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髋脱臼要警惕
孩子髋脱臼要警惕
孩子髋脱臼要警惕!髋关节是大腿的股骨与骨盆之间的关节。人在站立时,它承受着与体重相近的巨大压力。虽然髓关节的脱臼不像肩关节脱臼那样常见,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造成疼痛,甚至终生残疾。
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早期觉得小孩子走路的样子有点怪怪的。单侧脱臼时呈一跛一跛的,脱臼侧的臀部翘翘而肚子凸凸的,脱臼侧的大腿比较不容易外张,发现有长短腿的现象此时可以把脚拉直来比,或把膝部弯起来,脱臼侧的膝盖会显得较低的。孩子在单腿站立时,另一侧骨盆向下倾斜(正常时应上升),腰椎向患侧弯曲,患肢有下沉的感觉,走路时上身向患侧晃动、跛行。臀部皮纹也不相同,患侧升高或多一条皮纹。两侧脱臼时则像鸭子走路样摇摇摆摆的。臀部明显后突。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请骨科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
临床上孩子的髋脱臼经常被忽视,许多步态不正常的孩子,往往被诊为“佝偻病”而耽误治疗。有经验的护士、医师会利用两项特殊检查来早期诊断髋脱臼或髋关节不稳定,这二项检查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了。即欧特兰尼检查和巴罗氏检查。
为防止孩子关节脱臼,父母要叮嘱孩子不要突然从高处跳下并单足着地;跳橡皮筋及跳绳时不宜抬腿过高。做到了这些,对孩子后天性够脱臼的预防将会有益处。
全髋和半髋有什么区别
"半髋关节置换”严格上称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只要更换股骨头就可以了。全髋关节置换是把患者得把股骨头和髋臼一起置换。是两个不同的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对比较简单,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好,不容易脱位。但病人自己得髋臼和人工得股骨头长期磨损后期容易出现关节疼痛。故适用于年纪大得患者,一般70岁以上。目前双动头可以有效得减轻这种疼痛得发生。对于年纪轻,为了防止髋臼得磨损产生疼痛,已经磨损后髋臼得变形不利于二次翻修,故换股骨头得时候把髋臼也换成金属的。通过金属磨金属这样就可以避免了。但这种手术比较容易脱位,术后站立、穿鞋、穿袜子、性生活姿势要比较注意,总的原则髋关节不能够屈膝屈髋超过90°不能过度内收。
先天髋关节脱位怎么治疗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常见的肢体畸形之一,此病的具体治疗方法有严格的年龄依赖性,孩子已经5岁,发育潜能下降,即使复位后髋臼自我改善的程度有限,需行截骨术。患者最好尽快选择有儿童骨科专科的医院诊治,治疗的目标是复位髋关节、促髋关节的正常发育、防股骨头坏死,若治疗效果好孩子可正常走路。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强调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佳,长期预后越好;就诊年龄越大,发生的病理改变越重,治疗越复杂,治疗创伤越大,花费越高。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下列体征时则应高度警惕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第一,长短腿;第二,髋外展角度不相同,外展受限;第三,站立时一侧足尖着地;第四,行走时摇摆,似鸭步。双侧臀纹不对称,并不是可靠的提示髋脱位的指征——某些髋脱位的患儿,臀纹可完全正常。
宝宝绑腿有什么危害 影响髋关节发育
髋关节主要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在婴儿期,髋关节还处于不稳定期,如果孩子下肢可以自由活动,当他像青蛙一样外展,股骨头就处于髋臼里。这种状态可以让髋臼和股骨头可以互相刺激发育,让髋关节更稳定。如果孩子下肢被绑得笔直,股骨头就可能跑到髋臼外面去了。让他们失去构成稳定髋关节的条件,髋臼变狭变浅,股骨头和股骨颈也会变形,形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矫正。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病因
1、单纯性先天性髋脱位
(1)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为髋关节不稳定,X线片常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点,多数采用髋关节外展位而随之自愈,约1/10将来发展为先天性髋脱位,还有少数病例持续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年长后出现症状。
(2)髋关节半脱位:X线片有髋臼指数增大,髋臼覆盖着部分股骨头,这是一种独立的类型,可长期存在而不转化为全脱位。
(3)髋关节全脱位:股骨头完全脱出髋臼,根据股肌头脱位的高低可分为四度:
Ⅰ度:股骨头仅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
Ⅱ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方水平;
Ⅲ脱出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翼的部位;
Ⅳ脱出的股骨头上移达骶髂关节水平。
2、畸形型先天性髋脱位
典型者呈双髋脱位,双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僵硬,不能屈曲,两足平足呈外旋位,还常合并上肢畸形。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疾病类型有很多种类型划分,患者明确的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后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是要注意此病的成年人群要进行身体全身检查,才明确其它隐藏的疾病,此病的患者人群还有婴儿或是儿童,这类患者在治疗时进度会更快,因为儿童的骨骼等部位软,恢复比成年人会更快些。
发育性小儿髋关节脱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先天性因素
一般认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致病因素还在于先天性原因。
首先是胎儿发育因素。当胎儿在16周的时候,股骨头和髋臼生长的速率明显出现一个分岔:股骨头的臼颈增长的比较快,而髋臼的发育相对缓慢。因此孩子出生的时候,股骨头发育最好,而髋臼发育相对最差,使得髋关节不稳定;如果胎儿分娩时候如果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就可能引起髋关节的脱位。
同时,小儿髋关节脱位也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斜颈等等;同时又有20%有家族史,并且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也有很大的差别,都说明此病和先天性因素有关。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后天性因素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也和很多后天因素密切相关。比如该病的女孩患者明显多余男性患者,就可能是因为女孩体内雌激素和雌激素代谢产物高,对关节起了松弛作用。此外,我国从南到北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也是逐步体搞得,可能与气候、民俗习惯和生存方式都有一定关系。
什么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一)骨质变化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髋臼、骨盆、股骨头、股骨颈,严重者还可影响到脊柱。
1.髋臼
安全性髋关节脱位者出生时尚属正常,而有髋臼外上缘外有切迹,随着生长发育髋臼逐步变狭而浅,呈三角形。髋臼唇盂增厚,由于股骨头的不断挤压可造成内翻或外翻,髋臼后上方由于股骨头的挤压形成假臼,髋臼前缘内上方往往可见一缺损。髋臼由于没有股骨头的造模作用而发育不良,髋臼逐渐变小,变浅,臼底充满脂肪纤维组织,圆韧带经过不断牵拉往往增厚肥大充塞于髋臼中。
2.股骨头
新生儿的股骨头为畸形,表面有光滑的软骨面,而后由于脱位于髋臼外,股骨头的形状可逐步改变,头可变大或变小,呈尖锥形或葺形,股骨头受压处往往出现部分股骨头扁平。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有时应用强大暴力手术复位,由于髋臼与股骨头不相适应,对股骨头的压力过大,可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股骨颈
由于髋关节脱位,股骨颈一般变短而粗,是肢体缩短的一个原因。股骨颈前倾角变大,据Caffey报道正常新生儿前倾角为25°,以后逐步减少至5°~15°之间,当股骨头外移后,由于正常肌力作用,向股骨头向前旋转,前倾角因而增大,一般在60°~90°之间。如果能早期复位,前倾角多能逐步自行纠正。尤其在1岁以内得到复位者几乎都能恢复正常。
4.骨盆和脊柱脱位
一侧的骨盆往往伴有发育不良情况,髂翼较斜,坐骨结节较分开。在两侧脱位时,以上病变存在外,骨盆向前倾斜而使腰前突弧度增加,有时可以出现侧弯。
(二)软组织变化
这是指所有一切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包括皮肤、筋膜、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以及髋关节内盘状软骨,其中以关节内盘状软骨、关节囊与肌腱最重要。
1.盘状软骨
正常14.8mm的胚胎,髋关节是一堆间质细胞,此后髋臼与股骨头之间出现间隙,间质细胞块中间开始吸收至仅存边缘。到达25mm时出现关节囊与髋臼环状韧带(glenoid labrium)任何机械刺激在髋臼形成的主要阶段时就会产生正常间质停止吸收出现盘状软骨,实际上盘状软骨吸收不全多半见于髋臼后上部,它的增生与肥大使股骨头不能直接指向髋臼中心。Leveurf与Somerville认为这是髋脱位的主要原因,复位的关键。在手术中3岁以上的患儿凡牵引后股骨头不能进入髋臼者,多半有肥厚的盘状软骨。这类软骨完全像膝关节中的盘状半月板一样,它遮住了很大一部分关节面使股骨头与髋臼不能接触,引起二者之发育不良。
2.关节囊
正常的髋关节囊是一层纤维组织0.5~1.0mm厚薄。自从股骨头脱离髋臼向外向上移位,小孩负重后,关节囊受到牵拉而增长增厚有时可大2~3mm之多,长期牵拉使关节囊与髋臼上方髂翼粘连,加上圆韧带、盘状软骨与关节囊之间粘连,形成整整一片结缔组织,阻碍股骨头进入髋臼。关节囊在后期呈葫芦形,有狭窄的颈部,股骨头本身就不能通过。髂腰肌腱经过关节囊前面,有时在很早期出现一个切迹,阻碍股骨头复位。关节囊附着在股骨头以下而不是附着大小粗隆之间。
3.圆韧带
正常圆韧带连接股骨头中心凹与髋臼之内下方。髋关节脱位病例中,关节囊与圆韧带同时受到牵拉而增长增厚,久而久之圆韧带与关节囊粘连成一片而消失。圆韧带内的中心动脉亦因牵位增厚而过早闭塞。
4.肌肉
由于股骨头向上移位,凡是起自骨盆沿股骨向下行走的大部分肌肉都发生短缩,其中以内收肌及髂腰肌更为明显,而且许多肌腱有纤维变性。后侧肌群包括臀肌,亦有缩短,肌力减弱,影响关节稳定性,出现摇摆步态。
5.筋膜
虽然外侧肌群在理论上是被拉长,但可见到臀筋膜有挛缩,患者不能内收,这种筋膜都有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有胶原变性。手术中必须进行筋膜松懈才能保证复位。
常见的骨科疾病有哪些
由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症状表现不被大家所熟知,因此很多人在出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症状时却对其毫不知情,更有甚者会因为错误的诊疗方法而导致病情的加重,所以,对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知识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主要病理特点:
①股骨颈短,股骨颈变粗,股骨颈前倾角增大;可增至45度甚至90度。
②股骨头变成不规整的椭圆形,有受压征,关节软骨变性、脱落,股骨头骨骺中心出现及发育迟缓。
③圆韧带拉长、增宽、肥厚,部分病人与关节囊粘连成一片而消失。
④关节囊拉长松弛,关节囊挛缩成葫芦状。
⑤髋臼窝变小变浅呈斜坡状,髋臼指数增大;髋臼呈椭圆形、三角形,髋臼向上、向前方旋转;髋臼前缘内上方缺损区;关节盂唇增大内卷;髋臼内脂肪增生。
有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特点已经在文中详细的列举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方面的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这种小儿骨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多加了解,目前来讲,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愈率还是相当高的,所以家长朋友不必为小儿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这种疾病太担心。
宝宝臀纹不对称当心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过去也有叫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运动畸形,根据病情的轻重,通常可以分为髋关节全脱位、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等三种程度。
目前对引起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因尚不明确,除去先天的因素,后天的一些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出生时臀先露的宝宝,其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几率会比出生时头先露的宝宝要更高一些,另外,在生活中,有些家长习惯用襁褓将宝宝包得过于严实,或者是用胳膊抱孩子时,让小儿的腿长时间处于一种内收内旋位,使得股骨头和髋臼没有处于同心圆的解剖位置,这样也容易导致宝宝发生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发现不及时,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患儿骨头的塑形能力逐渐减低,于是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长短脚、跛行、髋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提前出现关节炎等问题,影响着孩子日后的生活。可见,早期发现并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出生时臀先露,有家族史或临床髋关节不稳定等不良危险因素的宝宝,一般都建议要进行超声筛查,以排除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能。
那么作为家长,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早期观察到宝宝是否患上髋关节发育不良了呢?以下几个特征或许可以帮到你:
1.臀纹不对称;
2.两踝靠拢时,双膝高低不等,双下肢不等长;
3.宝宝平卧时,两髋、两膝各屈至90度后,用手分开其大腿时很紧,外展打开的幅度不能超过70度;
4.给宝宝把尿或者是宝宝活动下肢时,常可以听到“咯噔”一声;
5.能独走的小孩一直步态跛行或摇摆;
6.臀部扁而宽,股骨大转子突出,若为两侧都脱位时,可见臀部后耸,腰前突增大。
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那么爸爸妈妈就该提高警惕,及时带宝宝去骨科看看,一旦确诊,需及时干预,如果在小婴儿期就能得到及时干预的话,能够刺激髋关节整体的发育和生长,以达到股骨头和髋臼的原本的解剖关系。
小儿髋关节脱位的原因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出生后一旦确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应立即开始治疗,可望获得一个功能接近正常的髋关节。治疗开始时的年龄越大,效果越差。
1.保守治疗
保守疗法的理论基础是Harris定律,即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基本条件。为了实现复位后髋关节的稳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选择一个维持髋关节稳定的姿势,传统的蛙式位是最理想的姿势,但不利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②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选择支具、夹板或石膏固定,要求稳定、舒适、方便、便于尿便管理,最好能使髋关节保持适当活动。③选择髋关节发育的最适宜的年龄,年龄越小越好,一般以3岁以下为宜。④头臼比例应相称,如比例失调,则不能维持髋关节的稳定,甚至治疗失败。⑤复位维持一定的时间,使关节囊回缩至接近正常,去掉固定后可不再脱位。通常需3~6个月的时间,患者年龄越小,固定时间相应越短。
2.手术治疗
(1)Salter骨盆截骨术Salter手术除了使股骨头复位之外,主要是使异常的髋臼方向变为正常的生理方向,相对增加了髋臼深度,使股骨头与髋臼达到同心。年龄在1~6岁的髋关节脱位者,包括手法复位失败者可采用此术。
(2)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是通过髋臼上缘上1~1.5cm平行髋臼顶斜坡进行截骨,将髋臼端撬起向下,改变髋臼顶的倾斜度,使髋臼充分包容股骨头,使髋臼达到正常形态。年龄超过7岁,或6岁以下髋臼指数超过46°者可选用本术式。
(3)股骨旋转截骨术及股骨短缩截骨术股骨旋转截骨术适用于前倾角在45°~60°以上者,应与上述手术同时进行。一般于小转子下截骨,通常用线锯,截骨后近截骨端内旋或远截骨端外旋,用4孔钢板固定,但要注意矫正不要过度。股骨短缩截骨术适于年龄偏大,Ⅲ度脱位,特别是术前牵引未到位者,亦在小转子下截骨,短缩2厘米左右,也可同时矫正前倾过大,然后也用4孔钢板固定。
小儿髋关节脱位治疗
1.保守治疗
保守疗法的理论基础是Harris定律,即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基本条件。为了实现复位后髋关节的稳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选择一个维持髋关节稳定的姿势,传统的蛙式位是最理想的姿势,但不利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②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选择支具、夹板或石膏固定,要求稳定、舒适、方便、便于尿便管理,最好能使髋关节保持适当活动。
③选择髋关节发育的最适宜的年龄,年龄越小越好,一般以3岁以下为宜。
④头臼比例应相称,如比例失调,则不能维持髋关节的稳定,甚至治疗失败。
⑤复位维持一定的时间,使关节囊回缩至接近正常,去掉固定后可不再脱位。通常需3~6个月的时间,患者年龄越小,固定时间相应越短。
第2页 /(共2页)2.手术治疗
(1)Salter骨盆截骨术
Salter手术除了使股骨头复位之外,主要是使异常的髋臼方向变为正常的生理方向,相对增加了髋臼深度,使股骨头与髋臼达到同心。年龄在1~6岁的髋关节脱位者,包括手法复位失败者可采用此术。
(2)Pemberton髋臼成形术
是通过髋臼上缘上1~1.5cm平行髋臼顶斜坡进行截骨,将髋臼端撬起向下,改变髋臼顶的倾斜度,使髋臼充分包容股骨头,使髋臼达到正常形态。年龄超过7岁,或6岁以下髋臼指数超过46°者可选用本术式。
6岁以下髋臼指数超过46°者可选用本术式
(3)股骨旋转截骨术及股骨短缩截骨术
股骨旋转截骨术适用于前倾角在45°~60°以上者,应与上述手术同时进行。一般于小转子下截骨,通常用线锯,截骨后近截骨端内旋或远截骨端外旋,用4孔钢板固定,但要注意矫正不要过度。
股骨短缩截骨术适于年龄偏大,Ⅲ度脱位,特别是术前牵引未到位者,亦在小转子下截骨,短缩2厘米左右,也可同时矫正前倾过大,然后也用4孔钢板固定。
宝宝臀纹不对称当心髋关节发育不良
有些家长带孩子做保健时,发现医生要脱掉孩子的裤子看他的屁股,当发现孩子两侧臀纹不对称时,一般都会建议他们带孩子去给专业的骨科医生看一下,看是否是髋关节发育不良。臀纹不对称,怎么就跟髋关节脱位扯上关系了呢?为什么要给宝宝做这项检查?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过去也有叫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运动畸形,根据病情的轻重,通常可以分为髋关节全脱位、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等三种程度。
目前对引起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因尚不明确,除去先天的因素,后天的一些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出生时臀先露的宝宝,其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几率会比出生时头先露的宝宝要更高一些,另外,在生活中,有些家长习惯用襁褓将宝宝包得过于严实,或者是用胳膊抱孩子时,让小儿的腿长时间处于一种内收内旋位,使得股骨头和髋臼没有处于同心圆的解剖位置,这样也容易导致宝宝发生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发现不及时,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患儿骨头的塑形能力逐渐减低,于是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长短脚、跛行、髋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提前出现关节炎等问题,影响着孩子日后的生活。可见,早期发现并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出生时臀先露,有家族史或临床髋关节不稳定等不良危险因素的宝宝,一般都建议要进行超声筛查,以排除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能。
那么作为家长,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早期观察到宝宝是否患上髋关节发育不良了呢?以下几个特征或许可以帮到你:
1.臀纹不对称;
2.两踝靠拢时,双膝高低不等,双下肢不等长;
3.宝宝平卧时,两髋、两膝各屈至90度后,用手分开其大腿时很紧,外展打开的幅度不能超过70度;
4.给宝宝把尿或者是宝宝活动下肢时,常可以听到“咯噔”一声;
5.能独走的小孩一直步态跛行或摇摆;
6.臀部扁而宽,股骨大转子突出,若为两侧都脱位时,可见臀部后耸,腰前突增大。
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那么爸爸妈妈就该提高警惕,及时带宝宝去骨科看看,一旦确诊,需及时干预,如果在小婴儿期就能得到及时干预的话,能够刺激髋关节整体的发育和生长,以达到股骨头和髋臼的原本的解剖关系。
髋关节脱位的症状有哪些
1.髋关节后脱位
股骨头多由髂骨韧带与坐骨韧带之间的薄弱区穿出脱位,造成后关节囊及圆韧带撕裂。如髋关节略呈外展位遭受传导暴力时,则髋臼后缘易因股骨头之撞击而发骨折,或股骨头之前下方骨折。无论何方骨折,均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因此分类也主要依据合并骨折的情况而定。
(1)Ⅰ型脱位不合并或者合并髋臼小片骨折;
(2)Ⅱ型脱位合并髋臼后唇大块骨折;
(3)Ⅲ型脱位合并髋臼广泛粉碎骨折;
(4)Ⅳ型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
外伤后患髋肿痛,活动受限;后脱位患髋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等。
2.髋关节前脱位
远较后脱位少见,由于前方主要为韧带维护,因而不宜合并骨折。前脱位时患髋伸直外展旋畸形。
3.中心脱位
患肢短缩畸形,髋活动受限。
先天性关节脱位有哪些改变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为多见,出生时即已存在,病变累及髋臼、肌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的肌肉,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有时可合并有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颈、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其它关节先天性脱位或挛缩等。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髋臼、骨盆、股骨头、股骨颈,严重者还可影响到脊柱。
1、髋臼 安全性髋关节脱位者出生时尚属正常,而有髋臼外上缘外有切迹,随着生长发育髋臼逐步变狭而浅,呈三角形。髋臼唇盂增厚,由于股骨头的不断挤压可造成内翻或外翻,髋臼后上方由于股骨头的挤压形成假臼,髋臼前缘内上方往往可见一缺损。髋臼由于没有股骨头的造模作用而发育不良,髋臼逐渐变小,变浅,臼底充满脂肪纤维组织,圆韧带经过不断牵拉往往增厚肥大充塞于髋臼中。
2、股骨头 新生儿的股骨头为畸形,表面有光滑的软骨面,而后由于脱位于髋臼外,股骨头的形状可逐步改变,头可变大或变小,呈尖锥形或葺形,股骨头受压处往往出现部分股骨头扁平。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有时应用强大暴力手术复位,由于髋臼与股骨头不相适应,对股骨头的压力过大,可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股骨颈 由于髋关节脱位,股骨颈一般变短而粗,是肢体缩短的一个原因。股骨颈前倾角变大,据Caffey报道正常新生儿前倾角为25°,以后逐步减少至5°~15°之间,当股骨头外移后,由于正常肌力作用,向股骨头向前旋转,前倾角因而增大,一般在60°~90°之间。如果能早期复位,前倾角多能逐步自行纠正。尤其在1岁以内得到复位者几乎都能恢复正常。
4、骨盆和脊柱 脱位一侧的骨盆往往伴有发育不良情况,髂翼较斜,坐骨结节较分开。在两侧脱位时,以上病变存在外,骨盆向前倾斜而使腰前突弧度增加,有时可以出现侧弯。
怎样才能及时发现髋关节脱位
1、蛙式试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每个新生儿娩出后,助产士都必须对其做一次蛙式试验,让孩子仰卧在桌面或床上,将其双腿髋、膝关节各屈曲90度,再使两腿外展。若两膝能同时接触桌面为阴性;如哪条腿的膝外侧不能平放在桌面上,就有脱位的可能。这是早期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最简便的检查方法。
2、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将其两腿屈曲,脚跟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如两膝一高一低,低侧可能脱位。患侧下肢比健侧短,不愿伸直,蹬腿无力,牵拉患脚伸直时患儿哭闹。
3、小儿开始学步走路时,如发现小儿步态是斜行像螃蟹爬,或两侧一摇一晃,像鸭子走路一样,但患儿不觉疼痛时照样蹦跳。
4、与正常儿相比,患儿屁股有些翘,正面观察整个骨盆呈菱形,说明股骨头不在髋臼内,而在髋臼外上方。如发现以上情况,应考虑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能,及时到医院骨科检查,并做X线拍片,检查髋臼发育情况及股骨头的位置。
急救措施
1、当下巴脱位后,不要着急。复位人可将家庭中常用的方凳放倒,请掉下巴者靠墙而坐,头贴着墙,这样下巴就能低于复位人的肘关节,复位时好使劲。
2、复位人的双手拇指用手绢裹上,伸进脱位者的嘴里,放在两边后牙的咬合面上,其余的四个手指放在嘴外边的下颌骨的下缘。
3、复位之前,先转移掉下巴者的注意力,然后用力压下颌向下,同时将颏部向上端,这样使下颌骨的髁状突呈弧状转动到结节的下面,只要再轻轻向后推动一下,就能使髁状突滑到原来的关节腔里面。这时,复位人的双手拇指迅速滑到后牙的外边,避免咬伤。
4、复位后,最好使用绷带将下巴托住,几天内不要张大嘴,防止形成习惯性脱位。
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易发人群以及常见症状,也对颌骨错位的急救措施有了一定的掌握,这样在以后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发生了颌骨错位,我们也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了。总之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护好自己,尽量避免发生这样的突发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