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细胞临床意义

白细胞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阇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化脓感染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脱落细胞学有何临床意义

脱落细胞学检查经济、安全、简便、几无损伤且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这些优点促使宫颈涂片成为宫颈癌普查工具,也正是妇科普查巨大的工作量使脱落细胞学最初得以迅速发展,而妇科涂片则始终是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组成和研究热点。另一普查工具为食道拉网,用于食管癌诊断,在我国高发区域广为开展。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另一优势,如连续痰涂片能在临床症状或影像学异常出现前检出肺癌。而取材方法的不同,使脱落细胞学检查成为组织学活检的有益补充。如内窥镜刷片由于取材面积远大于组织学活检,而且恶性细胞黏附性差更易脱落刷取,因而能在活检阴性时得到阳性结果,两者合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有人总结消化道癌症的内镜组织学活检诊断准确率为80%~85%,与细胞学合用后,可达90%甚至100%。肿瘤和结核是引起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s,MPEs)普遍存在于胸膜和肺部恶性肿瘤中,75%的MPEs是由肺、乳腺、卵巢的癌或淋巴瘤引起,转移性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与间皮瘤鉴别)。其他的原因包括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的恶性肿瘤,有5%~10%的患者原发肿瘤部...

白血病白细胞高还是低 白细胞少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 1、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2、某些细菌性疾病,如伤寒、副伤寒、结核病;

3、原虫性疾病,如疟疾等;

4、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颗粒性白血病减少症等; 5、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脾肿大、如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等; 6、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7、理化因素,如放射线照射,铝、汞、苯等重金属中毒,某些药物反应(如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保太松、匹拉米洞、氯霉素、磺胺类药及抗癌药等)。

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MCV)94~160fl(>94fl) ,(MCH)32~50pg(>32fl),(MCHC)32~36%

正细胞性贫血 (MCV)80~94fl ,(MCH)26~32pg,(MCHC) 31~35%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72~80fl(<80fl),(MCH)21~25pg(<26fl) ,(MCHC)31~35%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MCV)50~80fl(<80fl) ,(MCH) 21~25pg(<26fl) ,(MCHC)24~30% (<31fl)

正常参考值:

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7~33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36%(320~360g/L)

嗜酸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10%或更多。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导致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增高

(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增高,有的可伴有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6).某些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减少,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其他: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

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甚小。

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1、尿白细胞(LEU)

正常人离心尿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每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

正常参考值:0-5/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2、尿酮体(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重症糖尿病、妊娠中毒、长时间禁食、呕吐、腹泻、脱水或脂肪摄入过多时。

3、尿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提示有泌尿道结石或感染的可能。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呈假阳性。

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大便化验常规包括7项内容,各种结果代表的临床意义各不相同。

1、粪便颜色

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红色,见于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陶土色,见了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疽等。绿色,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黄绿色,见于伪膜性肠炎等。

2、粪便形态

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粪便细胞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

临床意义:红细胞出现和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4、粪便潜血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伤寒、溃疡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5、粪胆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6、粪便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阻塞性黄疽等。

7、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

正常参考值:阴性(无致病菌)。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等。同时可根据药物敏感,选择有效的抗菌素。

红细胞比容的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血细胞比容是用于计算红细胞3个平均指数的必要素之一,有助于贫血诊断和分类;可以评估血浆容量有无增减或稀释浓缩程度,有助于某些疾病治疗中补液量的控制,以及了解体液平衡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大手术后、腹泻、失血、大面积烧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达0.80L/L)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可用于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输液及输液量;

减低:见于各种贫血。由于贫血种类不同,血细胞比容减少的程度并不与红细胞计数值完全一致。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闍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WBC)介绍: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计数(WBC)原理:

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多用稀乙酸溶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滴入庆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

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我国卫生部医政司编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参考值如下:

细胞类别 成人

中性粒细胞法定比例百分率

杆状核0.01~0.05 1~5%

分叶核0.50~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1 0~1%

淋巴细胞 0.20~0.40 20~40%

单核细胞 0.03~0.08 3~8%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如下:

(1)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创伤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等。

(4)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减少多见于传染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5)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减少无意义。

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在一张尿常规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

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报告单上报告验出大量白细胞(WBC++---+++),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尿中大量红细胞(RBC+---+++),说明患有泌尿道结石、肿瘤、感染或泌尿系统损伤。

如果尿中化验出有管型,那就表示肾脏有一定损伤,常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等。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和具体临床意义如下:

一、尿白细胞(LEU)

正常人离心尿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每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

正常参考值:0-5/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二、尿红细胞(RBC)和尿潜血(ERY)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

尿红细胞(RBC)正常参考值:0-3/HP

临床意义: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等。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尿潜血(ERY)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尿潜血也有假阳性的时候,这时应结合尿沉渣检查明确其真假,必要时可做尿红细胞位相检查。

三、尿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提示有泌尿道结石或感染的可能。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呈假阳性。

四、尿胆原(UBG)、尿胆红素(BIL)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多提示有黄疸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有时也有假阳性,需结合血清胆红素的化验来判断。

五、尿蛋白(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出现一过性蛋白尿。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

六、葡萄糖(Glu)和尿酮体(Ket)

正常人如短时间内服用大量葡萄糖液时、运动后、妊娠期可发生一过性尿糖增高。

葡萄糖(Glu)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其他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

尿酮体(Ket)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重症糖尿病、妊娠中毒、长时间禁食、呕吐、腹泻、脱水或脂肪摄入过多时。传说中的糖尿病

七、尿比重(SG)

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检测肾功能的指标之一。

正常参考值: 1.010-1.030

临床意义:尿比重减低: 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尿比重增高: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

八、尿酸碱度(pH)

pH值(酸碱度)一般情况下在6.0左右。正常尿为弱酸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正常参考值:5.0-8.0

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等。

九、尿管型(KLG)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损害的标志。

十、尿上皮细胞(SPC)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

相关推荐

尿白蛋白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

穿刺细胞学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穿刺细胞学的临床意义如下:优点:易行、快速、准确、安全、经济。易行:由于操作方便、器械简单,细针穿刺可在门诊患者中开展,也可在重病患者床边进行。快速:细胞学制片步骤少,报告时间短于组织学。尤其涂片快、染色迅速,得到光镜检查结果耗时短,快于冰冻检查。因此可当场评估穿刺涂片的质量,有无诊断意义的细胞,是否需重复穿刺。对于影像学引导的深部穿刺,更可避免日后重新检查定位。准确:细针穿刺的高准确率使之可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指导、预后判断和病情随访。通过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等辅助检查能明确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和

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

细胞计数及分类: 脑脊液中正常无红细胞,仅有少数白细胞(淋巴细胞). 正常值:成人:(0--5)×106/L 儿童:(0--15)×106/L 临床意义: 化脑:细胞数可达1000×106/L,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结脑:细胞数

高烧临床意义

【热型及临床意义】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fever-type)。不同的病因所致发热的热型也常不同。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以下几种。 1.稽留热(contimledfever)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一、尿常规的常见检查项目: 目前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隐血(BLD)、白细胞 (WBC)、尿蛋白(PRO)、尿糖(GLU)、尿糖(GLU)、尿胆红素(BIL)、酮体(KET)、红细胞(RBC)、尿液颜色等。 在一张尿常规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表明该项是正常的。 二、尿常规化验单及临床意义: 1、尿酸碱度(U—pH)

白细胞正常值是多少呢

白细胞正常值 (1)白细胞数值 成年人外周血液中正常的白细胞数值是4~10×109/L,如果少于4×109/L为白细胞减少,超过10×109/L及为白细胞增多。 (2)白细胞分类计数 在外周血液中可以看到的白细胞,一般可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五种;其中以中性粒细胞最多,其次为淋巴细胞,其他的白细胞很少。所谓白细胞分类计数就是计算各种白细胞在它的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数 。正常值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一、尿常规的常见检查项目: 目前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隐血(BLD)、白细胞 (WBC)、尿蛋白(PRO)、尿糖(GLU)、尿糖(GLU)、尿胆红素(BIL)、酮体(KET)、红细胞(RBC)、尿液颜色等。 在一张尿常规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表明该项是正常的。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二、尿常规化验单及临床意义

男人尿痛是什么原因 细菌感染

尿液分析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尿培养细菌计数大于10万/ml有临床意义,但不足10万并不说明无感染。

急性甲状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液离心时表层为灰白色,这部分的细胞即称为白细胞。它是一组形态、功能和在发育与分化阶段不同的非均质性混合细胞的统称,依据形态、功能和来源而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仅以白细胞计数判定临床意义有一定局限性,应结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分析病情,较为确切。 2.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是甲状腺微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其功能与甲状腺素的合成有关。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或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可能使甲状腺细胞损伤。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方法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类似。测定抗

白细胞意义

白细胞总数升高,是被非常关注的问题,这种升高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我们可以不必担心生理性因素造成的暂时性升高,但是绝对不能忽视病理性增高。当然,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白细胞数量升高和减少往往有以下情况: 1.生理性增高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剧烈运动后等。 2.病理性增高 化脓性细菌性炎症、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手术创伤等。 3.减少 病毒性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和放疗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