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世界糖尿病日糖妈如何正确吃糖

世界糖尿病日糖妈如何正确吃糖

妊娠糖尿病影响妈妈宝宝健康

如果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孕妈妈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等症状,还会增加难产及剖腹产的几率;孕期血糖过高还可能会导致流产、畸形儿、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胎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等各种疾病,对宝宝造成极大危害。

哪些孕妈妈易得妊娠糖尿病

1.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4.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5.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

6.以前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7.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8.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者。

9.这次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如果你是上述9种孕妈咪之一,也不用过于紧张,因为妊娠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预防妊娠期糖尿病,一定要在孕早期查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排除孕前糖尿病,孕期少吃甜食及油腻食物,孕24-28周作OGTT检查。如果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少量多餐、控制食量、适当运动,并定期检查血糖值,有问题及时就医。

“糖妈妈”如何正确吃糖

糖类的摄取是为提供热能、维持代谢正常,并避免酮体产生。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妈妈不应因误以为不吃淀粉类可控制血糖或体重,而完全不吃饭;而是应尽量避免摄入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之类含糖饮料及甜食,以避免餐后血糖的快速增加,如有需要可加少许代糖。

建议糖妈妈尽量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未精制主食,可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如:以糙米或五谷饭取代白米饭、选用全谷类面包或馒头等。妊娠糖尿病患者早晨的血糖值较高,因此早餐淀粉类食物的摄取应尽量避免或减少。

糖尿病的正确饮食

首先糖尿病人禁止吃甜食和许多种水果,因为葡萄糖、蔗糖,消化吸收快,食用后将使血糖升高;也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白薯、土豆、藕等;最好也不要饮酒。

糖尿病人可以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如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

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 、茄子。而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

糖尿病患者应多吃含钙的食物。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虾皮、海带、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

富含硒的食物。硒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们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

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的食物。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病有利。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

​防治糖尿病 多吃野茶油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世界现有1.25亿糖尿病患者,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因此死亡,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跃居全球死亡总人数的第五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入世界三大疑难病症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确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当前,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迅速上升,与人们饮食中脂肪摄入过多,尤其是脂肪酸中的亚油酸摄入过多有关,而亚麻酸摄入过少的比例严重失衡状况也有着直接关系。这些慢性疾病迅速增长,并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食用油脂摄入过量、油脂结构失衡引起的。

目前,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5000万。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调查显示,我国北方城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7.8%。

营养医学专家指出,膳食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及死亡率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施榕教授的“茶油对Ⅱ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连续食用青龙高科生产的润心野茶油3个月后,空腹血糖从7.55mmo1/1降到6.75mmo1/1、总胆固醇从5.13mmo1/1降到4.73mmo1/1;连续食用6个月后,空腹血糖再次下降到6.48mmo1/1、总胆固醇下降到5.05mmo1/1。空腹胰岛素水平从干预前的18.19IU降低为16.6IU。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糖尿病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食用茶油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幅度大于血脂正常者。施榕教授指出,临床干预试验表明,润心野茶油中含有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对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指标。润心野茶油对糖尿病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吃糖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哪些孕妈妈最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一:这个人比较肥胖,她的体重指数超过了25以上;

二:她第一次怀孕的时候得过妊娠期糖尿病,当她这一胎再怀孕,发生糖尿病的机会就有50%或者以上;

三:她第一胎生过一个巨大儿,超过4kg以上,那么这一胎得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是要高的;

四:孕妇的一级亲属,就是她的爸爸妈妈有2型糖尿病,这样子的孕妈妈,在这次怀孕的时候得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是高的。

五:现在在妇科比较多见的一个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这个病的孕妇在怀孕的期间也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孕期糖尿病准妈妈怎么治疗糖尿病

1、要控制进食量。主要控制糖类食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米饭、面食等均不宜超过每日的标准供给量。动物性食物可多选择含脂肪相对低的鸡、鱼、虾,少选择含脂肪量相对较高的猪、牛、羊。此外,还应适当增加豆类食物,以保证蛋白质的供给。尽量少吃油炸及坚果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总之,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出适合的饮食方案。

2、要进行适量运动。因为运动不仅对母子的健康有利,还有益于控制糖尿病。因此,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一定不要只顾着睡觉,还要进行散步等适当的户外运动,好与医生一起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3、如果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孕妇的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就应立即与医生沟通,进行进一步治疗。

空腹血糖正常不能高枕无忧

如果只看空腹血糖,那会遗漏下很多前期糖尿病人。而如果不经过科学干预,在10年内,有90%以上的前期糖尿病人都会转为真正的“准糖友”。

昨天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一部分糖尿病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糖尿病患者“预备军”——成为前糖尿病人。如今,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增至11.6%,成为世界上糖尿病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如果只看空腹血糖,那会遗漏下很多前糖尿病人。而如果不经过科学干预,在10年内,有90%以上的前糖尿病人都会转为糖尿病人。

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个体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或超过诊断的切割点,为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前糖尿病人尚未患糖尿病,但已进入了糖尿病的危险区。

定义糖尿病前期需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项。而常规体检大多只提供空腹血糖的检测,不少空腹血糖正常的人以为高枕无忧了,殊不知自己餐后血糖高,糖耐量减退,胰岛功能已经受损。

建议体检项目增加餐后血糖的检测,并提示人们不可单凭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排除前糖尿病的可能。

世界十大焦糖甜品

吉尔迪普莱的牛奶焦糖薄煎饼:牛奶焦糖是一种甜的、具有粘性的焦糖酱。它几乎可以与任何食品搭配,无论是美国甜点巧克力布朗尼,还是传统的小酥饼。牛奶焦糖薄煎饼是在已做好的煎饼上涂抹制成的牛奶焦糖,缀以些许浆果,再撒上糖粉,滴一些奶油,只是想一想便觉甜到骨子里去。

吉尔迪普莱的焦糖苹果挞:黄油、苹果、糖三者在一起转换出世界上最好的甜点之一。这道甜点的关键就是制成的焦糖火候刚刚好,需要慢慢熬制来使焦糖的味道发挥出来,但又不能熬太长时间,不然会有苦味。

卡罗琳韦利克的咸味黄油焦糖:尽管焦糖配以好的材料其风味会更佳,但总的来说焦糖可以与任何类型的糖、黄油搭配做成你想要的口味。这个咸味黄油焦糖不含坚果,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哦!

尼尔佩里的搭配咸焦糖的烘焙蛋奶糕:光滑的布丁将甜咸风味发挥到极致,美味不可挡啊!

卡罗琳韦利克的搭配法式口味冰淇淋的焦糖香蕉:给焦糖香蕉“化个妆”,配上法式口味冰淇淋和略带苦味的果仁糖,体会含在口中的细腻。卡罗琳韦利克的搭配法式口味冰淇淋的焦糖香蕉。

布里吉特哈夫恩的焦糖柑桔:这是一道享用完西班牙海鲜饭后绝佳的甜点,不含乳制品、坚果类和蛋制品,需要在食用前一天做好。

弗兰克卡莫拉的搭配烘烤草莓和咸焦糖酱的燕麦煎饼:燕麦使煎饼有了奶油般的粘稠度,用粗糖和枫蜜烘烤的草莓加深了煎饼的口味,你可以准备更多的浆果,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时令水果,最后再加入焦糖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克里斯蒂科马迪纳的咸焦糖爆米花:若你能抑制住自己的胃口不一下子吃光所有的咸焦糖爆米花,可以将其装入拉链袋中,作为第二天午餐甜点,爆米花可以在密封的容器内保存5天。

吉尔迪普莱的搭配咸焦糖的焙烤奶油冻:在液体焦糖中加入一匙海盐,使焦糖环绕着这个柔滑的西班牙果馅饼,也成为法国焦糖布丁。

卡罗琳韦利克的倒置焦糖梨蛋糕:这个蛋糕制作方法简单,而且外形美观。具有粘性的焦糖增添了梨的颜色,并渗入蛋糕中,使蛋糕湿润、味道香甜。从微波炉中拿出,蛋糕还带着余热,搭配着香草冰淇淋,一道美味无比的甜点会让你回味无穷。

正确认识糖尿病

1、饥饿和多食: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平时不吃甜食的人也开始不加选择地吃很多甜食,这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这些异常症状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2、手脚麻痹、发抖: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此外,糖尿病人应多加预防骨质疏松。

糖尿病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1. 定期监测,调整方案

监测是了解病情轻重和验证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有的病人成年治疗,从不监测,这是不对的。没有监测指标作参考,就很难调整正确的治疗方案。因此,要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接受监测,定期检查血糖、尿糖等,以达正规治疗。

2. 合理饮食,走出误区

“终生控制饮食”是世界糖尿病联合会提出的糖尿病治则之一,那种“不需控制饮食”的说法及用大鱼大肉代替主食或过度控食等做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饮食方法是: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劳动强度,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而饮食的品种除不直接吃甜食外,讲究多样化、素淡化,具体配餐方法,今后专题介绍。

3. 适度运动,持之以恒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也可以说“健康在于运动”,尤其对糖尿病人,运动更加重要,从科学角度而言,运动可以消耗体内能量,而能量来自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还可动用体内储备的脂肪,有利于减肥,特别是对向心性肥胖的糖尿病病人,更需要坚持运动,以达到降糖、减肥的双重目的。

4. 心理平衡,正确对待

就是要求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面对现实,客观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放下包袱,树立信心,坚强起来,一定要坚信,糖尿病并不可怕,虽不彻底治愈,但是可以更好的控制。

5. 接受教育,减少代价

糖尿病教育早就被世界卫生组织所重视,早在95年就提出“加强糖尿病教育,减少无知代价”的口号,意在提醒糖尿病患者,积极学习糖尿病常识,学会如何吃,如何运动,如何用药,如何监测,学会自我防护,成为自己的医生,从而良好控制糖尿病。

6. 规范用药,治必达标

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只要规范、科学、合理用药,大部分病人都可以达到良好控制。然而,就临床所见,用药方面存在问题较大。由于虚假广告、夸大宣传,不少病人跟着广告走,到处寻觅所谓的“灵丹妙药”,其结果,上当受骗,浪费钱财,深受其害。因此,特别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不要再轻信“特效”、“攻破”、“根治”、等假话宣传,到正规糖尿病专科医院就诊,才是正确的选择。

吃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糖尿病如何正确吃糖

糖尿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工作量、活动量等决定人体所需的总热量,在不超过总热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食物多样化,可以吃一部分含糖食物或升糖食物。

预防糖尿病准妈妈莫成糖妈妈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包括妊娠前已有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在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者。妊娠糖尿病产后多可恢复正常,其中约1/3的患者在5~10年后会发展为糖尿病,而最终发展为糖尿病的人可达60%。

哪些准妈妈易成“糖妈妈”

如果具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就需要注意了,因为你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较高,应该及早进行葡萄糖的筛查:1.体型肥胖者;2.年龄≥30岁;3.有妊娠糖尿病病史(以前怀孕时得过妊娠糖尿病);4.有糖尿病家族史;5.以前分娩过体重较大的孩子;6.有异常妊娠分娩史,如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畸形等;7.本次妊娠胎儿有异常(羊水过多,胎儿畸形)。

如何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

大多数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没有什么特殊的不适,有些孕妇可能会出现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不增或增加与孕周不相符合,虽然孕妇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可是体重却明显减轻了,出现此种糖尿病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让医生及时诊断自己出现的这种情况是不是妊娠糖尿病。还有一部分孕妇会感到疲乏、皮肤瘙痒,这些表现在正常怀孕时也很常见,故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孕妇均应进行常规的糖尿病筛查,尤其是有高危因素、容易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均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即做相关的筛查。

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若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和(或)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应在2周内重复测定,若血糖仍然如此可诊断妊娠糖尿病。

所有准妈妈均应在24~28周采取以下2种方法之一测定血糖:1.进行75gOGTT检测。2.先行50gOGTT进行初筛,服糖后1小时血糖高于7.2mmol/L者进行75gOGTT检测。即清早空腹取血查空腹血糖后,口服75克葡萄糖,于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取血测血糖,其正常值上限分别为:空腹血糖5.3mmol/L、服糖后1小时10.0mmol/L、2小时8.6mmol/L、3小时7.8mmol/L,如检验结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点达到或超过上述上限值,则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唯一可靠方法。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期高血糖的主要危害是围产期临床结局不良和死亡率增加,包括:母亲发展为2型糖尿病、胎儿在宫内发育异常、新生儿畸形、巨大儿(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合并症与创伤的危险)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增加等。

“糖妈妈”如何治疗

饮食治疗是妊娠糖尿病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只需要进行单纯的饮食计划和运动就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要少量多餐,全日食物分为4~6次食用,睡前补充适量点心餐,避免晚餐与次日早餐时间相距过长。多吃高纤维食物,例如蔬菜、全谷类面包或馒头,以糙米取代白米,因为这些食物比普通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得更慢,相比之下,不会使餐后血糖升得太高。

水果中的青苹果、猕猴桃、草莓、柚子、桔子等,含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高,应优先选用。而西瓜、葡萄、香蕉含糖较高,不宜多吃。水果最好在餐间食用,每天一份的量。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能要用黄瓜、西红柿等代替水果。少吃(或干脆完全不吃)富含单糖、双糖的食物和饮料,例如汽水、果汁、果味茶及大部分甜点、巧克力、果酱等,因为这些食物会迅速升高血糖水平。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少食动物之皮及肥肉。

如果在孕前已摄取了足够营养,则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摄取,妊娠中、后期每天增加蛋白质的量各为6g、12g,其中一半应来自禽蛋、牛奶、深红色肉类、鱼类及豆制品等。还要辅以一定的体育锻炼,要有一定的强度负荷,但强度不宜过大,心率略有上升即可。

如果通过饮食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应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治疗。很多孕妇担心打胰岛素调节血糖会否终身都需注射胰岛素,这种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暂时注射胰岛素绝对不会形成依赖。人胰岛素优于动物胰岛素,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患者应遵医嘱定期抽血,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结果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用胰岛素时,用量应准确,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每天3~4次。注射胰岛素后半小时,患者按要求进食。如有外出或间隔时间长时,应随身携带食品,避免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的饮食疗法

糖尿病患者应每餐摄入足够的全谷类食品,可用麦麸来代替部分主食。 这样有助于降低血糖。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目前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症。糖尿病的患病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使人致残、致死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失明、截肢等。做好饮食控制,是与糖尿病成功相处的基础。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如果没有有效的饮食疗法做支撑,其他的治疗都会事倍功半。近年来,国外在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上又有了许多新进展。

糖尿病人能吃南瓜吗 糖尿病人如何正确吃南瓜

南瓜可以用来作为糖尿病人健康膳食的组成部分,当蔬菜(用嫩南瓜)或替代部分主食(用老南瓜瓜)。但要注意的是,南瓜不是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切不可盲目夸大其作用,更不能用来替代药物,但也不用担心吃了南瓜就对并且有影响。糖尿病人在遵循控制膳食总能量的前提下,选择多种不同种类的低血糖负荷食物,在主食方面要少食精白米面,增加粗粮,食用粗细搭配的主食。

孕期做糖筛的作用和4大误区

孕期糖筛的作用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其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对母儿均有影响。早孕期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达15%~30%。胎儿畸形、早产、死胎和死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孕妇。糖尿病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正常妇女的3~5倍;其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羊水过多的发生率较正常孕妇高10倍;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达25%~42%,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的几率增高;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威胁母儿生命安全。新生儿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死亡率较高。

那么,孕妇做糖筛要避开哪些常见误区呢?

孕期糖筛的4大误区

糖筛、糖耐检查前几天饮食要规律,不能大鱼大肉,吃甜食。

前几天的不规律饮食会对检查结果有影响,建议过2~3天后再检查。大量吃甜食在某种程度上会反应到检查结果上,比如,在夏天糖筛、糖耐不过关的准妈妈比例格外高,就跟过量吃西瓜有直接关系。但如果准妈妈最近吃了很多甜食,糖筛、糖耐结果也合格的话,反倒说明她的胰岛功能很好,无需担心。

糖筛、糖耐头一天晚上八点以后就要禁食,连水也要少喝。

糖筛的检查可以随机,即不限制饮食,只要求清晨不喝甜饮料,不吃太甜的食物。但糖耐试验要求禁食8小时且在上午10点之前化验完空腹血糖,这相当于对头一天晚上也并没有所谓的禁食时间,只是检查当日空腹即可。口渴的话可以喝1~2口水缓解,除非是饮用非常大量的水,否则不会起到冲稀血液的作用。

冲好的糖水要慢点喝,这样血糖才不会一下升高。

糖水喝得快慢对糖筛、糖耐检查有影响,一般医生都要求准妈妈在1分钟内喝完。并且糖水事先经过充分搅拌,确保准妈妈完全摄入了要求的糖量。

喝完糖水一定要来回走动,帮助身体代谢。

对于准妈妈来说,一般的活动量对促进糖分的代谢影响不大。有糖尿病的人,不会因为经常走动,病症就消失了,所以这也只是个心理安慰罢了。要提醒的是,如果准妈妈为了打发时间出外散步的话,建议不要走远,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抽血站,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如果时间过长或者运动过多的话也会影响化验结果。

孕妇做糖筛检查,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哦。

相关推荐

会不会得尿病 尿病不吃好吗

尿病人的饮食中需要一定的分摄入。因为尿病人如果摄入能量不足、营养不足,还会加重病情恶化,使机体更虚弱,严重的低血还会影响大脑功能。

尿病人怀孕期间如何控制血 正确摄取

类的摄取是为提供热量,维持代谢正常,并避免酮体产生,不要误以为不吃淀粉类就可以控制血或体重而完全不吃饭,而是要尽量避免加有蔗,砂,果,葡萄,冰,蜂蜜,麦芽的含食物和饮料,以避免餐后血快速升高。

发烧的真实意义

尿病的刮痧调理及其他 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代谢紊乱,高血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的症状,空腹血或餐后血高于正常值(空腹)≥ 6.1(饭后2小时)≥10.0。如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时间久了可引起并发症。重症还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和继发的急性感染、高血压,肝肿大(脂肪肝)、肾(衰竭)及视网膜(视力丧失)病变、心血管病变以及其他急性代谢紊乱造成昏迷而危及生命。尿病可以说是人体最严重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尿病常因为遗传、肥胖、体力活动减少、感染、创伤、

怎样检查是不是尿病的高危人群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尿病已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疾病。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尿病大国,患病率为9.7%,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4%。最令人担忧的是,我国18岁以上居民对于尿病知晓率仅为36.1%。 尿病,中医称“消渴”,是一种从古至今严重困扰人类生活的代谢性疾病。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溃烂等。从尿病到并发症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大多数患者都无法躲过去,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超过80%。但是,如果

过多致尿病是真的吗

太多引发尿病吗?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吃多会得尿病。尿病的发生原因极为复杂,涉及到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饮食等因素,至今未被医学界完整清晰地阐明。因此,不可将尿病与吃太多简单地画等号。 吃尿病有关吗? 医学上的“”和老百姓说的“”不完全相同。在医学概念里,“”是指碳水化合物,包括多(如淀粉类)、单(葡萄、果)和双(蔗)等。而老百姓平时说的“”,指的是单或双。其次,尿病是一种与多种因素,如遗传、肥胖、自身免疫力缺陷等有关的内分泌代谢病。因此,

苦瓜洋参能治疗尿病吗

尿病人能吃苦瓜。意见建议:苦瓜中的苦瓜皂甙有非常明显的降血作用,不仅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堪称“植物胰岛素”,而且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据临床观察,用苦瓜皂甙制剂给Ⅱ型尿病病人口服治疗,其降血总有效率可达到78.3%。 苦瓜价廉物美,炒、拌、盐渍均可,是大众餐桌上的常见之菜。明代李时珍称苦瓜“苦、寒、无毒”,具有“清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尿病人常食苦瓜对稳定血确实有益。苦瓜含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成分,具有帮助控制血,预防尿病的作用。 主治中暑、暑热烦渴、暑疖、痱子过多、痢疾、

世界上十大非类甜味剂

1.精化学名为邻苯甲酰磺亚胺钠盐,是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唯一一种合成甜味剂,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合成甜味剂,广泛地添加于食品中。它在水中离解出的负离子有甜味,甜度相当于蔗的200~700倍。 2.甘草苷 甘草苷由甘草酸与两个葡萄醛酸化合而成,存在于豆科植物甘草的根中,其甜度为蔗的200~250倍。它的甜味产生缓慢,保留时间较长,一般与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 3.甜蜜素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毒性较小,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的30~40倍。 4.果

尿病人能吃吗 木尿病人可以吃吗

尿病人可以吃。 尿病人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是不摄入含有大量的蔗、葡萄成分的物质,主要是这些分的代谢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为了改善口味,尿病人可适当的食用木醇食物,主要是木醇初期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对血得到影响很小。

确诊尿病要测5次血

测定尿病有两个方法 化血红蛋白测定 看区间 来辨别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结合的产物是化血红蛋白,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控制水平。ADA(美国尿病学会)建议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尿病联盟)建议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尿病患者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化血红蛋白与血的控制情况 4%—6%:血

尿病与尿病脑病

近年来,尿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尿病脑病这一概念被逐步丰富和完善,尽管目前尚无标准定义,但基本可理解为:尿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和大脑的神经生理及结构改变。 尿病脑病产生的原因 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证研究表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高胰岛素血症均从不同方面对认知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高血。长期慢性高血可造成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使管腔狭窄,加上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可致脑血流量减少。有研究证实.脑血流量的降低可使大脑对信息的认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