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症状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症状
1、实性肿块很像癌,切面灰白,质硬,肉眼酷似导管侵潤癌,需做台上冰冻检查以确定性质。但切面隆起切开后不能闭合,切面不像癌那样污暗、内缩,没有放射状伸展的痕迹。
2、烂肉馅样病灶,直径0、5——4厘米,数量不等。周围包绕白色致密的腺体或皮下脂肪,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明显可辨,这是最常见的表现。
3、腺体切面散在暗红色粟粒状突起,针尖大小,散在分布,这是发病的初起阶段,肉芽肿尚未大片融合,显微镜下仅有微脓肿形成。进一步发展则切面上散在暗红色小包,直径2—3毫米,内含小病灶或少许脓性液体。
4、腺体发硬,腺体内有炎症,就比正常腺体硬韧,切开探查就会发现切面散在大小病灶或脓肿,这样的腺体已不宜保留。
5、片状污暗区,病变的腺体或脂肪仅是色泽改变,局部污浊、晦暗,尚未变硬或完全坏死。
6、切面点状溢出,切面散在乳白色多个小点,类似脓液或积存的乳汁。腺体切面导管扩张,有草绿色牙膏样物质溢出。“肉芽肿GLM”与导管扩张、增生、乳癌无关,但可并存。
7、多发脓肿,脓腔大小不等,多数为分散的小脓腔,脓液仅0、5—2毫升,少数可达30--50毫升,很少见更大的脓腔或单一的脓腔,脓液性状多种:有稀米汤样,红豆粥样,或黄白色稠脓类似细菌性脓肿,但细菌培养阴性,PH值偏碱。
8、地道式蔓延,坏死性烂肉样炎症在腺体内或在皮下脂肪蔓延,管道式通向皮下或乳晕下,形成局部稀粥样病变,累及皮肤则发黑或破溃。向后可达到腺体后面的深筋膜层,在胸大肌表面形成大范围的炎性坏死区或脓腔,只有切透腺体层才能见到。
9、全乳病变,每个病例的病变轻重不等,波及的范围不同,常常超过术前的判断。有的病例在皮肤外观正常和未触及肿硬的部位,术中发现腺体已经受累。病程较长或进展迅速的病例,多数是累及腺体、脂肪、皮肤的全乳病变,而不仅仅限于局部。
10、远处病灶,有时炎性病灶相距甚远,彼此毫无联系,范围不大,各自发展,可以在术前检查完全正常的部位孤立存在,仅在术中探查时发现,如果残留就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乳腺炎术后病理的区别
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主要病理改变为:①单纯乳腺导管扩张并有慢性炎症反应、慢性化脓性反应、异物浆细胞反应等。②乳腺导管扩张继发破裂及异物肉芽和胆固醇结晶形成。③局灶导管扩张有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伴异物巨细胞反应。④输乳管上皮,周围呈慢性炎症及纤维化。
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①在导管扩张的基础上有大量浆细胞浸润,伴灶状组织溶解坏死,局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②乳腺组织呈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伴局灶小脓肿形成,局部有乳腺化脓性肉芽肿性炎,伴大量浆细胞浸润,特殊染色未检见霉菌,但此种病变可能为霉菌或特殊感染所致;③乳腺非特异性化脓性炎性病变中可见较明显的脂肪坏死及脂肪坏死导致的小型油性囊肿及小型化脓性肉芽肿形成,偶见不典型的静脉炎,部分区域有浆细胞浸润。抗酸及霉菌染色未见特殊病原体。少部分病例难以找到原因,可能与血管炎有关。
乳腺肉芽肿怎样根治
肉芽肿性乳腺炎并不常见,诊断和治疗也都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要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精准诊断和分类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及中医治疗等,同时,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病情,可能还会配合其它的治疗。所以,建议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以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乳头内陷应该及时矫正
乳头内陷,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2两种,后天形成的乳头内陷要注意乳腺癌、慢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等疾病。这里主要说说先天性乳头内陷。
先天性乳头内陷(有的是乳头分瓣状,部分内陷),不仅不美观,影响产后哺乳,对婴儿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因为乳头内陷导致的各种乳房疾病,主要为乳管扩张、乳晕旁脓肿、浆细胞性乳腺炎等等。导致乳房反复红肿疼痛、脓肿形成、破溃流脓、形态改变等等,患者苦不堪言。尤其是未婚或者已婚未育者更是身体苦痛、精神痛苦!
提醒有乳头内陷的女性,自己或者是青春期后的女儿,不应该对乳头内陷置若罔闻,应该及时矫正。如果已经出现上述症状,更要到乳腺专科就诊,及时治疗。避免因为长期反复慢性炎症经久不愈而不得已切除乳房的后果。
给大家介绍一种经济、简单、实用的乳头内陷矫正方法:
1、准备消毒的10ml一次性注射器1具,乳头内陷严重、乳头小的选择5ml注射器;
2、针筒乳头(接针头处)侧用刀裁断,将截断面磨光。
3、将呈筒状的注射器扣在内陷乳头上,拉动活栓将乳头吸出并保持负压状态30分钟以上;
4、每天反复如上治疗,每次将吸出的乳头白色分泌物清理干净,坚持下去,直到内陷的乳头用手可以轻轻提起为止。
怎么判断是不是乳腺炎
乳腺炎,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乳房内的炎症。根据发生的时期可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症状:早期患者自觉患侧乳房胀痛,有时可触及乳房肿块,质地较硬,随炎症进展,出现局部皮肤红肿、体温升高。
严重者可有高热、寒战,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若未经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局部可形成脓肿,位置表浅者可触及波动感,脓肿可逐步向外破溃或积聚于乳房内,严重者可导致腺体组织坏死,甚至脓毒血症。
非哺乳期乳腺炎最常表现为乳房肿块,质地较韧,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可有皮肤粘连、乳头内陷等;还可有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有脓肿形成,甚至破溃、形成瘘管。
相比于哺乳期乳腺炎体温升高,甚至寒战、高热、血象异常等表现,非哺乳期乳腺炎全身炎症反应较轻,很少出现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者有皮肤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等表现。
什么是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良性肉芽肿性病变,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腺炎、哺乳后瘤样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瘤样肉芽肿等。
现在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独立性疾病,但有时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存在重叠,临床上两种有很多相同之处,病理上两者均可有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形成,但肉芽肿性乳腺炎炎症的位置主要存在小叶旁,而不是导管周围。
好发生于已婚、有哺乳史妇女,多数于回奶后1-3年发病,大部分病人急性起病,两周内迅速增大,之后稳定或缓慢增大,再之后化脓或者皮肤破溃,经久不愈。
睾丸炎的种类有哪些
一、肉芽肿性睾丸炎
肉芽肿性睾丸炎比较少见,多发生于中年人。病因尚未阐明,患者常有睾丸损伤史,故可能为生殖细胞损伤后,产生或释放某种物质引起肉芽肿的形成,临床上可呈急性经过,睾丸呈明显的炎性肿痛,亦可进展缓慢,似睾丸肿瘤。
二、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
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为约1/4的成人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而青春期前儿童患者合并睾丸炎者较少。40%~60%的病例可转变为慢性,细精管造精细胞消失,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并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因此睾丸萎缩而丧失生精功能。所幸本病大多数为单侧而不影响生育能力,如双侧睾丸受累,则可引起不育。
三、精子性肉芽肿
精子性肉芽肿是由于附睾炎症或外伤,损伤输精管道致精子溢出至间质内而引起的病变。输精管精子性肉节肿可能与机械性阻塞有关,常在输精管上形成多个硬结。其病变与附睾者相似。
四、睾丸树胶样肿
后天性梅毒第三期可侵犯睾丸,病变有两种,较常见的一种为树胶样肿;另一种为弥漫性炎症与纤维化。睾丸树胶样肿呈睾丸进行性肿大,无明显疼痛。直径一般为1~3cm。
易与慢性前列腺炎相混淆的2类疾病
1、慢性前列腺炎易与前列腺痛相混淆
前列腺痛是一种无实质性病变的疾病,主要以会阴部和耻骨上区的疼痛和压痛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和慢性前列腺炎相鉴别。另外,前列腺痛的前列腺触诊和前列腺液镜检都是显示正常的,且前列腺液及尿液培养均无细菌滋生,这一点也是可以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区分的。
2、慢性前列腺炎易与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相混淆
慢性前列腺炎易与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早期症状极为相似,且直肠指检结果也无明显差异。但是,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病情发展较为迅速,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尿储留和硬结生长的情况,这是与慢性前列腺炎的不同之处。另外,区别两者可以通过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加以明确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