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情绪中暑

什么是情绪中暑

1、情绪烦躁

 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家人或同事发火,而自己则觉得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经常丢三落四忘掉事情。

2、心境低落

 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

 3、行为古怪

 造成“情绪中暑”的直接原因还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差,“情绪中暑”主要靠自我调节。比如调整起居时间,要保证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要调剂好饮食,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多吃开胃食品,避免吃过凉的食物等。

当然,防治“情绪中暑”,关键在于心理调节。俗话说的好:“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听轻音乐,想像绿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快的东西,让自己的意念遨游于冰山雪峰或寒冷刺骨的呼啸北风中,畅思遐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情画意,降低心理热度。只要少想烦心的事,多想愉快的事,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就可以平静面对夏日的炎热。

静心养气防“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对夏季养生危害甚大。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发火”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来防止“情绪中暑”的发生:

第一,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嵇康《养生论》中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见解,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故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一片绿林、一片蓝天等,平静一下心情。

第二,要保证睡眠。情绪与睡眠亦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故夏季应安排好足够的睡眠时间,有条件的,尤其是老人中午最好休息30~60分钟。

老人该怎么防中暑呢

“这个季节,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即‘阳气’,都处于最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认为,夏季应以养护阳气为主。”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夏季养生的重点便在于“调养心脾”。

方法/步骤

1养心:气郁体质,应防“情绪中暑”。专家说,“暑气入心”,天气炎热时,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中老年人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因此夏季应以宁心安神为要务。具体而言,就是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于惊恐、过于悲伤、过于思虑等情志的刺激。”

此外,气郁体质的中老年人,在夏季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情绪中暑”。专家指出,有些老人在天气炎热时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烦躁易怒、爱唠叨、容易兴奋和激动、低热口渴、夜睡不宁,或表情呆滞、抑郁悲观、沉默懒言、不思饮食等,这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表现都可能是“情绪中暑”导致的。

“面色苍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经常叹息,这些都是气郁体质者常见的表现。”专家表示,此类体质者多属“肝郁气滞”,盛夏时症状尤其明显,应以理气解郁、祛暑化湿的方法调理。“陈皮有疏肝解郁、芳香化湿、行气健胃的特点,因此气郁体质者在夏季除保持愉悦乐观、平和宁静的心情外,还可用陈皮、冬瓜煲鸭肉或鸡肉、猪肉食用,也可吃些淡水鱼类,酌加姜、葱、陈皮、豆豉、蒜蓉等芳香调料清蒸或焖炒四大家鱼。”

2养脾:清淡饮食,少吃冰镇食品。除了“养心”之外,夏季的另一个养生重点便是“养脾”。专家指出,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湿邪最易损伤脾气。“夏季健脾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肥腻、刺激、烧烤、油炸之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腐烂变质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此外,冷饮、冰镇食品也要尽量少吃。他解释说,寒湿之品极易损伤人的阳气,实际上也起不了多少降温的作用。“真正能够对人体起到降温作用的两个途径,一个是顺畅排尿,另一个则是适当出汗。”

END

注意事项

中暑分三类“阴暑”也要提防

中暑也是夏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专家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暑可分为三类:“中阳暑”、“中阴暑”及上文提及的“情绪中暑”。一般人通常所说的中暑其实指的是“阳暑”,这种中暑多是因在烈日下待的时间过长,出汗过多引起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无汗、精神萎靡、胸闷头昏、四肢乏力,甚至抽搐、不省人事等。

“中阴暑”则多由感受暑湿之邪后,加上纳凉不当引起。比如在天气酷热、频降大雨的夏季,长时间在空旷的露天、过道及风猛之处纳凉,致风寒郁于表、暑湿困于内而出现头昏脑涨、时寒时热、吐泻无汗等。

中老年人在夏季要尽量避免曝晒、雨淋,或待在气温过高、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雨后也不宜坐卧湿地。同时,还要避免久穿湿衣或穿刚晒过的衣服,防止暑湿之气侵袭机体。

炎炎夏日小心情绪中暑

气温升高 自杀率上升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幅度增大,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据报道,英国伦敦精神疾病研究所研究了1993年1月到2003年12月日平均气温与日平均自杀率的关系,发现日平均气温超过18℃,自杀的人数就有所上升;日平均气温每上升1℃,自杀率就增加3.8%。

高温引起自杀率上升的原因可能与心理、生理或社会因素有关。研究人员说,高温使一些人变得过于兴奋、富于攻击性和冲动。

在高温天气里,除身体会中暑外,人的情绪也会中暑。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这时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这种情况就是“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心态平和 避免“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的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情绪烦躁,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家人或同事闹意见,而自己则觉得内心燥热,头脑糊涂,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经常丢三落四忘掉事情。

二是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此种情况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

三是行为古怪,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情绪中暑”者除表现为情绪不稳、焦躁易怒外,同时还伴有头胀痛、胸闷、心跳加速和睡眠不好等症状。

防治“情绪中暑”,应从下面几方面去做。

一是静心养生,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二是心理纳凉,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你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三是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四是注意饮食调理,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

情绪易怒要谨防情绪中暑

这些天,因心气不畅频来各大医院心理咨询的人群多了起来。昨天,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禹海航在接受采访时说,高温高湿天气里,人处于“易激惹状态”,他们“情绪中暑”了。

小李是外企白领,时常加班、饮食不规律,眼睛一睁开就是满满的日程表和不小的还贷压力。午餐时同事的一句玩笑话不料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莫名其妙地与在场的同事狠狠地干了一架。此后数天不论做家务、逛超市、开会,也是事事不顺眼。妻子也奇怪平时温和的他怎么火气那么大,就陪他来做心理咨询。小两口在心理医生的开导下才恍然大悟,原来情绪也跟身体一样会中暑。

妻子发现开车的丈夫情绪激动,连连抱怨;平时脾气温和的女儿火气大了,频频挑刺……记者昨天走访了市心理咨询中心和市一院心理咨询门诊后,发现在心理咨询后,明白是自身情绪中暑的市民还真不少。

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季蕴辛说,来就诊的不少人因为小事大动肝火,还十分健忘,进行情绪疏导并教以正确的认知态度后,情绪能很快恢复正常,绝大多数不需要药物治疗。

这种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情绪中暑的疾病,也叫夏季情感障碍症。禹海航说,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盛夏酷暑,人们睡眠质量差,胃口也不好,加之出汗多,体内钙、镁、磷、钾等电解质代谢发生紊乱,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当气温超过35℃、日照长于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天气对人体的情绪调节中枢影响更明显。

心理学上有组统计数据:约有六分之一的人会因为高温高湿而乱发脾气,约有十分之一的人会出现情绪、心情和行为异常。

情绪中暑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其实是人体难以适应环境时的一种反应。情绪中暑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情绪烦躁、思维紊乱、爱发脾气、情绪持续低落并固执地重复某种行为。一旦有了这些症状,大家就要给自己的情绪降降温了。

市一院院长、心理学专家阮列敏提醒六类人要谨防情绪中暑。他们分别是长期高压环境下的人群,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群,平时情绪波动大的人群,个性鲜明者,患有高血压、哮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及开车一族。

盘点情绪中暑后的症状表现

情绪中暑症状一、情绪烦躁。

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人争吵,对家人或同事发火,而自己则觉得心烦意乱。

情绪中暑症状二、思维紊乱。

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常常丢三落四忘掉事情。

情绪中暑症状三、心境低落。

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此种情况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

情绪中暑症状四、行为异常。

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甚至擦洗鼻子。

情绪中暑症状五、食欲不振。

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睡眠增加、白天容易困倦、注意力难以集中、疲劳或精力下降等等。

情绪中暑症状六、身体症状。

情绪中暑者除表现为情绪不稳、焦躁易怒外,在身体上伴有头胀痛、胸闷、心跳加速和睡眠不好等症状。

情绪也会中暑吗

“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是情绪烦躁、多变,爱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对事物缺少兴趣,对人缺乏热情。

学者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与气象条件关系很大,低温环境有利于形成较佳的精神状态,而在气温回升或变化幅度较大时,人的精神情绪容易产生波动。例如,当暖流入侵时,精神病人起床徘徊、无法入睡的情况显著增加,情绪变化、躁动不安、叫骂、摔东西、自虐(含自杀)的机率也比平常高出许多。而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大于80%时,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当然,造成夏季“情绪中暑”的内因还是人体对环境的不适,以及由此产生的食欲不佳、睡眠不足和体内代谢的紊乱,最终影响到脑神经的活动。所以夏季必须注意改善居住环境,既要有效地锻炼身体,又要在睡眠和营养方面遵循夏季的养生之道,平时也要注意克服性格弱点,提高思想境界,做到既“修身”,又“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夏季“情绪中暑”症的发生。

三伏天注意事项

一、三伏天谨防“情绪中暑”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会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心烦、焦躁、易怒等,其实这些都是情绪中暑的表现。夏季气温高,易使人烦躁、怠倦,因此三伏天除了防中暑外,更要谨防情绪中暑。那么,怎样预防情绪中暑呢?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重视心神的调养,多安心静养,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一旦出现“情绪中暑”,建议闭上双眼深呼吸,以缓解自己不安的情绪。

二、三伏天养生因体质差异方法不同

平和质的人胖瘦匀称、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调补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明显的禁忌;而痰湿质的人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怠,调补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阳虚质的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调补应以温补脾肾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狗肉等;气虚质的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调补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三、三伏天,饮食宜清淡且多吃“苦”

三伏天饮食要清淡,且注意卫生,避免夏季传染病。同时,要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这样可以清热祛暑,健脾开胃,还能增进食欲,缓解不适感。另外,三伏天气温较高,人体代谢快,能量消耗大,所以要适当补充蛋白质,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100克-120克左右。

四、三伏天外出防晒防中暑

三伏天最好避开中午出门,以减少中暑的几率;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紫外线指数最高,容易中暑,大家在此期间最好减少户外活动。不得已要外出的话,建议做好相应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防晒霜等。

情绪中暑吃什么好

西瓜是防暑佳品

心烦意乱、丢三落四、看人不顺眼?如果你已经钻进了苦夏设下的局,快来参考我们的逃脱路线吧!

食物“灭火”计

绿豆: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安神等功效。绿豆汤是常用的清暑解毒剂,常吃绿豆汤还可消暑养胃。

西瓜:性味甘寒。西瓜可缓解中暑、发热、心烦、口渴等状况。但胃寒、腹泻的人不可多吃。

黄瓜:含维生素A、C及钙、磷、铁等成分,而且含钾特别丰富。

丝瓜:丝瓜做汤喝,有消暑解热、利尿、消肿的功效。

苦瓜: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压的作用。据研究,苦瓜含有一种叫“多肽-P”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降糖功效。

木瓜:含蛋白质、维生素B、C、G及蛋白酶、脂肪酶等,有清热、解暑、助消化、健脾胃的效果。

草莓: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

大豆:大豆在滋阴、去炎的同时还能补充因为高温而大量消耗的蛋白质。

情绪中暑的产生原因是

情绪中暑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和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高温天慎防情绪中暑

连日来,全国各地已经进入高温酷暑天气,如果稍有不注意,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专家提醒大家,面对持续出现的高温天气,一定要学会如何预防“情绪中暑”。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据介绍,“情绪中暑”是一种因季节性情感障碍出现的心理疾病,医学上统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专家还介绍,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连续高温闷热天气将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人们很容易缺乏耐心,出现情绪失控。

“情绪中暑”的表现

“情绪中暑”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情绪易激惹,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脾气,健忘及睡眠欠佳;二是情绪压抑与心境低落,患者常常闷闷不乐,兴趣下降;三是个性改变和行为异常,无心上班,疑心加重。

桑拿天谨防“情绪中暑”的五类人

专家表示,“情绪中暑”的易感人群一般有五类,一是在室外高温作业的重体力劳动者和年老体弱者;其次是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者;三是情绪波动较大的个性脆弱者;四是内向且不善交际者;五是儿童和青少年。

好心态是避免“情绪中暑”的关键

专家提醒,平衡饮食、正常睡眠、好心态是避免“情绪中暑”的关键:尽可能减少高温作业,增加午休时间;及时补充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和有降温、“降火”功效的食物及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少食油腻食物。

夏至节气养生 情绪中暑的症状

如果你身边的人变得爱发脾气、萎靡不振、做事效率低、情绪低落、头脑迷糊、丢三落四、行为异常或者固执地重复洗澡、洗脸、洗手等,那他/她很可能出现情绪“中暑”了。下面是预防情绪“中暑”的一些小窍门:

中老年人夏季如何防中暑

夏季养生重点:调养心脾

“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阳气充盛,阴气内敛,而人则处在天地之气交汇之中。”专家表示,从农历来看,夏季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的这三个月时间,中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季节。

“这个季节,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即‘阳气’,都处于最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认为,夏季应以养护阳气为主。”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夏季养生的重点便在于“调养心脾”。

养心:气郁体质,应防“情绪中暑”

专家说,“暑气入心”,天气炎热时,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中老年人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因此夏季应以宁心安神为要务。具体而言,就是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于惊恐、过于悲伤、过于思虑等情志的刺激。”

此外,气郁体质的中老年人,在夏季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情绪中暑”。专家指出,有些老人在天气炎热时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烦躁易怒、爱唠叨、容易兴奋和激动、低热口渴、夜睡不宁,或表情呆滞、抑郁悲观、沉默懒言、不思饮食等,这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表现都可能是“情绪中暑”导致的。

“面色苍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经常叹息,这些都是气郁体质者常见的表现。”专家表示,此类体质者多属“肝郁气滞”,盛夏时症状尤其明显,应以理气解郁、祛暑化湿的方法调理。“陈皮有疏肝解郁、芳香化湿、行气健胃的特点,因此气郁体质者在夏季除保持愉悦乐观、平和宁静的心情外,还可用陈皮、冬瓜煲鸭肉或鸡肉、猪肉食用,也可吃些淡水鱼类,酌加姜、葱、陈皮、豆豉、蒜蓉等芳香调料清蒸或焖炒四大家鱼。”

养脾:清淡饮食,少吃冰镇食品

除了“养心”之外,夏季的另一个养生重点便是“养脾”。专家指出,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湿邪最易损伤脾气。“夏季健脾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肥腻、刺激、烧烤、油炸之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腐烂变质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此外,冷饮、冰镇食品也要尽量少吃。他解释说,寒湿之品极易损伤人的阳气,实际上也起不了多少降温的作用。“真正能够对人体起到降温作用的两个途径,一个是顺畅排尿,另一个则是适当出汗。”

中暑分三类“阴暑”也要提防

中暑也是夏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专家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暑可分为三类:“中阳暑”、“中阴暑”及上文提及的“情绪中暑”。一般人通常所说的中暑其实指的是“阳暑”,这种中暑多是因在烈日下待的时间过“中阴暑”则多由感受暑湿之邪后,加上纳凉不当引起。比如在天气酷热、频降大雨的夏季,长时间在空旷的露天、过道及风猛之处纳凉,致风寒郁于表、暑湿困于内而出现头昏脑涨、时寒时热、吐泻无汗等。

中老年人在夏季要尽量避免曝晒、雨淋,或待在气温过高、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雨后也不宜坐卧湿地。同时,还要避免久穿湿衣或穿刚晒过的衣服,防止暑湿之气侵袭机体。

相关推荐

高温天气准妈妈需防情绪中暑

容易被高温“击倒”的准妈妈 妊娠期间,准妈妈的生理负荷加大,机体代谢产热增多,体温比平时约升高0。5℃。而她们的皮下脂肪层比任何时候都要厚,这一切都不利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如果再碰上居住环境狭小、不通风,就很容易发生中暑。 此外,酷热的天气,加上怀孕带来的种种心理变化,准妈妈的心理负荷增大,情绪也很容易出现波动。这时,更要小心出现“情绪中暑”。即使在正常人群中,都会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气温超过35℃、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 中暑的表

四成车主夏天情绪中暑

“一坐进驾驶座,滚烫的方向盘,蒸笼一样的驾驶室,心里就烦躁不安!”驾龄2年的小缪已经一个多月没给爱车洗车,在路上开车,时不时按喇叭、猛踩油门超车,有时看到行人闯红灯过马路,还会破口大骂……昔日的淑女锐变成了一位十足的“爆女”,她苦恼地向网友求救,“我这怎么了?” 故事——淑女开车爆粗口 小缪杭州一家医院的牙科医生,在朋友、同事的眼中,她个地地道道、温柔可人的淑女。但不久前,有两位同事坐她的车去商场购物,却大吃一惊,原因小缪在开车时,却像一位“爆女”。 那天,车子开到天目山路莫干山路的十字路口时,一

三伏养生多吃三薯

马铃薯 防情绪中暑。马铃薯含有维生素C,而且发热量高。“情绪中暑”的人,最容易受到抑郁、灰心丧气、不安等负面情绪的困扰。马铃薯可以帮你补充维生素A和C,代替由于过多食用肉类而引起的食物酸碱度失衡,让你远离坏情绪。 紫薯 血管抗过敏。紫薯富含铁、硒元素和花青素。硒和铁人体抗疲劳、抗衰老、补血的必要元素,特别硒被称为“抗癌大王”,易被人体吸收。花青素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还能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蓣薯山药 湿皮肤健脾胃。山药学名蓣薯,其中含有薯蓣皂,能促进内分

如何解暑 老人这样做可有效避免中暑

老人中暑重在预防 一、可用凉毛巾擦拭身体 炎热的天气可用凉毛巾擦拭身体;用毛巾包好冰块在手腕、面部和脖颈处摩擦揉搓;盛夏炎热季节,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家中要备足清凉饮料。 二、吃清淡饮食,多喝水 衣着要宽松、吸水。注意膳食调理,夏季老人饮食应尽量清淡一些,多吃些西红柿、青菜、莴苣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三、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每天中午最好有1-2小时的午睡,家人要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静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 四、度夏前应请医生检查一次身体

夏季谨防五种常见疾病来袭

夏季常见的疾病有五种,分别中暑,热伤风,皮炎湿疹,情绪中暑以及腹泻,这五种疾病我们都有很好的预防方法,所以大家不用太过于担心。 热伤风 热伤风的发热和秋冬季感冒有区别的,主要症状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发热,出汗多但并不退热。因此,如果夏天的热伤风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就会不好,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 虽然热伤风不流行性感冒,没有传染性。但热伤风可以诱发一些疾病的发作,比如慢性气管炎、哮喘等。”专家认为,剧烈运动后暴食冷饮、洗冷水澡将会导致热伤风;空调温度开得太低,室内外

初秋吃三薯清肠抗衰

紫薯——抗疲劳+抗衰老 夏末秋初,心脑血管疾病、防过敏等问题很多读者朋友都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从饮食的角度不妨吃点紫薯。 紫薯富含铁、硒元素和花青素。硒和铁人体抗疲劳、抗衰老、补血的必要元素,特别硒被称为“抗癌大王”,易被人体吸收。 花青素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它能够保护人体免受一种叫做自由基的有害物质的损伤。花青素还能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推荐食方】 紫薯苦瓜圈 原料:苦瓜一个、紫薯一个、蜂蜜适量。 做法: 1、紫薯去皮切小块。 2、紫薯块放保鲜袋里,

三伏天如何养生 情绪养生

三伏天高温酷热,人易动“肝火”,发生“情绪中暑”症状,如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此时养生要注意心态清净,越热越要“心静”,避免情绪刺激。

8种食物帮你预防情绪中暑

绿豆: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安神等功效。绿豆汤常用的清暑解毒剂,常吃绿豆汤还可消暑养胃。 西瓜:性味甘寒。西瓜可缓解中暑、发热、心烦、口渴等状况。但胃寒、腹泻的人不可多吃。 黄瓜:含维生素a、c及钙、磷、铁等成分,而且含钾特别丰富。 丝瓜:丝瓜做汤喝,有消暑解热、利尿、消肿的功效。 苦瓜: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压的作用。据研究,苦瓜含有一种叫“多肽-p”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降糖功效。 木瓜:含蛋白质、维生素b、c、g及蛋白酶、脂肪酶等,有清热、解暑、助消化、健脾胃的效果。 草莓:草莓不但好吃,还有

预防中暑 中暑最易盯上这几类人

水分补充不够,不利于身体排汗散热。需要提醒的,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还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更高。 熬夜或睡眠不足7~8小时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会影响排汗功能,不利于散热。 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容易散热,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此外,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中暑高危人群。 压力大、有强迫性格、事事求胜者,夏季容易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

大暑养生做什么 大暑防暑怎么做

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或者从事体力劳动。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