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的中医治疗
苦夏的中医治疗
心理:安神戒躁
盛夏,人们心理上也会“中暑”,其主要症状是心情烦躁、易动肝火、好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对事物缺少兴趣。不少人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闹意见。
据统计,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是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所以,防止苦夏,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在炎热的天气里一定要学会“静心、安神、戒躁、息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进行“冷处理”。多看点令人开心的书,既可以给生活带来欢乐,又能消除苦闷。使紧张的神经在幽默的情境中松弛,起到自我宽慰的作用,快乐地度过炎夏。
睡眠:补充午觉
夏季昼长夜短,又因燥热,多少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睡眠。但还是应该尽量保持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养成定时起睡的习惯。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生物钟不“错点”,肌体各种生理节律均可安然运行。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可用午睡补充。午睡只需小憩片刻,就有助于下午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研究者还发现,适宜的午睡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减少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不宜坐着或伏案而睡,更不宜在凉风处睡、在过堂风处或空调旁睡,避免着凉感冒。天热皮肤毛孔舒张,邪气容易通过毛孔长驱直入,容易感冒着凉。保证睡眠的质量,对解除“苦夏”症状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辨证治疗夏季异常出汗
中医认为,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调节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自汗多为气虚阳虚
临床表现
白天常自汗出,动辄尤甚,易感冒,伴头晕、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多为气虚引起。
治疗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虚弱,难以卫护体表,汗液就容易自行外泄。出汗多,消耗津液,抵抗力下降,易着凉感冒,治宜补脾益气固表。药用玉屏风散加味: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克,炒白术、防风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药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
盗汗多为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
夜间汗出,醒后即止。有人即使开着空调睡觉,也是汗水淋漓,湿透睡衣,伴有浑身燥热、面部烘热发红、手心脚心发热、口干咽痛、尿少且黄等症状。这皆是由于阴虚火旺所致。
治疗
中医认为,盗汗多因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治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若是盗汗,又有头晕心慌,失眠,多为心血不足,以归脾汤加减。
另外,小儿皮肤幼嫩,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出汗多,有利于散热,属于生理性盗汗。
特殊汗出种种
临床还见有一些特殊的汗出现象,须详加辨别。
头汗
汗出只在头部,多见于阳明热证和湿热证,内热退则汗自止;大病后或老人气喘等往往头部多汗,属于虚证;小儿睡时常常头部出汗,俗称“蒸笼头”,无其他症状,不属病象。
胸窝部多汗
胸部多汗,称为“心汗”,多为心气衰弱,可用生脉散加减。
手脚多汗
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脾胃虚弱,津液不足,并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虚热症,可用增液汤加减;若是酗酒、喜吃辛辣肥甘食物而导致的脾胃湿热实证,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可用三仁汤加黄芩、莱菔子、淡竹叶等。
偏汗
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若属营卫不调,气血不和,宜益气养营,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应及早防治。
会阴部汗多
会阴部经常汗多,阴囊潮湿者,可服用金匮肾气丸;梦中汗多,醒来会阴处湿漉漉的,可用知柏地黄丸调治;若是会阴部汗多黏稠,腥臭难闻,属湿热下注,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暑吃什么蔬菜 山药
山药性甘平,入肺经,有补肺益肾的功效,处暑后天气燥热,食用山药能够预防燥热伤肺。
再加上山药还具有健脾、厚肠胃的功效,能够调理脾胃,对于在苦夏中消瘦的人而言,此时调理好脾胃,有利于贴秋膘、强健体魄。
中医治疗乙肝
中医治乙肝,主要是从湿、郁、虚三个方面着手。中医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的邪气。中医还认为,湿性黏腻,缠绵难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延长,形成慢性病。所以说湿邪不去,肝炎是无法痊愈的。虽然如此,但不是每个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黄草、茵陈蒿祛湿的。郁就是肝气郁结,也就是平时所讲的不开心。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为风木之脏,其性刚暴,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肝炎病毒侵犯肝脏,首先会抑制肝气的疏泄。此类患者,饮食调理的作用不大,关键还是要解决如何客观看待乙肝治疗的问题。一般说来,虚证多见于久病、得不到很好治疗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是先天不足引起的。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病会损伤脾胃功能,而脾胃功能不好,营养吸收不良,反过来自然就会影响肝脏。mdash;mdash;补益脾胃。脾胃虚弱的患者常表现为没有胃口、精神疲倦。他们跟湿浊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点相似,但脾虚患者的主要感觉是虚弱,没有困重。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类患者的舌苔一般都不厚腻。治疗方面,四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是比较好的选择。中成药方面,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也是不错的。平时用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药物煲汤或煮粥,也可以起到饮食调理的作用。
中药治疗乙肝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主要以养为主期间的治疗还要配合我们保持健康与愉快的心情也是能够对我们的病情有所帮助的最主要的是乙肝患者切忌不要过度的劳累,烟酒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也是一种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我们一定要做好长期治疗乙肝的准备,不能够半途而废。
中医治疗色斑
中医药物疗法治疗黄褐斑
五白消斑膏:白芨、白附子、白芷各6克,白蔹、白丁香各4.5克,密佗僧3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少许药末放入鸡蛋清调成稀膏,晚睡前先用温水浴面,然后将此膏涂于斑处,晨起洗净,主治面部色斑。
退斑汤:生地、熟地、当归各12克,柴胡、香附、茯苓、川芎、白僵蚕、白术、白芷各9克,白藓皮15克,白附子、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为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治疗黄褐斑效好。
紫草洗方:紫草30克,茜草、白芷各10克,赤芍、苏木、红花、厚朴、丝瓜络、木通各15克。加水2000~2500毫升,煮沸15~20分钟,外洗湿敷。对肝斑、性黑皮病及面部继发性色素沉着疗效良好。
化斑通络汤:丹皮、川芎、桃仁、红花、白僵蚕、白芷、郁金各12克,赤芍、白蒺藜各15克,柴胡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用药20余剂,即可见效。
耳针疗法:取肝、肾、肺、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面颊穴;体虚加脾、胃。两耳交替治疗。找出以上诸穴敏感点后,贴压王不留行籽,以胶布固定,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中药熏蒸治疗黄褐斑
1、面(用消毒湿巾擦面孔)。
2、药熏蒸(中草药香喷离子喷雾机蒸面)20—30分钟。
3、中药熏蒸(中草药离子冷喷雾机)5—10分钟。
4、擦干面部涂抹护肤品。
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2—4疗程,配合中药口服治疗。
中医治疗近视
一通:
借助现代高科技光子能量理疗仪器打通经络,利用高磁能量充惯经络、穴位,影响人体电流分布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使眼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在体内产生电流,增加血管壁的弹性使血管扩张,促进眼周血液及淋巴循环,加快血流,消除栓塞,疏通经络淤堵,增加血液活力,只有气道通、血道通、谷道通、水道通,经络淤堵自然通,眼睛的气血供养充足,是真性近视康复的前提。
二清:(根本)清理淤堵是根本
依据近视发病机理运用“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局部疗法,采用多种天然名贵中草药提取精华。快速持续清理淤堵,化解淤堵,补充营养。让被清洁过的健康血液重新滋养眼部肌肉,从而让睫状肌、眼外肌等完成自我修复,从根本上恢复对眼睛的调节作用。这样从根本上上解决眼球内器官内外循环平衡,晶状体眼压变化正常,从而让眼球自然复位,眼轴恢复正常。这是解决真性近视康复的根本
三:训练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治疗近视需要激发人体阳气,主要靠运动训练。通过光明博士视觉训练,聚精会神,可调和气血,疏肝理气。通过聚精会神的五秒训练法,锻炼睫状肌等眼肌,从而达到内调外修的目的,恢复自我调节,身体训练和眼睛的训练好坏是真性近视的关键(病马治好后是好马,要变成骏马必须锻炼)
四:养护
真性近视作为世界性难题被攻克,但切不可大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正确的养护方法是视力稳定的重要保障。
隐形针灸眼罩康复芯片有多钟珍贵而神奇的宝石级原矿物质与多钟功能材料复配设计的组合物,富含二氧化硅、三氧化铝等主要成分,还有大量微量元素。芯片由纳米工艺加工,还采用了独特的材料复合技术,成型技术,热处理技术,超微孔等多项新技术集成。
隐形针灸经穴位疗法之所以取得疗效,是它刺激穴位,产生分子信息连锁反应,从而使输送穴组织细胞产生连锁反应,纠正各种疾病原因所致的细胞自稳调紊乱,恢复人体细胞的稳定,从而快速经络调理,打通眼全息和脑全息整体调节视中枢,视网膜与眼球功能,达到康复治疗效果。
初夏中医养生原则
少洗冷水澡
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们外出归来往往喜欢冲冷水澡。由于人体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头晕目眩,重则还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洗澡。
饮食要合理
清淡饮食,但也不能拒绝荤菜由于夏季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之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消化功能较弱,故饮食应清淡一些。应多吃营养丰富、气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腻、煎炸及热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素菜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丰富的维生素,但缺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绝荤菜,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蛋、奶、鱼以及豆制品,关键是在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要做得过于油腻。如可取鲜嫩碧绿的荷叶,用开水略烫后,用来包鸡、包肉,蒸后食用,风味别致、清香可口、有增进食欲之效。
苦味宜多食
中医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夏季经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苦菜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瘀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它的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治疗痤疮
【辨证】脾胃湿热,肺经外感风邪,外邪入里化热,湿热上蒸面部所致。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皂刺10克,生首乌20克,苦参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
【辨证】内火闭结,气逆于上,风邪外搏,湿邪恣害所致。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利湿。
【组成】生枇杷叶(去毛)12克,霜桑叶12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黄芩12克,杭菊花12克,细生地12克,白茅根12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9克,大力子9克,白芷9克,桔梗9克,茵陈9克,丹皮9克,苍耳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5剂为1疗程。
(三)
【辨证】脾胃积热,熏蒸于肺,痰瘀聚。
【治法】凉血清热,消痰软坚。
【组成】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四)
【辨证】肺热郁滞。
【治法】清肺热,行郁滞。
【组成】黄芩9克,当归6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五)
【辨证】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
【组成】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夏天护理宝宝常见5大问题
苦夏
不贪凉,保护宝宝脾胃,预防苦夏发生。
“苦夏”中医又叫“疰夏”,是指宝宝在夏天虽然没有出现消化道的实质性疾病,却不想吃饭,食欲不好。造成苦夏的原因,是由于宝宝脾胃运化功能尚不健全,如果平日饮食不注意,贪食冷饮,就会损伤宝宝脾胃阳气,导致运化功能更弱,加之夏天天气炎热,就容易出现苦夏症状。
降温除湿有助缓解苦夏症状。
苦夏在暑湿季节症状会更重。当气温高,又潮湿的时候,更容易粘滞脾胃,宝宝的脾胃功能会被束缚住,进而影响食欲。
预防苦夏,四季都要护脾胃。
虽然苦夏是夏天特有的症状,但是导致苦夏的症结,却可能并非在夏天。为避免苦夏的发生,妈妈需要未雨绸缪,四季都要做好保卫宝宝脾胃功能的工作。少食生冷,避免积食生痰,吃油炸甜腻食物要适量,只有宝宝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苦夏症状的出现。
藿香正气口服液稀释代茶饮,能有效缓解苦夏症状。
藿香具有芳香化湿的功效,能够和脾胃。如果宝宝苦夏症状轻微,妈妈可在宝宝洗澡时,在洗澡水中加入一两支藿香正气口服液,帮宝宝缓解症状。如果宝宝苦夏症状相对较重,食欲比较差,也可将藿香正气口服液稀释后代茶饮。3岁以下宝宝,一支藿香正气口服液用大量凉白开稀释后一天内分次持续饮用,服完即可。
中暑
避免在正午炎热时段带宝宝在户外进行大运动量活动。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症状。宝宝通常出现中暑的情况并不太多,因为很少有妈妈会选择在正午时间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但是也有些情况,妈妈容易忽视,比如妈妈安排了全天的游园活动,中午时分却忽视带宝宝进入室内躲避。如果补水又不及时,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中暑的问题。如果安排全天游园,妈妈最好在中午最炎热的时段安排宝宝进行公园内的室内游乐项目,去餐馆用餐,或是到车内、凉亭或树阴下进行躲避。夏天天亮得早,黑得晚,早上早点入园游玩,或延长下午出园时间,躲避开中午最炎热时段,将游玩计划缩短为半天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西瓜,天然白虎汤。
如果宝宝出现小便黄、口渴、大汗出等中暑症状,妈妈可以首选西瓜给宝宝解暑。西瓜口味好,宝宝容易接受,又具有祛暑热烦渴和利尿的作用,有“天然白虎汤”之称。但是由于西瓜性寒凉,大量吃西瓜会损伤宝宝脾胃功能,因此给宝宝吃西瓜一定要适量。中医专家建议,给3岁以下宝宝吃西瓜,每天一牙就足够了。
西瓜翠衣水,天然祛暑饮料。
推荐给妈妈一种原料常见、制作简单,而且天然安全的祛暑饮料——西瓜翠衣水。西瓜瓤和表面硬硬的绿皮之间,还有一层淡绿色的皮,叫做翠衣。妈妈可以把翠衣切成薄片,煮水给宝宝喝,有很好的生津止渴解暑作用。
痱子
勤洗澡,注意卫生,是预防痱子的关键。
夏天给宝宝勤洗澡,注意卫生,保证体表毛孔疏松,以利于汗液和湿热排出,对预防痱子有一定帮助。
忌寒凉食物,保护胃脾,是预防痱子的根本。
宝宝起痱子是由于湿热犯于体表,其根本原因在于肺脾。脾胃中的湿热通过肺气宣发,一旦肺气宣发不利,淤阻在体表,导致湿热无法顺利排出,就会出现起痱子的症状。夏天给宝宝吃冰激凌等寒凉食物,会损伤宝宝脾胃,导致气机和运化功能变弱,体内的湿热不能很好地排出体外,就会出现起痱子的问题。因此预防痱子的根本在于保护宝宝脾胃功能。
薄荷、藿香煮水洗澡,可缓解痱子症状。
用薄荷或藿香等清凉之物煮水洗澡,有消肿散湿的作用,对缓解痱子症状会很有帮助。
腹泻
预防菌痢,少吃生冷、不洁或隔夜食物是关键。
夏天,宝宝生吃蔬果的机会增加,如果清洗不彻底,容易感染病菌。另外,夏天气温高,食物容易出现腐败变质的问题。宝宝一旦吃了不够新鲜的食物,也容易导致菌性腹泻。宝宝如果出现黏液便、脓血便等症状,说明可能患上菌性腹泻,不建议在家处理,需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不要贪食冷饮,预防寒性腹泻。
另一种夏季常见的腹泻,就是寒性腹泻。是由于宝宝贪食冷饮,或是腹部着凉造成的。如果宝宝出现腹泻症状,化验大便又没有明显异常的话,就有可能是寒性腹泻。预防寒性腹泻,最主要是加强腹部保暖,不要贪食冰激凌、寒性蔬果、冰镇饮料等寒凉食物。晚上睡觉不要吹空调电扇,并在宝宝肚子上盖上薄被。出现寒性腹泻,妈妈可让宝宝服用一些藿香正气口服液或香连丸缓解症状。
蚊虫叮咬
中药小香囊,让宝宝远离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一直是夏天困扰妈妈的大问题。取适量薄荷、冰片、藿香打成粉,亲自动手给宝宝缝制一个中药小香囊,就能让宝宝远离蚊虫叮咬。或是取薄荷、冰片、藿香各10克煮水,给宝宝擦身,或喷洒在蚊帐上,都能起到很好的驱蚊虫作用。
中医治疗麻疹
其间经用葡萄糖、钙剂、激素注射,服氯雷他定、特非那丁、赛庚定等,只能暂时止痒,过后仍如前状。患者述其血压偏低,时常头晕,肢体倦怠乏力,动辄汗出,纳差,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诊为慢性荨麻疹,辨证为中气虚弱,肌表不固,复受风邪。治则:补中益气,疏风止痒。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15克,升麻6克,陈皮3克,防风6克,白蒺藜9克,僵蚕6克。7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丘疹团块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痒感大减,体倦乏力,头晕汗出症状明显见轻。方中去僵蚕,黄芪减为20克,白蒺藜减为6克,续服7剂后诸症痊愈。3个月后随访未发。
荨麻疹属中气不足之证,故在补益中气的基础上,随证加疏风止痒或收敛疮口之品,收到了良好疗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也提醒我们在临证时要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用中医的思维来指导中药的选用,才会有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肠炎
中医认为肠炎属于“胃脘痛”范畴,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运所致。病位在胃脘,与肝脾关系密切,早期多为实证,其病在脾胃。分型如下:
①寒邪犯胃证: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10g、香附10g)。
②宿食停滞证: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10g、神曲10g、茯苓15g、陈皮10g、莱菔子30g、连翘15g、麦芽10g)。
③肝胃气滞证: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15g、芍药15g、枳壳10g、陈皮10g、川芎9g、香附10g、甘草5g)。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10g、陈皮12g、芍药l0g、丹皮l0g、泽泻10g、贝母15g)。
中医治疗胃癌
一、中医药辩证给予
(1)肝胃不好型:辨证肝胃不好、胃气上逆,治以舒肝和胃、降逆止痛。此证系病人肝郁气滞,肝失条达疏泄,乘侮脾胃,使脾胃功能失司,胃气上逆,嗳气频作,反胃嘈,方中以柴胡、郁金、玫瑰花疏肝理气;枳壳、旋复花、代赭石、半夏降气平逆止呕;杭芍,甘草柔肝和中;焦三仙健脾消导;白屈菜止痛缓中。另选加抗癌中草药。
(2)脾胃虚寒型:此型辨证关键是其虚寒体现,如胃脘喜按就温,喜喝热饮,面色发白,肢凉便溏,脉沉细等,辨证脾胃虚寒,中焦不运。治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3)瘀毒内阻型:此型辨证关键为痛苦显着,脘胀拒按,有血瘀毒瘀体现,呈现热象,辨证为瘀毒内阻、血瘀胃热,治法是解毒祛瘀,清热养阴。。
(4)气血双亏型:此型大多为胃癌晚期,久病有恶病质及高度贫血,耗血伤气,后天化源缺乏,气血化生无源,故气血双亏,久之脾肾阳气亦虚,但此型常伴有邪实,肿物包块显着,正虚邪实,因气血大亏,不克攻伐,故只能大补气血,健脾补肾。
二、经络体质消瘤法
经络体质消瘤法认为人是一个整体,治疗胃癌需通过15经络推拿疏通经络瘀结,中药药浴腿足调理脏腑功能,再结合中药灌肠通畅大肠,重症病人需要配合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治疗调节身心,全身刮痧祛瘀通络,贴敷擦药疏通局部气血,从这七方面综合治疗,胃癌才可以彻底治疗康复。
(1)药浴腿足,首创温热寒凉四药百方千配伍,调整人体温凉平衡药浴是疏通经络的前提条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使患者的体质迅速改善。经络体质消瘤法通过对胃癌无数临床实践,钻研和总结,在医圣的药方基础上针对胃癌患者又发明增加了其他的药浴部位和方法。因患者体质多种多样,治疗胃癌药浴需要百人千方,经络体质消瘤法有寒、热、温、凉、四药,22种专方,可以搭配出数千种配伍,适合各种胃癌患者的治疗,疗程短见效迅速,迅速控制病情。
(2)十五经脉按摩推拿,胃癌可以在15经脉引发堵塞,造成脏腑功能失常,同时也严重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因此针对胃癌需要15经脉推拿按摩,胃癌才会康复。经络体质消瘤法的15经脉点穴按摩和正脊正骨推拿选用了多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推拿风格和按摩方式,特别是腹部按摩更是一套推拿绝技,该法在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疗法综合治疗,相得益彰起到了1+1等于5的特殊功效。
(3)营养支持疗法,胃癌患者特别是中晚期患者,绝大多数会出现营养不良症状,重度患者会出现极度消瘦,中度患者体重减轻,对于轻度患者也会出现萎靡不振,身体虚弱等症状这些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理化检查会出现贫血、低蛋白等症状。(1)对胃肠功能较好的患者采用膳食营养为主,(2)对胃肠功能较差的患者采用膳食为主,肠内肠外营养为辅的治疗。(3)对胃肠功能丧失,不能饮食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为主,肠外营养为辅的治疗,通过治疗等胃肠功能恢复后在给予膳食营养治疗。
(4)胃癌的心理治疗,胃癌心理因素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胃癌不单单是生理上的疾病,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心病要用心来医,在我们治疗胃癌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很好验证。所以我们需要像他们的家人一样关爱他们、呵护他们、保护他们、敬重他们。
(5)贴敷擦药治疗,穴位贴药可以快速疏通重大经络瘀结,不同的病因症状,用药不同,针对肝部局部的治疗,选用不同的药贴,靶向治疗,直至病灶,超强透皮缓释,48小时持续给药。经络体质消瘤法还自制了具有特效功效的药酒,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敷药贴药擦药治疗,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疳积
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
如何增进夏季儿童的食欲
夏季最好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少油腻的食物。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如黄瓜、西红柿、莴笋、扁豆等含有丰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无机盐等物质。可用这些蔬菜做些凉菜、在菜中加点蒜泥,既清凉可口,又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在菜中加点醋,也能增加食欲。宜多让儿童饮用西瓜汁、鲜果汁,不宜在饭前大量饮水或吃大量冷饮,需注意室内通风降温,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儿童在“苦夏”中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