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分为几期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分为几期
乳腺癌大体可分浸润性乳腺癌与非浸润性乳腺癌。所谓癌细胞的浸润性,既由于癌细胞形态特征的改变,使其易于离散,通过血液与淋巴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在新的部位粘着并增殖,产生次级肿瘤,来侵袭正常的组织。乳腺癌的浸润性既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浸入间质。
浸润性乳腺癌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Ⅰ期:这个时期的侵润性乳腺癌表现为T1N0M0.通常这个时期被成为乳腺癌的早期。而早期肿瘤的大小是T1是小于或是等于2cm的。而没有出现淋巴结或是转移的。故而这个时期的乳腺癌最容易治疗好了。治愈后五年存活期也是非常高的。
第Ⅱ期:此时的乳腺癌或有ⅡA 、ⅡB两个子时期。而在ⅡA 中乳腺癌患者只要不是出现转移,之后淋巴结不超过同腋可动的范围,肿瘤的大小在小于5cm以内的;乳腺癌也是在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肿块出现大于5cm的情况下就被称为ⅡB期。
第Ⅲ期:Ⅲ期的特点就是在肿瘤未转移的情况下,淋巴结出现了转移或是个数增加的情况下,无论肿瘤的大小。此时期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就是联合治疗方法,这样乳腺癌的治愈率会比较高。
第Ⅳ期:随着Ⅳ期的出现,无论是肿块的大小还是淋巴结的个数,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转移。当出现转移后,就一定是乳腺癌Ⅳ期的出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乳腺癌晚期的出现了。
乳腺癌分为几期
临床将乳腺癌分为如下几期:0期、I期、II期、III期、IV期共5大分期,其中II、III期细分为IIA、IIB,IIIA、IIIB、IIIC期。
目前乳腺癌分期已经进入了分子时代,当今分子分型包括:
⑴、管腔A型(或称LuminalA型):ER+和/或PR+,Her-2-,预后最好,化疗不敏感,内分泌治疗敏感。
⑵、管腔B/C型(或称LuminalB/C型):ER+和/或PR+,Her-2+,管腔型中预后最差,对他莫昔芬耐药,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类敏感,适合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
⑶、Her-2过表达型:ER-且PR-,Her-2+,预后差,化疗较敏感,内分泌治疗无效或几乎无效,适合对Her-2的靶向治疗。
⑷、正常乳腺样型(三阴乳腺癌的一种):ER-且PR-且Her-2-,CK5/6-、CK14-、CK17-、EGFR-,预后差,化疗不敏感,内分泌治疗无效或几乎无效,暂无靶向治疗可选择。
⑸、基底细胞样型(三阴乳腺癌的一种,又称Basal-like):ER-且PR-且Her-2-,CK5/6+、CK14+、CK17+、EGFR+,预后差,化疗敏感,内分泌治疗无效或几乎无效,暂无有效靶向治疗。
也就是说,同一病理分期的乳腺癌患者,可能存在上述5种不同的基因亚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将不再简单采用同一的治疗方案,而是会根据每一种基因亚型制定出相对应的治疗措施,而每一种基因亚型的乳腺癌患者,其预后也就可能不同。
上述5种分子分型,最能说明临床现象的属于三阴乳腺癌,对于三阴乳腺癌,由于并非每个医院都能检测上述基因类型,故目前临床工作中,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主要依靠化疗。而对于早期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管腔型)而言,可能使近30%的患者免于化疗的痛苦。这就使得临床工作者相当的兴奋。同时,三阴乳腺癌的发现和论证,也为临床工作者解释了为何相当部分TNM分期相同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过类似相同的治疗后,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但是,乳腺癌分子分型是一个未终结的分期,她将随着分子标志物的不断发现和不断的科学研究总结而不断进步。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的跟进学习并将其应用与临床,以便能及时让患者获益。
另外,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相对局限,我们尚不能就此认为,传统指标已经落后而废弃。相反,乳腺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腋窝淋巴结状态等传统的指标,仍将是指导我们临床工作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我们需要做的是将两者进行综合判断,从而作出更有利于患者的目前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
重视乳腺健康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完全治愈乳腺癌,中药调理不可少。
乳腺癌的病理分类
乳癌组织形态较为复杂,类型众多,而且往往在同一块癌组织中,甚至同一张切片内可有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目前国际、国内的乳癌病理分类,在实际应用中仍未统一。国内乳癌病理分类如下 :
1、非浸润性癌:指癌瘤最早阶段,病变局限于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突破基底膜时称非浸润癌。
1)小叶原位癌:起源于小叶导管及未梢导管上皮的癌,约占乳腺癌的1.5%。切面呈粉红色半透明稍硬颗粒状区,病变大多呈多灶性,癌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一致,但排列紊乱,导管周围基底膜完整,常累及双侧,发展缓慢。
2)导管内癌:发生于中心导管的原位癌,病变可累及导管范围广或呈多中心,散在分布,切面呈颗粒状带灰白或淡黄色小点,犹如皮肤粉刺样内容物。
2、早期浸润癌:从非浸润性癌到浸润性癌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其间经过早期浸润阶段,根据形态的不同,分为二类。
1)早期浸润小叶癌:小叶原位癌穿过基底膜,向小叶内间质浸润,但尚未浸润至小叶范围之外。
2)早期浸润导管癌:导管内癌少量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浸润范围小。
3、浸润性癌 癌组织向间质内广泛浸润,形成各种形态癌组织与间质相混杂的图像。浸润型癌又分为浸润性特殊型癌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又根据癌组织和间质比例多寡分为:单纯癌、硬癌、髓样癌。
1)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①单纯癌:较多见,约占乳腺癌一半以上。癌组织主质和间质成分接近,癌细胞常集聚成小巢,片状或粗索状。
②硬癌:约占乳腺癌总数的10%左右,癌主质少,间质多为特点。体积小,质地硬,切面瓷白色,癌边缘呈蟹足状向周围浸润。
③髓样癌:约占乳癌总数10~20%,癌组织主质为多,间质少。瘤体可达巨大体积,切面灰白色,中心部常有坏死。根据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个亚型:淋巴细胞浸润少的为非黄型髓样癌,浸润多者为典型髓样癌。后者预后好,常划入特殊型浸润癌内。
2)浸润性特殊型癌
①乳头状癌:大导管内癌,极少由大导管内乳头状瘤演变来。多见于50~60岁妇女,肿块单发或多发,部分有乳头溢液,大多血性,溢液涂片可找到癌细胞。切面呈棕红色结节,质脆,结节内有粉红色腐肉样或乳头状组织。此癌生长缓慢,转移也较晚。当癌实质一半以上表现为腺管样结构时,可诊断为腺癌。
②粘液腺癌:又名胶样癌,较少见。发病年龄大,生长缓慢,境界清楚,切面半透明胶冻样物,癌组织中含有丰富粘液,恶性程度较低,腋下淋巴转移较少见。
腺样癌:又称乳腺派杰氏病。此癌形态上特征为:乳头、乳晕皮肤呈湿疹样改变和表皮内出现一种大而有特征性的派杰氏细胞。此癌多数合并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部分为浸润性导管癌等。
什么是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
是指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侵入间质的一类乳腺癌,可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乳腺癌的特点
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的浸润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70%左右。肿瘤界限不清、质硬,切面为灰色。显微镜下可见放射状小梁,切割有砂粒感。癌组织排列方式及癌细胞形态多样,常呈实性条索或团块状排列,无腺腔结构,因此也称实性癌。过去根据癌实质与间质的比例不同,会将实性癌分为单纯癌、硬癌和不典型髓样癌,现在统称为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少数可累及双侧乳腺。肿瘤界限不清,质韧,切面为灰白色。显微镜下的典型特征为单行癌细胞呈线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中。癌细胞小,胞质较少,核大小较一致,核仁不明显,分裂象少见。
用药特点
如果经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T2≥4cm的ⅡB期或T3的ⅢA期,治疗可以选择改良根治术与一期重建相结合,使用蒽环类及紫杉醇类药物来新辅助化疗。
如果使用蒽环类药物或紫杉醇等药物无效或不能手术,可尝试使用无交叉耐药的用药方式,若有效可采用改良根治术,辅助化疗可用诺维本与表阿霉素等。
乳腺癌早期如何治疗比较好
乳腺癌早期如何治疗?专家指出早期乳腺癌包括乳腺原位癌,根据组织学起源又分为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2003年WHO推出了新的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对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提出了新的命名,分别为“小叶瘤形成”和“导管上皮内瘤”,并划为癌前期病变。“小叶瘤形成”只对少数妇女而言,可以构成一种危险因素,以后有可能发展成为浸润性癌。“导管上皮内瘤”具有潜在的并非必然进展为浸润性癌的趋向。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仍沿用乳腺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的概念,这两种原位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存在差异,故治疗方法不同。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小叶原位癌不伴有其他癌的患者可采用内分泌治疗。乳腺导管原位癌可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加术后放疗,或行全乳房切除,视情况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和乳房重建。若在进行手术时被发现为浸润性癌,应按浸润癌处理。若为早期浸润性癌可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乳手术加放疗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全乳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行乳房切除手术的患者可行乳房即刻重建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只切除前哨淋巴结,经检测前哨淋巴结转移再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若前哨淋巴结无转移则腋窝可不再手术,也有人称之为保腋窝手术。术后需根据病理检测报告,结合淋巴结有无转移、激素受体和HER-2的状况,决定是否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行保乳手术的患者术后必须放疗。
乳腺癌的4个发展阶段
乳腺癌的癌细胞在人体内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隐匿阶段,早期侵润癌、侵润癌阶段(进展期乳腺癌)及晚期乳腺癌。
一、隐匿阶段:又被称为癌症的前期阶段,时间约6~20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体的乳腺细胞经历了癌变、原位癌,这也是早期浸润癌的发展过程。
二、早期浸润癌:指的是癌细胞开始突破乳腺导管上皮的基膜。向间质浸润时期。它不同于原位癌,又不同于一般浸润癌。可见的乳腺间质中有散在的癌细胞巢,可分为早期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两大类。
三、浸润癌阶段(进展期乳腺癌):这阶段癌细胞向乳腺间质开始广泛浸润,癌组织和间质互相的混杂,形成多变的病理图像,淋巴结核血行转移的概率明显的增加了。这时期的肿瘤发展较快,肿瘤的直径从小于1厘米长至大于5厘米,又被称为进展期乳腺癌。
四、晚期乳腺癌:这个时期肿瘤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了,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癌症转移,不及时治疗癌细胞还会在广泛转移,主要是肺、肝、骨等处分别或多处有转移,严重的危及患者生命。
乳腺癌的类型
乳癌组织形态较为复杂,类型众多,而且往往在同一块癌组织中,甚至同一张切片内可有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目前国际、国内的乳癌病理分类,在实际应用中仍未统一。
国内乳癌病理分类如下:
乳腺癌类型一:非浸润性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
1.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导管少见,一般为多中心散在性分布。
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5-10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乳腺癌类型二:早期浸润性癌
1.小叶癌早期浸润癌组织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小叶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范围内。
2.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生芽、向间质浸润。
乳腺癌类型三:浸润性特殊型癌
1.乳头状癌发生于大乳管的上皮细胞,癌实质以有纤维脉管束或无纤维脉管束的乳头状结构为主者,可为非浸润性与浸润性乳头状癌。其浸润往往出现于乳头增生的基底部。
2.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切面常有坏死和出血,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以癌周边部更明显,一般认为是机体对肿瘤产生的抵抗。
3.小管癌发生于导管或小导管上皮细胞,是恶性度较低的一类型,预后良好。
4.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形态不一的片块或小染,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一致的圆形腔隙。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见肌上皮细胞。
5.大汗腺样癌癌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有时可见顶浆突起,胞核轻度到中度异型,形成腺管、腺泡或小乳头结构。
6.粘液腺癌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粘液腺化生的基础上,多见于近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尤以60岁以上妇女多见。癌实质中,上皮粘液成分占半量以上。粘液绝大部分在细胞外,形成粘液湖;偶见在细胞内,呈印戒样细胞。
7.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化生的乳腺导管上皮。癌实质全部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即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若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
8.乳头派杰氏病 又称乳头湿疹样癌,Paget(1874)首先描述此病。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认为其镜下瘤细胞形态具有体积大,胞浆丰富淡染,常呈空泡状,核较大,明显不规则,偶见核分裂象。
乳腺癌类型四: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1.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
2.浸润性导管癌导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过一半,则以浸润性癌的主要形态命名。
3.硬癌癌细胞排列成细条束或零散分布,很少形成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占三分之二以上,且致密。
4.髓样癌癌巢呈片状或团块状密集,可有腺样结构,癌实质占三分之二以上,间质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5.单纯癌介于硬癌与髓样癌之间,即癌实质与纤维间质成分比例近似。癌细胞主要形成不规则的实性条束或小染,也可有腺样结构。
6.腺癌癌细胞大小尚一致,胞浆丰富,可有分泌,核深染,核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呈腺管样排列,层次多,极性紊乱,缺少基底膜,在间质中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亦可呈条索片块排列,腺管样排列需占二分之一以上。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
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通常将乳腺癌分为导管细胞起源(导管腺癌)或小叶起源(小叶癌)的肿瘤。乳腺恶性肿瘤进一步分为能够转移的侵袭性癌(浸润癌)和局限在基底膜下的非侵袭性癌(导管原位癌,即为导管内癌)。
1、导管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临床预后变化范围广,从惰性到迅速发展型。可通过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标志物如ER、骗人、Ki67和HER2的表达评估预后。
2、小叶癌小叶原位癌(LCIS)能够增加今后患浸润性癌(导管癌或小叶癌)的风险。然而,LCIS就其本身而言无任何临床后果。
类似于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能够发生转移,且其分期与预后相关。由于独特的单细胞放射状的组织女侵袭方式,常使触诊或乳腺影像学检查呈阴性表现,导致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格外困难。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浸润性小叶癌倾向于双侧发生,易转移到胸膜心包的表面。
3、预后较好的特殊亚型包括乳头状、管状、黏蛋白样和髓样癌。
4、炎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亚型,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皮肤淋巴管受侵,从而明确诊断。临床上,常伴发乳房皮肤红斑(类似于乳腺炎)和皮肤水肿即“橘皮样病变”。
5、乳腺佩吉特病以单侧乳头湿疹样改变为特征,常伴随导管原位癌。
6、叶状囊肉瘤很罕见,多半为良性肿瘤,在所有乳腺肿瘤中不到百分之一。约百分之九十的叶状肿瘤是良性的,约百分之十为恶性的。此类肿瘤转移很少见,但可局部复发,须予以扩大切缘的外科切除术以有效控制局部复发。
7、罕见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淋巴瘤和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