可得到缓解。现有的循证研究也显示:应用口服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其中70%~90%的患者可以达到理想镇痛。
我国1990年12月正式将这一原则引入国内,目前,广东省率先成立的无痛示范病房的治疗也是在这一治疗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无痛示范病房里,每个病床都挂有疼痛评分图,将疼痛分成0~10度,病人可自我评估疼痛。医务人员对疼痛病人的治疗都有规范化的流程,在疼痛评估的基础上指导病人服药,如:当疼痛强度仅为2~3时,只用25%剂量的药,达到4~6时,用25%~50%剂量,升至7~10之间时,就要将镇痛药的剂量加大到50%~100%。此外,医生还会对疼痛患者适当地做心理舒缓引导,并及早预防和处理对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提醒:巧用药物 告别疼痛
“要尽早告别疼痛,建议患者出现疼痛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切莫强忍。”林丽珠提醒说,看病时须找专科医师,如肿瘤医师或痛症专科,分清楚自己患的是急性疼痛还是慢性疼痛,是肿瘤引起的疼痛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一般来说,由各种病症引起的,如阑尾炎、骨折等都会引起急性疼痛;而发病缓慢或持续时间长的为慢性疼痛,癌痛就在此列。
除了分清疼痛的急慢性,对疼痛程度的客观评估也很重要。“这是指导用药的主要依据。”据林丽珠介绍,止痛首选口服的止痛药物。轻度的疼痛,一般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扑热息痛等。中度及重度的疼痛,则需要用可待因、吗啡、羟考酮等阿片类镇痛药物。这类药物是目前已发现的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毒副反应相对较小,可作为癌痛患者长期治疗的主要药物。其镇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令人放心的是,国内外众多研究显示:慢性癌痛患者长期用阿片类药物作止痛治疗时,成瘾的发生率极为罕见。
“但临床上也有患者用了药癌痛仍未得到理想控制的。”林丽珠称。比如,在用口服吗啡治疗的患者中有10%~30%未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她认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剂量不足,二是出现了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严重便秘甚至尿潴留等,或者是两者兼有,这就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剂量不足,可以按照疼痛的评估以及药物调整方法进行;而对于不良反应的处理,除了西药的对症处理外,中药对止痛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如对于恶心呕吐的治疗,轻者可用生姜、陈皮、木香、半夏等入药治疗,或熬生姜红茶水止呕,或口服藿香正气丸(水)等;重者则应找医师辨证开方服药,或以针灸的方法治疗。
生物抗癌家庭护理
1、心理护理: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由于病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俱心理,有的对治疗失去信心、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这些情绪不但无助于机体调动自身能动性与疾病作斗争,反而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要及时了解病人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2、癌痛护理:疼痛一直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缓解癌痛也成为了癌症患者护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癌症患者常要经历较长的病程及难以控制得疼痛,可通过药物对症治疗癌痛。赵进明主任提醒,患者在使用止痛药前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合理用药。此外还可以采取心理疗法来减轻癌痛。例如通过听音乐、看电视、读书、读报等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绪。
3、家庭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并发症。晚期肿瘤病人全身营养差,有时合并水肿,极易产生褥疮.要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经常给病人翻身。鼓励病人起床活动,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泌尿道等系统的感染的发生。
治疗癌痛的五大方法
周围神经阻滞及微创介入射频治疗
癌症疼痛较局限,应用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时,使用局麻药物阻滞周围神经,或采用射频手段毁损神经,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主要示用于疼痛部位较局限的肢端癌痛,如头面部、四肢、浅表的胸腹部等部位。常用的神经阻滞包括眶上神经阻滞、眶下神经阻滞、颏神经阻滞、枕大神经阻滞、肩胛上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胸神经阻滞等。
硬膜外腔神经毁损
硬膜外腔神经毁损系将神经毁损药物注入硬膜外腔,破坏脊神经传导,产生节段性镇痛的方法。与周围神经毁损相比,硬膜外腔神经毁损可同时阻断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阻滞范围大,效果确切。因神经毁损药物不直接接触脊髓及马尾神经,故膀胱与直肠括约肌受累的可能性较蛛网膜下腔阻神经毁损少。
腹腔神经丛化学药物毁损
腹腔神经丛乙醇毁损是治疗腹部肿瘤引起的疼痛,特别是胰腺癌痛的有效方法,60%-85%的患者可以获得完全无痛。腹腔神经丛毁损可有效缓解腹腔内肿瘤引起的上腹痛和背部牵涉痛,最常用于胰腺癌,对远端食管、胃、肝、胆管、小肠、近端结肠、肾上腺和肾的肿瘤性疼痛也有效。腹腔内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腹腔神经丛毁损。
脊髓电刺激技术(SCS)
脊髓电刺激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用一种舒服的“麻刺感”替代了病变部位的“疼痛感”而达到镇痛的目的,具有不破坏神经,治疗过程完全可逆,不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等突出优点,堪称癌痛有创治疗中的“绿色疗法”。在美国,每年有近二十万患者接受这样的治疗,并获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
蛛网膜下腔药物输注系统(吗啡泵)
吗啡是癌痛治疗的“金标准”。蛛网膜下腔应用吗啡的剂量只有口服的1/300、静脉的1/100。用药量的减少,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吗啡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药物调整的空间,有利于获得理想的镇痛效果。该系统经局麻手术植入,一次灌注吗啡,可以支持半年用药,对全身各处疼痛均有效,并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疼痛时段,调整给药方案,是当前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最先进方法。
中医偏方治疗肉瘤
1、阴寒凝滞证。主证:骨瘤初起,酸楚轻痛,遇寒加重,局部肿块,皮色不变,压痛 不著,甚至不痛,病程较长。舌淡、脉细沉迟。治法:温阳开凝、通络化滞。
方药:熟地30g,肉桂3g,鹿角胶10g,麻黄1.5g,白芥子6g,炮姜1.5g,生甘草3g, 威灵仙30g,补骨脂20g,透骨草15g,路路通10g,川乌2g,草乌2g。
2、毒热蕴结证。主证:骨瘤迅速增大,疼痛加重,刺疼灼痛,皮色紫暗红瘀,肢体活 动障碍,有时伴有发热,大便干秘。舌暗红有瘀点,脉细数或弦数。治法:清热解毒,化瘀 散结。
方药:肿节风30g,龙葵30g,忍冬藤30g,蒲公英30g,威灵仙30g,透骨草30g,徐 长卿20g,天花粉20g,黄柏15g,刘寄奴15g,黄芩10g,地鳖虫10g,赤芍10g,乳香5g, 没药5g,生甘草3g。
袁希福教授提醒,尽管很多偏方对于治疗骨肉瘤曾经起到过有效作用,但是针对于每个患者的体质不同,治疗效果也会出现不同,因此不能作为正规的治疗方法进行使用,尽量配合正规的中医药辅助食用,例如三联平衡疗法,可有效缓解某些患者对于一些偏方的不适用症状。同时,患者在进行食用时,一定要经过主治医生的建议后,再进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作用。
"三联平衡疗法"是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经过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所研究出来的一套新型有效的治疗癌症的中医疗法。此疗法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实现患者自身机体的“自主抗癌”。并且还能够解决肿瘤治疗中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晚期肿瘤和难治性肿瘤的治疗、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的难题。
三联平衡疗法有哪些优势?
1、能够准确识别精确遏制癌细胞,减少并发症。在人体内准确识别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对癌细胞实施精确遏制的同时,还能加速正常细胞的生长和代谢速度,产生多种蛋白质,全面改善体内环境,消胸水、腹水,降低癌症并发症的发病率。
2、无毒副作用,纯天然的中药材,不会刺激胃肠道,也不会损害骨髓的造血功能,适合体质虚弱的肺癌患者服用。这是中医治疗癌症的优势之一。
3、抑制癌细胞扩散途径,切断癌细胞供养源。抑制癌细胞周围新生血管的生成,切断癌细胞的营养源,降低癌细胞生长速度。
4、防止复发:改善微循环,使血管壁光滑,降低癌细胞的着床率。
5、杜绝转移:降解癌细胞膜的酸化环境,引起癌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增加静电吸附作用,使原有癌细胞紧紧粘附在原发病灶上,无法脱离原发病灶而发生转移。
6、消除癌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阻断痛觉神经传导,消除癌痛。
7、供养、减毒、增效:提供多种营养物质,保护消化及造血系统不受伤害,提高骨髓细胞及白介素的数量,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
专家提醒,对于骨肉瘤的治疗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原则,才有完全治愈的希望。希望上述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广大患者更好的摆脱疾病的干扰,确保生命质量。
化症回生片到底有无疗效
肿瘤患者的癌肿块逐渐增大变硬,并伴随愈来愈严重的疼痛,是众多癌症者面临的痛苦。中医中药提倡治疗过程中采用软坚散结的方法来消除癌痛。化症回生片的第二大功效就是:“软坚散结消癌痛”。
化症回生片中采用鳖甲胶、水蛭、阿魏、虻虫等软坚散结、破血化瘀的中药,配合没药、苏木、姜黄等止痛良药,在缩小肿块软化肿块的同时消除癌痛。其中阿魏经实验验证:对癌细胞有效杀伤率高达91%,含有的126种活性成分可破坏癌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直接杀死癌细胞,并且有良好的镇痛功效。
临床证明:化症回生片具有特殊的消癌痛的疗效。上海中山医院中医科对本品止痛作用进行了专门临床验证,证明了本品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中药。一般患者服用化症回生片后三至五天即可达到明显止痛效果。
早期肝癌是否能够治好呢
早期肝癌是否能够治好呢
肝区疼痛:肝区疼痛也是肝癌的症状之一,常由肝癌的肿瘤生长迅速使肝包膜张力增大,或肿瘤累及肝包膜所致。肝癌患者的疼痛多位于右肋胁部或剑突下,初起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肝癌的疼痛可时轻时重或一段时间内自行缓解,甚或消失。
肝癌早期的治疗方法:
方法一:手术切除
对于大多数肝癌早期患者来说,进行肝癌切除是能够治愈的,因为此时癌肿较小,尚未发生扩散转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但是,具体的效果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条件来进行评估,一般肝癌早期的治疗手术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身体素质较好,癌肿越小者其五年生存率越高。
方法二: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通过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达到抑制肿瘤、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手术、放化疗的不足,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调节恢复机体内的免疫功能,杀死成形的肿瘤细胞,抑制新的肿瘤细胞的形成,阻断肿瘤复发转移的本源,是治疗肝癌的最好的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早期肝癌患者,也是有生命危险的,因为在这个时候,很多并发症也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出现,而这些并发症在一开始,并不容易被肝癌患者察觉,等到我们去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它们已经和肝癌“结为一体”,共同危害我们的生命健康。
肺癌用什么药治疗
肺癌吃什么药?中药
由白果树、白毛、野菌、麦冬、仙鹤草、黄芪等十几味天然地道药材配制而成的,药效直达病灶,快速改善肺癌症状,缓解癌痛,止咳平喘,行气祛痰,全面调理肺部健康,疗效显著。
肺癌吃什么药?西药
通过服用一定的西药来减轻疼痛,有一定的消炎镇痛效果。但是副作用大。
肺癌吃什么药?食疗
白果枣粥:白果、红枣、糯米。将白果、红枣、糯米共同煮粥即成。早、晚空腹温服,有解毒消肿等作用。
4肺癌吃什么药?饮食注意
忌油腻、粘滞生痰的食物。
肝癌病程分几期
肝癌病程大约两年半时间,其中两年都是在没有症状的早期阶段,一旦出现症状就只有半年的存活时间。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单个癌结节直径小于2厘米的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66.3%,10年生存率为48.9%。肝癌的自然病程分为早期亚临床期、亚临床期、中期和晚期四个阶段。早期亚临床期,无任何症状,影像学也难以发现,时间约10个月;亚临床期,常由影像学发现,有些病例可能出现慢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一般10个月。此时若能早期诊断,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60%—70%;中晚期肝癌除了原来慢性肝病的症状外,出现肝区疼痛、消瘦、黄疸、发热,查体可以发现肝肿大、结节状、有压痛或叩痛、恶液质等,时间约6个月。
九成癌痛患者可有效止痛
九成晚期肿瘤患者会出现疼痛
林丽珠介绍,我国目前有癌症病人超过700万,各期癌症患者中有一半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0%为轻度疼痛,30%为中度疼痛,30%为重度疼痛, 晚期患者中出现疼痛的比例更高,可高达60-90%。在癌痛患者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未得到任何治疗,大约每天有100万癌症病人在忍受着痛苦的折磨。国内 最新资料指出:我国肿瘤疼痛的病人中仅有41%得到有效缓解,而晚期癌痛仅有25%得到有效缓解。
据了解,引起癌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包 括肿瘤侵犯、肿瘤治疗、肿瘤相关及其他因素等等,其中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约占癌性疼痛的80%。癌痛不仅是躯体受到有害刺激的结果,而且患者的精神、心理 状态和社会、经济因素也能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大多癌痛的常常是一种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九成癌痛患者可有效止痛
其实,这些癌症患者本无需受到癌痛折磨。林丽珠介绍,癌痛患者通过三阶梯镇痛法是可以将疼痛有效控制。三阶梯镇痛法是根据疼痛的不同程度,单独或联合应用固醇类抗炎药、弱阿片类药物和强阿片类药物,配合其它辅助药,按阶梯给药。
林丽珠介绍,三阶梯癌痛给药的五个重要原则:按阶梯给药、优先考虑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和注重实际效果。只要正确遵循该方案的基本原 则,90%的癌痛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最常见的止痛药物有塞莱昔布、芬必得、曲马多、路盖克、泰勒宁、颅痛定、可待因、吗啡、羟考同、芬太尼等等,其中有 针剂、片剂、贴剂,有即释剂、缓释剂、复合剂等等。
针对有些患者担心止痛药副作用大的问题,林丽珠解答,癌症患者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时,多数都会受到便秘等副作用困扰。其实可以配合中医药来治疗,一来提高患者的体质,增强患者的耐受性;二来缓解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医外治法让患者远离癌性疼痛
什么是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癌痛方面成为中医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同时,外用药物治疗癌痛也受到国际疼痛研究领域的关注。
外治中药采用体表直接给药的方法,药物经皮肤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并且可避免口服药物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副作用。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脾胃吸收能力减弱,单靠内服药效果不佳。
由于药源广泛,中医外治法无须特殊仪器和设备,操作简单,在家庭及社区医院应用易学易做,适合各级医院使用,尤其为广大基层医院所宠爱。在肿瘤临床的广泛应用,丰富了肿瘤的治疗手段,与止痛药配合使用,可增强止痛药的疗效,减少其用量,减轻其副作用,是癌性疼痛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方法,被广泛接受。值得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发掘研究,推广应用。
认识癌性疼痛
有关中医药治疗癌痛的报道较为丰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仍局限于经验治疗阶段。对于病因病机的探讨和规范化治疗的研究十分有限,缺乏针对不同病因和中医证型的个体化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广泛应用。
因此,针对不同原因的癌痛采取相应的中医外治,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中医外治癌痛的疗效,使得中医外治癌痛的发展更加合理化、多样化和个体化。
目前,中西医结合肿瘤医生已经创新性的采用了癌痛审因辨证治疗模式,建立了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痛觉传导通路将癌性疼痛分为3种类型:躯体痛、内脏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骨癌治疗手段
1、初期骨癌联合手术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可以新鲜蔬菜,如胡萝卜、苋菜、油菜、菠菜、韭菜、芹菜、芦笋、菜花、南瓜、西红柿、红薯等为食。
2、中期骨癌联合手术后患者的饮食:饮食当以清淡,偏于温补,如气虚者宜食用大枣、莲子;血虚者宜食用花生、核桃;阴虚者宜食猕猴桃、芦笋;阳虚者宜食用长刀豆子、生姜等。宜多吃具有抗骨癌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鲎、蟹、羊脑、海参、牡蛎、鳖、龟、沙虫、鹿血、大叶菜、麦片、小苋菜、油菜籽、沙枣、香芋、栗、野葡萄。
3、晚期骨癌患者联合手术后的饮食:饮食当以大剂滋补为主,可采用蚕蛹、猕猴桃、大枣、香菇、猴头菇、海带、带鱼、银耳、牛奶等。宜吃具有止痛消肿作用的食物。
所以说,虽然手术切除普遍为大家所接受,但不是所有骨癌患者都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如果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其他的骨癌治疗方法也是可供选择的,只要依据骨癌的具体病程和自身的具体状况,一定可以做到选择正确的骨癌治疗方法。
走出癌痛控制的误区
20世纪后半叶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迅速增高。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癌症年死亡已经超过700万,我国卫生部2000年统计,城市中癌症死亡已占首位,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140万。
由于很多癌症病人在发现时常常已不能进行根除性治疗,因此,who将姑息治疗列为癌症规划中4个重点之一。上海市恶性肿瘤防治规划也已把“癌症三阶梯止痛”及“癌症姑息治疗”列入规划,并把晚期肿瘤的收治列为上海市十大实事之一,在全市每区设立晚期肿瘤收治定点病房。日前,上海市抗癌协会还专门成立了“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进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推广新技术,不断提高在姑息治疗领域中学术水平。
姑息治疗中又以癌症疼痛的治疗为突破口。为此,本刊特约专家撰文介绍有关癌痛控制问题。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70-80%的恶性肿瘤病人到了晚期,疼痛成了他们的主要症状。持续剧烈的疼痛常使病人睡眠不安,食欲减低,情绪低下,以致极度疲乏,全身衰竭,加重了肿瘤病情的不断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不但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痛苦,同时对家属、朋友乃至社会都造成极大的负担。由于不能忍受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接受抗癌治疗的意志。所以,控制疼痛可使肿瘤患者在有限的宝贵生命中,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而活得有价值。
资料显示:癌痛得不到控制是普遍现象,世界上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忍受着癌痛的折磨,每年全世界接受抗癌治疗的成年人和儿童中50%的人有疼痛,而其中50%的人达到中到重度疼痛,30%的人为难以忍受的疼痛。我国现有癌症病人约240万人,每年新发癌症病人约180万人,因癌症而死亡的人约有140万人,其中有近100万人遭受着癌痛的折磨,因此癌痛的控制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癌痛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是由于癌细胞向周围浸润性生长以后侵犯了神经组织以及癌细胞扩散转移到神经干、神经根、神经末梢等部位或侵犯了神经末梢的骨膜等组织引起的,另外,癌肿使肠道、胃等空腔脏器梗阻,造成张力增高,或者癌组织感染、溃疡、坏死等。肿瘤压迫、牵拉肌肉、肌腱等组织,也会引起疼痛。
根据引起癌性疼痛的原因可分为:直接由癌症本身引起(骨受累、神经受累、内脏器官受累):肿瘤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的肿瘤浸润或转移都可引起疼痛,其中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约占80%。
由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外科治疗后如手术后瘢痕痛、幻肢痛等;化疗后静脉炎、神经病变、溃疡等;放疗后纤维化、神经损伤、放射性脊髓炎等。
间接与癌症相关的疼痛。如便秘、褥疮、肌痉挛等引起的疼痛。
与癌症无关的疼痛:由并发症引起或病人原来就有的疾病如痛风、关节炎等。
癌痛有办法治疗
癌性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疼痛,引起癌痛的原因常较复杂。因此癌痛的治疗也不同于一般的急性疼痛,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通常,无论是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所引起的疼痛,既能控制肿瘤又能缓解疼痛的方案常是首选的方法。根据目前癌痛治疗的经验,治疗手段常分为两大类,即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和针对肿瘤并发症的治疗,而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都有赖于各种疗法或综合疗法的有效性。
一、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可将大块肿瘤切除,从而可以解除压迫、梗阻等;达到止痛的目的。
放疗: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所产生的压迫与浸润,通过放疗有些甚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一些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通过放疗可使部分肿块缩小,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化疗:一些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如:绒毛膜上皮癌、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白血病、卵巢癌、睾丸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通过化疗可以缩小或消除肿块,从而解除压迫和梗阻,迅速缓解疼痛;对于一些晚期肿瘤病人,一般情况差,按规定没有化疗指症的,可采取小剂量分次给药的方法,尽可能适应病人的承受力,部分也可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同位素治疗:同位素治疗在癌性疼痛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作为常规的首选。目前应用同位素治疗的肿瘤有:骨转移、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癌、慢性白血病。
内分泌治疗:通过内分泌治疗可以改变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控制甚至消灭肿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或全部消除癌痛。内分泌治疗对激素依赖性肿瘤的疗效较确切,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睾丸癌等。但由于内分泌治疗起效时间往往较长,应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二、癌痛的药物治疗止痛药物配合其他辅助用药是控制癌症疼痛的主要手段,药物应用得合理,可使90%患者的癌痛得到较满意的缓解。因此who在80年代初即建立并推行了“癌症三阶梯止痛法”,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这一方案已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我国也在90年代起开始引进三阶梯止痛法,其具体原则是:
口服给药:在可能的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因为口服给药方便、经济;既可避免创伤给药的不适,又能增加患者的独立性。阿片类药物有多种剂型,若患者不能口服,则可选择直肠或经皮的无创的给药途径。只有在上述方法都无效时才考虑肠道外给药。阿片类药物口服时吸收慢,峰值较低,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按阶梯给药:在正确评估疼痛的基础上,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按顺序选择不同程度的止痛药。
一阶梯止痛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药物为主,用于转至中度疼痛的患者;如果不能很好止痛,则升高到第二级,即在非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加上弱阿片类药物。如疼痛仍未控制或继续加剧,则应用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也可同时加上非阿片类药物,后者还可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并减少其用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加上辅助用药,如抗惊厥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物等。
按时给药:即有规律地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给药,而不是只在有疼痛时给药,这样可以保证疼痛治疗的连续性,使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同时,应采用个体化原则,阿片类药个体差异大,用药应根据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而没有统一的标准剂量,能使疼痛缓解的剂量就是最适剂量。此外,要注意具体细节,及时处理止痛药物的副反应,以获得最佳疗效及最小的副反应。
癌症止痛时的障碍因素
国际上以一个国家吗啡的消耗量作为判断这个国家疼痛控制的水平的标志。从我国麻醉药品的消耗量来看,与过去相比,虽然近12年来麻醉药品的医疗消耗量有了显著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999年全国的吗啡消耗量是140kg,只占全球总量的0.7%,平均每人0.11mg,只有发达国家人均用量的0.6%,并且只有发展中国家的28.6%,在全球118个国家中麻醉药品医疗消耗量排名第102位。2000年和2001年吗啡的消耗量分别为162kg和213kg,虽然有了明显的增加,但增加的主要是用于手术后止痛用药,而用于癌痛的吗啡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作为癌痛治疗的主要药物——吗啡用量的增减,无疑反映了我国癌痛治疗的进展状况,以上情况也说明癌痛治疗水平及麻醉药品的医疗消耗在我国仍亟待提高。目前在癌痛控制方面仍存在很多障碍因素。
医务人员方面的障碍主要是:对癌痛治疗的知识缺乏或重视不够,担心药物成瘾,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担心药品流失。
患者方面的障碍是:对疼痛的程度报告不准确,担心药物成瘾,经济原因,害怕副作用。
同时,麻醉药品供应和管理过严,对癌痛的治疗重视不够,宣传力度不够、培训面窄,生产、供货渠道少等,也成为癌痛治疗的障碍。
随着治疗模式的转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已经越来越成为目前肿瘤学家们密切关注的问题。qol的评估也日益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qol的改善不仅要包括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心理痛苦,同时还应该包括各种治疗为患者带来的临床受益,即尽可能的使病人在获得最有效治疗的同时使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从而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受益。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癌痛治疗的重要性;认真实施三阶梯止痛方案,走出癌痛控制的误区,让癌症患者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