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病理是什么
心力衰竭病理是什么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血流动力学异常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其基本问题是心室功能曲线低下,向右下方移位。即在任何特定的左室舒张末期压时,心搏量较正常人为低。心室功能曲线反映心排血量与心室充盈压之间的关系。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随着心室充盈压的增高与舒张末期心肌纤维长度的增加,心搏量可相应增加,表现为心室功能曲线的上升。但这种心搏量的增加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左室舒张末期压达2.0~2.4kPa(15~18mmHg)时,Frank-Starling机制达最大效应,此时心搏量不再增加,甚至反而降低,即为心室功能曲线的平台期和其后的下降。当心脏指数<2.2L/min·m2时,即出现低心排血量的症状和体征。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将继而引起左房压、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的升高。当后者超过2.4kPa(18mmHg)时,即出现肺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当右室舒张末期压和右房压升高致中心静脉压>1.6kPa(12mmHg)时,即出现体循环淤血征。随着心排血量的减少和动脉血液的充盈不足,激活了各种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机制,特别是交感神经的激活,使外周循环阻力增加,外周血液重新分配,肾和骨骼肌血流减少,导致终末器官(endorgan)的异常。因此,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特点是:中心泵功能减退(心排血量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外周循环阻力增高和终末器官异常。
二、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nervoussystem,SN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onsystem,RAS)活性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均有升高。上述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可增强心肌收缩力而使心排血量增加;使外周血管收缩以维持动脉血压和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流,可对循环起短时的支持效应。然而长期活性升高却有其不利的作用。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和钠、水潴留加重心脏的后、前负荷而进一步抑制左室功能。大量儿茶酚胺对心肌还有直接毒性作用。心力衰竭时,心房肽的分泌也有增加。心房肽具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和抑制肾素和醛固酮作用。但在心力衰竭时,内源性心房肽常不足以抵消激活了的SNS和RAS的强力作用。大量的研究显示,在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而且此种激活早于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的出现。以往认为神经内分泌机制在心力衰竭时起一重要的适应性调节作用。在80年代,这种概念有了重大的改变。目前认为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常属过度,转而对心血管系统有害。长期神经内分泌的活性增高不仅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还可直接损害心肌,加剧心力衰竭的恶化,且其活性水平直接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三、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remodeling)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使室壁应力增加,导致心室反应性肥大和扩大,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胶原网的组成均有变化,这就是心室重构的过程。肥厚的心肌收缩速度下降;收缩时间延长;松弛延缓,但肌纤维缩短能力和心室排空能力并不减弱。因此如果心肌有适当的肥厚而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心室功能仍得以维持,临床上亦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因而,心肌肥厚在初期可起有益的代偿作用。肥厚心脏如何发展至进行性心室扩大和心力衰竭,其中机制尚不十分明了,能量耗竭可能是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肥厚心肌处于能量饥饿状态,心肌缺血,心肌细胞死亡,继以纤维化,剩下的存活心肌负荷进一步加重,心肌进一步肥厚伴进行性纤维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当心肌肥厚不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左室进行性扩大伴功能减退,最后发展至不可逆性心肌损害的终末阶段。上述三者之间是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可激活神经内分泌,加重心肌损害;神经内分泌的持续激活可直接损害心肌和加剧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心肌损害、左室进行性扩大和衰竭的结果又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加重和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以上就是介绍了关于这个心力衰竭疾病的各种病理,找到病理之后还要找到 这个疾病的病因,导致这个疾病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老人们的心理压力过大,还有就是老人们上了年纪之后疾病就会逐渐的发生了,同时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生老人们必须要严格的重视起来,避免疾病越发的严重,到最后不好收拾。
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力衰竭是我们所说的心脏病的一种,对于心力衰竭的了解我们知道老年人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比较多,然而却不是这样的,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也患有心力衰竭。对于心力衰竭这类慢性疾病,由于它的潜伏时间长,所以我们要了解它的病因,这样才能很好的进行治疗。心力衰竭可发生在原发心脏病基础上,也可为其他系统疾病的并发症。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将心力衰竭病因大致分三类。
心肌收缩性减低,心室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及射血分数减低。多由原发性心肌病变所致。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为婴儿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为其突出的临床表现。扩张型心肌病多见;门岁以上小儿.起病缓慢,常为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也可急性加重。
感染性心肌炎可由于病毒、细茵、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等引起.其症状及病情差异较大c病毒性心肌炎暴发型来势凶险,起病急骤,常伴发严重心律失常、急件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心肌炎慢性期可逐渐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生在先天性心脏患儿及风湿性期膜病患儿.常可使原有心力衰竭加重。
川崎病(又称皮肤就膜淋巴结综合征)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约80%),为不明原因的血管炎,在严重心肌受累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也是川崎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克山病急型、亚急型及慢性型均可合并急或慢性心力衰竭。此外任何原因的缺氧及窒息,如气管异物吸入、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哮喘、溺水等均可使心肌受损,特别是新生儿及婴幼儿,常合并心力衰竭。
对心力衰謁病人应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1)传授有关心力衰竭的基本知识心力衰竭病人住院期间,应根据其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向病 人讲解有关心力衰竭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发病的原因、诱因、如何 预防等,强调配合治疗、自我维护心功能代偿的重要性,强调精神 因素和心理调解能力对纠正心力衰竭的关系。(2)避免诱发因素(3)对配膳的要求 控制钠盐、限制热量是关键。(4)避孕的教育妊娠及生育对心力衰竭病人本身是不利因素,会再次诱发心 力衰竭,有些会因此而夺去生命。所以从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考 虑,还是不生育为好。心力衰竭病人平时应积极采取避孕措施, 最好男方做绝育手术,房事不宜过度。(5)对心脏功能的自身监测观察脉搏、血压、面色、尿量等情况,以监测病情的进展。当出现心慌、咳嗽、呼吸困难、浮肿、紫绀、恶心、呕吐、尿量减 少等症状时,应...
心力衰竭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1、病因治疗心力衰竭:病因治疗心力衰竭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脉狭窄、心功能不全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2、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导管消融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心力衰竭。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Valsava动作等。电除颤和电复律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严重缓慢的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频率和节律。
3、药物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按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分为四大类,即膜抑制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
稳定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1.休息 根据病情适当安排病人的生活,活动和休息。轻度心力衰竭病人,可仅限制其体力活动,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较严重的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包括适当的脑力休息。当心功能改善后,应鼓励病人根据个体情况尽早逐渐恢复体力活动。对有兴奋、烦燥不安的病人,可酌情给予镇静剂如安定、利眠宁等,对老年或重症病人尤其有肺气肿者应慎用。
2.控制钠盐摄入减少钠盐的摄入,可减少体内水潴留,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在中、重度心力衰竭病人应限制钠盐在0.5-1.0g相当食盐1-2.5g,心力衰竭控制后可给予低盐饮食,钠盐摄入量限制在2-3g(相当食盐5-7g),在大量利尿的病人,可不必严格限制食盐。
心力衰竭患者该如何保健
一、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体力活动。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二、 减轻胃肠道负担,宜少量多餐,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宜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1钱);忌食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心力衰竭时,由于胃肠道充血,消化机能低下,容易引起腹胀,如再进食过多,胃部饱满,易导致膈肌痉挛,影响心肺功能,因此,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并少食多餐。
三、 严禁烟、酒不喝浓茶或咖啡。
四、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便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别在服用利尿剂和地高辛时更应如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五、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
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期曰常生活应注意什么
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期的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保持起居有规律。自己做一个作息时间的安排,在保证一定夜间睡眠时间的基 础上,尽量安排有规律的起床和入睡时间。最好在上、下午各有 一次卧床休息或短暂睡眠时间。(2)做好心理调节、提髙自腔能力。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样患心力衰竭,但情 绪不同,预后则显著不同。情绪沉闷,精神压力过大,可增加心脏 负担,加重心力衰竭。相反,乐观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则 有利于纠正心力衰竭。当然对心力衰竭病人应尽量避免过度兴 奋和紧张或过度激动和生气,以免病人突然心......
心力衰竭病因
心力衰竭病因:
一、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及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力衰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二、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1)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2)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尚能维持正常,但超过一定限度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心力衰竭应该如何预防才好
控制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
如针对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长期治疗把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
预防可促发心力衰竭的因素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症但病情稳定的人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2、掌握好活动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选择清淡少盐饮食
饮食应少油(油食品)腻,多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保持健康(健康食品)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食品)。
合理用药
有的药物治标迅速,可很快缓解症状,而有的药物则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改善心脏功能,延长寿命。利尿剂,这是惟一能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但不能单独用来控制心力衰竭,使病情稳定。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则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作用减轻患者症状。
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开博通、蒙诺等),所有左心收缩功能减退的心力衰竭病人都要用,除非病人对这类药物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但这类药的应用要早期开始,并长期使用才能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β-受体阻滞剂,所有左室收缩功能不良的心力衰竭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用,但绝不是用药越多越好,而是要少而精,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轻度心力衰竭病人能否增加体力劳动和运动
身患心力衰竭的病人,都很关心自己能否参加劳动和运动。 您怎样评价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参加劳动和运动呢?首先要 判定自己心力衰竭的程度。如果是轻度心力衰竭,则只能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如擦桌椅、扫地等,和轻度的运动,如慢速散步500米左右。轻度心力衰竭病人过度的劳动和运动可加重心力衰竭,其原 因是:过度劳动和运动均能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髙,使心排血量明 显增加,四肢及全身各器官的氧消耗量增加,能量的需求量也增 加,这样就使心脏受累,负担加重。因而可加重心力衰竭。所以 应根据...
心力衰竭患者该如何保健
首先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齐,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氧疗可改善机体缺氧,促进组织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是心功能不全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给氧应从小流量开始,待病人适应后根据需要调节流量。
一、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体力活动。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二、 减轻胃肠道负担,宜少量多餐,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宜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1钱);忌食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心力衰竭时,由于胃肠道充血,消化机能低下,容易引起腹胀,如再进食过多,胃部饱满,易导致膈肌痉挛,影响心肺功能,因此,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并少食多餐。
三、 严禁烟、酒不喝浓茶或咖啡。
四、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便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别在服用利尿剂和地高辛时更应如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五、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
心力衰竭应该如何预防才好
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科学的手段自我保护,是延缓病情进展、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环节。患者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
如针对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长期治疗把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
预防可促发心力衰竭的因素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症但病情稳定的人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2、掌握好活动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选择清淡少盐饮食
饮食应少油(油食品)腻,多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保持健康(健康食品)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食品)。
合理用药
有的药物治标迅速,可很快缓解症状,而有的药物则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改善心脏功能,延长寿命。利尿剂,这是惟一能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但不能单独用来控制心力衰竭,使病情稳定。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则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作用减轻患者症状。
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开博通、蒙诺等),所有左心收缩功能减退的心力衰竭病人都要用,除非病人对这类药物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但这类药的应用要早期开始,并长期使用才能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β-受体阻滞剂,所有左室收缩功能不良的心力衰竭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用,但绝不是用药越多越好,而是要少而精,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急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
1.急性心力衰竭的恶性循环 ahf综合征最后常见的表现是心肌无能力维持心输出量以满足周围循环的需要。不考虑ahf基础病因,ahf的恶性循环(如无恰当治疗)会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和死亡。要使ahf病人对治疗有反应,心肌功能不全必须是可逆的,在心肌缺血、心肌顿抑或心肌冬眠所致的ahf特别重要,这些情况经过恰当的治疗,功能不全的心肌是可以恢复到正常。
2.心肌顿抑 心肌顿抑是心肌长期缺血后发生的心肌功能不全,即使在恢复正常的血流后,心肌顿抑仍可短期持续存在,这种现象是实验性和临床上的描述。功能不全的机制是氧化超负荷、ca2+体内平衡的改变、收缩蛋白对ca2+的敏感性下降和心肌抑制因子的作用等。心肌顿抑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先前的缺血性损伤。
3.心肌冬眠 心肌冬眠被定义为由于冠脉血流严重减少所致心肌损伤,但心肌细胞仍然完整。通过改善心肌血流和氧合作用,冬眠心肌能恢复它的正常功能。冬眠心肌可视为对氧摄取减少的一种适应,以预防心肌缺血和坏死。
冬眠心肌和心肌顿抑能同时存在,在重建血流和氧合作用时能改善冬眠心肌,而顿抑心肌仍保持正性肌力储备和对正性肌力的刺激有反应。由于这些机制取决于心肌损伤持续时间,快速恢复心肌氧合作用和血流是逆转这些病理生理改变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