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如何能早期发现肝癌
高危人群如何能早期发现肝癌
在高危人群中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1)甲胎蛋白(AFP):抽2毫升血进行化验检1查,每3~4个月进行1次。
(2)B超检查:禁食、禁水4~6小时后进行检查,每3~4个月进行1次。
以上这2种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容易进行大范围普查。在定期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再采用其他特殊检查方法进行确定。
那么,肝癌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部分人群:
1、慢性肝炎患者
慢性肝炎患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肝癌发生的倾向明显增大。这时,除了病毒的因素外,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血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将大大增加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性。
2、生活在肝癌高发区
研究表明,肝癌高发区肝癌的发生率与玉米、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饮水污染是肝癌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形成地区性肝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3、有肝癌家族史
肝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研究表明,肝癌发生的家族性是由肝癌相关基因的遗传决定的。
如何发现小肝癌
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亦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环节。
临床上由于小肝癌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早期更是难以发现。肝癌发展速度快,且治疗上比较棘手,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小肝癌是防止小肝癌向恶性肝癌纵向发展的关键环节。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小肝癌如何早期发现。
专家介绍,首先对于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应做到定期复查并详细了解及提高小肝癌症状的警觉意识,应注意年龄在40岁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或是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表现者及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
若患者出现无诱因肝区疼痛、体重及食欲下降、疲乏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其次,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患者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测定,若检查发现AFP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再结合其他相关检查辅助诊断,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若未发现肝癌建议此类人群应每半月复查1次甲胎蛋白并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对肝癌早期发现是很有价值意义的。
B超检查是早期发现小肝癌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手段,有条件者可以B超与甲胎蛋白同步检查,互补检查不足与误差,有利于早期发现小肝癌。
专家介绍,认真做好肝癌的定期检查及对肝癌早期症状的警惕意识,对于早期发现小肝癌,改善肝癌患者预后有很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临床上,对于小肝癌的治疗,常采用手术联合生物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一般小肝癌早期手术治疗可使一部分肝癌患者获得长久生存率,但还有一部分患者术后容易复发转移,这往往是导致小肝癌术后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因此专家建议术后联合生物免疫治疗,通过提高自身免疫细胞活性,达到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联合生物免疫治疗不仅能有效防止小肝癌术后复发转移,还能提高患者抗肿瘤免疫能力,增强患者术后体质,促进术后尽快恢复,提高患者整体身体状况,最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怎样早期发现小肝癌
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称为小肝癌。怎样早期发现小肝癌。首先应注意肝癌高危人群,所谓肝癌病危人群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上而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阳性者;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高危人群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发现甲胎蛋白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应每半月复查1次并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有些小肝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阴性,b超可弥补甲胎蛋白检查之不足,故有条件最好b超与甲胎蛋白同步检查。甲胎蛋白检测是一种较理想的发现小肝癌的初查方法,甲胎蛋白测定与b超检查是发现小肝癌的重要手段。对于甲胎蛋白升高的病人在未发现肝癌之前要每月复查甲胎蛋白和b超,直至甲胎蛋白降至正常或诊断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尽早发现小肝癌。
预防肝癌可多吃葡萄苹果
水果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还可预防原发性肝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副院长刘明博士,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果预防肝癌的作用日前已获审批。此研究结果是可通过某些水果提取物,生产药物制剂或口服液,方便肝癌高危人群使用。
刘明博士早在2002年美国学习时,发现了一种名为树莓的水果,其富含大量“鞣化酸”,刘明将“鞣化酸”与肝癌细胞混合培养,结果发现“鞣化酸”竟然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回国后,刘明在研究中发现葡萄、苹果等水果也有防癌作用。其中,葡萄皮含有花色素、类黄酮、植物多酚等高效抗癌物,而从葡萄、苹果中都能提取出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物质。
经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农村长期食用发霉食物的人群,以及有家族遗传病史的高危人群,如果长期食用树莓、葡萄等水果,可有效预防原发性肝癌。
怎样检查肝癌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国内资料表明,对高危人群肝炎史5年以上,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35岁以上进行肝癌普查,其检出率是自然人群普查的34.3倍。对高危人群检测AFP结合超声显像检查每年1-2次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基本措施。AFP持续低浓度增高但转氨酶正常,往往是亚临床肝癌的主要表现。
1、afp<400μg/l能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或有两种肝癌标志物dcp、ggtⅱ、afu及 ca19-9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2、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发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肝癌的早期症状b超检查得出吗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肝癌的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后生存期不超过半年,肝癌对患者的生命威胁非常之大,如果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减少肝癌对患者的危害。那么,怎样可以知道是否患早期肝癌呢?肝病专家说: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只需做个B超查个血(血清甲胎蛋白(AFP))就能让隐藏在体内的肝癌‘显出原形’。
◆检查肝癌要查血,这是辅助诊断的一种方式:
(一)甲胎蛋白测定:是用免疫方法测定产生的胚胎性抗原,为目前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之一,对诊断肝细胞肝癌具有相对专一性。对无肝癌其它证据,α-FP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或定量>500ng/ml持续一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即可诊断为肝细胞癌。
(二)血液酶学检查:肝癌病人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硷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功酶等可高于正常,但由于缺乏特异性,多作为辅助诊断。
◆查找肝癌,别忘作B超
体检该作哪些检查呢?这点至关重要。除了大家熟知的抽血查肝癌标志物——甲胎蛋(AFP)外,更重要的是肝脏B超检查。
肝病专家指点:虽然AFP是一?痔匾煨越细叩母伟┍曛疚铮涿舾行圆还桓撸挥?39%~64%的肝癌病人会出现AFP升高。也就是说,假如只依赖AFP来判断,可能有将近50%的肝癌病人会被漏诊。
另外,其他一些情况也可使AFP升高,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妊娠(如上述故事中产妇的情况)及一些胚胎源性肿瘤(精原细胞瘤)等。
对普通人群来说,AFP大于200纳克/毫升并持续一个月以上,排除了其它原因以后,就要考虑肝癌。若是高危人群出现AFP升高,就要首先考虑肝癌,不能轻易将其归结为其它原因所致(故事中的医生正是忽略了这一点)。
而肝脏B超检查是肝癌高危人群体检必不可少的项目,也是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筛查手段。B超能发现1厘米以上的肝脏肿块。总体来讲,B超发现早期肝癌的敏感性超过70%。
所以,对肝癌的高危人群来讲,每次体检最好同时查AFP和肝脏B超。
B超发现肿块,还要继续深究
虽然B超能较好地发现肝脏肿块,但单纯B超检查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因此,当B超发现肝脏肿块后,还应做以下检查,以进一步确定肿块的良、恶性:
①超声造影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声检查技术。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进行超声检查,能显示肿块的血液供应情况,从而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②增强CT扫描或增强MRI扫描通过观察肿块的血液供应情况,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两者在肝癌诊断上的准确性相近,对2厘米以上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可达90%。
医生综合慢性肝炎和(或)肝硬化病史、AFP水平、超声检查、增强CT扫描或增强MRI扫描的结果,可确定大多数肝癌的诊断;少数诊断困难者,可能需要作穿刺,取少量肿瘤组织作病理检查。
查血做B超可以发现早期肝癌,肝病患者应做好相关的检查项目,早发现,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危机患者生命。
肝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据调查研究发现,肝癌的发生亦与饮水污染、粮食密切相关,肝癌高发区水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水源及食物中铜、铁、锌、镍的含量较高,而钼、锰、锌的含量低,因此科学家们认为饮水及粮食中导致微量元素的不协调可能与肝癌的发生亦有一定关系。
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引发肝癌的常见病因多见于各型肝炎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可列为之首,因此乙肝患者尤其是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要引起这方面的警觉意识并能够定期检查,对肝癌的预防及早期发现是很有意义的。
肝硬化:在肝癌的演变过程中,多认为肝硬化可谓是肝癌的前凑,不管是酒精、药物还是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在肝细胞的反复损害与再生过程中可能发生间变和癌变,因此说肝硬化亦是引起肝癌的一大病因。
黄曲霉素:经研究证实霉变的花生、玉米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其达到肝脏后代谢物:环氧化物,可干扰DNA的正常转录;黄曲霉毒素B1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因此避免食用霉变的食物有助于肝癌的预防。
肝癌的诊断及高危人群
很多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晚期了,肝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一旦出现诸如肝区疼痛、腹胀、腹部包块、黄疸、腹水等症状时,多已属晚期。因此,肝癌患者很难早期发现,目前接受治疗的肝癌病人约3/4就属于晚期,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事实上,肝癌的早期诊断,对现代医学来说早已不是难题,约70%的肝癌患者早期血AFP就会升高,且呈进行性升高。B超、CT、磁共振等可以检查出直径约1CM左右的肝癌结节。
大多肝癌患者没有及时发现病灶的原因是因为早期基本无症状,不会去检查,如果让所有人都接受定期检查,当然可以做到早期发现肝癌,但实际上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因为我国的医疗资源相对于广大人群来说还很稀少,有些相关检查如CT等还很昂贵,远不能满足全民普查的要求。
在长期研究和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肝癌的发生与肝炎后肝硬化、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关。约70%的肝癌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史。因此乙肝患者,特别是已有肝硬化者当属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
1、年龄35周岁以上。
2、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
3、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
4、长期酗酒者。
5、母亲垂直传播的肝炎。
6、长期食用腌腊、烟熏、霉变等食品者。
7、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工作负荷过重或长期精神压抑者。
8、器官移植患者。
确定了上述高危人群,对这些人进行定期的、连续的追踪检查和观察,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有效方法。
半夜老醒是肝癌先兆
肿瘤防治
近期在微信、微博上疯转的一条信息,总结了不少“癌症先兆”。其中提到,5年不发烧感冒,是肝癌先兆,这种情况好像看起来身体很好,实际上是免疫力太差了。此外,夜里老是醒,尤其是夜里1-3时醒,也是肝癌发出的信号。网传的“肝癌先兆”靠谱吗?
早期肝癌无症状
孙大伯喜好爬山,勇于挑战各种高难度的小路,觉得自己比许多年轻人都要健壮。家人几次三番劝告他去医院进行体检,他都摆摆手,认为自己啥感觉都没有,有症状再去看也不迟。
这段时间,孙大伯觉得近来胃口不好,容易腹胀,终于在家人的陪同下去了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他难以接受,医生诊断为肝癌晚期,已广泛转移,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为什么会这样?孙大伯和他的家人都很困惑。
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陈亚进教授解释说,早期肝癌通常无明显症状,多数有明显症状的肝癌病情已属中晚期。早期肝癌病人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70%,但晚期肝癌如不治疗平均生存期只有3-6个月。
对于网传的“肝癌先兆”,专家表示,这些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例如5年不发烧的说法,实际上肝癌病人的免疫能力是下降的,而5年不感冒发烧,说明免疫系统的能力还是很强大的,这就自相矛盾了。而夜里老是醒的说法,可能是参考中医的经络理论,认为夜里1-3时属“肝经”。但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很多,夜里老醒是否跟肝癌有关,也缺乏科学依据。
高危人群应每半年体检一次
陈亚进教授表示,由于早期肝癌症状不明显,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及时排查肝癌的最好办法是每半年进行一次针对肝脏的彩超检查,并抽血化验肝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肝炎指标等,这是最方便、无创性的、且能够早期发现肝癌的检查手段。
但事实上,很少人主动到医院去进行定期检查,等到肿瘤非常大并且出现腹水、黄疸了,才来到医院进行初诊。而此时往往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机会。因此,常规体检对于肝癌高危人群特别重要。
谁是肝癌高危人群呢?陈亚进教授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解释。首先是慢性肝病史者。目前的研究表明,存在“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临床调查资料显示:病毒性肝炎约有l0%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而慢性活动性肝炎中有50%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发生肝癌的几率约9.9%-16.6%;其中以乙型肝炎为主,其次为丙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变常常是肝癌发病的基础,但并非所有的肝炎、肝硬化患者都会发生肝癌。因此,曾经患过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者且转为慢性者、已发生肝炎后肝硬化者,应戒酒、积极定期复查和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切不可掉以轻心。
有肝癌家族史者也是高危人群。研究表明:肝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某些遗传缺陷导致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肝癌患者的家人应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有些人就是到医院探望患肝癌的亲人时,顺便检查,而发现肝癌的。
据了解,在许多欧美国家,肝炎较少,饮酒是慢性肝病的重要因素,饮酒与肝癌的危险性增加有关。而重度脂肪肝的病人,若饮食上不太注意,吃大量高脂肪的食品,使得肝脏负担加重,对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造成重度脂肪肝,这种病人也容易发展成肝癌。
此外,在我国存在肝癌高发区,如广西扶绥、江苏启东、广东顺德、福建同安等地。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肝癌高发区的居民食用的粮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现象。因此,住在肝癌高发区的人群应注意筛查
什么样的人会得肝癌
由于肝癌早期基本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大约七成左右没有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察觉。因此,肝癌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健康体检,40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要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AFP)检查。对我国约有六成肝癌高危人群来说,甲胎蛋白是十分实用的检查,可以在肝癌症状出现前半年到一年作出肝癌早期诊断。对于没有什么症状的早期肝癌来说,通过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检查,能够筛查出大部分“小肝癌”。解放军第309医院放疗科匡山
有以下特征的人都属于肝癌高危人群,要做好肝癌预防工作:
一、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其中乙肝患者得肝癌的几率最高;相关推荐:乙肝可以治好吗
二、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
三、长期酗酒者;
四、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者;
五、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工作负荷过重或长期精神压抑者等都是肝癌高危人群1。
肝癌最爱这些人
肝癌高危人群须终身定期检查
每 一种疾病都有自己固定的高危人群,肝癌也不例外。肝癌的高危人群,即是罹患肝癌可能性最高的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曾经有过肝癌病史的 人群,他们曾经患过肝癌,因此肿瘤复发和再发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健康群体。除此之外,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也当列入肝癌高危人群的范围,因为乙肝病毒是诱发肝 癌常见的原因。年逾四十的中年人,若患有肝炎或者肝硬化,同样也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之一。如果长期携带乙肝病毒,而且还长期大量饮酒,则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几 率更高。
对高危人群而言,更要警惕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如果属肝癌高危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定期做针对肝脏的检查。
普 通人的体检频率是每年一次,而肝癌高危人群的体检频率是每三个月一次,并且一旦确定为肝癌的高危人群,这样的检查必须持续终身。表面上看这样的检查频率过 高且要持续终身,是否很麻烦,其实并不麻烦,这种检查其实就是做个B超抽个血,做B超是了解肝脏有无异常的结节或肿块,抽血是了解肝功能、甲胎蛋白和乙肝 病毒DNA情况。每三个月做一次肝脏检查,多数人担心的是费用问题, “肝癌的高危人群每年的体检方式和正常人不一样,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费用肯定要比正常人体检费用要高,但这四项检查费用其实也贵不到哪里去,算下来一年也就 800来块钱吧。”
这样的定期检查对肝癌的高危人群讲是非常重要的,它绝对能够起到防癌于未然、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半夜老醒是肝癌先兆吗
目前我国肝癌多数由肝炎、肝硬化引起
我国85%的肝癌患者都是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转变来的。肝癌的发展一般经过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三部曲”。研究数据表明,15%-20%的肝炎患者会在5年内发展至肝硬化,10%-15%肝硬化患者会演变成肝癌。而发展到肝癌之后,患者往往还伴有肝炎、肝硬化等基础性肝病,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除了乙肝导致肝硬化而引起肝癌外,黄曲霉素、亚硝酸盐、饮用水污染、寄生虫感染和遗传因素也会导致肝癌的发生。据《广州社区人群肝癌高危因素调查》显示,肝炎病毒、黄曲霉素污染、酗酒、饮用水污染和肝吸虫感染是诱发肝癌的五大高危因素。
肝癌高危人群需每半年行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肝脏彩超监测
肝癌在发现时大多数患者都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治疗效果很差。因此,疾病的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张英才医生表示,肝癌的早期发现其实并不难,对于高危人群只需抽血行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行肝脏彩超检测即可早期诊断肝癌。
哪些是高危人群?张英才指出,有肝癌家族病史者、乙型/丙型病毒感染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均为肝癌的高危患者。这类患者最好每3-6个月抽血检查肝功能和甲胎蛋白,每半年做一个肝脏超声检查,有怀疑肝癌者还要加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否则,等出现肝区疼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再检查时,绝大部分患者已经是肿瘤的中晚期了。”
张英才强调,筛查肝癌应查甲胎蛋白,这是目前肝癌最敏感、特异性最强的一种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在肝细胞癌中有70%-80%的患者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大于其正常上限值(20ng/mL)。
这样吃姜极易导致肝癌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生姜中含有黄樟素,若过量食用生姜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癌,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因此,凡事都应适度,就如生姜一样,少吃补身强体,多吃就易患肝癌。
我国超8成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
为何产生肝癌?人体内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毒素越来越多,有的肝细胞就有可能产生基因突变,当控制生长的基因被破坏后,这个原本已停止分裂的细胞又会重新分裂,1个变成2个,2个变成4个……表现出来,形成肝肿瘤,在肝肿瘤中有些细胞因为病毒、外力反复破坏发生变异,不断分裂增生,侵蚀正常细胞,就变成了肝癌。
为何肝癌发病率如此高?专家表示,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乙肝病毒,80%~90%的肝癌患者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在中国乙肝携带者占全部人口的10%左右,基数非常大,所以发病率看起来很高。据统计,中国内地去年新发肝癌41.8万例,死亡38万例;其中超8成是由于乙型肝炎未得到有效治疗,病情恶化造成。另外,每年约有5%的肝硬化患者转变成肝癌。
专家提醒,除乙肝病毒携带者之外,丙肝病毒携带者、嗜酒、有家族史的人也不可轻视。
肝癌出现症状时已到中晚期
早期肝癌并没有症状,直到肝癌中期了,才会有一系列的特征反映在患者身上,比如腹大、腹痛、黄疸、人消瘦、胃口差,等等。虽然早期肝癌没有症状,但我们仍有一系列的方法可以早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只需抽血查肝功能、肝脏彩超、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即可。
哪些是高危人群?专家指出,一般为有肝癌家族病史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这类患者最好最好每3-6个月验血查一次甲胎蛋白,每半年做一个超声检查,有怀疑时还要加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否则,等出现肝区疼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再来看时,已经是中晚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