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子宫下垂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一、粘膜下肌瘤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口,前后阴道壁不脱出,手插入阴道内可触到子宫颈。
二、子宫颈延长症多为未产妇。前后阴道壁不脱出,前后穹窿部很高,子宫体仍在盆腔之内,仅子宫颈极度延长如柱状,突出于阴道口外。
三、慢性子宫内翻症在肿块上找不到子宫口,但可找到两侧输卵管入口的凹陷,表面为红色粘膜,易出血,三合诊舅腔内空虚,触不到子宫体。
四、阴道壁囊肿或肌瘤常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经检查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子宫脱垂引起的症状基于子宫是女性在娠期哺育胎儿的袋状组织,在平时是固定于骨盆腔内,但是一旦因各种原因下垂之后就会引起各种不适的症状。包括:
1.骨盆腔有压力感,下腹有重坠的感觉。
2.感到下背部疼痛。
3.性交时感到疼痛。
4.因子宫前有膀胱后有直肠,所以一旦下垂可能发生排尿或排便的障碍。
5.严重患者会感到下体有突出物。
6.严重患者因子宫脱垂发生步行困难。
下肢无力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下肢无力的鉴别诊断: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以痉挛性四肢瘫为主,无感觉障碍,且常侵犯延髓而出现下组颅神经症状。
2、多发性硬化:常同时出现脑和脊髓的症状,膀胱功能障碍多发生于肢体运动障碍之前。
3、下肢中枢性瘫痪:下肢中枢性瘫痪是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脑积水严重,进展较快时,亦可出现,其症状为反复呕吐。脑退行性变,脑发育障碍,四肢中枢性瘫痪,尤以下肢为重。
4、下肢肿胀和乏力:下肢肿胀和乏力是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之一。
诊断标准为:①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中央型、周围型和中央血管型。症状从上肢开始,波及全身的为中央型;症状由下肢开始,波及全身的为周围型;上、下肢同时出现症状的为中央血管型,又称四肢型。各型分轻、中、重3度;②X线片显示椎管矢状径狭窄、骨质增生、椎节不稳及梯形变;③除外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脊髓结核、颅底凹陷症、继发性粘连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④对个别鉴别诊断有困难者,可作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及脊髓造影检查;⑤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CT、磁共振成像及数字减影等特殊检查。虽然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较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低,约占各型总数的10%-15%,但因为它症状严重,且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所以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一旦误诊,会延误治疗时机。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脊髓型颈椎病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来说,及时、准确地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乳房下垂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下垂乳房:下垂乳房:明显下垂,上极扁平;脂肪增生为主;乳房皮肤松弛。 下垂乳房是成人型女性乳房肥大症的一种临床表现。
2、产后胸部下垂:因哺乳过程中乳房二次发育后恢复不良所引发的乳房下垂现象,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根据乳房下垂的程度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度:I度:乳房下垂,乳头与乳房反折线平行。II度:乳头位置低于乳房下皮肤反折线,但高于乳房最低位置。III度:乳头位于乳房的最低位置,但有些乳房下垂,特别是乳房远端肥大者,虽下垂较严重,乳头位置仍不在乳房的最低处,此类也应视为III度下垂。
乳房下垂的外观形态一般有三种,纺锤状乳房下垂、三角巾状乳房下垂及牛角状乳房下垂。
纺锤状乳房下垂是乳房基底部的横经径缩短为特征的乳房下垂。乳房基底部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故名纺锤状乳房下垂。此种乳房下垂畸形系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常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
三角巾状乳房下垂系整个乳房呈扁平状,像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牛角状乳房下垂的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远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增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较好,此类乳房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
子宫颈扩张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的慢性发炎叫慢性子宫内膜炎。可由急性子宫内膜炎转变而,也可由长期的输卵管炎或严重的子宫颈炎扩散而成,宫内避孕器、分娩或流产后有少量胎盘残留及胎盘附着部的复旧不全也可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绝经后的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与阴道内膜均变得菲薄,容易受细菌的侵袭,发生慢性炎症。另外,子宫粘膜下肌瘤、粘膜息肉也能引起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症状是不规则月经或子宫出血。下腹痛或坠胀感;白带增多,发烧,另外,子宫增大,有触痛,子宫旁周围组织增厚压痛。如果老年人患了慢性子宫内膜炎则会出现绝经后再次阴道出血,且有白带增多,变得稀薄、血性。
子宫体部子宫内膜的炎症。当炎症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这是子宫内膜炎的延伸。子宫内膜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流产,产褥感染,子宫腔内安放避孕器、镭针,子宫颈扩张,诊断刮宫或宫颈电灼、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性病等病原体上行性感染也可引起。此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等也常引起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基本与上述类同。
子宫内膜炎急性期,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重症者出现化脓。患者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血性或脓血性。急性子宫内膜炎可进一步发展为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使病情加重。慢性期可以无症状,有时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异常。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或有恶臭,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痛。慢性者表现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经过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胀明显。
肾下垂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为明确患者的腰痛是否来自肾脏,可经膀胱镜输尿管插管后向肾盂内注水直到腰部感到胀痛。如疼痛性质与部位均与平时发作时相似者为阳性,支持肾下垂的诊断;如不相似者为阴性,不是肾下垂引起的症状。
(一)病史与体检一般从病人主诉泌尿系、肠胃道与神经官能方面的症状,以及体检中发现,基本上可以作出一个印象诊断。
(二)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必须在最后加摄立位片以了解其活动程度。但由于在摄立位片时必须在站立即刻,否则造影剂排尽后就不能显示肾脏,因此有时肾脏尚未下垂到平时的位置。上海华山医院泌尿科一组88例肾下垂病例的静脉肾盂造影中,共计176侧肾脏,根据在造影中活动程度,我们分成三类:轻度:肾活动度在一个椎体之内;中度:肾活动度在两个椎体之内;重度:肾活动度在两个椎体以上或伴有肾盂积水,输尿管扭曲。另外有一部份病例虽然在静脉肾盂造影中未能见到下垂,但从症状、体检与超声检查中仍可作出肾下垂的诊断。
(三)超声检查在头低足高位半小时后用超声检查定好的肾脏位置与活动后肾脏的位置之间可得出肾脏的活动度。上海华山医院泌尿院一组39例超声检查与静脉肾盂造影完全符合为74.3%,另8例静脉造影阴性而超声检查正确占20.5%,仅2例与实际下垂程度相差较大,因此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4.8%。
(四)低头卧位试验嘱患者头低足高卧位3天(可在床脚抬高一块砖头长径的高度),在睡前、中和后分别测定尿常规或每小时尿血细胞排出率,并观察症状有无缓解。如睡后尿中血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症状缓解者,则支持肾下垂之诊断,如未缓解则可除外肾下垂之因素。
(五)注水试验为明确患者的腰痛是否来自肾脏,可经膀胱镜输尿管插管后向肾盂内注水直到腰部感到胀痛。如疼痛性质与部位均与平时发作时相似者为阳性,支持肾下垂的诊断;如不相似者为阴性,不是肾下垂引起的症状。
胃下垂与哪些疾病容易混淆
1、与急性胃扩张鉴别:急性胃扩张常发生于创伤,麻醉和外科手术后数小时至一两天内或饱餐后不久出现,患者感上腹胀满或持续性胀痛,继而出现呕吐,主要为胃内容物,量小,但发作频繁,虽吐而腹胀不减,患者可迅速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X线腹部平片可见扩大的胃饱和致密的食物残渣阴影,服少量的钡剂可见扩张的胃型,询问病史有助鉴别。
2、胃潴留:功能性胃潴留多由于胃张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术引起的胃运动障碍,中枢神经系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以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均可引起本病,尿毒症,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全身或腹腔内感染,剧烈疼痛,严重贫血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也可致本病,呕吐为本病的主要表现,日夜均可发生,呕吐物常为宿食,一般不含胆汁,上腹饱胀和疼痛亦多见,如有呕吐宿食,空腹时腹部有振水音,即提示胃潴留,进食4h后,仍可从胃反出或自胃腔内抽出食物则可获证实,胃肠钡餐检查时,钡剂在4h后的存留50%,或6h后仍未排空,均为本症之佐证。
3、胃下垂应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胃癌,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病相鉴别。
下肢溃疡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雷诺征:多见于女性好发于,双手由阵发性小动脉痉挛所致双手末端皮肤苍白,即而呈紫绀色发红肿胀自觉麻木发冷或刺痛,反复发作肢端可发生点状坏死溃疡。
2.静脉曲张综合征性溃疡:可见于经常站立或下肢用力过多的成人,先有下肢静脉曲张以后发生溃疡,患肢肿胀局部皮肤表现湿疹样变下,肢近深关节处常形成慢性溃疡周围常有色素沉着病程慢性。
3.变应性血管炎:常为多形性损害可发生皮肤溃疡。
4.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好发于下肢下肢麻木苍白发作性疼痛间歇,破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出现肢端溃疡和坏死为干性坏疽。本病男性吸烟的青壮年多见。
5.Wegener肉芽肿病:为种坏死性血管炎免疫反应,可能为发病机理好发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全身症状明显鼻咽气管发生数个结节鼻部结节。通常溃破形成溃疡可侵及肺实质肉芽肿,可发生于鼻口腔牙龈及舌部,可发生溃疡或上跨穿孔皮肤,表现为成群结节。多发于肢伸侧以后中央可发生坏死性溃疡,亦可有红斑紫癫出血性皮疹等,局灶性坏死性肾炎为本病严重症状,许多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血中嗜酸粒细胞可高达0.80。以上病理示动脉静脉坏死性血管炎及坏死性肉芽肿两型变化。
6.致死性中线肉芽肿:本病多发于20-50岁男性,病因不明,损害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鼻部出现进行性破坏性肉芽肿性溃疡,多在鼻中隔上可发展至面部和颅底部可有毁形性破坏。
7.坏疽性脓皮病:本病病因不明,常与其他疾病并发,为种皮肤复发性破坏性溃疡初起为丘疹水疱,小结节很快中心坏死形成溃疡溃疡境界清边缘,皮肤呈紫红色水肿并向下方组织,呈潜行性破坏溢脓部分愈合又有新皮疹出现。
小腿溃疡一般以40岁以上的患者为多见,多因长久站立或负重跌扑,以致脉络失畅,局部气血不行,影响下肢静脉的回流;或因下肢皮肤破伤,以及湿疹抓破等,导致湿热下注,气血凝滞经络。
好发于小腿下1/3的踝内侧。开始由于静脉曲张或静脉功能不全,局部瘀血,继而发生浅溃疡,大小及形状不定,渐扩大加深。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并见鳞屑及湿疹样改变。疮面暗红、臭秽、经久不愈。自觉疼痛,有时红肿、流脓。下肢酸沉或伴发热。
左下腹痛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右下腹痛: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因为腹痛大多是偶发性的,导致患者经常会容易掉以轻心。腹部脏器所在位置的约略区分方式。右上:肝脏、胆囊、胆道、胰脏、十二指肠、右肾、大肠右段 。左上:胃、脾脏、胰脏、左肾、大肠左段。右下:盲肠、阑尾、右卵巢及输卵管、右输尿管。左下:乙状结肠、左卵巢及输卵管、左输尿管。右下腹痛则是盲肠、阑尾、右卵巢及输卵管、右输尿管等出现疾病。
左下腹部可触及压痛性包块: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癌。直肠、乙状结肠血吸虫病性肉芽肿、左侧卵巢囊月等。
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之一。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下腹坠痛就是较常见的一种的妇科疾病,下腹坠胀主要与盆腔充血密切相关,不少都可以归属为医学上所称的盆腔淤血综合征。对急性下腹痛者应仔细、认真地询问病史,包括有无停经史,阴道流血史,腹痛的部位、性质、放射痛及贫血等史。再结合内诊和B超、妊娠试验、后穹窿穿刺、下腹X线平片等辅助诊断。必要时应作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术。
下腹部钝痛和酸胀感:是腹壁间疝的临床表现之一,腹壁间疝(interparietal hernia)是腹股沟斜疝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腹腔脏器不通过腹股管下降,而是经腹内环突入腹壁各层次之间。部分病人既往有腹股沟斜疝病史,此次嵌顿后自行或医生予以手法复位治疗,复位后疝块“消失”,但腹痛症状仍存在,且进行性加重。体检可见肠梗阻体征,斜疝侧睾丸位置升高,下腹部内环附近触及包块并有压痛。
在日常生活中结肠炎是比较好确认,如有腹泻大便不成形、腹痛、肠鸣、便秘、粘液便及脓血便,此病刚开始服用磺胺类及抗生素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复发后,用此药疗效甚微,应到当地医院请专科医生帮助诊断.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结合我国情况拟定3试行诊断标准:
(1)溃疡性结肠炎需先排除细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
(2)具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液等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结肠镜“X光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
(3)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光表现或粘膜活检组织学表现。
皮下囊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一、位于真皮内的囊肿
1.粘液样囊肿
多发生于女性。皮损好发于远端指关节背侧面,多单发,呈半透明、光滑,柔软,为皮肤色。
2.粟丘疹
多见于女性。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多发生于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先天性外胚叶缺损,皮肤磨削术后。原发性皮损好发于眼睑、颧部;继发性者好发于耳廓、手背、前臂。
大小为粟粒大,质硬,挑破见白色皮脂样物。
3.毛根鞘囊肿
过去叫皮脂腺囊肿。中年女性多见,好发于头部,与表皮囊肿不易区别。后者常见于面、颈部。
4.多发性脂囊瘤
皮损好发于前胸中下部、及阴囊。可单发或多发,呈正常皮色或黄色。质软,小者略硬。腔内容物为油样或奶酪状。
5.表皮囊肿
较常见,好发生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正常皮色,圆形、有弹性,质略硬。囊壁为正常皮肤,囊腔内充满角质。可单发或多发,常发生于头皮、面部、颈及躯干。
6.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
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胸骨切迹上方颈前或脚。生后不久发生、多单发,损害较小,常伴有瘘管。
7.阴茎中线囊肿
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青年人和儿童。皮损位于阴茎腹侧,尤其是龟头中线,直径约数毫米。
8.发疹性毳毛囊肿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为毛囊性小的囊肿。表面可有痂皮及脐窝。常见于胸部、也可见于四肢、背部。
二、位于皮下组织的囊肿
皮样囊肿:生后即有、多单发。皮损常位于眼周、面部、腹背中线,体表各处均可发生。其囊腔内含有各种表皮附属器,如毛发。
皮下囊肿形态大多为圆形,突出皮肤表面为半圆形。一般多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
因有囊壁包裹,故边缘光滑整齐,与周围组织粘连少,故触之光滑有弹性及囊性感。
其表面皮肤多无炎症,而呈正常皮色。
一般发展有限局性,不会无限扩大造成局部压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