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导致出冷汗的检查方法
心肌梗塞导致出冷汗的检查方法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其常伴有的症状为心律失常、休克、出冷汗等症状。当出冷汗是由心肌梗塞引起时,我们需要去医院进行以下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发病1周内白细胞可增至10.000~20.000/mm3,中性粒细胞多在75%~90%,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维持1~3周。
3、血清酶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发病6小时内出现,24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后消失,阳性率达92.7%,谷草转氨酶(AST或GOT)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发病后8~12小时升高,2~3天达高峰,1~2周才恢复正常。
近年来还用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γ-谷酰基磷酸转肽酶(γ-GTP),丙酮酸激酶(PK)等,肌酸磷酸激酶有3种同工酶,其中CK-MB来自心肌,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极高,分别达到100%和99%,它升高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常用于判定梗塞的范围和严重性,乳酸脱氢酶有5种同工酶,其中LDH1来源于心肌,在急性心肌梗塞后数小时总乳酸脱氢酶尚未出现前就已出现,可持续10天,其阳性率超过95%。
4、肌红蛋白测定:尿肌红蛋白排泄和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测定,也有助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尿肌红蛋白在梗塞后5~40小时开始排泄,持续平均可达83小时,血清肌红蛋白的升高出现时间较CK出现时间略早,在4小时左右,高峰消失较CK快,多数24小时即恢复正常。
高血压有哪些急救方法
高血压危象:因血压骤然升高而出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胸闷、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等神经症状。
急救措施:此刻病人应卧床休息,并立即采取降压措施,选用复方降压片等,还可加服利尿剂,尽量将血压降到一定水平。对意识模糊的病人要给予吸氧,症状仍未缓解时,需及时护送病人到附近医院急诊治疗,同时进一步查清高血压危象的原因和诱因,防止复发。
心绞痛:高血压病人如果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生心绞痛,发病多因情绪波动、劳累或过度饱餐,症状为胸前区阵发性疼痛、胸闷,可放射于颈部、左上肢,重者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
急救措施:这时家人要马上让其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同时给予氧吸入,症状可逐步缓解,若尚不能缓解,需立即备车迅速送医院急救,以防耽误病情。
急性心肌梗塞:该症状起病急,常发生剧烈的心绞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乏力甚至昏厥,症状和后果比心绞痛严重得多,病人有一种未曾经历的濒死样恐怖。如果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伴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应考虑并发急性左心衰竭。
急救措施:此时家人必须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就是饮食和大小便都不要起床,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可先服安定、止痛、强心、止喘药等,同时呼叫救护车急救,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以防心肌梗塞的范围扩大,甚至发生心跳骤停,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塞经常会发生心跳骤停的险情,家人应掌握家庭常用的心跳复苏救治方法来赢得时间,以等待医生赶来救治。
专家提醒老人心梗过分频繁要当心
近年来心肌梗塞患者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又以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胆固醇等老病号是为高危险群。心肌梗塞通常是在起床后的两、三小时之内最容易发生,若能立即把患者送往医院救治,救活及康复的机会较高。
心脏科医师表示:心肌梗塞懂得发作症状包括胸痛、有压迫和窒息的感觉持续半小时以上,病人常因心脏衰竭和严重的心律不齐等并发症死亡。
狭心症与心肌梗塞一样有胸痛现象,医师指出:狭心症是暂时性的血液阻断,通常胸痛程度较轻,且最多持续20分钟后消失。而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所致,胸痛程度较剧烈,切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以上,即使休息以后仍无法缓解,还伴发出冷汗虚脱、胸口绞痛、呼吸困难、脸色苍白、休克等急性病症,有生命危险,必须即刻就医。
一般来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医师的警告下,大部分知道要随身带硝化甘油含片,一有胸痛后马上服用,往往能在千钧一发中挽回一条宝贵的生命,并有余裕就医治疗。
心肌梗塞检查
1、心电图
心肌梗塞在心电图中会表现出ST段升高和T波变化。心肌梗塞后往往可以看到受损的心组织特有的Q波。假如ST段不升高的话心肌梗塞则需要通过诊断心酶的水平来确定。
2、验血
过去要结合病史、心电图和验血等检查,经过全部验证才能诊断心肌梗塞,不过目前的验血检查已经非常可靠,其酶的上升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心肌梗塞的证明了。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需要通过心电图来帮助确定心肌损伤的位置,通过病史来作以后的验血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比较数据。
3、血管造影术
假如患者的心肌梗塞的情况比较严重,或者需要干预恢复患者血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血管造影术。血管造影术是指使用插入患者动脉的导管,鉴别患者受堵塞或狭窄的血管,同时作为治疗方法。但是使用血管造影术的经验要求较高,尤其在紧急状态下非常困难,不是总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因此一般需要专业的心脏学家来进行。
如何预防注意患上心梗
在晚秋的时候,是最容易得病的一个时候,大家在这个时间里就要加倍的小心和注意了。老人不能适应气候有热装冷的急骤变化,就会让人体的内环境不平衡。所以就会很容易患上心肌梗死。具体的资料请看下方。
晚秋是一年之中最容易得病的时期,主要原因是老病人不能一下子适应气候由热转凉的急骤变化而造成的。由于晚秋气候变化多端,使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梗塞。晚秋气温变化大,血压也易波动,容易造成冠状动脉障碍。另外,晚秋人体抵抗力比较低,尤其老年人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肺炎等病症。而这些感染性疾病又是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晚秋时节,气候突然由热转凉,而冷空气则是促发心绞痛的罪魁祸首。实验证明,当骤然吸入5-10℃的冷空气时,冠心病人的心电图就会出现类似心绞痛的改变。由于寒冷的刺激,心肌耗氧指数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末梢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使心肌缺氧;另外,寒冷还可以激发冠状动脉痉挛。据统计资料表明,有67%的心肌梗塞病人发病与寒冷相关。而且,突然的寒冷袭击,更会危及生命。
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前驱症状是心绞痛次数增多,反复发作,并一次比一次重,含几片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缓解。但是,老年人多出现不典型的症状,甚至根本不痛。因此,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应提高警惕:①夜间突然出现心慌、气短、不能平卧、不断咳出泡沫血痰;②突然不省人事,跌倒在地,甚至出现精神失常;③头晕、无力、心跳缓慢每分钟30-40次,心律不齐;④原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下降,极度虚弱、疲乏、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恍惚;⑤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似急性胃肠炎等。一旦出现上述任何一组情况时,都必须考虑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去。有关专家认为,只要抢救及时,90%的心肌梗塞患者都是可以死里逃生的。
以上就是及时为什么晚秋时候会比较容易患上心肌梗死,希望以上的资料对大家会有所帮助。身体始终是自己,也就说是需要自己去爱护和珍惜的,如果感觉身体不适的话,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心梗与脑血栓是难兄难弟
心脏与大脑各是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帅。心肌梗塞病在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而脑血栓又称为脑梗塞,主要病在供脑组织的血管——脑动脉。不仅如此,它们病变的性质也相同,都是因血管内形成血栓而阻塞,导致心肌与脑组织缺血,进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所以说,它们是性质相同的疾病。
许多心肌梗塞病人容易合并脑血栓,同时不少脑血栓病人又并发心肌梗塞。因此,心肌梗塞病人治愈出院之后,除警惕旧病复发之外,还应该留心脑血栓。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失语、吐字不清、复视和手脚麻木、手中物品忽然失落等症状,要立即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地发现脑血栓。
与此同时,脑血栓病人也要当心心肌梗塞,一旦出现持续、剧烈的胸痛或胸闷,心律失常,伴出冷汗等症状,要想到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马上就诊,不可粗心大意。
心口痛是什么原因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所引发的心口痛,病情往往较严重,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包炎等,可因走路、运动、追巴士、上楼梯等运动量稍大时发生;
表现为心前区和胸骨后压迫性,堵闷样痛,甚至撕裂样痛,面色苍白、出冷汗、气短或有濒死恐惧感。疼痛可维持五到十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如果疼痛持续十五至三十分钟,可能是心肌梗塞,必须立即到医院急诊,以免休克。
中医治疗心肌梗塞怎么做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发生比较突然,症状危重是中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等。剧烈胸痛的同时伴有出冷汗、烦躁不安、恐惧、面色苍白等往往是心肌梗塞的先兆。
饮食要平衡,要多吃黄绿色的新鲜蔬菜,常吃鱼类、瘦肉、鸡蛋、豆制品、牛奶、蒜、洋葱、醋、水果等,少吃动物脂肪及糖、奶油,不狂饮暴食,勿饮烈性酒、咖啡和浓茶。
中医的经络穴位研究发明的电子针灸诊疗仪在降低血糖、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方面有明显疗效,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非常有效的实验结果。病历显示,仪器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血脂,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小板的活力,降低心急梗塞的频率,而且治疗心急梗塞后遗症也非常有效。
其实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可以治疗心肌梗塞的,西医治疗比较快,但是副作用也比较大,容易形成药物依赖,而中医疗法虽然需要一段时间调理,但是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一般病情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最爱是采取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