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看到生人会哭
宝宝为什么看到生人会哭
一般,6个月之前的婴儿不会怯生,在6-7个月开始出现的怯生反应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个宝宝开始害怕生人了。原来每周都和他玩过的老师,自以为已经是“老朋友”了,一进门就很亲热地去逗他叫他甚至要抱他,还面带笑容地问他:“还认得我吗?”没有料到,宝宝先是凝神用眼睛盯住老师,过了一会儿,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看来,宝宝并不记得这位“老师”,他的记忆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如果是这样,家长不要违避或者放弃,而是可以帮助宝宝接受,教宝宝认识充满善意的陌生人 。
出生三、四个月的孩子,是不认生的。任何一个陌生人去和他玩,他都不会拒绝,可以玩得很高兴。当然,他只要见了妈妈,或是听见了妈妈的声音,他也会转头去找妈妈,而放弃陌生人。孩子怕生,是6个月左右开始的带规律性的现象。也可以说是月龄特点。但是,随着发展成长,有的孩子会越来越怕生,有的孩子则不那么怕生,表现出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
建议: 孩子怕生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宝宝第一次接触陌生人要特别注意,不可用陌生人来吓唬他。
怕生和依恋这两种情绪是同时出现的。6个月左右孩子出现依恋,他就是不肯离开妈妈,或主要照顾他的人。依恋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分离焦虑。在妈妈怀里,孩子就有安全感,离开妈妈,就焦虑不安。因此,当宝宝遇见陌生人时,只要是在妈妈身边,他都不会表现出那么害怕,至少是,他的怕生情绪会比较弱些。如果妈妈和陌生人有说有笑,交往密切,时间久了,宝宝也就认识这位陌生人了。专家们认为,丰富的社会刺激(包括新奇的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有利于孩子接纳陌生的事物和适应新的环境。
一岁多的孩子,只要妈妈在他的视线以内,都能和陌生的人一起玩。他和别人玩一会儿,会看看妈妈,只要能看见妈妈,他就放心了。他有时也会跑到妈妈身边,然后又回去和陌生人玩。这个年龄的宝宝,他把妈妈当作“安全基地”。如果有妈妈或其他亲人陪同,他就会减少对陌生人的害怕情绪。以后,他可以渐渐地离开妈妈或亲人。因此,万万不可以突然地把宝宝交给陌生人。教孩子认识陌生人,要在妈妈的陪同下,让他有一个从亲人到陌生人的交往过程。
引起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使宝宝产生恐惧的情绪。因此,当宝宝第一次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比如,孩子怕穿白大褂的人,就是因为这种人曾经给他打过针,使他有了“切肤之痛”的体验。
对一岁半以后的宝宝,切忌用陌生人来吓唬他。如在家里家长经常对孩子讲“外面有坏人,会把你抱走”之类的话,也不利于他和陌生人交往。
住在大杂院里的孩子,比较不怕生,也会和陌生人交往。独门独户里的宝宝,如果经常跟着妈妈去串门,或者有较多的机会接触陌生人,那么也会得到锻炼。两三岁后,就可以开始让孩子学会有礼貌地和别人打招呼,嘴甜的孩子,人见人爱,反过来,他们也会喜欢和别人交往,包括和陌生人交往。
宝贝不满情绪大爆发 妈咪怎么办
宝宝饥饿需安抚
宝宝的哭声初起时又大又急,似乎发生了很重要的事情,接着却无力起来。如果身为父母的你,确认宝宝尿不湿是干的,宝宝身体又没有其他毛病,只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喂奶了,那不用说宝宝一定是饿了。大哭几声又小声哭,是在告诉父母:“我饿了,快点喂奶。”这时妈咪只需用手指头在小家伙嘴边一试就知道,饿了的宝宝必定张嘴就咬。此时妈咪要立刻回到宝宝身边哺乳,一边用手轻轻拍打宝宝安抚,一边用手托住乳房,不可因宝宝饿了而喝得太急,怕呛到宝宝。
宝宝惊吓需安抚
突然之间的巨大声响会给小宝宝造成惊吓,有时甚至是大人说话的声音过大都会吓到小家伙。被吓到了的小家伙多半会大声哭泣,有些甚至在夜间多次从梦中吓醒。受到惊吓的宝宝一定会因缺少安全感而吵闹。此时,妈妈需陪伴在宝宝身边,用手轻轻拍着孩子,并唱孩子熟悉的歌曲安抚孩子的情绪,待孩子慢慢睡着,也不能离开孩子,当孩子突然醒来发现妈妈不在身边时,他会更加没有安全感而大哭。
宝宝身体不适需安抚
宝宝突然大哭大闹,不是尿湿了,也不是饿了渴了,就是不停地哭闹。这时候有可能宝宝哪儿不舒服了,因为他们不会说话,只能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此时父母先摸摸宝宝的额头,看看有没有发热,看看宝宝其他地方有没有不正常的现象,手脚上有没有颗粒红点之类,口腔里有没有溃疡,皮肤有没有因为天气炎热而发红。做父母除了要有耐心还要细心,密切关注宝宝的一切。如发生以上以情况,均要及时帮助宝宝,生病了就要看医生,并且要将宝宝放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之中,通风透气阳光充足的房间最好,还要准备轻柔的衣服和床上用品。
宝宝累了需安抚
孩子累了,不想玩了,大人却一个劲儿地逗孩子,这时孩子不高兴了,他们生气了哭起来了。可别小看孩子生气,他们哭的劲儿可大了,要一直哭到累了无力地睡着为止。所以当孩子已经玩耍了好一会儿了,看起来精神也不怎么好的时候,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一首孩子喜欢听的音乐,然后将他放在自己的小床上,轻轻拍着孩子的后背,让他安静地进入梦乡,而不是一直骚扰着他,不让他休息。
你听得懂宝宝的童话吗
“童话”之一:喂,我饿了 多数宝宝,尤其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在饥饿、口渴时会哭,有的宝宝可能还会伴有频频的吸吮动作。若离开上一次哺乳已有三个小时,宝宝哭吵多半是因为他饿了。通常喂奶后,宝宝就不会再哭了。
“童话”之二:哦,我尿湿了 宝宝的尿布湿了也会哭吵,及时换上清洁的尿布后,宝宝的哭叫就会停止。一般地说,白天每两小时就要换一次尿布,晚上可适当减少换尿布的次数。
“童话”之三:啊,我好热好痒啊 环境温度过高会使宝宝感到燥热不适而哭吵,这时,设法降低环境温度(如开窗通风等)可使宝宝安静下来。 面部或全身有湿疹的孩子也会因为奇痒难忍而哭叫,妈妈可以用手轻轻抚摸宝宝湿疹处的皮肤,使宝宝慢慢平静下来。
另外,对半夜哭叫的宝宝,妈妈除了需要考虑到他是不是饿了、渴了、尿湿了之外,也别忘了掰开宝宝的肛门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是否有蛲虫爬出肛门口,使宝宝因肛门痒而哭叫。
“童话”之四:嗯,我想方便了
经过正确的排便训练、能定时“把”到大小便的宝宝,在想要排尿、排大便之前,会通过哭叫来表示他想方便。这时,宝宝的面部表情会变得不自然,目光变得呆滞。通常,爸爸妈妈只要及时“把便”,宝宝的哭叫便会停止。
“童话”之五:哈,我又打扰大家了 细心的妈妈一定会发现,宝宝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会“日夜颠倒”,白天呼呼大睡,晚上醒着哭闹。一般大多数新生儿会在半年内建立正常的“生物钟”(白天醒、晚上睡),但也有部分宝宝要长到七八个月才能建立和成人一样的作息规律。这种“夜啼郎”常常弄得全家不得安宁。这时,爸爸妈妈只能尽量忍耐,实在不得已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来调整宝宝的睡眠时间。
“童话”之六:唉,我病了 宝宝生病了会哭,而且病种不同,宝宝的哭声也会有所差异。爸爸妈妈可以从宝宝的哭声中初步判断宝宝得了什么病,并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鼻塞 宝宝吃奶时,常吃几口哭两声,可能是鼻塞的缘故。宝宝鼻塞时吃奶,会因鼻腔、口腔均不能呼吸而哭吵。 ·咽痛 宝宝吃奶时哭吵,要看看其口腔内或咽部是否有溃疡或疱疹。有的话,宝宝吃奶时会因疼痛而哭闹。
婴儿的哭闹声代表了什么
“哭”几乎就是所有宝宝特有的权利。但这样的声音常总是让新手爸妈不知所措,到底宝宝是饿了?困了?冷了?还是太热了?爸妈会产生各种猜测和判断,但如果猜测错误那就是适得其反了,那该怎么办呢?其实,宝宝的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新爸新妈要如何辨别呢?
一、我饿了。低声调,有节奏,而且重复着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地哭一声,停顿一下再短促地哭,再停顿,就像在说“饿——饿——”一样,说明宝宝已经饿了,如果此时你把手指放在宝宝的嘴边,宝宝的小嘴就会立即叼住手指。此时的必胜法宝就是:喂奶。如果妈妈的乳汁充沛,宝宝在15分钟内就能“解决战斗”,吃饱后美美地睡上一觉,安静2—3个小时。
二、我困了。哭声很强烈,像花腔一样带着颤抖和跳跃,一阵阵,一声声不耐烦地嚎叫。同时还有揉眼睛的小动作,说明宝宝已经困了,要睡觉了。此时的必胜法宝就是:哄睡。宝宝越疲劳,反而越不容易安静下来,抗议的哭声也会更强烈。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赶紧让周围安静下来,调暗光线,把宝宝放到床上,哼唱催眠曲,拍拍他,让他尽快入睡。
三、我要抱。有的宝宝一边哭,一边转动脑袋四处寻找,在看不到人时哭声较低、哼哼唧唧,看到人之后哭声变大,仿佛非常委屈。这是“磨人”宝宝惯用的伎俩,似乎在喊“妈妈来抱抱”,看来小家伙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此时的必胜法宝就是:和宝宝亲密接触。如让宝宝靠在妈妈的胸口,听听妈妈的心跳声,闻闻妈妈熟悉的味道,很快就会安静下来。 ...
宝宝哭闹不停找准缘由平静回应
宝宝用哭来交流
宝宝用哭来和大人们交流,当需要换尿布时,当宝宝饿了累了的时候,他们会哭。初为父母,宝宝不停的哭闹,半夜起来摇晃宝宝直至重新入睡,是一件很烦心的事。那么,宝宝为什么哭呢,如何停止宝宝的哭闹呢?
宝宝其实和大人一样,他们也是性格各异,抚养宝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错误的过程。
观察宝宝异常的哭泣
宝宝哭闹时很正常的现象,有报道称宝宝可能会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如饥饿、困倦、不舒服、胃胀等。但是一些健康专家却指出目前尚无关于此类的研究结果,父母仅仅依靠宝宝发得出的声音是不能正确判断宝宝的需求的。
尽管有些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哭声来判断宝宝的需求,大多数父母却未必可以正确的判断。有时候宝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有的宝宝很容易相处,而有的宝宝却是相当敏感,情感很脆弱。宝宝一天哭1到2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你已经喂过宝宝,给宝宝换过尿布并且一直抱着宝宝,宝宝还是不停的哭,那么你要检查看看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有任何异常,比如发烧,你需要去看医生。有时,让宝宝一直哭而不去理睬未必就不好。一项研究表明,把4个月大的宝宝放在床上,让他们自己睡觉而没有安抚,这样的宝宝会慢慢学会安抚自己。
平静地回应哭泣
不管宝宝哭声多大,不管你是有多累或是烦躁,都不能用来回摇晃宝宝的方式来停止宝宝的哭闹。宝宝极其伤心地痛哭会使有些父母通过摇晃的方式来安慰宝宝。在美国,婴儿摇晃症候群是导致宝宝死亡的首要原因。尽管宝宝的哭声很让人烦心,但是此时父母最好保持平静,可以把宝宝放下来,然后离开房间几分钟,当你生气时,离宝宝远一点可能会更安全。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在照顾宝宝,可以把宝宝放在摇床上,十分钟以后再去照顾宝宝。初为父母,大家可以不用害怕向有经验的妈妈们去请教。比如,可以问一些如何安抚宝宝,如何让宝宝入睡等的问题。
宝宝爱哭是怎么回事啊
宝宝喜欢哭肯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应该多个心眼,看看宝宝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下面这几个原因哭闹的:(1)缺乏安全感
有些婴儿一定要大人抱在手里面才肯睡觉,父母要注意建立孩子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抱着孩子躺倒床上,然后慢慢松开手,让孩子自己睡,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立马就过去抱起来,也不要置之不理,这样孩子会哭闹的更厉害。可以用手轻轻的爱抚孩子,让孩子能感觉到你就在身边。
(2)尿了或者饥饿
孩子要尿尿或者已经尿了的时候,也可能会哭闹,因为憋尿和尿湿了都不舒服。饿了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宝宝给你“我要吃饭了”的信号。
(3)生病了
宝宝生病,比如感冒鼻子不通气或者上火咽喉疼都会哭闹。
(4)受到惊吓
突然受到强光、巨响或者强烈的震动(比如从高处跌落),宝宝都会感到恐惧,这时大人包好好的安抚宝宝的情绪。
(5)衣被太厚
衣被过厚,孩子会因为燥热,不舒服哭闹。
(6)要求得不到满足
宝宝不会说话,表达力不行,如果他想要某个东西或者要求大人抱他玩耍的想法得不到满足时,也会通过哭闹来表达。
宝宝晚上睡觉哭闹妈妈们该如何是好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人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许多传统的老人会告诉你,这种打油诗能治小儿夜哭。虽说无理,但宝宝哭闹厉害的时候,还是有宝妈会给孩子念叨这首打油诗的,期盼孩子能安静下来。宝宝哭闹,并不是无理取闹的表现,而是他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妈妈要先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使之变乖乖。当然啦,这可不是一首打油诗能办到的,学会用科学的安抚方法,满足宝宝的需求,夜哭郎从此不再见!
新出生宝宝哭闹也是有规律的,按照美国医生的说法,6个月内的宝宝,是不会因为撒娇而哭闹的,他们的哭声往往是在向父母传递他们的需求,一旦掌握了孩子哭闹的规律,叫宝宝“闭嘴”,实在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一般说来,新生儿哭闹,不外乎几件事:
一、 饥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小宝宝也不例外,饿了基本上是宝宝哭闹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要盲目崇尚书本的按时喂养,这只是通篇概论的教条主义,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喂养要按需喂养,宝宝饿了就喂。而判断宝宝是否饥饿很简单,妈妈只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焦躁不安?开始吧嗒嘴巴?最有效的方法是妈妈把手放到宝贝的嘴边,饥饿的宝贝会迅速把头扭过去找妈妈的手,或是看到宝宝把自己的手塞进嘴巴吸吮,这些都在告诉妈妈:我饿啦!
二、 换尿布
这也是新生儿哭闹的主要原因之一,试想与喜爱,宝宝的小屁屁上湿湿的或是粘着臭臭,刺激着宝贝娇嫩的肌肤,人家自然不舒服,不哭闹?才怪!一般妈妈在喂奶的时候,基本上都能感觉到,宝贝的小屁屁忽然变得热乎乎的,或是听到“噗噜”一声,十有八九,是该换新尿布了。稍大一点儿的宝宝,拉臭臭时妈妈会看到他们会涨红了脸,小手紧握,浑身用力,等表情轻松下来,那就是干完活了,轮到父母上阵换尿布啦。
三、 闹觉
一般时候,新生宝贝吃饱了就会睡着,而不会哭闹。不过特殊情况下,比如家里来人了,宝贝兴奋过度,自然也就疲劳过度,这时候,他自己可就睡不着了,开始歇斯底里的哭:所以,新妈妈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不要过度刺激你的宝贝,给宝贝一个相对安静不要过分吵闹的空间,尽量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你的宝贝哭闹的机会也就会少一些。
四、 胀气
新生儿胃肠发育不完全,胀气也就是常见现象。小宝宝在喝奶的时候会把空气一起吞进去,还有其他不明原因,比如哺乳的妈妈吃多了产气的食品,都会造成宝贝胃肠胀气。肚子里有气排不出来,宝贝自然就要哭闹。情节轻的可能就是吐奶,空气随着吐出的奶一起排出来,严重的在美国医生诊断为肠绞痛,其实就是宝贝肚子里胀气不舒服造成连续几个小时歇斯底里的哭叫,这时候妈妈观察宝贝的肚子,一般是硬硬的鼓鼓的。这个毛病听起来很严重,实际上只要帮助宝宝把肚子里的气排出来就万事大吉。
五、 生病
当妈妈满足了新宝宝所有的生理要求,宝宝依旧哭闹不止,那么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最简单的方法是测体温,观察孩子是否发蔫,嘴唇是否发紫,呼吸是否困难,身上是否有红点等等。一般出现这些生病的征兆,一定要去看医生。在美国,医生一般建议妈妈测量肛温,因为它最接近体内温度。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差,一般肛温超过38度,就预示着体内有感染,需要去看急诊,这个做妈妈的绝对不能忽视。
婴儿哭闹到底要不要抱
昨天,黑人陈建州在微博上晒出了大小熊猫哭闹的视频,他很是苦恼地写道:“现在两兄弟爱演戏,有时候喜欢装哭~但我们现在正在训练,不要他们一哭就抱!但是实在是太难啦~因为会舍不得啊!怎么办才好呀?”
听到宝宝的哭声,父母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抱起来。但是有些育儿经告诫说,婴儿哭闹时不要抱,以免养成老是要抱的坏习惯。
可是,这么小的宝宝谁忍心让他们哭着不管呢?婴儿哭闹的时候到底抱不抱呢?
关于这个问题,小编想到了前几天马伊琍分享的一篇长微博《孩子,你慢慢来》,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大家的困惑。
马伊琍写道:“我越来越后悔在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可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而我就固执地在黑暗中盼她快睡着,甚至以为她长大了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现在的妹妹,未经任何训练,哭就抱,饿就喂,满一岁就已自然睡整觉也不吃夜奶。”
显然,马伊琍通过抚养两个女儿的经历,建议宝宝哭了大人要抱起来,及时给予拥抱安抚。
看完马伊琍的亲身经历和建议,我们再来看看专家的说法。
加拿大家庭医生、育儿专家琼恩.E. 杜郎特博士在《正面纪律:是什么以及怎样做》一书中介绍到:1岁以下的宝宝很容易感到害怕,啼哭是很常有的事,尤其是晚上,他们会哭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给予宝宝足够的温情,让宝宝拥有安全感。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抱抱宝宝。
搂抱对于亲子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如果婴儿跟父母在一起感觉到安全,以后学习新事物时就不会感到害怕。
小婴儿不会使用语言,只能通过啼哭来表达自己有所需要。因此,大人要做个细致的观察者,尽力弄明白宝宝哭闹的原因,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
宝宝的哭能表达很多意思。饿了的哭和生气的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新手爸妈不要太惊慌,仔细观察,慢慢就能了解宝宝的脾气了,能从哭声中听出宝宝的意思来,比如:是不是饿了?尿布是不是要换了?衣服是不是不合适?包裹是不是太紧?环境是不是太吵?另外,有些严重疾病的表现也是剧烈哭闹,爸爸妈妈要认真观察辨别,及时送医治疗。
因此,宝宝哭的时候,爸爸妈妈最好及时抱起安抚,并找到宝宝哭的原因,解决原因就好了,千万不能让宝宝一直孤单地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