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溺爱养成无能宝宝
10种溺爱养成无能宝宝
1、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2、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3、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4、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
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5、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6、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7、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8、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想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9、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轻易就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10、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溺爱孩子这些错你犯过没
父母常见的溺爱方式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宝宝小霸王一样,挑食偏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而有的孩子则是胆小怕事,什么事都不敢碰……这些问题大多是因为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而造成的。
一、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通常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买贵重电子产品送孩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小朋友接触到高科技产品。走在街上,坐在公园里,你会发现很多小朋友手中都拿着平板电脑、电子游戏机等,由于孩子的好奇心重,他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就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台。
于是,无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孩子都吵着闹着希望父母能够买一台给自己。父母想到自己就只有那么一个孩子,于是,就顺应孩子的要求,也让孩子拥有名贵的电子产品。
2、只要孩子喜欢的玩具都会买
孩子好玩是天经地义,但是孩子对事物的新鲜感有限,所以,孩子买了东西后,不久之后就为成为弃物。当孩子见到自己感兴趣的玩具,就千方百计让家长买。
有位妈妈告诉我们,自己的孩子看完《熊出没》以后,看到街上的小店有一只抢是会发出“站住,光头强”的声音,就吵着要买回家。其实,儿子的玩具已经堆积如山,关于动画片里面的玩具多不胜数。
3、只要想吃的都要求
孩子对自己的节制能力较差,见到喜欢的食物都控制不住。很多小朋友放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家长买零食。
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很多老人告诉我们,孙子孙女在路边看到想吃的东西,就一定要吃到为止,大人是哄、骗,还是用其他的方法,都无补于事。
二、溺爱孩子的危害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每个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买东西要买最贵的,上幼儿园要上最好的,其实,对孩子过度的关爱并不好。
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空间,结果造成孩子的“无能”,遇到问题不会解决,只会退缩和求助,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私自利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6个长辈喂养一个孩子,于是,宝宝一出生就犹如众星捧月般的让全家人爱到心坎里。看到宝宝哭闹、不小心跌伤,父母都心痛不已。
但是,许多家长对于宝宝想要的东西从不舍得说不,如果宝宝长期得到特殊待遇,处处优先,只要提出要求就会得到满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宝宝,容易忽视别人的需求,以自我为中心。
2、胆小怕事
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受伤,因此不让孩子到公园玩,不让孩子和同年人玩游戏。而当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家长就立刻伸出援手,不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在爸妈“不许摸这,不许碰那”的管教中,孩子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容易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稍有不适就惊慌失措。
3、称王称霸
父母的过度溺爱,无条件满足孩子,容易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进而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而大部分家长,只要一看到宝宝哭闹,就会无条件满足宝宝,甚至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导致宝宝没有好恶之分,像个小霸王一样,认为别人的东西也是属于自己的。这种孩子,在幼儿园也容易和别的小孩发生矛盾。
4、偏食挑食
在许多中国家庭,我们都会看到妈妈拿着一碗饭在孩子后面追着跑,好像求孩子吃饭似的。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吃不饱,就算零食也照样给孩子吃,对宝宝“唯命是从”,宝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久而久之,宝宝养成这种习惯后,就开始挑食偏食了,这对宝宝的成长发育非常不利。
宝宝神经性厌食是什么原因呢
引起厌食的原因很多,除了一些病理因素外,饮食不当和父母教养不当也是引起宝宝厌食的原因之一。
1、病理因素某些宝宝体弱多病,经常肠胃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烧甚至患上肺炎,这些都会引起宝宝食欲不振。体弱宝宝的肠蠕动速度缓慢,胃内排空时间较长,从而导致食欲减退。营养性贫血、佝偻症、慢性消化道疾病、肝炎等都可引起厌食。此外,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可引起宝宝味觉功能和胃粘膜消化功能的降低,使宝宝没有食欲和消化能力减弱。
2、喂养不当,过迟添加辅食。在婴儿辅食添加的关键时期,没有给宝宝适宜的锻炼,使宝宝的咀嚼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现在又急于添加辅食,使宝宝一时无法适应。
3、过分溺爱。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在饭桌上喋喋不休地劝孩子多吃,把大量的鱼、肉、虾、蟹等往孩子嘴里塞,结果使孩子产生反感。这些孩子还常常把不吃东西作为威胁父母的手段,由于父母百般迁就,人为地造成孩子厌食。
溺爱过度易造成宝宝四大问题
图片素材来源于华盖
1、自私自利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6个长辈喂养一个孩子,于是,宝宝一出生就犹如众星捧月般的让全家人爱到心坎里。看到宝宝哭闹、不小心跌伤,父母都心痛不已。
但是,许多家长对于宝宝想要的东西从不舍得说不,如果宝宝长期得到特殊待遇,处处优先,只要提出要求就会得到满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宝宝,容易忽视别人的需求,以自我为中心。
2、胆小怕事
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受伤,因此不让孩子到公园玩,不让孩子和同年人玩游戏。而当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家长就立刻伸出援手,不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在爸妈“不许摸这,不许碰那”的管教中,孩子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容易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稍有不适就惊慌失措。
3、称王称霸
父母的过度溺爱,无条件满足孩子,容易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进而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而大部分家长,只要一看到宝宝哭闹,就会无条件满足宝宝,甚至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导致宝宝没有好恶之分,像个小霸王一样,认为别人的东西也是属于自己的。这种孩子,在幼儿园也容易和别的小孩发生矛盾。
4、偏食挑食
在许多中国家庭,我们都会看到妈妈拿着一碗饭在孩子后面追着跑,好像求孩子吃饭似的。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吃不饱,就算零食也照样给孩子吃,对宝宝“唯命是从”,宝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久而久之,宝宝养成这种习惯后,就开始挑食偏食了,这对宝宝的成长发育非常不利。
十个月宝宝不吃饭的危害
宝宝不吃饭是最愁人的了,但你千万不要一口一口去哄着喂他,要有策略,做点他爱吃的,颜色鲜艳的,口感好些的。零食要在饭前一小时或两小时才吃,不让宝宝边吃边玩东西,不要给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99%的责任在家长。一方面无原则溺爱,另一方面逼着孩子进食,致使部分婴幼儿一上饭桌就闹情绪,哭闹不休。如果宝宝不吃饭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影响小儿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称为厌食症。妈妈应该懂得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宝宝吃各种不同口味、颜色和口感的菜,这会让宝宝总是对饭菜很感兴趣。即使是很小的宝宝也会因为每天吃相同的东西而感到厌烦的。当宝宝吃得很好的时候要表扬他。不能让宝宝和外面买的碳酸饮料,可以自己榨新鲜的果汁让宝宝喝。
宝宝哭闹的原因及护理
导读:宝宝哭闹不休,脾气大,比起人家的孩子不是个乖宝宝……如果你的宝宝很难缠,又没有其他身体上的不适,你会带宝宝去看心理医生吗?相信很多家长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其实婴儿也存在心理问题。小编经过归纳,发现这些难缠宝宝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NO.1:病后失宠型
一不舒服便抱在怀里哄逗,或举起来摇晃。对其要求也是百依百顺,那怕是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去满足。待孩子病愈后,孩子便不愿躺在床上,只要将之放到床上就哭闹不休。不仅如此,对其需要如有一点怠慢或不满足便大喊大叫,又抓又踢。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也是被父母在其生病期间强化出来的。
NO.2:母爱缺乏型
经医生分析,孩子患的是母爱缺乏综合症,其哭闹是对父母对自己忽视的抗议。
心理医生建议:对这类孩子的处理是父母增加和孩子的接触,寄予孩子足够母爱和关心,让孩子有被爱和安全的感觉。听从了心理医生的建议后,吴女士调整了工作安排,增加了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晚上也让孩子和自己一同共寝。一个月后,孩子的无休止哭闹便停止了。
NO.3:溺爱型
心理医生经过询问了解到,孩子由外婆抚养,采用的是溺爱式喂养方法,往往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加上父母平时因为没有照顾孩子,心中存有愧疚感,所以无形中也会成为溺爱孩子的共犯。孩子的尖声喊叫和乱抓打人是被外婆和父母强化出来的,导致最后大人都被孩子控制住了。
心理医生建议:尽量自己带孩子,如果做不到,也要让外婆对孩子有原则,一,要给孩子制定规矩:二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三如果她尖声大叫、打人就不要满足需求,安静下来的时候再满足她。两个月后,琼打电话给心理医生,说孩子现在已经好多了。
心理医生建议:消除这种哭闹行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行为消退法,并去除相应的强化因素,如多余的注意和过多的怀抱和摇晃等。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孩子获得父母注意和关注的手段,或是控制父母的手段,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关注或满足,孩子的哭闹就会被强化。反之就会被弱化,以后就不会再用哭闹来解决问题或控制父母了。
小心中招 溺爱孩子4种典型方式
袒护孩子
很多爸爸妈妈们以为自己的孩子做的都是对的,当孩子和别人发生冲突时,爸爸妈妈往往只是去责备别人的孩子,而忽视了自己孩子犯的错误。或者有时候家庭成员教训孩子时,另一方就会袒护孩子说:“他还小呢!还不懂事,以后长大了就好了。”很多爸爸妈妈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为孩子的错误找合适的理由,这样导致孩子们犯错时都肆无忌惮。这种袒护孩子的行为是溺爱的典型方式。
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
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家简直就是“老板的范”。小宝宝们从来不会自己吃饭,都是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追在孩子的后面,央求孩子多吃几口饭菜;宝宝们也不会自己穿衣,他们醒来后只会大声叫嚷:“妈妈给我穿衣服。”孩子们连自己的琐事都做不了,就更不用说做家务活了。父母们为孩子们做好了一切。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他们只会变得自大而又自私,但是却没有一点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溺爱孩子的方式会毁了孩子的前程,爸爸妈妈要小心了哦。
只要是孩子的要求都答应
父母溺爱孩子的一个最典型的方式就是答应孩子的一切要求。当孩子看见好的玩具时,孩子们只要说:“我要。”爸爸妈妈就乖乖的给孩子买了;当孩子看见好看的衣服,爸爸妈妈也爽快给孩子买来。这种有求必应的方式,让孩子们变得无法无天,导致孩子们没有任何理财观念,而且受挫感也不强。爱孩子固然是好事,但是没有原则的溺爱孩子,只会毁了我们的孩子。
甜腻称呼孩子
很多爸爸妈妈在称呼上就显露出了自己对孩子的溺爱。有的爸爸妈妈称呼孩子为:“我的心肝肉。”有的叫:“我的祖宗。”爸爸妈妈的这种称呼,会导致孩子们变得没有礼貌,他们即使看到长辈也不会喊叫别人。称呼虽然是小事,但是不当的称呼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规矩。爸爸妈妈们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称呼记得要恰当。
怎样应对宝宝哭闹
怎么应对宝宝哭闹
请记住你的宝宝只有三种状态:睡觉,安静地醒着和哭闹地醒着。如果他大哭不止,原因有很多。但最可能的原因无外乎就是疲倦、饥饿、孤独、难受——可能是太热或太冷、姿势不舒服或是需要换尿布了。不过你必须接受宝宝有时候也会无缘无故地哭闹,而这种情况往往是让家长最痛苦的。
应对哭闹的办法 任由宝宝哭闹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如果宝宝从小就缺乏关爱,长大后很可能会变得非常内向、害羞且不愿与人交往。研究显示如果家长对宝宝的哭闹置之不理,宝宝只会越哭越厉害。另一项调查也发现,如果在头几周无人理睬宝宝的哭闹,那以后宝宝哭闹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很多时候家长总是把对宝宝的疼爱和溺爱相混淆。在我看来,一个宝宝是再怎么“溺爱”也不为过的。一个6个月大的宝宝需要有人呵护、搂抱并轻声安抚,这并不是为了寻求大人的关注,而是宝宝在学着去爱,去与人建立感情联系——这一点恰恰是孩子未来身心发展的重要一课。我们所谓的溺爱实际上是母亲对于一个哭闹的宝宝所作出的本能反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