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洗牙后为什么会牙龈敏感

洗牙后为什么会牙龈敏感

牙龈炎是口腔常见疾病,95%的人一生中都会患病一次。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进食出血。牙龈炎的病因主要是由牙结石刺激牙龈引起,而牙结石是口腔内长期堆积的软垢、细菌等矿化形成的。所以要治疗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最有效的办法是给口腔做个大扫除——洗牙。

谈到洗牙,好多人都有误区,觉得洗牙会把牙齿洗坏,洗松动。其实洗牙是对整个口腔的保健治疗,是有益而无害的。正规医院的规范洗牙,不会引起传染病的发生,也不会损伤牙齿本身,只会为牙齿带来更清洁舒适的环境。洗牙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出血和酸痛,洗牙后几天内会有牙齿敏感属正常现象。专家建议我国国民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而国外则是建议每三到六个月洗牙一次。

如果牙龈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发展为牙周炎。引起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牙周溢脓、牙齿敏感等症状。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不仅是口腔的小问题,还会对全身健康造成威胁,导致和加剧冠心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许多全身性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而且研究已证实牙周炎病人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比率比非牙周炎个体高25%,因此这类病人更需关注口腔健康。此外,肺炎、胃肠道疾病、脑血管疾病等也与口腔疾病存在相关联系。

洗牙有没有后遗症

牙齿会变敏感吗

有的患者在洗牙后还会出现牙齿敏感,这主要是在洁治前,暴露的牙根被牙石包绕,隔断了冷热刺激。为减少痛苦,可在洁治后短期内避免接触过冷、过热食物,使牙齿有个适应过程,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牙齿会变酸痛吗

有人在洗牙过程中会觉得牙齿酸痛,这主要是牙根暴露所致,而牙根暴露是牙周病的一种典型表现。牙根对冷、热、酸、甜等刺激均较敏感。因此,牙周炎症越重,牙根暴露可能越明显,在治疗中的酸痛感也会越明显。

牙齿会出血吗

缘于菌斑牙石产生刺激许多人在洗牙过程中都会有出血,这是因为菌斑牙石等刺激牙龈发生炎症,炎症越严重,牙龈出血也越明显。如果平时刷牙时就出血,说明牙龈炎症已不轻了。只有完全健康的牙龈在洁治时才不会出血。

如何避免洗牙的危害呢?

因此,洗牙后要坚持认真刷牙,清除牙菌斑等刺激物,就可减少牙龈出血。洁治后牙缝变大的问题也使很多人苦恼,其实,这是多年来口腔卫生习惯较差的“回报”。牙齿原来正常的间隙是由牙龈乳头充满的,但由于牙石的长期堆积,导致牙龈萎缩,牙根外露,牙缝逐渐被牙石覆盖,清除后就会显得牙缝很大。牙齿一旦有了缝隙,清洁更为困难,但也更重要,否则容易附着菌斑牙石,刺激牙缝进一步变大。

超声波洗牙后注意事项

洗牙后一般不影响进食,但由于牙齿结构的原因即牙颈部的牙骨质很薄,有些人洗牙后会出现敏感症状,尤其牙石越重牙周炎症越明显者,过敏症状越明显。这种过敏的疼痛是激发性的,持续时间短,刺激去除后疼痛即消失,一般不需采取特殊处理,多在2周到1个月可以逐渐消失。较严重影响进食者可作脱敏治疗。超声波洗牙后主要做的就是自我的口腔卫生维护,如采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使用牙线,牙间刷等,以控制菌斑的形成。

牙龈破了应该怎么办

用一般的止血方法不易止住,应该引起高度警惕。癌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肝硬化、脾机能亢进、肾炎后期等,也可发生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常伴有口臭,有碍工作社交活动,有的会带来精神负担。造成牙龈出血的病因很多。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

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清除污物和食物残渣,可防止牙垢和牙结石的形成。定期到医院进行牙周洁治(洗牙)是最好的牙齿保健方法。

牙龈炎。这是由于长期不洗牙,牙垢在牙龈和牙齿之间形成了牙结石,牙龈和牙齿之间甚至分离。刷牙会牙龈出血,咬苹果会出血,甚至用手按一下嘴唇也会出血。

这种情况出现以后光靠刷牙,用牙线或漱口药水是治不好的,必须去牙医那里洗牙。牙医会用铁勾或超声波针把牙结石和牙垢彻底刮干净,这样才能治好牙龈炎和牙龈出血。

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一年左右)应该去给牙医洗一次牙。洗牙后养成用牙线和正确刷牙的习惯可以延长需要洗牙的时间。

全身出血性疾病。很多全身出血性疾病除了有牙龈出血之外,还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的情况,譬如鼻出血,皮下出血(皮肤出现瘀痕,青紫斑),血尿等。

如果出现牙龈出血同时有身体其他部位出血的情况,就得去看GP或血液病科医生做全身检查和验血了。全身出血性疾病常见的是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缺乏维生素C等。

总之,牙龈出血的治疗方法还包括对于牙龈出血,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无论是被动性牙龈出血还是主动性牙龈出血,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千万不要等到牙龈出现肿痛,才不得不接受治疗。如果是牙齿局部菌斑,牙石刺激引起的出血,去除局部刺激物,进行牙齿彻底的洁治俗称“洗牙”或牙周刮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于洗牙的一些问题

谣言1:洗牙会破坏牙釉质

真相:洗牙不会破坏牙齿表面的珐琅质,进而损伤牙齿。

牙齿的珐琅质就是牙釉质,包被在牙齿最外面,起到保护牙本质和牙髓的作用。这是一层很坚固的硬组织,比骨头还要坚硬。正确操作的洗牙过程,只是去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石、菌斑,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

谣言2:洗牙会把牙缝“洗”大

真相:牙缝变大的真凶不是洗牙而是牙石。

牙石,是口腔里的恶魔,其上吸附的致病菌就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龈退缩,牙缝变大。牙石经过长年累月的堆积,占据牙缝的位置,洗牙清除了牙石,牙缝就露出来了。洗牙后自觉牙缝变大的另一个原因是牙龈炎症消退。牙龈面对细菌感染及牙石刺激的对抗方式是“敌进我进”,肿胀增生;在去除病因消肿后,原本的牙缝就暴露出来。

谣言3:洗牙会使牙齿松动

真相:有些人认为洗牙会把牙洗松动了,这是个误区。

其实,牙齿可能早已松动,只不过被厚厚的牙石所掩盖。牙根被牙槽骨包围支持牙齿,牙齿松动是因为牙根周围牙槽骨吸收破坏。那么,为什么洗牙前没感觉牙齿松动,洗牙后感觉牙松动了呢?厚厚成片的牙石就像水泥一样,将已经松动的牙齿捆绑成一个整体,这样牙齿的松动就被掩盖了。

菌斑牙石是导致牙槽骨吸收破坏的根源,为了去除病因,阻止牙槽骨继续吸收破坏,就必须通过洗牙彻底清除牙石。牙石形成的夹板被去除后,牙齿松动就表现出来了,但通过牙周治疗,消除炎症使牙槽骨修复再生,牙齿松动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控制炎症后也可以通过别的措施固定松动的牙齿。

谣言4:洗牙会使牙齿敏感

真相:有些人洗牙后吃酸甜食物、喝冷热水会比以前敏感,出现这种情况的人,一般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

牙周健康的人,敏感的牙根被牙周组织(牙槽骨、牙周膜、牙龈、牙骨质)保护起来免受各种刺激。受牙石长期“迫害”的牙龈肿胀增生,覆盖牙槽骨吸收破坏后已暴露的牙根表面。通过洗牙将罪魁祸首清除后,消肿后牙根就暴露在口腔中。温度、机械或化学刺激,通过根面上暴露的牙本质小管传入牙髓,而产生牙本质敏感症状。因此,牙齿敏感的真正根源是牙周炎。

因为害怕牙齿敏感就不洗牙,牙周炎会越来越重,最后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何况牙齿敏感是可逆可控的。新鲜暴露的牙根,表面有很多小管道将外界刺激传人牙神经,引起敏感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外界沟通的小管被封闭上,敏感症状就会消失。

谣言5:洗牙=美白牙齿

真相:洗牙不能等同于美白牙齿。

洗牙和美白牙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牙齿的色素沉着分两种,内源性的和外源性的色素沉积。外源性的是指附着在牙面上的色素,通过洗牙可以清除,使牙齿变白(其实是露出本色)。内源性是指沉积于牙体内部深层的色素,洗牙无法清除,可以通过牙齿美白治疗。

谣言6: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

真相:在保证每日认真刷牙,辅助用牙线、牙缝刷等维持良好口腔卫生的基础上,也需要定期进行专业的洗牙。

即使您刷牙方法正确,辅助使用牙线等,自己也只能清除60%~70%的牙菌斑,牙面转角、牙缝等边角位置往往清洁效率低下遗留牙菌斑,日积月累形成牙结石,所以需要定期洗牙。其次,开始阶段黏附的牙菌斑及软垢是可以通过刷牙清除的,一旦形成牙石,只能由医生借助专业工具为牙齿进行彻底的大扫除。

谣言7:洗牙越勤越好

真相:洗牙频率因人而异。

牙周健康的人且能维持良好口腔卫生的基础,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洗牙既是牙周健康者的预防措施,也是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手段。对于牙周病患者,要根据病情及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来具体确定。牙周炎症较重且口腔卫生维护较差的患者需要2个月~3个月进行一次洗牙,病情较轻且口腔卫生维护较好的患者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洗牙。

谣言8:洗牙弊大于利

真相:定期洗牙不仅利于口腔健康,还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全身系统性疾病。一个正常人口腔中的细菌总类达上千种,总数几十亿;如果已患牙周病,牙周袋内还有更多有害的细菌。菌斑牙石引起炎症反应,牙龈红肿出血,存在口腔中的细菌便可乘虚而入,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健康。因此,通过洗牙清除菌斑牙石,预防和治疗牙周病,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全身疾病。

洗牙除了是口腔预防保健的重要部分,也是牙周病治疗程序中重要的一环。牙周炎早期的自觉症状不像牙疼那样“疼起来要命”,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以至于很多人都是在牙周炎晚期,出现了牙齿松动移位,影响进食才来就诊,贻误了治疗时机,导致一些重度牙周炎患牙不得不被拔除,故牙周炎也被称为牙齿的隐形杀手。

洗牙八大误区

1、“我每天都认真刷牙,没有牙周病,不需要洗牙。”

刷牙再好,难免会留有死角,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牙石,特别是一些牙齿不齐、长期吸烟和喝茶的人群。牙石一旦形成,就容易聚积致病细菌,进而引起牙周炎症,时间久了,还会因牙周炎症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最好一年洗一次牙,容易长牙石的牙周炎患者最好半年甚至3个月就洗一次。

2、“洗牙会让牙齿松动。”

这种情况在本来牙石就比较多的患者中容易出现。其实松动现象并非洗牙本身所致。这些患者本来牙周病就较重,牙槽骨已吸收,牙周的纤维被破坏,牙齿已经松动。由于牙石的“夹板效应”而得到暂时的“支撑”,平时感觉不到牙齿松动。牙石被“洗掉”后,牙齿变得“孤立”,于是又重新出现了松动,实际上洗牙正是把导致牙齿松动的因素去掉,接下来对松动的牙齿还应该采取进一步的牙周治疗。

3、“洗完牙后,牙齿会疼痛。”

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疼痛:一种是洗牙过程中的酸痛。牙石常聚集于牙龈缘、牙颈部,而牙颈部比较薄弱,离牙神经距离近,所以在洗牙时会感到酸痛。另外一种就是洗完牙一段时间内有些人会感到冷热刺激敏感。牙石去除前阻挡了外界的刺激,去除后这些敏感因素通过牙齿结构上的一些通道直接刺激牙神经,就会出现敏感症状,但这种症状是暂时的,几天或一两周后就会逐渐消失。

4、“洗牙会损伤牙齿。”

超声洗牙机头本身对牙齿没有切削功能,正确规范操作是不会损伤牙齿的。但如果操作不当,比如加压或在牙齿一个部位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出现轻微划痕。洗牙之后一般都要进行抛光,可以弥补一些细微的粗糙面,否则很容易色素沉着或沉积牙石。

5、“洗牙会出很多血。”

其实出血的多少往往是炎症程度的反映,这种情况类似刷牙出血,不能因为出血就不去刷牙或洗牙,相反,只有认真刷牙、洗牙才能消除炎症,炎症控制或消除后出血会减轻或消失。另外,在洗牙时混有洁牙机头喷出的水及唾液,也会造成出血很多的假象。

6、“洗牙后牙缝变大了,牙齿变长了。”

牙石的堆积、牙龈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的局部肿胀填塞牙缝,洗牙后去除了牙石,牙龈肿胀逐渐消退,牙缝就变得明显了,舌头舔起来牙齿的轮廓也更明显,感觉牙齿变长了。

7、“洗牙过程容易传染疾病。”

这个话题最常被人提起,其实只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选择专业的医生,器械消毒严格,就能避免传染疾病。

8.“洗牙就是给牙齿美容。”

实际上,洗牙是通俗的说法,专业术语称“洁治”,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美容行为,而是严格的医疗行为,是牙周病治疗的基础,只有选择专业的人士操作,才能规范治疗,同时也能减少过程中的不适,避免交叉感染。

了解洗牙4大误区

误区一:可以很久才洗一次牙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凶,在洗牙之后还会不断地在牙面重新形成。要是不定期清除,再加上唾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日久天长,就会形成牙石和引起牙周病。因此,一般建议16岁恒牙期以后每年洗一次。如果洗牙之后发现牙周病,则由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复诊计划。如果已经患有牙周炎的病人,或者是牙周情况比较差的,建议半年洗牙一次。

另外,吸烟人群,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特别是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卫生习惯不好的人群,工作熬夜过多以致劳累程度较高的人群,都需要注意定期洗牙。

误区二:天天刷牙就不需要洗牙了

“洗牙”又称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以及牙面上沉积的色素,并抛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很多人觉得认真刷牙了就解决问题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鲁洁解释,洗牙就是保健牙齿。刷牙刷得再认真再好,也难免留有死角。临床上,许多看起来表面挺干净的,可是口腔检查时候都能发现牙菌斑和轻度的牙软垢,发展下去就会形成结石。此外,洗牙恰恰是预防或是中断牙周炎发展的一个好方法。

误区三:本来好好的,洗完牙后反而会酸痛

洗完牙一段时间内有些人会有冷热刺激敏感的情况,这是正常的。因为牙石阻挡了外界的刺激,去除后牙齿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会产生敏感症状。如果是健康的牙齿,这种敏感症状通常在洗牙后一到两周内会逐渐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时间敏感症状不消失,很可能是由于牙龈萎缩造成牙颈部暴露,致使牙本质外露,如不及时治疗,长时间的刺激会损伤牙髓,引起牙髓发炎。

误区四:洗牙伤牙齿

许多人会顾虑洗牙会磨损掉牙齿表面的釉质。有关专家介绍,洗牙会在牙齿表面留下只有显微镜下才可看到的微小划痕,但牙齿组织是不会受到损伤的。洗牙之后一般都要进行抛光处理,可以弥补这些细微的粗糙面,减少色素沉着或沉积牙石的几率。

也有人怕“把牙缝洗大了”,这只会在牙石比较多的人身上出现。牙齿天然是有缝隙的,甚至由于牙龈的萎缩造成牙缝的增大,但由于牙石的堆积、牙龈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的局部肿胀从而填塞牙缝,看上去牙齿之间挺紧实的。一旦洗牙后去除了牙石,牙龈肿胀逐渐消退,牙缝就变得明显起来。

牙龈出血该怎么办

牙龈出血常伴有口臭,有碍工作社交活动,有的会带来精神负担。造成牙龈出血的病因很多。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

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清除污物和食物残渣,可防止牙垢和牙结石的形成。定期到医院进行牙周洁治(洗牙)是最好的牙齿保健方法。

牙龈炎。这是由于长期不洗牙,牙垢在牙龈和牙齿之间形成了牙结石,牙龈和牙齿之间甚至分离。刷牙会牙龈出血,咬苹果会出血,甚至用手按一下嘴唇也会出血。

用牙贴前要刷牙吗 用牙贴前的注意事项

1、口腔溃疡、牙龈破损或口腔手术后不能使用牙贴美白牙齿,牙龈敏感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贴之前要将双手洗净,以免细菌污染美白牙贴。

洗牙会造成牙缝变大吗

洗牙会造成牙缝变大吗?万众口腔医生介绍,洗牙只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洗牙,不会对牙齿有什么损害,反而对保持牙齿坚固和口腔保健大有好处。洗牙其实就是去除牙齿表面的细菌、牙石、色素等污垢,并对牙面进行抛光处理,延缓牙石和菌斑的再次生成。

其次洗牙也不会让牙齿出现松动, 如果洗牙之后发现牙缝比之前要大,这是因为牙齿的牙石较多,治疗前感觉不到有牙缝,因为肿胀的牙龈和牙石把牙缝都给充满了,当去除牙石后,牙龈肿胀也消退了,本来存在的牙缝就暴露出来了,绝不是因为洗牙造成的牙缝变大。

洗牙会造成牙缝变大吗?万众口腔医生提示,洗牙可以早期发现隐蔽的牙周炎和龋齿,消除牙龈牙周的炎症,因此,定期洗牙很重要,选择专业正规的口腔医院洗牙可以让健康和美丽更持久。

洗牙后注意事项

洗牙,术语称为牙周洁治,是治疗牙周疾病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洁牙机高频率的超声波震动来去除牙齿表面和牙龈下方的牙石。

洗牙后有以下注意事项:

1. 由于要通过机械作用清除牙石,因此在洗牙过程中牙齿可能出现敏感症状,牙石越重牙周炎症越明显者,不适症状相对明显。洗牙结束后这种激发性的不适即消失,一般不需采取特殊处理。

2. 牙周炎严重时会导致牙齿周围的牙槽骨吸收,进而表现为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去除牙石后,牙龈红肿消退,部分被牙石覆盖的牙根面即暴露在口腔中。由于牙根面没有牙釉质,不能有效抵御外界刺激,因此牙周炎症较重者洗牙后可能出现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出现敏感酸痛。这种症状通常是暂时的,一般2-3周左右就会消失。若酸痛症状较重,可使用市面上出售的抗敏感牙膏以利于恢复。

3. 洗牙对牙齿和牙周组织没有损伤,但由于牙石的存在导致牙龈红肿,因此在洗牙过程中去除龈下牙石可能会有少量牙龈出血,通常会很快止血,认真刷牙一周左右牙龈即可基本恢复健康。

4. 洗牙后要重视自我的口腔卫生维护,采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每天早晚有效刷牙,配合使用牙线以维护牙周健康。健康的成年人应定期洗牙,每年1到2次。

牙缝会不会越洗越大

通常情况下,普通市民都不太清楚洗牙是怎么回事,只是听周围的朋友说,洗牙就是刮掉牙齿表面的一层,有人说洗牙会导致牙齿酸软,还有人说洗牙会使牙缝增大、牙齿松动。这些说法造成了疑惑,不知道洗牙究竟好不好?

什么是洗牙

洗牙就是用超声波洁治器去除牙齿表面的细菌、牙石、色素等污垢,并对牙面进行抛光处理,延缓牙石和菌斑的再次生成。你之所以会出现刷牙出血的现象,就是因为牙石和软性的污垢长期堆积在牙齿边缘刺激到牙龈,导致牙龈充血,一旦触碰便容易出血。洗牙能去除这些外在的刺激物,使症状得到改善。

洗牙的误会

很多人以为洗牙会造成牙齿酸软、牙缝增大等问题,其实不然。牙缝变大只是一种视觉印象,说明本来就有的牙周病、牙石导致了牙龈萎缩,通过洗牙去除牙石后,原本被牙石占据的空间露出来了,给人造成牙缝增宽的错觉。洗牙本身并不会造成牙缝变大,在洗牙后更应该注意清洁。牙齿过敏也是因为牙石导致的牙龈萎缩造成的,牙石去除后牙根外露,会出现一定的过敏症状,通常一周左右会消失。因此,医生在洗牙后通常会用脱敏糊剂做一些处理,并建议一周内使用脱敏牙膏。

洗牙的周期

洗牙应该作为一种口腔常规护理,半年到一年洗一次。吸烟者最好3个月左右洗一次。通过洗牙还可以早期发现隐蔽的牙周炎和龋齿,消除牙龈牙周的炎症。洗牙有利于维护口腔健康,是牙齿护理的重要措施。所以,定期洗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要记住,凡事都有个度,洗牙太频繁了也不好哦!

相关推荐

洗牙导致牙齿敏感

牙石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袄,包裹在牙齿的外层。通过洗牙去除牙石后,牙齿暴露在久违的外界环境内,产生种种异样的感觉。如果是健康的牙齿,这种敏感症状通常在洗牙后一到两周内逐渐消失。在洗牙时,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避免酸痛感了: 1、分次洗牙:对于牙结石较多较厚、药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脱敏治疗欠佳的患者,专家建议,分次洗牙,做一次对这些患者来说,太辛苦,而分几次洗牙,“化整为零”,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在洗牙间期,还可继续进行抗炎治疗或脱敏治疗,这可大大减轻酸痛感,同时还可改善抗炎或脱敏的治疗效果,也可减少洗牙时和

孕妇可以去医院洗牙

洗牙齿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一些器械将牙龈上面的牙垢、菌斑等消除掉,一般来讲,成年人才洗牙齿,那孕妇可以洗牙齿吗? 一般来说,孕妇是可以洗牙的。怀孕期间洗牙比较安全,而且还可以预防牙周病等。有的女性由于怀孕而推迟去做牙齿护理,而一旦患有牙周病伤害更大,患有牙周病的准妈妈更容易有早产的风险。洗牙只是口腔局部的治疗,对胎儿没有影响。但是怀孕初期的孕妇还是比较敏感的,所以洗牙应当避开怀孕初期。 孕期是最容易出现口腔问题的,因为孕妇激素水平变化对细菌的刺激更加敏感了,有的孕妇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如刷牙时、吃一些食

关于日常洗牙的常识你了解多少

误区1:天天刷牙就不需要洗牙了 “洗牙”又称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牙面上沉积的色素,并抛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很多人觉得认真刷牙了就解决问题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洗牙就是保健牙齿。刷牙刷得再认真再好,也难免留有死角。临床上,许多看起来表面挺干净的,可是口腔检查时候都能发现牙菌斑和轻度的牙软垢,发展下去就形成结石。此外,洗牙恰恰是预防或中断牙周炎发展的一个好方法。 误区2:可以很久才洗一次牙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凶,在洗牙之后还不断地在牙面重新形成。如果不定期清除,再

牙齿该“洗”时还得“洗”

顾虑一:洗牙后容易“倒牙” 牙齿本身的结构是非常坚硬的,牙齿表面还有一层釉质(珐琅质),它比骨头还要坚硬。所以洗牙器械一般不伤害牙齿,真正危害牙齿的是那些菌斑和牙石。 牙周炎比较严重时,由于患者牙龈退缩,牙根暴露,洁治后的几天内,有时牙齿出现对冷、酸、热敏感的症状。对此,患者可用脱敏牙膏刷牙来改善症状。 牙周病比较严重时,牙石已进入牙龈之间,成为龈下牙石。这一部分牙石虽然热量很少,但危害很大,如果不去除,疾病进一步发展。所以,需要用特殊器械将牙龈下的牙石刮掉,这样牙根和牙龈才能重新结合在一起,牙齿才

贴牙贴的注意事项 有口腔疾病不能使用

口腔溃疡、牙龈破损或口腔手术后不能使用牙贴美白牙齿,等这些问题修复之后才能开始使用美白牙贴,不然得不偿失,口腔问题持续恶化。牙龈敏感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牙龈炎到底是怎么回事

牙龈炎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牙龈出血的困扰,面对牙龈出血很多人有不同的治疗措施,有的却认为不用治疗。牙龈出血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如果久治不愈的话,就要引起重视,看看是否患上了牙龈炎。 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牙龈出血的困扰,有的人买点漱口水漱漱口;有的人觉得是缺乏维生素,吃点维生素c就好了;还有的人不以为然,满不在乎。 殊不知,已经患了牙龈炎。牙龈炎是口腔常见疾病,95%的人一生中都患病一次。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进食出血。牙龈炎的病因主要是由牙结石刺激牙龈引起,而牙结石是口腔内

带牙套能定期洗牙

戴着牙套洗牙的方法: 喷砂洗牙:利用高气压将水和生物海盐混合后在距离牙面3mm的位置喷射以达到清洁效果,在去掉烟斑、茶渍、咖啡及其他饮品造成的色素沉着和牙齿软垢的同时,还可抛光牙齿,恢复牙齿的自然光泽。 超声振动洗牙:是利用超声波传导致钛金探头所发生的振动直接和牙齿接触,通过振动摩擦的原理将牙石去除,仅是初步的清洁。 医院专家指出在佩戴固定矫治器期间要避免吃较硬的食物,注意口腔卫生,因为佩戴固定矫治器刷牙可能清理不干净,所以可多进行漱口,也可定期去医院进行洗牙,保持口腔健康。 带牙套期间也需定期洗牙

洗牙对牙齿有什么影响 洗牙后不适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在洗完牙后,感觉到牙齿变敏感了,者有可能是因为洗牙牙龈有轻度的发炎。洗牙后,对疼痛较为敏感的牙颈部甚至牙根部暴露出来了,有明显的不适感。但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并不是牙齿损伤所导致的。

孕妇可以洗牙齿吗

一般来说,孕妇是可以洗牙的。怀孕期间洗牙比较安全,而且还可以预防牙周病等。有的女性由于怀孕而推迟去做牙齿护理,而一旦患有牙周病伤害更大,患有牙周病的准妈妈更容易有早产的风险。洗牙只是口腔局部的治疗,对胎儿没有影响。但是怀孕初期的孕妇还是比较敏感的,所以洗牙应当避开怀孕初期。 孕期是最容易出现口腔问题的,因为孕妇激素水平变化对细菌的刺激更加敏感了,有的孕妇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如刷牙时、吃一些食物水果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尤其妊娠3个月后更让出血加重。怀孕期间还有很多人觉得牙龈肿胀,有时还有龈瘤产生

牙结石洗牙疼吗

牙结石又称牙石,通常存在于唾液腺开口处的牙齿表面,牙结石开始是乳白色的软垢,因逐渐的钙化而变硬,并呈现出黄色、棕色、或者黑色。牙结石是牙周病发展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对于牙结石最好的办法就是洗牙,不但可以去除牙结石,也能起到美白牙齿的作用。 洗牙其实是不疼的,不过初次洗牙时,可能有牙齿酸软的的感觉。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以下的情形。 少数人有酸痛感:牙石被清除后,牙根暴漏在外,对冷、热、酸、甜等刺激均较敏感,可能出现酸痛的感觉。 牙龈出血,这是因为菌斑牙石等刺激牙龈发生炎症,炎症越严重,牙龈出血也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