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用砂仁敷穴方治疗妊娠病毒性肝炎

如何用砂仁敷穴方治疗妊娠病毒性肝炎

砂仁敷穴方适用于清利湿热妊娠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砂仁敷穴方具有清利湿热的功效。方由砂仁30g,白矶10g,白糖50g,鲫鱼1条(连肠杂用)组成。将砂仁洗净,晒干,研为细末,过筛;然后与白矾、白糖、鲫鱼共捣在一起,纱布包裹,贴于神阙、至阳。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

病毒性肺炎的偏方

方一

[药物组成] 木贼草30克,板蓝根15克,茵陈15克。

[适应证] 急性病毒性肝炎。

[ 用法 ]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方二

[药物组成] 田基黄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土茯苓20克,夏枯草15克,茵陈15克,山栀子10克,黄柏10克,木通10克,甘草5克。

[适应证] 急性病毒性肝炎。

[ 用法 ] 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三

[药物组成] 生石膏90克,蒲公英60克,茵陈60克,大青叶30克。

[适应证] 急性病毒性肝炎。

[ 用法 ] 上药用旺火煎2次,取液混合,分2次服用,每日一剂,14天为1个疗程。

患者在治疗病毒性肺炎的同时可以试试以上几个偏方,比较的简单也不要费太多的事,但是还是要以药物的治疗为主,效果比较的显著。在是用以上偏方治疗病毒性肺炎的过程中,患者要养成健康的甚或习惯,尽量避免吸烟、酗酒等行为。

茵陈除黄汤适用于热重于湿型妊娠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吗

热重于湿型妊娠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为:妊娠期间出现身目倶黄,其色鲜明,发热心烦,心腹 胀满,口干口苦,纳呆恶心,小便短黄,大便密结,舌苔黄腻,脉 弦数或滑数。茵陈除黄汤具有清利湿热解毒的功效。方由茵陈30g,栀子 10g,茯苓20g,猪苳20g,车前草20g,生甘草10g,柴胡10g,川楝 子10g,橘皮10g,竹茹15g,黄连10g,龙胆草30g组成。

妊娠合并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专家表示,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母体的影响

妊娠早期并发病毒性肝炎可使早孕反应加重。妊娠晚期并发病毒性肝炎可发展为重症肝炎,孕产妇死亡率升高,同时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增高,易发生急性肝坏死。

分娩时,因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减退,易导致产后出血。重症肝炎常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现全身出血倾向,直接威胁母体的安全。

二、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妊娠早期患病毒性肝炎的孕妇胎儿畸形发生率约比正常孕妇高2倍。由于肝炎病毒可感染胎儿,易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围生儿的死亡率明显上升。

病毒性肝炎

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也不尽相同。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并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脏的炎症主要有HEV直接致细胞病变,而在病毒清除期肝细胞的病变主要由HEV诱导的免疫反应引起。

传播途径:

一般在发达国家以散发病例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流行为主。自1980年后中国新疆地区曾有数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报告,约占急性散发性肝炎10%,至少已有6个省市自治区曾报告发生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

病毒性肝炎传染源:

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病毒性肝炎和妊娠之间有何影响

妊娠期感染肝炎病毒对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产生极其严重的 影响。由于肝炎的不适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因此在妊娠早期, 肝炎使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加重,并且容易发生流产。呕吐过度 者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肝功能损害。到了妊娠晚期,肝功能损害引 起机体的血压调节机制的损坏,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同时妊高征又使肝脏血流减少,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妊娠晚期若伴发急性黄 疸型肝炎,更易导致早产、死胎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肝功能损害 还导致凝血因子的产生减少,使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增加, 黄疸型肝炎的孕产妇和患重症肝炎的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分别 高于没有黄疸和一般肝炎的孕产妇。孕妇如果患上急性黄疸型肝炎, 其死亡率明显升高。尤其是妊娠晚期的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急 性重症肝炎,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妊娠病毒性肝炎不仅导致胎婴儿的流产、早产、死胎和新生儿 死亡,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尤其是乙型肝炎的危害 最大。母儿垂直传播的途径有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三种 类型。可经宫内传播的肝炎病毒包括乙肝病...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的任何时期都有被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在妊娠的这一特殊时期,病毒性肝炎不仅使病情复杂化,重症肝炎也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胎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增高;流产、早产、死产和胎儿畸形发病率增高;而且胎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肝炎病毒,尤以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为高,围生期感染的婴儿容易成为慢性携带状态,以后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

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孕期肝脏未见明显增大,胎盘循环的出现使肝脏血流量相对减少,肝细胞大小和形态略有改变,但无特异性;肝功能无明显改变,由于血液稀释所致,血清总蛋白降低,60~65g/L,主要以白蛋白降低为主;凝血因子有所改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增加。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妊娠并不增加对肝炎病毒的易感性,但由于其生理变化及代谢特点,肝脏负担加重,同时肝脏抗病能力下降,使病毒性肝炎病情加重,使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以致造成妊娠期重症肝炎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达到非孕期的37-65倍。

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与肝炎互为不利因素, 即肝炎可影响妊娠的正常发展,对母儿可产生不良后果,如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死胎、死产等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小血管痉挛, 使肝脏、肾脏血流减少, 而肾功能损害,代谢产物排泄受阻, 又进一步加重肝损害, 易致肝细胞大块坏死,易诱发成为重型肝炎。

治疗病毒性肝炎

定义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隐性感染较为常见。

西医病名

定义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隐性感染较为常见。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

病理生理

第一阶段病毒复制期,该阶段是病毒经血液直接侵犯心肌,病毒直接作用,产生心肌细胞溶解作用。第二阶段免疫变态反应期。对于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慢性期者),病毒在该时期内可能已不存在,但心肌仍持续受损。目前认为该期发病机理是通过免疫变态反应,主要是T细胞免疫损伤致病。

西医诊断

标准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984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要依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做肝活体组织检查。

病毒性肝炎的命名应包括病名、病原学分型及临床分型,例如: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HBsAg(-)、慢性迁延型。

一、病原学分型

(一)甲型

1.急性期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阳性者。

2.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IgG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者。

3.急性期早期粪便抗-HAV免疫电镜查到HAV颗粒者。

4.急性期早期粪便中查到HAAg者。

以上四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就可确诊。

(二)乙型

1.血清HBsAg阳性或伴HBcAg阳性者。

2.血清HBsAg阴性,但抗-HBcIgM阳性,或抗-HBs或抗-HBc阳性者。

3.血清HBV-DNA或DNA多聚酶或HBcAg或抗HBc阳性者。

4.HBV感染指标不明显或只有抗-HBc一项指标阳性,肝内HBcAg、HBsAg或HBV、DNA阳性者。

以上四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就可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至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由于我国无症状HBsAg携带者很多,这些人如再感染非甲非乙型肝炎或其他急性肝炎,极易误诊为急性乙型肝炎,因此需仔细鉴别,特别是进行科研时对急性乙型肝炎的确诊更要慎重。

一般可参考以下几点:

(1)发病不久,经灵敏的方法检测HBsAg阴性,发病后阳转,且滴度较高者。

(2)急性期血清抗-HBcIgM的高滴度,抗-HBcIgG低滴度,恢复期恰恰相反者。

(3)急性期HBsAg高滴度,恢复期持续阴转者。

(4)急性期抗-HBc阳转或恢复期抗-HBs阳转者。

(5)有明确的受染者(如输入HBsAg阳性血液),且潜伏期符合,发病后HBsAg阳性者。

慢性肝炎的病原学确诊更难,一般分为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即可。无症状HBsAg携带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血症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

(三)非甲非乙型

1.凡不符合急性甲、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指标,并排除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等(无特异性IgM抗体)及其他已知原因之肝炎,如药物性肝炎者,可诊为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

2.凡慢性肝炎患者HRV感染指征全部阴性,并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其他已知原因之肝炎者,可诊为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

3.凡呈水源、食物暴发流行特征,又不符合甲型肝炎病原学诊断标准者,可诊为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

甲、乙、非甲非乙型肝炎可合并感染,亦可重叠感染,故在病原诊断时应认真辨别。

二、临床分型

(一)急性肝炎1.急性黄疸型。2.急性无黄疸型。

(二)慢性肝炎1.慢性迁延性。2.慢性活动性。

(三)重型肝炎1.急性重型。2.亚急性重型。

(四)淤胆型肝炎。

三、各临床型的诊断依据

(一)急性肝炎

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化验及病原学检测综合判断,并排除其他疾患。

(1)流行病学资料:密切接触史指与确诊病毒性肝炎病人(特别是急性期)同吃、同住、同生活或经常接触肝炎病毒污染物(如血液、粪便)而未采取防护措施者。注射史指在半年内曾接受输血、血液制品及消毒不严格的药物注射、免疫接种、针刺治疗等。

(2)症状:指近期内出现的持续几天以上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溏便、肝区痛等。小儿尚多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精神不振、懒动,常有发热。

(3)体征:指肝肿大且有动态性变化并有压痛,部分病人可有轻度脾肿大。小儿肝大较明显,脾大较多见。

(4)化验:主要是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

(5)病原学检测:见前。

凡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化验四项中三项明显阳性(应包括化验阳性)或化验及体征(或化验及症状)均明显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可确诊。

凡近期内单项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或仅有症状、体征,或仅有流行病学史及(2)、(3)二项中一项,均为可疑者。对可疑者,应进行动态观察或结合其他检查(包括肝活体组织检查)做出诊断。可疑者如病原学诊断为阳性且除外其他疾病者可以确诊。

2.急性黄疸型肝炎:凡急性发病,具有不同程度的肝炎症状、体征及化验异常,血清胆红素在1.Omg/dl以上,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之黄疸,可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二)慢性肝炎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有确诊或可疑急性肝炎的病史 (有时不明确),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病情较轻,可有肝区痛和乏力,伴有血清转氨酶升高或轻度肝功能损害,而不够诊断慢活肝者,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符合慢迁肝的组织学改变者,皆可诊为慢迁肝。2.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

(1)症状:既往有肝炎史(有时不明确),目前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溏便等。

(2)体征:肝肿大,质地中等硬度以上,可伴有黄疸、蜘蛛痣、肝病面容、肝掌或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者。

(3)实验室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反复或持续升高伴有浊度试验(麝浊、锌浊)长期明显异常,或血浆白蛋白减低,或白/球蛋白比例明显异常,或丙种球蛋白明显增高,或血清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增高。

(4)肝外器官表现:如关节炎、肾炎、脉管炎、皮疹或干燥综合征等,其中以肾炎较多见。以上四项中有三项为阳性,或第(2)、(3)两项为阳性,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符合慢活肝的组织学改变者,皆可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慢活肝的重型: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活肝的病史、体征及严重肝功能损害。

慢迁肝及慢活肝的鉴别有时十分困难,必要时应进行肝组织学检查。

(三)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即暴发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后10天以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昏迷等),而排除其他原因者,患者肝浊音区进行性缩小,黄疸迅速加深,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应重视昏迷前驱症状 (行为反常、性格改变、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便作出早期诊断。 因此,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如有高热、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胀或有呃逆),极度乏力,同时出现昏迷前驱症状者,即应考虑本病。即或黄疸很轻,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肝功能明显异常,又具有上述诸症状者,亦应考虑本病。小儿中可有尖声哭叫,反常的吸吮动作和食欲异常等表现。

2.亚急性重型(即亚急性肝坏死):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后10天以上8周以内具备以下指征者。

(1)黄疸迅速上升(数日内血清胆红素上升大于1Omg/dl),肝功能严重损害(血谷丙转氨酶升高或有酶胆分离、浊度试验阳性、白/球蛋白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或胆碱脂酶活力明显降低。

(2)高度无力及明显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重度腹胀及腹水,可有明显出血现象(对无腹水及明显出血现象者,应注意是否为本型的早期)。可出现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后期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及脑水肿。

(四)淤胆型肝炎

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常有明显肝肿大,皮肤瘙痒。肝功能检查血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如碱性磷酸酶、 γ-转肽酶、胆固醇均明显增高,谷丙转氨酶中度增高,而浊度试验多无改变。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外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包括药原性等)者,可诊断为本病。

四、病毒性肝炎肝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

肝穿刺活检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型十分重要。如慢活肝和慢迁肝以及慢活肝和肝硬化,单从临床上有时不易鉴别,但在病理上则有明显的不同。

肝穿活检如标本取材过少,可以影响病理诊断的正确性,如肝硬化的穿刺活检组织中未包括完整的假小叶,或慢肝、慢活肝的活检组织中没有汇管区时,则可能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妊娠期如何进行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

妊娠期这样进行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1) 妊娠早期患急性肝炎,应积极治疗,待病情好转后行人工流产。(2) 妊娠中晚期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K,并积极治疗妊高症。若经治疗病情继续进展,应考虑终止妊娠。

妊娠合并肝炎要怎么办

妊娠合并肝炎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其中以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危害较大。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女肝病和黄疸的最常见原因,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和输血传播型肝炎7个类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主要以妊娠合并甲型病毒性肝炎以及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

妊娠合并甲型肝炎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妊娠合并甲型肝炎不能通过胎盘传播,孕期不用人工流产或引产,但是妊娠晚期患病,在分娩过程母体血液受粪便污染可使新生儿感染。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忽视乙肝病毒,导致随着病毒的增加使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化为乙肝;长期过度劳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乙肝病毒。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可宫内传播,产时可通过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母血进入胎儿体内感染,接触母乳及母体唾液感染。

怎样用五味子敷脐方治疗妊娠病毒性肝炎

五味子敷脐方适用于热毒炽盛型妊娠病毒性肝炎的的治疗。五味子敷脐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方由白花蛇舌草、五味子、僵蚕、虎杖、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各等分组成。将白花蛇舌草、五味子、僵蚕、虎杖、半枝莲、七叶一枝花混合粉碎,加少量醋调糊,敷脐,并外敷肝区与肝俞、阳陵泉、足三里。纱布固定,每日换1次。

如何用鸡骨草冲剂治疗妊娠病毒性肝炎

鸡骨草冲剂适用于热重于湿型妊娠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鸡骨草冲剂具有疏肝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颗粒,每袋15g,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如何进行妊娠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这样进行妊娠病毒性肝炎的预防:(1) 孕妇应避免与肝炎患者或带病毒者接触,一旦接触后应及时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妊娠期间如发现丈夫为病毒性肝炎患者或肝炎病毒携带者,应禁止性生活。(2) 孕妇应注意饮食卫生,不食毛蚶之类的生鲜不洁之物,以防病从口入。饮食宜清淡、高营养、高维生素,避免摄取过多的脂肪。(3) 孕前若是肝炎患者或肝炎恢复期者应积极治疗,避免妊娠。(4)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使用各种血液制品,防止血液传染。(5) 家属和高危人群应择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6) 要自珍自爱,避免不洁性生活,防止通过性传播肝炎病毒。

常用的治疗妊娠病毒性肝炎的单验方有哪些

常用的治疗妊娠病毒性肝炎的单验方:(1) 鸭跖草全草30~60g,水煎服。(2) 鲜垂盆草50g,大枣5枚,水煎服,宜常服。(3) 生大黄10g (煽服、逐渐减量),茵陈30g,败酱草30g, 厚朴10g,枳实10g,梔子10g,焦三仙10g,草豆蔻10g,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4) 茵陈30g,岩柏、鸭跖草、半枝莲各15g,黄芩、焦白术、桑寄生各12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5) 苦丁香、白胡椒、白丁香等份,研细末。每次用的时候取少许,吹入鼻中,以流黄水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病愈停用。(6) 红枣500g,红糖500g,食醋500g,明矾30g,将红枣煮熟,去皮、核,再将红糖、食醋和明矾加入共煎成浓汁,装瓶备用,每次服用1大汤匙,每日3次。

妊娠合并肝炎的症状及危害

肝脏是人体解毒最重要的器官,具有免疫、血液凝固和造血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炎病毒引起的妊娠合并肝炎,会给患者带来双重影响。因此,妊娠合并肝炎必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恢复。了解妊娠肝炎的症状。帮助病人的早期认识,及时治疗。

乙肝患者怀孕的症状

(1)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恶心,呕吐,等。尤其是对消化道症状妊娠早期更为明显。

(2)在晚期妊娠合并肝炎腹胀患者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高比例的重型肝炎。

(3)出现黄疸,约4/5以上的帐户,深黄疸伴有瘙痒的患者多数等。

(4)的特点是它的标志,肝肿大,有轻度压痛,但随着病情迅速消失的改进。

肝炎妊娠的危害

(一)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可以增加肝脏负担,进一步原肝损伤:

(1)肾上腺皮质,卵巢,胎盘产生更多数量的雌激素能灭活在肝脏和胆汁排泄,防止肝脏的脂肪转运的影响;(2)在肝脏的解毒代谢产物对母体和胎儿的主体;(3)分娩时体力消耗,缺乏氧气,增加酸代谢物质,产后出血,加重肝脏的负担;(4)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肝损伤,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妊娠,妊娠急性脂肪肝,易与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困惑,提高诊断和治疗困难。

(二)在病毒性肝炎的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妊娠早期,可增加妊娠反应。发生在晚期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顺产产后出血。重型肝炎,常并发DIC,全身出血倾向的存在,从母亲到孩子安全的直接威胁。生的患病率,死亡率高,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病毒性肝炎病在妊娠早期,高约2倍,胎儿异常。不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胎儿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感染,特别是在高利率的母婴传播的B型肝炎

温馨提示:妊娠合并肝炎对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影响,患者应及时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疾病恶化,增加治疗困难。

相关推荐

妊娠合并肝炎的影响

娠并不增加对肝炎病毒的易感性,但由于其生理变化及代谢特点,肝脏负担加重,同时肝脏抗病能力下降,使病毒性肝炎病情加重,使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 妊娠时期,孕妇感染病毒性肝炎不仅使病情变得复杂,重症肝炎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还会增加对胎儿的危害,导致围产儿患病率、死亡率增高,流产、早产、死产和胎儿畸形、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死胎、死产的发病率增高。胎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肝炎病毒,尤以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为高,围生期感染的婴儿容易成为慢性携带状态,以后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

慢性肝炎会传染吗

一、慢性肝炎传染吗——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肝炎总类 传染性慢性肝炎一般是指病毒性肝炎,也就是由各类肝病病毒导致的肝炎。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肝、丙肝、丁肝、戊肝等,其中以乙肝和丙肝的数量最多,分别为我国第一大和第二大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种类不同,其传染的方式也不相同。 二、慢性肝炎传染吗——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肝炎总类 其实,有很多种类的肝炎是不具有传染性的,此类肝炎患者朋友可以参加社会各类活动和工作,大部分经过正规治疗可以痊愈。不具有传染性的肝炎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酒精肝:酒精肝又称酒精性脂肪肝是长期饮酒导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2.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①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 (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

病毒性肝炎妊娠的影响

(1)对母体的影响,妊娠早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反应加重易合并妊娠剧吐。妊娠中、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加重肝脏的损害,易发生为重症肝炎。同时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分娩期的疲劳,肝功能的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减退,易导致产后出血,重者可并发dic,威胁母儿生命。 (2)对胎儿影响,肝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妊娠早期患肝炎胎儿畸形发生率高,易导致流产。妊娠晚期患肝炎时,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率升高。 (3)母婴传播:甲型肝炎病毒(hav),潜伏期14~50天,主要经粪—口传播,不会通过胎盘或其他途径传给胎儿。

妊娠合并肝炎的原因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主要以妊娠合并甲型病毒性肝炎以及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 妊娠合并甲型肝炎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妊娠合并甲型肝炎不能通过胎盘传播,孕期不用人工流产或引产,但是妊娠晚期患病,在分娩过程母体血液受粪便污染可使新生儿感染。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5类人易感病毒性肝炎需提高警惕

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恶心、肝区疼痛、乏力作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出现黄疸、发热及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我国人数较多,预防该病是我国卫生健康的主题。病毒性肝炎的分型较多,不同分型易感群体是不同的,但是有5大类人群是最容易感染肝炎的群体,这五类人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免疫力低下人群 各个年龄阶段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是患有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人群,由于病毒入侵机体,免疫力低下者不能够及时进行识别,消除肝炎

患乙型肝炎的孕妇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疾病必然会破坏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这是个事实,尤其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更是如此。乙肝病毒携带者或病毒性肝炎患者除了需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外,还要承受外界环境与社交人际方面的精神压力。病毒性肝炎作为传染病的最大杀手之一,人们恨不得把患者丢出地球表面,这样会使病毒性肝炎患者有一种被孤立,被遗弃的感觉。歧视的目光比病毒更可怕,所以很多乙肝患者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恐惧、人格力量缺失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患病毒性肝炎的孕妇更是如此,处于双重位置她,那种恐惧感无法言语。所以我们更应当重视她们的心理健

导致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有哪些这一直是现在许多肝炎患者所关注的问题,病毒性肝炎是现在肝炎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此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积极的进行治疗,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药物或化学毒物是现在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之一,:很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病毒性肝炎。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l

5类人易感病毒性肝炎需提高警惕

1、免疫力低下人群 各个年龄阶段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是患有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人群,由于病毒入侵机体,免疫力低下者不能够及时进行识别,消除肝炎病毒,导致机体感染并且携带了肝炎的病毒。 2、医护工作者 由于医护工作人员每天都可能直接接触到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群体的血液或是分泌物,因此,医护工作者是最直接接触到感染源的群体。 3、儿童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当病毒性肝炎侵袭小儿机体时,不能够及时做出判断识别及清除病毒性肝炎,又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导致机体长期携带病毒感染源。 4、孕妇 由于妊娠期间,母体必须为

中毒性肝炎会传染吗

中毒性肝炎是由化学毒物(如磷、砷、四氯化碳等)、药物或生物毒素所引起的肝炎或所致的肝脏病变。主要是细胞毒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中毒性肝炎的了解,很明显,与病毒性肝炎不同,中毒性肝炎不是因为感染病毒而致病的。既然中毒性肝炎并不携带病毒。当然也就不会传染给他人了,不可与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相混淆。 中毒性肝炎虽不会传染,但是中毒性肝炎需积极治疗,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了解病情和肝脏损伤情况后,给予保肝、利胆、调免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如高蛋白、高热量)。 当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尽量避免引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