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麻痹性斜视怎么治疗
外伤麻痹性斜视怎么治疗
外伤后眼局部反应不剧烈者应尽快行探查术。如局部水肿、充血明显且怀疑有感染者应先用药物控制炎症后再做探查术。
(1) 寻找肌肉的方法:先在可疑断裂肌肉的止端处切开球结膜,用斜视钩沿巩膜表面寻找肌肉。钩住肌肉止端即可证明肌肉是否断裂。如肌肉已断裂,可用有齿镊子抓住 可疑肌肉,令患者向肌肉作用方向转动眼球,如有牵拉感或用电刺激引起肌肉抽动者即证明肌肉已找到。如抓不到肌肉则可用结膜伤口冲洗法或点几滴2.5%去氧 肾上腺肾上腺肾上腺素有可能发现苍白结构的肌肉断端。
(2)肌肉找到后用6-0可吸收缝线进行“端对端”间断褥式缝合术。
(3)肌肉找不到时可将可疑的肌鞘或含有肌肉纤维的条索组织缝回到肌止端处,再酌情同时或分期做直肌移位术。
晚期手术
术前应进行详细检查,用牵拉试验和SEM检查扫视运动速度,以明确斜视为限制性或麻痹性,然后制定出手术方案。
(1)由于粘连引起的限制性斜视,首先应解除粘连,然后酌情进行直肌移位或联结术(见“直肌移位术”和“直肌联结术”)。
(2)如麻痹肌尚有部分功能者,可先做拮抗肌徙后术(见“直肌徙后术”),必要时再做直肌移位或联结术。
如何诊断麻痹性斜视
诊断
麻痹性斜视的代偿头位,尤其是新鲜病例,常可作为诊断的依据。陈旧的麻痹性斜视,由于有续发的肌肉改变,代偿头位常不典型,甚至消失。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尤其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代偿头位可保持多年不变。重症者可引起眼性斜颈,并发生颈和颜面的肌肉和骨骼的改变。此时需注意与外斜的肌性斜颈鉴别。
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眼科检查,容易确定麻痹性斜视的诊断。
鉴别诊断
1.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的鉴别诊断 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的主要鉴别点是眼球运动是否有障碍,即眼外肌是否有麻痹或部分麻痹。
2.麻痹性斜视与牵制性斜视的鉴别 虽然大多数的眼球运动障碍是由于眼外肌的神经或肌肉疾患,导致眼球向受累肌作用方向转动障碍,眼位偏斜而发生麻痹性斜视,还有部分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眼眶内肌肉或筋膜的异常,产生牵制力,限制眼球向其相反方向转动,称为牵制性斜视,鉴别麻痹性斜视和牵制性斜视的主要方法是作眼球被动牵拉试验,牵制性斜视的发生可因先天性肌肉或筋膜的发育异常引起;也可因后天性眼球与周围组织粘连(常见于外伤或手术后)引起。
3.先天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无眼球运动障碍,在头位偏向的一侧胸锁乳突肌强硬。
造成麻痹性斜视的原因有哪些
由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伴有眼球运动的障碍是其典型特点。属于非共同性斜视的一种。非共同性斜视以其病因又分为痉挛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类。由于原发性肌肉(神经)痉挛引起的斜视极为少见,只在破伤风、神经官能症等偶然见到。所以临床上所遇到的眼外肌痉挛,绝大多数是继发性的,因此非共同性斜视一般是指麻痹性斜视。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病因十分复杂,大体上分神经原性、肌原性、组织牵制性三大类。其中以神经原性的眼外肌麻痹最多见,如传染病、炎症、血管性疾病、退行性病变、肿瘤、外伤、中毒等均可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肌原性是指重症肌无力、眼外肌炎、甲状腺性眼肌病等。而且引起眼肌麻痹的病变常涉及颅内的第III、第 IV和第VI对脑神经以及眼眶邻近组织,如副鼻窦、中耳及眼外肌。
有效预防麻痹性斜视的方法是什么
注意卫生: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用眼卫生。如灯光照明要适度,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图片字迹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少打游戏机或电脑游戏,不看三维图等,以免发生麻痹性斜视。
平时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变化情况及一举一动,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用眼习惯,看电视时不能老坐一个位置或一种姿势。幼儿园老师应留意孩子学习、手工操作、活动时的用眼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家长,幼儿园每年最好要请眼科医生对每位儿童进行常规的麻痹性斜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麻痹性斜视,及时得到治疗,对于有屈光不正的患儿可及时配镜,以防发生麻痹性斜视及弱视。
注意有无遗传问题:对有斜眼家族史的儿童,尽管外观上没有麻痹性斜视,也要在2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注意有无远视或散光。
特殊时期加强护理:婴幼儿的发热、出诊、断奶时应加强护理,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及早做眼科检查:孩子3岁时应去医院做一次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底、有无麻痹性斜视,若检查发现为眼视力不等或差别较大时,立即进行散瞳验光,以明确有无屈光不正,如有,应及时矫正并坚持戴镜。如等孩子长大后再治疗,那将错过治疗的良机。
由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伴有眼球运动的障碍是其典型特点。属于非共同性斜视的一种。非共同性斜视以其病因又分为痉挛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类。由于原发性肌肉(神经)痉挛引起的斜视极为少见,只在破伤风、神经官能症等偶然见到。
准确诊断麻痹性斜视的依据有哪些
麻痹性斜视的诊断依据:麻痹性斜视的代偿头位,尤其是新鲜病例,常可作为诊断的依据。陈旧的麻痹性斜视,由于有续发的肌肉改变,代偿头位常不典型,甚至消失。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尤其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代偿头位可保持多年不变。重症者可引起眼性斜颈,并发生颈和颜面的肌肉和骨骼的改变。此时需注意与外斜的肌性斜颈鉴别。根据麻痹性斜视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眼科检查,容易确定麻痹性斜视的诊断。
比较明显的眼外肌麻痹,诊断麻痹性斜视并不困难,但对于某些轻微麻痹性斜视或病程较久已形成继发性改变的病例,则往往需要进行多种检查或重复多次的检查,才能做出麻痹性斜视的诊断,因此,多年来设计了许多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微机的应用,使检查手段日益增多,日臻完善,给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麻痹性斜视的鉴别诊断:
1、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的主要鉴别点是眼球运动是否有障碍,即眼外肌是否有麻痹或部分麻痹。
2、麻痹性斜视与牵制性斜视:虽然大多数的眼球运动障碍是由于眼外肌的神经或肌肉疾患,导致眼球向受累肌作用方向转动障碍,眼位偏斜而发生麻痹性斜视,还有部分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眼眶内肌肉或筋膜的异常,产生牵制力,限制眼球向其相反方向转动,称为牵制性斜视,鉴别麻痹性斜视和牵制性斜视的主要方法是作眼球被动牵拉试验,牵制性斜视的发生可因先天性肌肉或筋膜的发育异常引起。也可因后天性眼球与周围组织粘连(常见于外伤或手术后)引起。
3、麻痹性斜视与先天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无眼球运动障碍,在头位偏向的一侧胸锁乳突肌强硬。
麻痹性斜视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麻痹性斜视的病因复杂,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在诊治麻痹性斜视患者时,必须注意全身情况,以免延误病情,麻痹性斜视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前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后者原因如下:
1,主要是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发生麻痹的结果。
常见于:
(1)外伤:如颅底部,眼眶部发生外伤及脑震荡等。
(2)炎症:如周围性神经炎,脑及脑膜炎等。
(3)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血栓等。
(4)肿瘤:眼眶或颅内肿瘤。
(5)内,外毒素:如病灶感染,酒精,烟草,铅,一氧化碳,腐肉中毒,白喉等。
(6)全身病:如突眼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等。
2,眼外肌的直接损伤及肌源性疾患(如重症肌无力)。
(二)发病机制
与眼外肌或支配眼外肌神经的病变导致眼外肌运动状态异常有关。
斜视患者会出现哪些明显体征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斜视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尚无理想方法。
麻痹性斜视则按麻痹神经或功能障碍眼外肌命名,如动眼神经麻痹、上斜肌麻痹等。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眼外肌众多,且双眼视物时的协调运动有多条眼肌参与,使斜视发生的机理较为复杂,要了解斜视就必须首先明确双眼眼肌协同运动和双眼单视的形成机制。
临床上把由于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所引起的双眼视轴分离称为斜视,其是较常见的一类眼科疾孺。斜视按患者是否有眼外肌功能障碍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非共转性斜视两大类。共转性斜视又称共同性斜视,为各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无障碍但双眼视轴分离者。根据注视眼的性质可分为单侧性和双眼交替性。根据斜视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间歇性、恒定性或周期性等。
非共转性斜视又称麻痹性斜视,为神经传导或眼外肌本身功能障碍致一条或数条眼外肌麻痹而发生双眼视轴分离者,患眼由于眼肌麻痹必然伴有眼球向某一个或多个方向运动障碍。确定了斜视患者为共转性或非共转性斜视后,按眼位的偏斜方向可以把共转性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的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
(1)视力及屈光检查:
有些先天性或生后早期的麻痹性斜视可合并不同程度的弱视,手术矫正眼位后应作必要的弱视治疗,此外,对于合并屈光不正的患者,术前即应矫正屈光不正。
(2)眼睑运动的检查:动眼神经麻痹可合并上睑下垂,Marcus-Gunn综合征的下颌侧动伴眼睑下垂,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周期性的睑裂变小与开大,内分泌性眼外肌麻痹的睑裂开大与上睑迟落,Duane综合征的眼球后退,睑裂变小等等。
(3)神经科辅助检查:是查明非共同性斜视病因的必要方法,尤其对后天性麻痹,如患者表现有同向运动和异向运动障碍时,应请神经科医生协助检查。
2、眼位检查
观察眼位是对各种类型斜视最有用的初步检查,对于非共同性斜视从理论来讲,任何眼外肌的功能不足都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眼位偏斜,其方向是向受累肌肉作用方向的对侧偏斜,但如果麻痹程度轻微,眼位被融合反射所控制时,则可仅表现为隐斜,外观并无显斜表现。
3、眼球运动检查
眼球运动受限是非共同性斜视的主要体征之一,也是与共同性斜视的主要鉴别之点,对于重度麻痹所造成的眼球运动受限不难认出,但在轻度麻痹病例,第一眼位可能不表现眼位偏斜或仅有轻微偏斜,如只靠肉眼或仅观察单眼运动,往往不能发现异常,必须注意检查双眼共同运动时的受限情况,因为,当眼球向麻痹肌作用方向转动时,配偶肌将表现出过强的运动,所以眼球运动检查应包括单眼运动检查和双眼运动检查。
4、代偿头位的检查
代偿头位虽然是非共同性斜视的体征之一,但不是所有的非共同性斜视都有代偿头位,这是因为时间较久的眼外肌麻痹继发共同性以后,原来的代偿头位姿势可以发生改变;某些先天性或陈旧性眼外肌麻痹可以形成单眼抑制或弱视,使代偿头位消失。
斜视会遗传吗 斜视的种类
斜视根据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常见的有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共同性斜视可以按眼珠偏斜的方向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以及垂直型,旋转性斜视;麻痹新斜视主要有先天性婴儿型麻痹性斜视和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是怎么导致的
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麻痹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前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后者原因如下:
1、主要是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发生麻痹的结果。
常见于:
(1)外伤:如颅底部,眼眶部发生外伤及脑震荡等。
(2)炎症:如周围性神经炎,脑及脑膜炎等。
(3)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血栓等。
(4)肿瘤:眼眶或颅内肿瘤。
(5)内、外毒素:如病灶感染、酒精、烟草、铅、一氧化碳、腐肉中毒、白喉等。
(6)全身病:如突眼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等。
2、眼外肌的直接损伤及肌源性疾患(如重症肌无力)。
患上麻痹性斜视会出现哪些异常症状
临床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一种眼外肌疾病。一般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会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出现。患上麻痹性斜视的出现会带来相当严重的侵害,因此大家应当多认识麻痹性斜视的知识,必须要清楚的认识麻痹性斜视的症状表现。
症状1、复视与视混淆:除了先天性和生后早期发生的麻痹性斜视外,复视和视混淆是麻痹性斜视患者首先注意到的症状,常于发病后的当天发现。麻痹性斜视患者自觉视物有重影,遮盖一眼后重影即消失,是为复视。由于眼位偏斜,注视目标时,物像落于注视眼的黄斑区,同时也落于斜眼的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上。
这两个成像点不是一对视网膜对应点,所以两眼视网膜所接受的视刺激经视路传到视觉中枢时,不可能融合为一而感觉为2个物像。麻痹性斜视?视混淆是两眼的黄斑区对应点所接受的物像不同,两像在视觉中枢互相重叠,有如1张曝光2次的照片,物像模糊不清。
复视为麻痹性斜视的特征之一。由于复视的困扰,病员可以出现眩晕、甚至恶心、呕吐。但复视轻微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只有双眼视物时显模糊,如分别检查两眼,均无异常,且视力正常,常易误诊为无病或神经官能症,临床上应予注意。
症状2、眼性眩晕和步态不稳:眩晕的原因主要是由复视和视混淆引起的。当眼球运动时,斜视角不断地变化以致所视物体不能稳定,麻痹性斜视症状更明显。遮盖一眼后,麻痹性斜视症状即可消失。水平性复视和注视无背景的单一目标所引起的症状较轻。
旋转性复视和注视复杂背景的目标所引起的症状较明显。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由于突然的眼位偏斜,视觉定位功能被破坏,麻痹性斜视患者走路时步态不稳,常向某一方向偏斜。
症状3、异常投射:当麻痹性斜视患者用患眼注视物体并试图用手去接触该物体时,手总是不能准确地接触该物体而偏向麻痹肌作用方向侧。移位的距离常比实际斜视度还大。
因为用麻痹眼注视时,麻痹肌功能丧失或明显不足,使患麻痹性斜视眼的黄斑区不能对向正前方,或因麻痹肌的直接拮抗肌需用超常量的松弛才能使黄斑区对向正前方,本体感受器发出信息,中枢依所接受的错误信息发出指令,故不能准确地接触目标。这种异常投射又称假投射。
斜视的推拿疗法
斜视俗称“斗鸡眼”、“斜白眼”,是指双眼在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斜视有内斜、外斜、上斜、下斜等多种,分共转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类,以共转性内斜视最常见。
共转性内斜视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由于某一对拮抗肌的力量不平衡引起,逐渐发生,眼球运动无影响。但两眼视力往往差别较大,经常斜视的一眼,其视力常显著减退,时间长久后出现弱视。
麻痹性斜视大多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有关,常骤然发生,复视和高度头昏是其主要的自觉症状。
按摩主要治疗共转性斜视,通过手法以解痉松肌,调节筋脉,明目祛风。对麻痹性斜视,按摩仅作辅助治疗。
【按摩疗法】
(1)取坐位,用拇指抹眼眶周围5分钟,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攒竹、睛明、承泣、瞳子髎、鱼腰、球后(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丝竹空穴各1分钟。
(2)取坐位,按上法内斜延长按揉睛明穴达2分钟;外斜延长按揉瞳子髎穴达2分钟;上斜延长球后穴按揉时间达2分钟;下斜延长鱼腰穴按揉时间达2分钟。
(3)取坐位,家人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风池、合谷穴各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