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风的高危人群
了解中风的高危人群
1、有中风家族史者。与高血压病一样,脑血管病具有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脑血管病史者,则本人要比一般人容易昨此类疾病。
2、有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史者,高血压被公认为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脑血管,特别是微血管病损,增加了动脉化和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4、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都不同程度的减少了脑血流量,容易形成心脏微血栓脱落,使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5、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往往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先兆。如反复发作,近期更易发展成“完全性中风”。
6、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由于脑动脉内膜厚,管腔狭窄,而造成脑供血不足,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血栓脱落都可引起脑栓塞。
7、其他如肥胖、喜食肥肉、高脂血症者、烟酒瘾过大、脾气急躁、体力活动少、先天性脑动脉畸形和颈椎病经常眩晕发作者。
8、属于中医的血瘀者,包括胶原疾病,痛风,巨球蛋白血症。还有一些中老年人本身没有任何不适,但客观体检有异常,如血粘度高,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反映了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容易形成血栓。有的高血压病人不坚持降压治疗就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危险性。
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几种易患因素,则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而当我们知道哪些人容易得中风后,就应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
肝癌最爱这些人
肝癌高危人群须终身定期检查
每 一种疾病都有自己固定的高危人群,肝癌也不例外。肝癌的高危人群,即是罹患肝癌可能性最高的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曾经有过肝癌病史的 人群,他们曾经患过肝癌,因此肿瘤复发和再发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健康群体。除此之外,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也当列入肝癌高危人群的范围,因为乙肝病毒是诱发肝 癌常见的原因。年逾四十的中年人,若患有肝炎或者肝硬化,同样也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之一。如果长期携带乙肝病毒,而且还长期大量饮酒,则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几 率更高。
对高危人群而言,更要警惕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如果属肝癌高危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定期做针对肝脏的检查。
普 通人的体检频率是每年一次,而肝癌高危人群的体检频率是每三个月一次,并且一旦确定为肝癌的高危人群,这样的检查必须持续终身。表面上看这样的检查频率过 高且要持续终身,是否很麻烦,其实并不麻烦,这种检查其实就是做个B超抽个血,做B超是了解肝脏有无异常的结节或肿块,抽血是了解肝功能、甲胎蛋白和乙肝 病毒DNA情况。每三个月做一次肝脏检查,多数人担心的是费用问题, “肝癌的高危人群每年的体检方式和正常人不一样,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费用肯定要比正常人体检费用要高,但这四项检查费用其实也贵不到哪里去,算下来一年也就 800来块钱吧。”
这样的定期检查对肝癌的高危人群讲是非常重要的,它绝对能够起到防癌于未然、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说起视网膜脱落这种眼部疾病相信大家病不会感到特别的陌生。因为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虽然在各个人群中都有发现,但是这种疾病也有自己的一些高危人群。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种疾病。
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用眼过度正在造就越来越多的视网膜脱落患者,医院出现一批“高知盲人”。发病人群主要是工作年龄的知识分子,而且该病治疗难度较高。
高度近视白领是高危人群,视网膜脱落的发生与高度近视、用眼过度有直接关系。患者有个明显特征,就是30至50岁工作年龄段的知识分子高发,尤其是长期对着电脑的工作人员,又是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
从职业特征上来说,IT、财务工作者和广告公司平面设计人员等用眼过度者是高危人群。财会人员长期盯着小数字看,近视度数容易不断上升,一旦在视网膜最薄弱处发生破裂,整张视网膜都会脱落。而平面设计者总是面对色彩丰富的画面,眼睛受到的彩色刺激多,更容易发生视觉疲劳。
上面的介绍就是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相信看过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这种疾病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有这样才能够在平时注意做好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上面介绍的这种疾病的一些高危人群应该特别注意做好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八类人每年应接受中风筛查
初步筛查时,可用B超检查颈动脉,既简单又无创。若发现患者血管狭窄较为严重,可进一步做脑血管造影检查,并结合脑血管介入技术,进行溶栓或安装动脉支架。
若脑血管狭窄程度不太严重,可通过减少脂肪摄入、少盐饮食、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预防脑中风发生;当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时,部分患者可通过介入溶栓治疗;当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时,则可安装人工支架,以防脑中风发生。
只要每年进行血管筛查,并对病情进行评估并及时治疗,即使是高危人群,也能有效预防脑中风。
八类人应每年筛查
彭小祥建议,只要以下危险因素具备一个,就应每年接受中风筛查: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患有冠心病及“三高”;生活习惯不良、吸烟、酗酒;长期从事紧张工作;有房颤和心瓣膜病的患者;明显超重;经常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的人群;还有就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其中,有脑血管病家族史是不可控的中风高危因素,但只要每年坚持体检,就能提前判断发病风险。如在筛查中被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且危险系数较高,应遵医嘱坚持服药,学会健康生活,并定期复查,普通病人3 个月一次,接受药物干预的病人则每半个月或1个月一次,医生将根据药物的副作用调整用药;危险系数较低的病人应在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调整,最大限度降低中风风险。
癌症的高危人群是哪些
癌症的高危人群是哪些?癌症是现在很多人都很关注的,医学上所谓的癌症“高危人群”,事实上是一个流行病学概念,主要是指那些具有某种内在因素、容易发生恶性肿瘤的高度危险的人群,以及长期受某种致癌环境威胁的人群。对于癌症的高危人群也是都想知道的,下面就介绍一下癌症的高危人群。
一、老年人群
二、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三、遗传因素造成的高危人群
四、 治疗后的肿瘤病人
五、有癌前病变的病人
去过中风险地区会被隔离吗
视情况而定。
正常情况下,如果存在有中风险地区的停留史或者旅居史的话,只有健康码是绿码,并且也没有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并且虽然去过中风险地区,但是并没有和高危人群有过接触,此时一般不需要进行隔离。
但是如果不仅有中高风险地区的停留史或者旅居史,但是期间和高危人群发生过密切接触或时空伴随,健康码也随之变为红码或者绿码的话,回来后就会需要进行隔离;但各地的防疫政策都会有所不同,建议非必要的情况最好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老年人血脂咋看呢
在血脂的化验单上,总胆固醇(CHO)参考范围往往是“<5.1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通常是“<3.12”(注:单位均为毫摩尔/升)。不过,你千万不要因自己的指标没有超过这个范围而掉以轻心,因为每个人的血脂达标值不尽相同。
专家呼吁:胆固醇管理的水平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
专家介绍,“目前,能反映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的血脂指标主要就是四项,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最为重要。它的理想水平是低于3.12,如果超过4.14就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3.12—4.14为临界水平)。
坏胆固醇会带来血管内小米粥一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聚集,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不足,导致冠心病等疾病。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还相当不稳定,一旦破裂就会短时间堵塞血管,导致心梗或中风,对健康危害很大。
随着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增高,坏胆固醇的达标值要相应降低。血脂分层有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四个程度。极高危人群分两类:一类是同时患有冠心病和糖尿病;另一类是曾有急性冠脉综合症发作,这些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他汀类等降脂药,尽量将坏胆固醇控制在2.07以下。
患有冠心病、中风、糖尿病、慢性肾病中任何一种疾病的患者都属于高危人群,还包括得了高血压同时存在下列危险因素中的3个的患者,即男性年龄≥45岁、女性≥55岁、肥胖、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低HDL-C等。他们的坏胆固醇必须控制在2.59以下。而高血压伴有至少1个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属于中危人群,其目标值为3.37。低危人群,是指只存在1—2个上述危险因素的人,他们的坏胆固醇水平低于4.14即可。
中风的病因
中风的发作与很多因素或疾病有密切关系,中风高危人群应注意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风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舒张压每下降5—6毫米汞柱,中风的危险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中风中减少1/3。
2、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脑血管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中风的发病将减少12%。
3、心脏病
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中风,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中风。
4、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病史
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斑块脱落,导致中风。有过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者,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明显增高。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中风的先兆或前区症状。
6、血液流变学紊乱
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胃癌高危人群
1、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2、患有癌前病变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
3、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三餐不规律进食,食物过烫过辣,喜欢腌熏烧、高盐饮食,少食新鲜蔬菜等);
4、长期酗酒及吸烟的人群;
5、有胃癌或消化系统肿瘤家族人群;
6、某些特殊职业(从事开采煤炭、锡矿、木材加工、金属制、橡胶处理、化肥农药等职业者);
7、居住在地质、水质含有害物质的地区(如火山岩、高泥炭、有深大断层的地区)。
结肠癌预防因人而异
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疾病的预防和保健越来越重视,对于威胁人类健康的结肠癌预防方面的知识也尤为关注。通过生活饮食调理,定期检查等方法来减少结肠癌的发生已为人们所熟知,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结肠癌的预防应因人而异。
结肠癌是一种通过采用合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的一类疾病。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外,还应定期检查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结肠癌的预防要因人而异,即不同的人群接受不同的筛查方案。
一般人群
所谓一般人群是指不是结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我们推荐45岁以后可以开始接受结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年~5年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大便隐血和肠镜。
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指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尽早前往专科就诊,通过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对家族史进行仔细的收集和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基因检测,来判断该人群是否具有遗传倾向。如果有遗传倾向,则由临床医生按照特定的遗传性肿瘤的随访方案密切随访。如果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则按照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案进行随访。
胃癌高危人群
胃癌高危人群
1、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2、患有癌前病变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
3、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三餐不规律进食,食物过烫过辣,喜欢腌熏烧、高盐饮食,少食新鲜蔬菜等);
4、长期酗酒及吸烟的人群;
5、有胃癌或消化系统肿瘤家族人群;
6、某些特殊职业(从事开采煤炭、锡矿、木材加工、金属制、橡胶处理、化肥农药等职业者);
7、居住在地质、水质含有害物质的地区(如火山岩、高泥炭、有深大断层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