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饮食注意适度渐进
心梗患者饮食注意适度渐进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心血管死亡的头号杀手。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为45~55/10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中年患者(40-50岁左右)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生本病后,急性期死亡比例达到30%以上。心梗患者的饮食也需要多加注意,那么平时他们的饮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总的原则:少量多餐,减轻心脏负担,容易消化,保证大便通畅。
心梗后1~2天内,或严重并发症急性抢救期,可流质饮食。
患者病情平稳后,从第3天起开始进少量低盐、低脂的半流食,如稀饭、玉米粥等。饮食以清淡为宜,应忌食生冷。
病情稳定期及康复期,选择低脂、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饿食。不宜过度饱餐,特别是饱食高脂餐,因为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促发因素。由于胃肠道的负担增大,心脏负荷增大,特别是饱食脂餐后,血脂水平骤增,血液粘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易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堵塞,诱发梗死后心肌缺血或引起再梗死。饱餐后淋浴使皮肤微循环开放,心脏负担增加,机体处在应激状态,增加心肌耗氧量促发心肌梗死。尤应注意。
心梗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心肌梗塞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并逐步增加热能。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类、水果等。经常保持胃肠道通畅,以防大便时因过分用力加重病情。
2、饮食应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以改善机体,包括心肌细胞的营养供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促进心肌梗塞病人早日康复。应避免过量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
3、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以防止或减轻心肌梗塞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建议低盐饮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钠丧失过多,则不必过分限制钠盐。
4、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
心梗患者的饮食禁忌
心肌梗死患者,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肌耗氧,加重或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还易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凝血,而诱发心肌梗死。
此外,还应注意少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葱、蒜及过甜食物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白酒、辣椒、可可粉、咖啡等。
深秋和冬季是心肌梗死的易发季节,除了保暖防寒外,还瘀功能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尤以各种药粥最为适宜。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的饮食,可按一般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安排。
记住这「四要四不要」能救命 第二个“不要”
喝点水。传说:一旦心梗发生,马上扶起患者喝点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心梗发生。这种做法对于一个生命体征正常的急性心梗患者没什么坏处;而对于一个已经发生休克,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来说,不但起不了抢救的作用,反而会因此要了命。
这种情况下,患者意识不清,喝水很容易导致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这对急性心梗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如果心梗患者一次喝下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不健全的心脏真的难以承受这样的负担,患者反而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心梗患者应如何锻炼
心梗患者每次锻炼之前,一定要做一下准备活动,活动一下身体,舒展一下筋骨,如举举臂、伸伸腿、扭扭腰都可以,时间在10分钟左右即可。如果不做准备活动,直接开始运动,会使心率迅速加快。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且心肺功能都不正常的老年人,严重时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出现急性心梗发作或发生心力衰竭。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准备活动时,要放松心情,张开嘴尽量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举臂、伸腿、扭腰时,动作幅度不能太大,要慢慢地使身体得到全面放松,使心脏处于最佳状态,再慢慢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每周至少要进行3次体育锻炼,每次不低于20分钟,锻炼项目有散步、打太极、骑自行车、做广播体操、打乒乓等,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环境条件自行确定。锻炼结束后,如果感到十分疲劳或出现关节痛、小腿疼痛等,这说明活动量过大了,下次应适当减少运动量。锻炼快要结束时不要立即停止,接着做10分钟左右的还原活动,可进行一般速度的步行或弯腰伸臂等。之后静止休息15分钟后才可以进餐或洗澡,尤其不要马上卧床休息,这样对心脏不利。
专家表示说大家知道心梗患者也能选择性的运动时,还是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做过量的运动,以免发生危险,要让心脏逐步适应这样的运动状态。
心梗患者的护理方法
心肌梗死患者每天都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同样家人也是很紧张的。所以患上这种疾病后如果想要更好的恢复身体,一定要学会如何进行日常的护理,这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在这方面有盲区的话,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专家的介绍,这是对您非常有帮助的。
1、心理治疗
平时病人精神上要保持舒畅愉快,应消除紧张恐惧心情,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并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感冒等。因这些因素都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
卧床期间应加强护理。进食、漱洗、大小便均要给予协助,尽量避免患者增加劳力。以后可按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室温合适。
3、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及便秘
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作肢体被动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由于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要提醒病人排便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可给些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便前可给予口含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
4、饮食宜清淡
要吃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和豆制品等,每天保持必需的热量和营养,少食多餐,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忌烟、酒。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和巧克力等,有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5、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一旦发生,首先庆让病人安静平卧或坐着休息,不要再走动,更不要慌忙搬动病人。如给平内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不见效而痛未减轻时,应观察病人脉搏是否规律,若有出冷汗、面色苍白和烦躁不安加重的情况,应安慰病人使之镇静,去枕平卧,有血压表的可以测量血压。然后可请卫生站或地段医院医师出诊,初步处理平稳后再转送医院治疗。如病人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可在其胸骨下段用拳头叩击,进行胸外挤压及人工呼吸。
6、警惕不典型的发病表现
有时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症状很不典型,如有的病人可出现反射性牙痛,也有的心肌梗塞先发生胃痛。遇到这种情况,力必提高警惕,凡有冠心病病史的病人,均不可忽视,应尽早就医诊治。在病情平稳恢复期要防止病人过度兴奋,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适量的体力活动,以预防病情的反复。
以上就是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如果还有疑问的话,请详细咨询一下医生。在任何疾病下都离不开护理这一环节,可见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改掉那些坏习惯,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大帮助的。
心肌梗塞患者的饮食原则
(1)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过热的膳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并爱步增加热能。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类、水果等。经常保持胃肠道通畅,以防大便时因过分用力加重病情。
(2)饮食应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以改善机体,包括心肌细胞的营养供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应避免过量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进食大量脂肪,因为有可能因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
(3)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建议低盐饮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钠丧失过多,则不必过分限制钠盐。膳食中钠、钾、镁的摄入,应据病情随时调整。
(4)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率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心功能好转,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增加一些瘦肉、蒸鸡蛋白、稀米粥等饮食。随着病情的恢复,病后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饮食治疗,但饮食仍需柔软,易于消化。
心肌梗塞的中医治疗有哪些
饮食治疗对于患者日常是需要重点掌握,可以说,饮食治疗是中医治疗的一个特色,虽然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中西医共同提倡的,但中医的认识远不止与此。中医讲究“天人和一”,人要顺应天时,食疗和药膳也应如此。随着四时气候变化,进行一些饮食药膳的配合治疗,也是老年心梗患者不错的选择。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食物、饮料,如浓茶、白酒、辣椒、可可粉、咖啡等等;少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
针灸推拿是中医疗法的一个特色,它治疗心梗也是非常显着的。针灸推拿可以使经脉气血畅通,阴阳归于平衡,精神和肌肉得到松弛。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心梗患者都适应针灸推拿疗法。
中医治疗心血管病方面,在药物的使用上是以最小伤害为目标进行治疗的,中医以为心血管病的现象有:心气不足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疲乏无力、自汗少气、面色苍白,舌淡苔白;心阴亏虚心悸,忘记,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乱停药会造成心梗的复发
第一,心梗患者出院后不能随意停药。很多心梗患者有擅自停药的情况,有的像张先生一样自我感觉良好就停药;有的因为听说药物副作用多就停用;有的因为担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会引起出血就停药了。我们见过许多因乱停药引起惨痛教训的案例,有的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建议心梗患者出院后坚持用药,发现症状好转时,如果希望停药或减量,应先咨询医生。
第二,对目前的治疗、处方或药物副作用有疑虑或担忧时,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第三,心梗治疗中,生活方式的调整十分重要,应注意戒烟,作息规律并合理锻炼,否则可能再次引发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