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野蘑菇中毒往往源于认识误区

野蘑菇中毒往往源于认识误区

煮沸可去毒 不少人都认为蘑菇即使有毒,通过高温煮沸也会将毒素破坏。其实不然。毒蘑菇中所含的毒素毒性稳定,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其毒性成分。

大蒜可解毒 在民间尤其是湖广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流传有大蒜解百毒的说法,不管烹调什么食物,只要在其中加一些大蒜便可起到解毒作用。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错误观念,大蒜中的主要成分是蒜氨酸及蒜辣素等,实验证明对某些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毒蘑菇中的毒素如毒蕈碱等却无任何分解或降低作用。

银针可验毒 在我国民间,自古就盛传银针验毒之说。银针插入食物,如果银针变黑说明有毒,假若未变黑无反应则说明无毒。其实这很不可靠。银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和强酸、强碱、盐、氧化物等都不反应,而保持银白色金属光泽,很难变黑。银针在含有硫化物、砷化物等的水溶液中表面虽会变黑,但反应物浓度要达到一定的量,也就是说检测的灵敏度很低。因而一般食物中微量的硫化物、砷化物用银针是无法检出的。如果毒物不含硫及砷,比如毒蘑菇、亚硝酸盐、农药、毒鼠药、氰化物等,银针与它们接触时并不会出现黑色反应。有毒蘑菇的毒性物质主要是生物碱类,它与银针根本不起化学反应,即使浓度再高也无法验出。因此,用银针验毒是很不可靠的。

经验可识毒 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之一。在许多蘑菇中毒的事件中,部分受害者就是由于相信了一些不科学的“毒蘑菇识别方法”。如有说“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这“鲜艳”和“好看”本身就没有具体绝对的标准。事实上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却极有毒。有的认为“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却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还有许多人认为毒蘑菇可以根据外观、味道等特征来鉴别。事实上,一般人们很难用肉眼来区分野蘑菇是否有毒,只有从种类上识别和不轻易采食来加以防范。

怎样预防误食毒蘑菇

夏季的时候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出门野炊。蘑菇是我们喜爱的食物。但是一旦误食毒蘑菇的话就会损伤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样预防误食毒蘑菇。

1我们在烹饪蘑菇的时候一定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采蘑菇的人们,所以尽量不要采摘野生的蘑菇。以免食用中毒。

2食用市面上销售蘑菇(特别是野生菇类干品)时,如发现异样者应挑除。因为我们不能保证采摘蘑菇的人一点错误也不出错。所以一旦发现有不是同一品种的蘑菇,应该剔除。以防止是毒蘑菇而中毒。

3对可食的蘑菇,一定要严格按照食用方法烹调和就餐。不要吃没有烹调熟的蘑菇,以防止中毒事情发生。

注意事项:蘑菇鲜美,注意酌量食用。

野蘑菇毒倒4人

据新闻媒体报道,野蘑菇毒人事件又发生了。就在上周,家住新洲的马爹爹一家被毒蘑菇放倒了,全家4口人上吐下泻,集体住进医院。原来马爹爹当天早上带着两个孙子上山摘野菜,看到树丛里长了大量的蘑菇,于是带着两个孙子,摘了蘑菇回家。回家后,马爹爹顺手就将蘑菇丢在了客堂,老伴误以为是马爹爹从市场买回来的,就随手将其作为饭菜煮食。到了晚上8点,全家人开始集体腹泻,最后在邻人的帮助下才送到医院,医院检查结果是“误食毒蘑菇,食物中毒”。近年来,野蘑菇毒倒人事件频繁发生,一方面是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长得比较相似,普通人肉眼难以分辨,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市民饮食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习惯性采摘野蘑菇回家食用。

医学资料研究显示,毒蘑菇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我国毒蘑菇约有100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分布广泛,这也导致了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严重的甚至致人死亡。很多采摘蘑菇的市民过于依赖、相信自己的经验,将野蘑菇带回家煮吃。但是实际上,目前有些毒蘑菇与可使用蘑菇在表面上看起来没多大区别,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是否毒蘑菇。因此,笔者在这里强调,目前毒蘑菇的识别技巧和方法没有绝对正确。

食物中毒的一些保健常识

1、“扁豆中毒”不可忽视

不可忽视的“扁豆中毒”吃了扁豆类的菜肴后,如发现有头痛、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诊。在烹调扁豆类菜肴时,一定要加热足够时间。切勿吃贮存过久、霉烂的扁豆角。

2、小心食用鲜黄花菜中毒

鲜黄花菜中毒常发生在每年的七八月黄花菜生长成熟季节,应当引起广大市民的注意。加工新鲜黄花菜要焯洗后充分浸泡、加热煮熟后食用。

3、野生蘑菇吃不得

当前正是毒蘑菇中毒多发季节,出游切莫在野外及景区采摘、食用野蘑菇。对于市场上卖的野蘑菇,尤其是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不要轻易食用。烹调加工野蘑菇经洗净后,宜先在沸水中煮3~5分钟,弃汤后再炒熟煮透。

蘑菇的禁忌

1、每年夏秋季节,特别是雨季,野生蘑菇生长旺盛,各地都会出现误食中毒的事件。所以在食用蘑菇时一定要慎重,即使是市场上买来的,若没吃过或不认识,也不要轻易食用。

2、在对毒蘑菇的认识,普遍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蘑菇即使有毒,通过高温煮熟也会将毒素破坏。实际上,毒蘑菇中所含的毒素毒性稳定,耐高温、干燥,烹调并不能破坏其毒性成分。二是认为毒蘑菇可以根据外观、味道等特征来鉴别。如有人指出,毒蘑菇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儿,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这些都不完全正确,“我国有毒的野生蘑菇有100多种。多数人缺乏专业知识,很难用肉眼来区分是否有毒,在野外杂生的情况下也极易混认。”

3、误食毒蘑菇后,会经历潜伏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等几个阶段。初期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肝、肾等内脏衰竭,出现黄疸、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

怎么辨别蘑菇是否有毒

由于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准,在采摘时,没有经验的人是很容易将它们混淆的。 采食野蘑菇时要特别小心,对于色彩鲜艳,奇形怪状的野蘑菇就不要采摘了,往往是有毒的,还有,对于不认识或从未吃过的野蘑菇,大家也千万不要采摘食用。我们还可以通过形状看蘑菇的毒性,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观察蘑菇的毒性,我们还可以从颜色和气味着手。毒蘑菇大多数是呈金黄色、粉红色、白色、黑色、绿色等色,无毒蘑菇多为咖啡色、淡紫色或灰红色。而且呢,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基本上是苦杏味或水果味,这些是可以直观观察地到的。我们还可以动手看看它的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蘑菇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如果遇见有人因食用蘑菇中毒了,一定要记住,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留毒蕈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采取催吐措施,如用汤匙压舌根,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反复呕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休克。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生活中要警惕蘑菇中毒

蘑菇富含营养是众所周知的,却不知每年因误食野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广东、西藏、四川、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发生最多, 北京、山东、河北等地也有报道。夏季雨水充沛,蘑菇生长旺盛。如果您有采摘野蘑菇的机会,可要注意了!

我国地域辽阔,野生蘑菇资源非常丰富,能食用的就有400余种。因其采摘方便、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备受青睐,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尤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追求天然食品蔚然成风,也使得吃蘑菇宴成为时髦。但并不是每一种蘑菇都对人类友好。

毒蘑菇中毒死亡率高

毒蘑菇学名毒蕈(读作“迅”),全世界已知的毒蕈约百余种,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约80余种,常见的有捕蝇蕈、死帽蕈、马鞍蕈、栗茸蕈、假芝麻蕈等。其所含毒素不同,中毒引起的临床表现也各异,大致分为4型,即胃肠炎型(或类霍乱型)、神经精神型或中毒性脑病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病死率高达50%~90%。

目前对毒蘑菇引起的中毒还没有特效解毒药物,有一种毒性极强的肉褐鳞环柄蕈,毒性稳定、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不容易破坏,一旦误食,极度危险。

毒蘑菇中毒诊断难

毒蕈中毒的诊断有时相当困难。一方面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各异;另一方面毒蕈中毒发病潜伏期较短,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36小时,平均7小时;再加上本病起病时多有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如患者不把食用过毒蘑菇的信息提供给大夫,一般很容易被误诊为胃肠炎和一般的食物中毒等。

在夏秋季节,当遇有食过野生蘑菇,一家人同时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考虑到毒蕈中毒的可能性。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将呕吐物和排泄物送化验室进行检查,以便确诊。

毒蘑菇中毒治疗要及时

毒蕈中毒者应就近马上就诊。一般来说,对于重症中毒患者经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处理后,应迅速送至条件较好的上级医院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同时对其他一起食用者,无论有无症状均须住院观察,并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毒蕈中毒尤其是中毒性肝炎型患者存活率的惟一方法。

催吐是最简便的急救方法,适用于神志清醒的人。催吐溶液可以用清水、浓茶、1:5000高锰酸钾溶液、3%~5%鞣酸溶液、0.5%活性炭混悬液等,其中以清水或浓茶最为便捷。方法是让患者快速喝下约500毫升清水或浓茶,然后用筷子或手指探喉,刺激喉头引发呕吐反射,吐出胃内容物,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的胃内容物变清为止。催吐后再口服医用蓖麻油或香油30~60毫升或硫酸镁30克导泻,使肠道毒物进一步排出。有条件的话可反复洗胃,清除毒物,洗胃之后再用导泻、灌肠,结合口服鞣酸、活性炭等药,以使毒物迅速排出减少其吸收。

解毒剂阿托品用于捕蝇蕈类中毒;巯(读作“球”)基络合剂用于死帽蕈中毒。 严重毒蕈中毒如出现溶血反应、中毒性心肌病、肝病等,可使用激素。液体疗法、利尿等方法,可保护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必要时可血液透析。所有这些都要在医院进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发病后经过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进入“假愈期”,以为已经治愈就回了家。这种患者可能症状很快重现,当再次到医院就诊时,大多病情已难以控制。所以说,假愈期观察、护理非常重要,稍有麻痹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故对此期患者不容忽视,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其内脏损害的早期表现。对于确诊毒蘑菇中毒的患者,应住院观察1周以上。

为了防止毒蕈中毒,需加大预防毒蕈中毒的宣传力度,普及食用野生蕈的安全知识,同时不要轻信一些民间流传的缺乏科学性的毒蕈识别方法。

特别提示

人们在采摘蘑菇时决不能采那些辨别不清、从未食用过或自己不能确定是否无毒的野蘑菇;另外,多种野蘑菇也不要混杂食用,不能生食,不要与酒同食,烹饪时尽量避免急火快炒。

如何识别毒蘑菇

一般毒蘑菇多有以下特征:①外观大多色泽鲜艳美丽,可谓越艳丽毒性越大;②蘑菇盖上有肉瘤,蘑菇柄上有蕈环、蕈托等;③将其放在银器里煮时变为绿色或黑色;④毒蘑菇味多辛酸苦辣;⑤蘑菇体多柔软多汁,汁液混浊,呈乳白色,易变色。

怎样识别野蘑菇有无毒

1、识别的绝对有效地方法,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敢百分之百的确定,但是一般认为,蘑菇的菌盖如果颜色艳丽,或者上面是黏土色,而且质地又比较脆的话,就很可能是毒蘑菇,这种方式比较贴合我们经常听到的采蘑菇有毒的论调,但是更加具体化了。

2、如果蘑菇上面附着着许多其他小菌类就很可能是毒蘑菇。而且虽然野生蘑菇的个头差异有些大,但是总体来说,如果一个野生蘑菇的伞盖非常大,而且质地肥厚,那么有毒的可能性就很大,所以遇到这样的野生蘑菇,不要说它的菌肉肥厚,适合食用,而是应该非常小心,说不定就是会伤害身体的毒蘑菇!

3、从生长的地方也可以简单的判断蘑菇的毒性。从各种研究数据的汇总来看,生长在杂木林,腐物或粪肥等比较脏乱地方的蘑菇一般来说,毒性都比较大,是不适合我们人体食用的,所以切记误食。说到这里,小编还是想提醒大家,吃野生蘑菇有风险,能不吃尽量就别去尝鲜哦,这个代价会很大。

分辨蘑菇有无毒的方法与常见的N种蘑菇

我国的有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食用有毒蘑菇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曾经被列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长期以来鉴别毒蘑菇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有关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但误食中毒者仍屡有发生。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

一般来说,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①、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已知有80余种。②、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③、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④、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⑤、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高。⑥、光过敏性皮炎型: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分辨蘑菇有无毒的方法与常见的N种蘑菇

有毒无毒如何分辨:

采食野菜的加工方法很重要,加工的目的主要在于去毒和去味。关于野菜的食法有生食、直接炒食或蒸食,还可煮浸。

蘑菇:蘑菇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通常食用的有:香菇、草菇、口蘑、猴头菌等。

怎么样挑选可以吃的蘑菇 如何预防吃到毒蘑菇

1、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2、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3、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里做饭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4、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湿土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误采误食毒蘑菇,必要时可定期清理。

白色蘑菇有几种 那些能吃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对毒蘑菇进行鉴别呢?下列几种鉴别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1.对照法:借助适合于当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当地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3.观颜色:毒蘑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4.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5.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如果没有把握确定蘑菇是无毒的,千万不要食用,如果不慎误食了有毒蘑菇,应及时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送医院诊治。采食蘑菇要特别注意识别毒蘑。对于识别毒蘑菇和可食蘑菇有以下几种说法,诸如: (1) 毒蘑菇多有各种色泽,而且美丽;无毒蘑菇则多呈白色或茶褐色。 (2) 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环和菌托的有毒;反之则无毒。 (3) 毒蘑菇采集后易变色;无毒蘑菇则不同,不易变色。毒蘑菇多生长在肮脏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蘑菇则多生于较干净的地方。 (4) 毒蘑菇大都柔软多汁;无毒蘑菇则较致密脆弱。 (5) 毒蘑菇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蘑菇则清澄如水。 (6) 毒蘑菇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蘑菇则很很鲜美。 煮蘑菇时,锅里放灯芯草同煮,煮熟后,如灯芯草变成青绿色,证明有毒;如果是黄色,则无毒。 其它还有:煮蘑菇时,毒蘑菇能使银器具变黑,如果加进牛奶,牛奶马上凝固,放进葱,葱会变成蓝色或褐色。 但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不光需要以上知识,还必须根据实际经验。没有经验的人最好先认识一些毒性较大而且易发现的毒蘑菇,记住它们的特征,如果见到别的蘑菇也有这些特征就不要采食,这样就有致误食中毒了。

蘑菇中毒有5种类型

针对近期首府接连发生的野蘑菇中毒事件,乌市食药监局近日发布预警信息,希望市民能够加强自身防护,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通常来说,每年的7月—9月是蘑菇的主要生长期,也是市民的中毒高峰期。

“毒蘑菇内的毒素物质非常复杂,菇体内所含的毒素种类、含量,会因季节、生态环境而异。”乌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医学上对野生蘑菇中毒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解毒剂,所以一旦服用野蘑菇中毒,死亡率极高。

这名负责人介绍说,一般情况下,食用野蘑菇导致的中毒类型有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循环衰竭型5类。

“与可食用蘑菇相比,毒蘑菇没有明显的标志。”乌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不同蘑菇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判断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是非常困难的,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及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才能分辨,“因此,防止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随意采摘、食用”。

这名负责人说,市民一旦误食毒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症状,要立即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处理,并尽快送到医院救治,同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目前,我国已发现毒蘑菇180多种,其中极毒致死的近30种。而新疆已知的蘑菇种类有300多种,其中近五分之一带有毒性,其中裂丝盖伞、豹斑鹅膏、黄斑蘑菇、块鳞灰毒鹅膏、毛头鬼伞、毒蝇鹅膏等6种毒蘑菇最为常见。

别让三类食物弄伤胃

牛奶:变质悄悄来

据了解,牛奶变质主要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牛奶很难保证一直处在冷藏状态下。在常温下的这段时间,牛奶中的细菌已经大量繁殖,再放进冰箱,虽然细菌繁

殖速度减慢,但牛奶还是受到了污染,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喝奶更容易产生不适反应的原因。

海鲜:嘴里鲜肚里生猛

和其他食物比起来,吃鱼虾及贝类特别容易造成肠胃问题。一方面是这些食物特别容易变质而不新鲜,二来它们特别容易被病原菌污染。三来人们偏好海鲜的生猛鲜美,喜欢生食,少了一道加热杀菌的程序,自然容易被病菌感染,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中毒。

专家提示:鱼贝虽然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却有很好的预防方法,因为海鲜的新鲜与否是可以用肉眼来判断的。比如说新鲜的鱼,眼珠清亮饱满不混浊,鳃颜色自然而鲜红,没有腥味,鳞片有光泽且不易剥落,肉质有弹性,以手指触压不会凹陷而无法恢复。

蘑菇:别中了好奇的毒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日光性皮炎型五种类型,其中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公众难以识别,常因家庭误食而中毒,中毒多发生在野生毒蘑菇生长的阴雨季节,以散发为主,且食用干毒蘑菇也可引起中毒。

专家提示:以前判断毒蘑菇的特征是颜色鲜艳,有疣点、斑点等等,但这些都不能作为鉴别毒蘑菇的标准。为了避免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发生,人们不可随便采食或轻意食用不认识的蘑菇。凡食用野生蘑菇后在短期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应尽快就医,彻底催吐、洗胃、导泻,有条件者应尽早施行血液净化手术。

相关推荐

食物中毒包括哪些类型

豆角中毒也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学校、工地食堂这样的“大锅饭”场所,由于翻炒不均匀,导致豆角中的皂苷、植物凝集素没有破坏完全,引起急性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以毒蘑菇中毒最为常见,由于毒蘑菇不可能百分百靠肉眼识别,河豚鱼中毒在沿海地区经常发生,有些是误食、有些是把有毒的河豚当做无毒的吃了。和毒蘑菇类似,有毒的河豚鱼不一定能识别出来。因此一般建议就是不要吃野蘑菇和河豚鱼。 亚硝酸盐中毒也时有发生,一些家庭自制的爆腌菜(腌制时间短)由于亚硝酸盐还没来得及降解,容易导致中毒。 还有些很常见的食材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毒蘑菇怎样吃才不中毒 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立即催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目前对于误食毒蘑菇并没有什么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之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进行催吐等方法迅速将胃内残留毒蘑菇排出,以排除毒素。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蘑菇与什么同吃易中毒

第一点 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提醒,为了尽量减少中毒几率,吃蘑菇时最好别喝酒,因为有些毒素在酒精作用下,会加重中毒症状。 野生蘑菇因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且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时值春暖花开季节,野生蘑菇又进入生长旺季,也是人们大量采摘食用的时候。但常有人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点 在我国毒蘑菇约有100种,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目前人工栽培的菇类基本上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仍有人喜欢采集野生蘑菇食用,误食野生毒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据宁夏银川市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介绍,毒蘑菇没有明显标志

吃蘑菇的禁忌

蘑菇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蘑菇过敏的话,食用蘑菇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蘑菇。 患有肠胃病及肝肾功能衰竭的人,不宜常吃蘑菇,因为蘑菇中含有一种叫甲壳质的物质,有碍肠胃消化吸收。 从野外摘回来的蘑菇不要随便食用,以免吃到有毒的野蘑发生中毒现象。 蘑菇含有谷氨酸钠,烹饪蘑菇的时候不要在滚烫的锅中加入,而要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时,会变为焦谷氨酸钠,食后对人体有害,且难以排出体外。 这些都属于增鲜剂,

吃香菇会不会中毒 误以为吃香菇中毒的原因

虽然吃香菇是不会中毒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吃了香菇以后会出现腹泻胀痛,呕吐不止等症状,会让人误以为是吃香菇中毒。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下几种。 其实有时候致病原往往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个,当你在食用香菇期间还吃了一些你不知道可能变质发霉的鱼虾蟹以及一些饮料也会引起食物中毒。 香菇为发物,脾胃湿气重,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状的人食用香菇会加重病情,导致肠胃不适,全身无力,皮肤瘙痒等。 发霉变质了的香菇不要食用,霉菌中的霉菌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关键因素,若食用了发了霉变了质的香菇,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野生蘑菇中有很多是毒

吃蘑菇的注意事项

1、对蘑菇过敏的人不宜食用。蘑菇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蘑菇过敏的话,食用蘑菇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蘑菇。 2、蘑菇性滑,有腹泻者不宜食用。患有肠胃病及肝肾功能衰竭的人,不宜常吃蘑菇,因为蘑菇中含有一种叫甲壳质的物质,有碍肠胃消化吸收。 3、从野外摘回来的蘑菇不要随便食用,以免吃到有毒的野蘑发生中毒现象。 4、蘑菇含有谷氨酸钠,烹饪蘑菇的时候不要在滚烫的锅中加入,而要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时,会

蘑菇需要焯水吗 蘑菇吃多了会中毒

不会。 虽然说蘑菇有些品种是有毒的,但市面上的蘑菇,大多都是已经经过各方面验证的了无毒蘑菇,即便食用过多也不会导致人体中毒的,因此不需过于担心。 但很多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长相相似,如果自己在野外采摘到,并且误食了的话,那么是很有可能会引起中毒的,而且很多的蘑菇毒性很强,吃多了会对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平常最好不要食野生蘑菇。

怎样去鉴别蘑菇

辨别方法 一、有毒蘑菇伞柄上有菌轮,根部生有囊胞,伞柄很难用手撕开,碰破后会流出白色或黄色的乳汁,并带有辛辣味。 二、有毒的蘑菇,多半生长在肮脏潮湿的地方;无毒的蘑菇,大多生长在森林里较干净的树下。 三、有毒蘑菇颜色比较浓艳,菌伞带有红、黄、紫或其它杂色斑点,基底红色,形状异常,有恶臭和苦味。 四、有毒的蘑菇,不容易被小动物啃食;无毒的蘑菇,往往好生蛆,小动物也喜欢食之。 五、有毒蘑菇与银器、大蒜、米饭等同煮会使它们变黑。 六、有毒的蘑菇,破烂之后,容易改变颜色;无毒的蘑菇,破烂之后,一般不变色。 七、有

怎样才能正确对毒蘑菇进行鉴别

1、对照法 借助适合于当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当地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看形状 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3、观颜色 毒蘑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4、闻气味 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5、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预防

食物中毒包括哪些类型

有毒动植物中以毒蘑菇中毒最为常见,由于毒蘑菇不可能百分百靠肉眼识别,河豚鱼中毒在沿海地区经常发生,有些是误食、有些是把有毒的河豚当做无毒的吃了。和毒蘑菇类似,有毒的河豚鱼不一定能识别出来。因此一般建议就是不要吃野蘑菇和河豚鱼。 豆角中毒也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学校、工地食堂这样的“大锅饭”场所,由于翻炒不均匀,导致豆角中的皂苷、植物凝集素没有破坏完全,引起急性中毒。亚硝酸盐中毒也时有发生,一些家庭自制的爆腌菜(腌制时间短)由于亚硝酸盐还没来得及降解,容易导致中毒。 还有些很常见的食材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