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看心理科还是精神科 有抑郁症的表现就是得了抑郁症吗
抑郁症看心理科还是精神科 有抑郁症的表现就是得了抑郁症吗
有抑郁症的表现不一定是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的表现只是多数患有抑郁症的人会出现的症状,但是诊断是否得了抑郁症是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综合表现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最近是否有发生一些特别难过的事或者服用有特别的药物等来进行判断的。
抑郁症也会遗传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确实会遗传的,可是抑郁症最重要的还是外界的刺激作用,没有刺激一般是不会发作的,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氛围还是比较重要的。
父母一方有抑郁症,会不会遗传给孩子?据研究显示,抑郁症遗传的几率为40%,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含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解释 说,虽然抑郁症会遗传,但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孩子和父母一般不会同时患上抑郁症。所以即使自己患有抑郁症,也不必忧心忡忡,避免孩子遭受不必要的打击, 能很好地让他远离抑郁症。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患了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但整个人一直有些不 振作。最近她发现11岁的儿子好像也有抑郁倾向:不爱说话、成绩好但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敢展示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张女士越想越不明 白,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儿子会如此没自信,是遗传了丈夫的抑郁症吗?
张女士的问题不是空穴来风——抑郁症的确会遗传,但同时他也强调,孩子虽会有潜在的抑郁症风险,但没有外界刺激,一般不会发作。像张女士儿子这样的情况,需要心理医生诊断,才能确定是不是抑郁症。
母亲患抑郁 影响较大
父母任何一方患抑郁症,都会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并不代表他一定会得抑郁症。美国有一项研究,征集了数千名怀孕的抑郁症母亲,接下来在孩子5到10岁时观 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患抑郁症,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和人交往的能力会相对比较弱,但并没有明显的“一对一”关系,也就是说,母亲患抑 郁症,孩子不一定也有抑郁症。
另外研究也发现,女孩受父母抑郁症影响,要比男孩大一些。家有女儿的抑郁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得了忧郁症怎么办
要想治疗抑郁症,就得找准病因,到底是遗传因素引起的,还是性格原因,或是受到了什么打击,或是压力太大等,总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一旦找到了原因,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或其他方面的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1、遗传因素。对于有家族性遗传史的抑郁症患者,后代的得病率对对高一些,因此这些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应符合规划性治疗。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然而,并非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都会得抑郁症,而且并非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给并非是唯一决定性的患病因素。后天形成的抑郁症遗传率较低,受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应激事件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反应性抑郁症也可能会遗传,但遗传几率相当小。
2、性格因素。有以下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3、社会与心理因素。不良的生活行为,如生重病、家庭的不合、多次遭受不幸事件等都可导致抑郁症,生活的压力也可导致更大范围的疾病,对于已经患有轻度抑郁的人如果再持续被忽视,那么患这种病的可能性很大。
4、生物化学。如果患有抑郁症, 那么在他的大脑中有一种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出现减少,大脑中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就会导致抑郁症。另外,特定的药物能导致或加重抑郁症,有些激素具有改变情绪的作用。
生活中,有抑郁症的人不在少数,只是有的病情较轻,有的病情较重,家人要给与较大的帮助,一旦发现抑郁症患者,要及时进行观察和开导,如果你不知道得了抑郁症怎么办,则更应该咨询相关的医生或专业人士,其不可坐视不管,当心抑郁越来越严重,甚至引起自杀。
人们对抑郁症的四种常见误解
误区1:抑郁症就是不高兴。抑郁症不等同于不高兴,人们经常把抑郁和抑郁症相混淆。抑郁是心绪上的,可能情绪在一段时间里非常低落,比如喜欢的男孩不理自己了或被领导批评几句,都会抑郁,但总能调节过来。抑郁症则是一种心理障碍,与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分泌失常有关,主要表现为兴趣缺失。打个比方,抑郁是我们能高兴但是不想高兴,而抑郁症是没有高兴的能力了。
误区2:抑郁症患者性格不好。抑郁症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说跟性格完全无关,但也不能说就是性格问题。一般来说,对自己苛刻、追求完美、太爱面子、不爱动却爱胡思乱想的人,更容易被抑郁症缠上。
误区3:看心理医生很丢脸。首先,抑郁症跟感冒、糖尿病一样,得了也并不丢人。其次,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不喜欢自己,抑郁症的治疗其实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心理医生能帮患者同自己的内心和解,重新喜欢上自己。看心理咨询师还是现代人更加开放的标志。
误区4:抑郁症无需吃药。抑郁症是大脑神经递质紊乱导致的,所以一定要通过药物治疗才能改善症状。但调整心态、接受心理咨询、寻求家人的包容与支持也非常重要。需要提醒的是,家人不要一味鼓励患者坚强,这就好比逼一个骨折的人站起来,很残忍;也别把他们当成特殊的人对待,凡事小心翼翼。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最好的帮助是“随便”,不给予过多关注,但要督促其吃药,同时多些包容。
如何区分情绪抑郁和抑郁症
抑郁持续时间
正常的情绪抑郁,往往有因可循。持续时间不长,时过境迁,便从抑郁中解脱。例如一个人失落钱包后,总是抑郁不欢的,还会对人诉说失落经过。过了几天,情绪逐渐开朗,心中阴霾驱散,笑容重现。而抑郁症患者就不是这样了。在钱包失窃前,就已有抑郁情绪。尽管失落钱款并不多,且事情发生后已过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可是抑郁症状却始终不见消退。
抑郁程度
正常的情绪抑郁程度较轻,除此之外,没有抑郁症的其他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抑郁程度较重,此外还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胃纳差,睡眠不好,有消极厌世的言行,还可有自我责备和性功能减退。
自身对照
就是将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作对照。一个性格开朗平日谈笑风生的人,突然像换了人似的,变得沉默寡言,抑郁寡欢了,就应想到可能患了抑郁症。即使本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苟言谈的人,如今更沉默,更抑郁寡欢了,对任何事情均兴趣索然,精力不支,觉得生不如死,也应考虑是否得了抑郁症。
与他人对照
就是与其他人作对照。同一件事,别人不抑郁,某人却出现抑郁症状,就应考虑抑郁症。例如在地震中,许多人都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悲剧,心情悲伤低落。过了一段时间,绝大多数人的情绪已恢复正常,若有人抑郁仍持续不退,就应怀疑有可能得了抑郁症。
疾病因素
一般来讲,病情轻的疾病(如感冒)对当事人的心理影响并不大。即使得了重病,只要较快恢复健康,对心理产生的影响也能逐渐消退。有些疾病本身也会引起抑郁,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这种抑郁症状,是原发性疾病的一种症状。某些药物也会导致抑郁,如治疗高血压的萝芙木类药物,这种因药物引起的抑郁,叫药源性抑郁症。
抑郁症的发病跟什么有关
遗传因素: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然而,并非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都会得抑郁症,而且并非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给并非是唯一决定性的患病因素。
生物化学因素:证据表明,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知,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模式与正常人截然不同。另外,特定的药物能导致或加重抑郁症,有些激素具有改变情绪的作用。
环境因素和应激:严要的丧失,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性格因素:有下列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有些胃痛竟在精神心理科治好
据媒体报道,57岁的张女士退休这两年来,总感到头晕、头痛、疲乏无力,而且经常胃胀、胃痛,人也消瘦不少。因为这些症状,张女士反复到医院检查,胃镜做了四次,药也吃了很多,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精神科就诊,经详细评估被诊断为抑郁症。经过抗抑郁治疗后,症状好了,心情也豁然开朗。
胃病为什么看精神科?据专家分析,张女士所患的是隐匿性抑郁症,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是天天掉眼泪,有些被误诊的患者因为胃痛、胸痛、头痛等躯体症状太明显,忽略了情绪问题,到处就诊不见成效。其实,躯体症状明显但检查无异常,常规治疗也不见效果,不妨留意一下精神状态。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工作能力下降、身体疲乏难缓解,甚至情绪低落,就要考虑是否得了抑郁症,最好去精神心理科请医生诊断。
下面推荐几个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抑郁症就诊医院。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精神科、抑郁症治疗中心
北京安定医院于2006年1月5日成立了国内首家专门治疗情感性精神疾病的抑郁症治疗中心,对抑郁症的综合治疗在国内处于前沿和先进水平,中心主任由现任院长、主任医师马辛教授担当。
目前中心拥有病床180张,抑郁症患者年门诊约7万人次,年收治抑郁症住院患者约1200余人。中心分设门诊及病房两部分。门诊部除设抑郁症专病门诊外,还另设抑郁症专家门诊、特需门诊。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抑郁症专病门诊地点:门诊楼二楼13诊室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出诊。
咨询电话:010-58303063、58303000、16880120、1608086
2.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 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有普通精神科、急重症科、抑郁症科、儿童青少年科、干部保健/特需科、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科、康复科、心身科、传染科、自愿戒毒科等临床科室。目前作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有: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老年精神医学、预防精神医学。
该中心主要为各类心理障碍患者以及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婚姻恋爱等情况下所产生心理困扰的来询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开展多种心理治疗,如认知治疗、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森田治疗、家庭治疗、催眠治疗、儿童行为训练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咨询中心还设有“上海市心理健康热线(64383562)”,是上海市最早设立的热线电话之一,为社会各阶层心理危机求助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
地址:(总院)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600号;(分院)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3210号
电话:(总院)021-64387250,34289888;(分院)021-64901737
3.广州市脑科医院 - 精神科、情感障碍科
广州市脑科医院设有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电生理研究室,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广州地区各医药院校及中南大学的临床实习基地,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电话:医院总机020-81891425;咨询电话020-81251863、020-86601229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明心路36号
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抑郁症患者
1消除对抑郁症的偏见——国内研究显示,有90%的抑郁症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非心理科/精神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还不到20%,很多家属和患者有很强的病耻感,认为一旦被诊断为抑郁症,就被戴上了精神病的帽子,因此抗拒到医院诊治,其实抑郁症就像情绪感冒,预后很好;也有患者认为自己的抑郁症状不是病,仅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或者是意志力不够坚强,希望通过自己调整来缓解抑郁症,其实这些抑郁症的症状是自己难以控制的,就像患了高烧一样,并不是仅通过好好休息、多喝水就能治疗,抑郁症是一种有着神经生物学病因,需要及时接受抗抑郁治疗的疾病,治疗效果往往很好。
2消除治疗顾虑,积极治疗——很多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有很多顾虑,担心药物副反应,由于患者对副作用的理解不全面,往往会觉得说明书上写的所有副反应,甚至包括一些罕见反应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很多常见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头痛等副反应仅是在治疗初期会有,一般服用14天后会慢慢适应,而且服用某种药物有一些副反应,并不代表服用另一种药物也会有副反应。有些家属追求没有副作用的治疗,甚至轻信广告,去做各种名称大气、收费昂贵的治疗,实际上都是骗人的,不要追求所谓的:没有任何副反应、一吃就见效、保证断根、甚至前半年免费的各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既即浪费了钱,又耽误了治疗,上搜索网站搜抑郁症,很多时候出来的东西都是广告,这种广告我是根本不信的。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诊,和医生保持联系——请务必遵医嘱服药治疗,定期门诊,汇报病情,有问题和医生交流解决,或者登陆医生网站,建立电子病历,网上咨询医生,不可自行停药减量,这样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最后变成慢性或者难治性的抑郁症。有健康专家建议,如果情绪低落,可通过慢跑、运动等方式改善情绪。慢跑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它能让人的肌肉释放大量热能,提高身体的温度,体温上升,情绪自然就会好转。所以我们说,低体温会导致抑郁,而身体温暖,是保持良好情绪的好办法。中药熏蒸运用热能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药效直达病灶,能激发肌体细胞的活性再生能力,同时亦能安神助眠。
抑郁症也会失眠
良好的睡眠能解除疲劳,偶尔一两天睡不着问题不太大。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失眠连续两三周仍得不到改善,就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等不良状况,最后导致抵抗力下降,出现身体、心理疾病。
“天气转凉,很多患者来看失眠,一检查才知道得了抑郁症”。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时间的睡眠的质或量的令人不满意的症状,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易醒和早醒是失眠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对抑郁并不陌生,但抑郁症不同于一般的“不高兴”,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失眠是抑郁症和焦虑症最常见的症状,但有了失眠却不一定就是得了抑郁症或焦虑症。失眠与抑郁症有着一定的联系。研究资料显示,失眠是抑郁及焦虑症的诊断性症状,失眠可能是临床抑郁的普遍早期症状,是诱发抑郁的直接病因。
尿失禁会引起抑郁症的出现
尿失禁不仅给很多患者带来焦虑、尴尬和沮丧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甚至还得了抑郁症,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尿失禁和抑郁症,看起来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两个疾病,但部分尿失禁患者却同时患了两种疾病。这是由于长期尿失禁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治,患者长期处于焦虑,尴尬的情绪,从而得了抑郁症,所以尿失禁又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
抑郁症也会失眠
良好的睡眠能解除疲劳,偶尔一两天睡不着问题不太大。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失眠连续两三周仍得不到改善,就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等不良状况,最后导致抵抗力下降,出现身体、心理疾病。
“天气转凉,很多患者来看失眠,一检查才知道得了抑郁症”。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时间的睡眠的质或量的令人不满意的症状,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易醒和早醒是失眠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对抑郁并不陌生,但抑郁症不同于一般的“不高兴”,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失眠是抑郁症和焦虑症最常见的症状,但有了失眠却不一定就是得了抑郁症或焦虑症。失眠与抑郁症有着一定的联系。研究资料显示,失眠是抑郁及焦虑症的诊断性症状,失眠可能是临床抑郁的普遍早期症状,是诱发抑郁的直接病因。
情绪低落不一定就是抑郁症
现在这个社会太大造成很多人心理不健康就导致了抑郁症。网上也报道了好些明星得了抑郁症后自杀身亡。有些人在发现自己情绪不高,做事打不起精神的时候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抑郁症的症状其实还是很可怕的,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很多人因为面子问题也拒绝看心理医生。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情绪低落不一定就是抑郁的详细介绍。
得了抑郁症的人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和之前的自己相比,情绪不高了。 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说“我最近抑郁了”或是“我得抑郁症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是这些人有些抑郁的情绪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抑郁症。面对生 活中的烦恼,大家都出现过情绪低落、神情沮丧、意志消沉等症状,但这些只是暂时的抑郁情绪,谈不上是抑郁症。
老是想着结束自己的生命的人一般都是抑郁了。情绪低落不一定是抑郁症,但是抑郁症一定会情绪低落。典型的抑郁症表现为三低:即情绪特别低落、思维迟缓、动作或行为减少。如何理解情绪特别低落呢?就是说一个人总是高兴不起来,即使遇到比如涨工资、中奖之 类的好事也高兴不起来。这种状况在抑郁症患者身上完全有可能出现,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就要引起注意。还有就是兴趣减退,每个人都有方方面面的兴趣,但是在抑郁症患者身上是减退的。再一个就是精力减少,也就是这个人看起来特别累,一点精神都没有,天天的精神萎靡不振。
要正确了解抑郁症,不要老是怀疑自己。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几乎每个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有些人亚健康的部分表现与抑郁症相似,但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亚健康的患者虽然也表现为情绪低落、休息不好、全身无力等现象,但是患者的心态比较积极,会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自己的心态。而真正得抑郁症的患者情绪低落,抵抗治疗,觉得自己是社会的负担,不想治疗,老有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想法。因此,大家不要一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就以为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的表现有很多,比如一直的失眠,不想吃东西。还有就是老是责怪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还不如死了算了。有了这些症状的人基本就属于抑郁症了。所以单纯的情绪低落不代表就得了抑郁症。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有个正确的认识。以上就是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情绪低落不一定就是抑郁症的解释。
老年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误区1
只是情绪问题,不是疾病
老李近一个月以来总感到心情不好,烦躁不安,没什么高兴时候,以前爱看报纸,爱听京剧,这些日子也觉得索然无味,不愿意说话,不想活动,总想一个人独处,吃不香,睡不好,体重也掉了十多斤。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可家里人觉得这只是情绪方面的小问题,还没到病的份儿上。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很高。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情绪不好到了一定程度,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是抑郁症,就不应该认为是通常的情绪不好,而应该以抑郁症来对待。
误区2
老伴去世,悲伤过度,不是得了抑郁症
赵女士的老伴半年前因病去世,她一直无法从悲伤中摆脱出来,心里非常难受,常想起这么多年来,夫妻
多运动可以预防抑郁互相陪伴,恩恩爱爱,如今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形影孤单。她整日以泪洗面,半年多时间心情一直好不起来,看见什么都觉得没意思,子女们专门来陪她,她也觉得心烦,不愿出门,整日唉声叹气,有时甚至想死。大家都觉得这是亲人去世的正常反应,根本不是病。
亲人去世后,亲属(居丧者)一定非常痛苦,情绪行为也一定与平常不同,医学上称作居丧反应。居丧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悲痛反应,亲属经常向周围人诉说悲伤的心情,会有轻微的负罪感,如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死者,会有轻微的体重减轻与睡眠紊乱,但在2个月内严重症状会消失,居丧者会试图重返工作和社会活动,如尽量与家庭成员在一起或去工作,居丧者主动通过这些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摆脱悲痛情绪,1年内情绪逐渐平稳。而居丧者患的抑郁症是一种异常的悲痛反应,与居丧反应有多方面不同,抑郁症患者会有强烈的负罪感,认为自己有罪,会有强烈的无价值感,认为自己活得毫无意义,经常考虑或企图自杀,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和睡眠紊乱,这些严重的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患者几乎不想也无法重新开始工作与社会活动,这种异常的情绪可持续1年以上。因此,切不可把抑郁症当成正常的居丧反应。
误区3
退休后抑郁,是不适应
老刘以前在单位当局长,一呼百应,非常风光,今年到年龄退休了。回家后总觉得不适应,家里没什么大
幸福晚年事让自己拍板,老伴也不听自己的,半年都过去了,老刘高兴的时候一直很少,总觉的特别没意思,不想说话不想动,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周围人都说老刘只是适应不了退休后的生活,性格不够开朗,不是得了病。
遇到不如意的生活事件,医学上称作不良生活事件或负性生活事件,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好的人能很快度过这一时期,接受现实,正确面对以后生活;性格不开朗、心理素质差的人则可能出现持续较长时期的抑郁、焦虑情绪。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得了抑郁症,是根据前面所述的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不管有无重大刺激,不管是什么性格类型,只要严重到一定程度,满足标准,就诊断为抑郁症,就应该进行抗抑郁治疗。当然,抑郁症与性格、与生活事件有密切联系,性格不开朗,不乐观的人,在不良生活事件发生后,更容易得抑郁症。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前常有家庭矛盾、经济纠纷、身患重病等诱发因素。特别是在离、退休后,由于离开工作岗位,社会活动圈子缩小,更容易产生孤独、无助、自卑等不良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症。
误区4
只是身体不好,没有精神问题
老张这几个月来,总觉得身体不舒服,心慌气短,胸口发闷,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家都担心老张得什么病了,陪老张多次到各大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最后,精神科大夫诊断为抑郁症,家里人都不解:这明明是身体上的毛病,怎么是抑郁症?
有些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往往主诉最多的是躯体的各种不适,到多家大医院各个科室反复检查,但又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的病因。其实,在这些躯体不适下常掩盖着患者内心抑郁的体验。遇到这种排除躯体疾病后的患者,经过专科医生的仔细询问,能发现患者内心存在着无愉快感、无兴趣、精力缺乏等抑郁体验。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作隐匿性抑郁。经过抗抑郁治疗后,躯体不适将缓解。
误区5
也就说说,不会真的自杀
老徐得了抑郁症,医生一再叮嘱家属,老徐有自杀观念,要严加防范,最好住院治疗。可家里人觉得没那么严重,认为老徐也就说说,不会真去自杀,家里人多陪着就行。结果,当天晚上,老徐趁家人熟睡后,把一瓶安定都给吃了。幸亏老伴及时发现,送到医院经过抢救后才脱险。事后,家人都后悔自己没有重视,差点出事。
抑郁症患者长期心情低落,愉快感丧失,觉得自己没用了,没有希望了,生不如死,经常出现自杀观念,自杀企图,甚至有自杀行为。与青壮年患者相比,老年抑郁症患者一旦下决心自杀,意志更加坚定,行为更加隐蔽,自杀的发生率更高。因此,抑郁症患者只要有自杀观念,就必须严加护理,千万不可忽视。
抑郁症看心理科还是精神科
如果只是怀疑有抑郁症的可能需要确诊,或者是已确诊有抑郁症但症状较轻,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是可以选择看心理科的。
抑郁症本身就是精神疾病,无论是确诊还是治疗,选择看精神科都是没错的,心理科和精神科针对的范围基本上都是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区别更多的是问题的严重程度等,所以对于看哪个科都是可以的,如果有需要看另外的,医生会告诉你该如何转诊的。
抑郁症治疗错误的思想
一、抑郁症难治且不易治愈:一些患者往往在拖延中或者不断辗转更换医院和医生的过程中,错失了治疗抑郁症的最佳时机,导致了抑郁症的加重和反复。
二、心理压力大,羞于求医:抑郁症患者内心忧郁,有自卑心理,徘徊在医院门口。在此,专家指出抑郁症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一种疾病,是疾病就需要治疗。她建议大家给抑郁症患者多一些关爱,她称如果大家都歧视抑郁症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会越来越多。
三、心理治疗就可以治愈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认为自己只是心理问题,只要进行心理治疗就可以彻底治愈。精神科专家指出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或者家庭等都可能诱发抑郁症,但其实抑郁症更深一层的因素是由于生物学的因素,即脑部神经系统--脑神经递质发生改变。
四、抗抑郁药可以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无法改变抑郁症患者原有的低水平或错误的认知结构,无法解决患者潜抑的心理症结,它的作用是有限的,无法持久。而且副作用,如果治疗时间长,可能会引起其他心理或生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