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脱是什么意思
虚脱是什么意思
1、词典释义
由于循环障碍而体液的大量丧失或心脏病和发生在像霍乱、伤寒、肺炎等疾病的晚期时引起的极端疲惫和身体衰弱的状态;生命功能的极度衰竭或减退。
2、医学名词
有的病人突然表现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呼吸表浅,全身出冷汗,肌肉松弛,周身无力,往往突然瘫倒在地,有的伴有意识不清,这就是虚脱的表现。在浴室洗澡时出汗过多“晕堂”也是虚脱。当有大量吐泻,失血和某些不幸因素的强弱刺激等,都会导致心脏和血管的急性功能障碍而引起暂时性虚脱。
发现病人虚脱,应立即安置平卧休息。给予温热茶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都有助于急救病人。对“晕堂”者,应马上使其离开澡堂,擦干汗水,到更衣室平卧,采取头低足高位休息片刻,经过上述处理,一般很快即可恢复。
减肥虚脱怎么办
发现虚脱患者,应立即安置平卧休息。给予温热茶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都有助于急救患者。
刺灸法,选穴:素髎、水沟、内关。
神志昏迷配中冲、涌泉;肢冷脉微配关元、神阙、百会,俱灸。毫针刺,补法,并灸。
耳针法,选穴:肾上腺、皮质下。
艾灸法,选穴:百会、膻中、神阙、关元、气海。
减肥虚脱是一种急性症候群,临床可见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冷,少气乏力,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或昏迷、或烦躁不安,尿量减少,血压下降,脉微欲绝或芤大无力。
亡阳,兼见神情淡漠,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苔白舌淡,脉微欲绝。
亡阴,兼见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唇舌干红,脉细数或沉微欲绝。
阴阳俱脱,此为减肥虚脱之重症,神志不清转入昏迷,气少息促,心音低钝,周身俱冷,脉微欲绝,为危候。
虚脱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平时应该都听说过虚脱这一词,那么大家知道虚脱是什么意思吗,特别是出现了严重的缺水的现象就会导致虚脱,虚脱对于我们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会导致血液循环的衰竭,最终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虚脱的表现是很多的,突发的恶心,头晕,恶心,意识不清等都是虚脱的表现。
虚脱的现象大家见过吗,如果人出现了虚脱的现象就已经是很严重的了,有的人会突然的瘫倒在地,生命的安全会受到威胁,对于虚脱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虚脱的概念和它的一些表现。
因大量失血、失水等原因而造成心脏和血液循环衰竭,生命垂危的现象。
肾虚是什么意思
生理学名词。又称乙癸同源。含义有三:
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
②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火源于命门。
③肝和肾虚实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治疗上多兼顾二脏。《医宗必读》:“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揭示了肝肾两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1“肝肾同源”的理论渊源
“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渊源于《易经》,医学基础根源于《内经》,临床实践丰富于汉唐金元,理论体系形成于明代,实验研究发展于现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吴昆注曰:“髓生肝,即肾生肝,水生木也。”可见《内经》认为,“肾”是通过“髓”生养“肝”而体现“母子”联系的。“脑为髓海”,“肾生肝”的生理功能,必然受到“脑髓”的调控。不但“肝肾”生理联系如此,而且病理影响亦然。《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故有“恐伤肾”之说。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下焦病的治疗应“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此说原指肝肾寒热,以后逐步发展到指肝肾相火与真阴。北宋·钱仲阳在其《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肝有相火,有泻而无补;肾有真水,有补而无泻。”至明·李中梓运用《易经》哲学思想,根据《内经》医学理论,参考历代医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其《医宗必读》中提出著名的“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理论观点。“肾应北方壬癸”,“肝应东方甲乙”,肾藏精,肝藏血,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精血同源),由于肝肾同源于精血,故曰:“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故曰:肾肝同治。……然木既无虚,又言补肝者,肝气不可犯,肝血当自养也。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属也。壮水之源,木赖以荣。水既无实,又言泻肾者,肾阴不可亏,而肾气不可亢也。气有余者伐之,木之属也。代木之干,水赖以安。夫一补一泻,气血攸分;即泻即补,水木同府。”程文囿在《医述》引《医参》论述了脑与肾的关系,“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充。……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安可不为之珍惜!”钱镜湖在《辨证奇闻》中则论述了“脑气不足治在肝”的观点,“盖目之系,下通于肝,而上实属于脑。脑气不足,则肝之气应之,肝气太虚,不能应脑,……治之法,必须大补其肝气,使肝足以应脑,则肝气足而脑气亦足也。”由此可见,肝肾又同源于脑。
2 “肝肾同源”概念的含义
“肝肾同源”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可采用“肾肝同治”的治疗法则。在先天,肝肾共同起源于生殖之精;在后天,肝肾共同受肾所藏的先后天综合之精的充养。“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肾生骨髓,髓生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肝肾同源”又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某些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肝肾同源于精血”意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精血”这一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
(1)母子相生,精血同源 肾藏精,肝藏血,肾为肝之母。《张氏医通》曰:“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为清血。”此言肝血为肾精所化生,厥阴必待少阴之精足方能血充气畅,疏泄条达。正所谓母子相生,精血同源。
(2)经气互通,八脉共隶 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云:“肝肾为子母,其气相通也”,指出肝肾通过经气相互灌注而沟通联系。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阴肾经均循行于身体内侧,并在经脉循行上通过肝、膈、肺、肾相互直接联系;还通过交会于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和任脉的关元、中极穴间接联系。肝肾又和奇经八脉密切相关,肝肾同隶奇经,冲任督三脉均起胞中,胞胎为肝肾所主,故有“八脉隶于肝肾”之说。
(3)同居下焦,共寄相火肝肾同居下焦,内寄相火,相火源于命门。朱丹溪《相火论》云:“(相火)见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肝肾所寄相火,言其常为肝肾之动气,推动肝与肾完成各自生理功能。相火之源在命门,何梦瑶曰:“肾水为命门之气所蒸化上升,肝先受其益。”但相火内寄于肝肾,发挥其动气之功能全赖肝肾阴血的滋涵。若肝肾阴亏则相火易亢而为“邪火”、“元气之贼”而出现一系列病变。
3“肝肾同源”研究进展
尽管过去对藏象本质(包括肝、肾)的研究,多只注重单一脏器(肝或肾)的功能及其物质基础的探讨,对“肝肾同源”的相关机制尚缺乏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但有的研究客观上为“肝肾同源”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将“肝肾同源于精血”的认识推进到“肝肾同源于脑”,“肝肾同源于下丘脑-垂体-肝轴”,“肝肾同源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医传统的肝肾概念经历了“实体赋予功能”到“功能脱离实体”的演变过程,作为描述生命表现形式的肝肾概念,其功能表现必然有其明确的物质基础,脱离具体组织结构的功能系统是难以想象的,这既不符合中医“形神同一”和现代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基本概念,也违背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当然,如将肾单纯定位在下丘脑有嫌片面,将肝简单定位在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又有嫌笼统。这就需要将中医功能系统的肝肾概念与现代医学的功能和结构知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相关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将肝肾的功能系统和组织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实体功能重组”),提出新的功能系统和组织结构统一的比较确切而科学的肝肾概念。而循着整体联系的研究思路研究“肝肾同源”,就必然首先解决将肝、肾两脏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学问题。有了切实可行的整体联系的研究方法,通过系统而深入研究,就有可能从中医药寻找出调节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功能紊乱的手段和方法,为医学的进步和人类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阴虚是肾虚的意思吗
并不只是指肾虚。
阴虚指的是人体内的阴液不足,无法滋润、制阳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症候表现,一般可以按照病变脏腑的不同将其分为肺阴虚、心阴虚、胃阴虚、脾阴虚、肝阴虚以及肾阴虚等,因此阴虚并不只是指的就是肾虚。
而且对于不同脏腑的阴虚来说,其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建议患者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辨证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如何区分虚脱与休克
虚脱与休克表现表现相仿,但二者是有区别的:虚脱是一种功能性的症状之一,不是独立的疾病,虚脱的发作多与血管迷走性神经反射有关,虚脱是由神经反射介导而发生的,是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的结果。虚脱的主要表现为心慌、无力、头晕、眼黑、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同时会有心跳缓慢、血压降低的表现。常见诱因为体质虚弱、疲劳、空腹、通风不良及不良精神刺激、过度激动与紧张、恐惧、疼痛、见血等;在诱发因素的刺激下,通过迷走神经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周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出现虚脱症状。虚脱主要以神经功能暂时性紊乱为基础,所以虚脱症状的发生虽然突然,但持续时间较短,血压虽有下降,但下降程度较轻,且多是一过性的,可迅速矫正,预后良好,多经过就地适当处理,病人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而休克是一种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微循环障碍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脑、心、肺、肾、肝)严重缺血、缺氧的综合征,是各种疾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休克虽然也有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表现,但检查可以发现肢端湿冷、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脉搏微弱、神志模糊,其性质和后果均十分严重。所以,发生休克后,不能只就地处理,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抢救。
产后虚脱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胎儿娩出后,子宫迅速缩小,腹内压骤减,血液淤滞在内脏器官,回心血量随之骤减。
(二)发病机制
胎盘排出后,由于胎盘子宫血液循环的停止、子宫缩复导致多量血液从子宫血窦涌入血循环,又由于静脉压下降使组织间液回入血循环,故全身循环量大增,心率变快,心排血量较产前增加10%~20%;再加上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产妇能量及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产后大量出汗,可能导致有轻度的酸碱平衡失调或轻度的电解质紊乱,但有些虚脱者并未出现电解质的变化。
检查诊断
实验室检查:根据病情选择做血、尿、便常规,血糖、生化、电解质等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选择做B 超心电图检查。
阴虚是肾虚的意思吗 肾虚脱发能恢复吗
会有一定的恢复。
如果脱发是由于肾虚所引起的,此时毛囊的结构并没有被破坏,那么当体内的肾气充足,肾虚被调理好之后,脱发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是会有一定恢复的。
但是因为引起脱发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就是肾虚所引起的,如果是因为本身毛囊病理性改变所引起的话,那么当人体的毛囊结构被破坏之后,一般来说是比较难恢复的。
虚脱是什么意思 虚脱常用的急救办法
发现虚脱患者,应立即安置平卧休息。给予温热茶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是针刺合谷,足三里等,都有助于急救患者。头部放低、双腿抬高的体位有利于血液回流,给心、脑供血创造有利条件。而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侧是人体的重要穴位,叫足三里穴,重掐此穴使之有很强的麻酸感,可以起到醒神回阳、兴奋中枢、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两者结合使用,常能取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效果。盐缺乏引起的痉挛也可用盐水治疗并得到预防。旅游者应该带充足的液体,这点应为每一个人的常识。
身体虚脱是怎么引起的
1、虚脱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发病突然,病情复杂,可由大量失血,大汗大吐大泻。
2、或因六淫邪毒,情志内伤,药物过敏或中毒,久病虚衰等严重损伤气血津液,致脏腑气血失调,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甚至阴阳衰竭,出现亡阴亡阳之危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