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宝宝从小学会尊重他人
如何引导宝宝从小学会尊重他人
一、尊重别人的人格:
别人热情同你打招呼,不能爱答不理;
别人想跟你来往交朋友,不能高傲冷淡,不同意时要婉言谢绝;
自己心情不好时,不能随便拿别人“撒气”;
开玩笑不说过头的话,不刺激人,不侮辱人,不随便给别人起外号;
不以自己所长,讥笑别人之短,不刺伤别人的自尊心,不无根据地猜疑人;
彼此有争论的时候,不专揭对方的“短处”,对同志,在非原则问题上要“嘴下留情”;
不能用“咒”对方长辈的话来骂人;
对老弱妇孺,不能有厌恶表现,不取笑,不冲撞;
不捉弄生理有缺陷的人和精神病患者。
二、尊重别人的劳动:
上课、集会不迟到,不在下面交头接耳、读书翻报或瞌睡养神;
对老师批改的作业和试卷要认真思考,负责地订正其中的错处;
肴演出或比赛时不随便走动,不高声谈笑,不喝倒采,不吹口哨,不提前退场;
对售货员、售票员、服务员等说话和气,以平等的态度待人;
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尊重清洁工人的劳动;
别人为你服务,帮你办事之后,应热情地表示感谢。
宝宝不会翻身怎么办
翻身是宝宝的第一个移动动作,不少父母按照“三翻六坐八爬”的俗语,期待着宝宝翻身,实际上,不是所有宝宝都能“按时”自主学会翻身。实际上,宝宝翻身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翻身的状况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那么,到了年龄,宝宝不会翻身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尝试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宝宝学会翻身。
1、从侧卧的动作开始,逗引宝宝独立翻身。当宝宝侧卧时,妈妈在宝宝身后叫他的名字,一边用有响声的玩具逗引他,诱发宝宝寻音顺势翻身。这样就练习仰卧到侧卧之间的翻身动作了。
2、帮助宝宝把身体自然的扭过去让宝宝仰卧,妈妈轻轻握住宝宝的两条腿,右腿放在左腿上,辅助一点力量使宝宝的身体自然的扭过去,变成俯卧。多次练习,宝贝就会自然而然渐渐地学会翻身。
3、帮助宝宝练习手臂的支撑能力,让翻身更容易。在床的上方60厘米高处,悬挂一个色彩鲜艳的气球或能发声的玩具,让宝宝先趴在床上,两臂支撑身体,妈妈在一旁摇动气球或玩具,逗引宝宝抬头挺胸往上看,尽量延长每次的时间。臂力变好后翻身会更容易哦!
4、帮助宝宝练身体各部位运动协调性。待宝宝有了一定的支撑力,妈妈调整气球高度,使宝宝仰卧在床伸手和脚可以够到为原则。
5、诱导宝宝做完整的翻身动作。在宝宝从仰卧翻成侧卧抓玩具时,故意把玩具放的远一点,促使宝宝顺势翻成俯卧。
中国式逗小孩如何正确引导
中国式逗小孩这一习惯源远流长,在短期内自是不会消失不见。对于亲戚朋友不恰当地逗孩子的行为,我们无法避免。但是,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逗弄小孩还是可以实现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引导中国式逗小孩吧!
当家长发现亲戚、朋友们逗弄小孩的方式不对头时,应当做到以下三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求把他们扳回正道。
第一,把不恰当的逗小孩的方式往给孩子快乐、让自己满意这一道路上引;
第二,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第三,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在逗趣中学到知识、健康成长。
宝宝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怎么办
宝宝从群体中了解竞争,从竞争中感受成功和失败,都是在社会化的过程。对于宝宝们之间的竞争,对于宝宝的良性竞争爸爸妈妈不必过于干预,让宝宝从竞争认识自己,理智的引导宝宝学会一些交往技巧,发展谦让,宽容的良好品质。面对宝宝把自信建立在被表扬的基础上,不能容忍批评的情况,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能够被理解,也要在行为上约束宝宝。在宝宝闹脾气的时候,可以转移她的注意力,或者暂时回避来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能被爸爸妈妈认同,自己改变态度,事后再对宝宝说明道理。
刷牙习惯的培养
1、每天坚持
在宝宝开始刷牙后,可以给宝宝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中安排上刷牙这一项。坚持早晚各一遍。因为是刚开始,时间可以给宝宝留得充裕一些。
2、循序渐进
教宝宝自己刷牙,不要指望一步到位,马上全部学会。刚开始可以让宝宝用牙刷和杯子,模仿成人的动作,让宝宝对刷牙感兴趣。几周后,让宝宝逐渐掌握上下转动刷的动作要领,用清水刷。最后,再挤上牙膏,用牙刷从外到里,有顺序地刷。
3、鼓励为主
任何生活习惯的培养,都以正面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才能受到宝宝的愉快接纳。2-3岁的宝宝喜欢模仿大人的各种活动,这正是让宝宝学习一些基本生活技能的大好时机。成人可以鼓励孩子模仿的愿望,再加以必要的动作指导,宝宝会变得越来越能干。
宝宝如何长高,长高的科学方法 适当运动
运动有助于身高增长。有观察表明坚持适当的运动小儿比不运动的小儿最终身高平均要多5厘米。运动要选择轻松活泼,自由伸展项目、游泳和弹跳运动对骨骺板(骨的生长区)能产生良性刺激,加速骨细胞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生长。到了宝宝能站立时,家长就可以引导宝宝学习青蛙跳、猫跳。
宝宝情绪是父母情绪的写照
给宝宝充分的自由
给宝宝充分的自由,这样会促使宝宝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影响周围的环境。这种能力可提高宝宝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给宝宝充分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对宝宝的行为放任,对不合理行为,仍然应该加以限制。父母需要把握限制的客观真理性,不能心情好时就“宽大处理”;心情糟时就“专政”,让宝宝无法判断是非曲直,影响宝宝日后建立正确的价值尺度。
通过讲道理引导宝宝行为
从只通过行动解决问题,到通过思考和行为解决问题,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这一能力的拥有,使得父母通过讲道理引导宝宝行为成为可能。但如果父母认为宝宝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而忽略了宝宝的自我意识,父母的道理就不能引导宝宝的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仍然是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宝宝所有的行为都是出于自愿。宝宝能听懂一些道理,但父母要通过道理引导宝宝行为,还需要细心把握宝宝的意愿,要“润物细无声”。
宝宝情绪是父母情绪的写照
2岁以后的宝宝,开始更加关注父母的情绪,宝宝的情绪往往是父母情绪的写照。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全部。父母就是宝宝的天,天晴了,阳光普照;天阴了,雷雨交加。宝宝对父母的情绪非常敏感,当父母的情绪是阴雨时,宝宝就失去了安全感。没有了安全感,宝宝潜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也被压抑。宽松快乐的环境是宝宝健康成长的保证。
如何让宝宝不再小气
当家里来了客人也带着小宝宝,你的宝宝是否会为了保护自己的玩具常常将玩具箱拖到一边,自己在那里玩,而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宝宝“小气”,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小气”背后的原因
进入两岁以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有了“我”和“你”的概念。他非常注重“什么是你的”和“什么是我的”,并以此来确认自我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分享”常让宝宝感觉到“失去”或者“被侵犯”。出于这种不安全感,宝宝们常常极力捍卫自己的所有权,如果这种愿望不被理解,他们会更加不安,更加激烈地拒绝分享。
试试这样做:
1、尊重宝宝的所有权
尊重宝宝的“物权”,无论是玩具、食物还是书籍,只要是许诺给宝宝的,就由宝宝来支配,让他相信自己真正拥有自己的东西,而拥有的表现是“自由支配”,可以决定是否分享。分享是以“拥有”为前提的,没有人可以分享自己还没有拥有的东西,没有“拥有感”的分享不是真正的分享,而是父母的支配。强制的“大方”会使宝宝难过、生气、产生危机感。这种方式会剥夺孩子的需求,让他感觉自己的需求不重要,间接影响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妈妈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在宝宝不肯分享玩具给小朋友的时候斥责他,“自私”、“小气”这些字眼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反向强化了这种行为模式,使他的行为变得更加小气。
2、为宝宝做出示范
身教重于言传。引导宝宝学会分享,家长首先要是真心乐于分享的人,在日常的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将分享的概念传达给孩子,比如当宝宝玩弄大人的笔记本的时候,可以对他说“这些都是妈妈的东西,妈妈愿意和你分享”;再比如当宝宝想要玩别人的玩具时,我们可以鼓励宝宝(或暂时代替宝宝)问那个人:“你愿意和我分享吗?”这样的经历多了,宝宝就会认识到:东西固然是属于我的,也是可以分享的。
3、分阶段进行分享训练
第一阶段,通过在家中和宝宝玩游戏,让宝宝相信玩具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自己手里。如:向他借走一样玩具答应他5分钟后还给他。慢慢宝宝就会知道东西是暂时离开自己,过一会儿就会回来。
第二阶段,引导宝宝尝试和小朋友们进行交换玩具的游戏。如大家交换玩具3分钟后归还,让宝宝感受自己既能享用别人的玩具,也不会因此失去自己的玩具。进一步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并使他体会到分享的价值和快乐。
最后,组织宝宝们做集体活动,游戏最好选择需要团体协作的项目,如一起搭积木。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并引导孩子们自行协商出分享的规则,从中体会出合作互利分享的好处。
宝宝假性近视经常做眼保健操
出生时的近视一部分是遗传性的近视。遗传性近视只能在医生检查时才能够被确诊。检查时需要宝宝的密切配合,也就是说宝宝需要能够指出视力表上“E”的方向,宝宝具备这种能力后,大约2~3岁时就可以带他到医院进行屈光检查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宝宝由于喜欢看电视和电脑,低年龄的假性近视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假性近视就是宝宝表现为“近视”,但实际上经过睫状肌的麻痹散瞳验光后证实,屈光状况是远视,所以称为“假性”。
妈妈这样做
1. 帮助宝宝学会辨识“视力表” 宝宝学会看视力表,可以协助医生进行验光。3岁以上的宝宝,妈妈可以用字母“E”教宝宝,把“E”的开口放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让宝宝用小手指出来。今后看视力挂图就容易了。此外有些医院的视力表上,画的是各种水果,这种视力表对宝宝来说就容易多了。
2. 注意宝宝的用眼卫生 宝宝的自控能力差,家长要严格限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每半个小时要督促宝宝远望几分钟。
3. 尽早教宝宝学会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做起来并不复杂,只要有可能就可以教宝宝做,宝宝学会后,要引导宝宝在用眼后经常做,看过电视或看过书后每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让宝宝和你一起做,为了引起宝宝的兴趣,可以轻轻哼着节奏。
宝宝学走路都要进行哪些阶段性训练呢
宝宝学走路之学习独站
十个月的宝宝在学完会开始独自坐着和会爬了以后就可以开始学历独自站立了,在这个阶段爸爸或者妈妈可以每天鼓励宝宝扶着你的手,腿,或者是床的栏杆学习站立。
宝宝学走路之学习蹲站
当宝宝十一个月的时候,爸爸妈妈等到发现宝宝可以很好的肚子站立时,就可以有意识的训练宝宝蹲站的能力了,此外还要注重训练到宝宝蹲-站-蹲的连贯性,来增加宝宝腿部和身体的协调性,这个阶段的爸爸或者妈妈可以将宝宝的玩具小心的扔在地板上,然后慢慢的引导宝宝蹲下来去捡。
宝宝学走路之学习扶走
在训练十二个月宝宝开始学习扶走的时候,爸爸或者妈妈可以让宝宝在特定的环境里扶着床沿,墙面或者是沙发慢慢的移步,这样可以训练到宝宝的平衡能力,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可以在沙发,床沿或者是墙面的另外一头,拿着宝宝的喜欢的玩具吸引宝宝,鼓励宝宝扶着床沿或者是沙发走过来。
宝宝学走路之学习迈步
在这个阶段爸爸或者妈妈的双手可以分别握住宝宝的两只手,让宝宝背对着自己,然后一边一步步向前,一边鼓励宝宝引导宝宝迈步。在学习迈步一开始爸爸妈妈可以让小宝宝的脚踩在你的脚上,慢慢的拖住宝宝前行,让宝宝可以感受到迈步的感觉。
宝宝学走路之自己迈步前进
宝宝已经可以慢慢的熟练迈步的时候,爸爸或者妈妈就可以站在宝宝的前方,手里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或者是拍打着双手,然后让宝宝过来找爸爸或者是妈妈,来引导宝宝慢慢的走过来,注意的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要离宝宝距离太远,距离可以通过宝宝自己迈步的熟练度来设定的。同时也可以选择让宝宝推着椅子,或者是其他安全的训练工具来训练宝宝迈步行走。
宝宝乐观性格的塑造方式有哪些
1、给宝宝选择的权利:让宝宝自由地做一些选择,也是培养他形成快乐的一个重要途径。父母应该多给宝宝一些自己选择的机会,你可以建议或引导宝宝,但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宝宝通过自己的选择,会更能够找到令自己心情愉快的方式。
2、引导宝宝学会换位思考:在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小事件或游戏的方式,引导宝宝站在对方的角度或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让他们会变通的理解和看待事情的发展变化。和宝宝玩角色互动的游戏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3、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因为身体健康的宝宝才更容易保持乐观的性格,因此,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并给宝宝提供均衡、全面的营养,确保宝宝生活在安全、卫生的环境里,尽量避免宝宝生病并满足其健康成长发育所需的各种条件。
4、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和宝宝充分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并在了解宝宝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只有在心理需求方面得到足够满足的宝宝,才更容易用豁达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去理解和适应环境中的变化。
宝宝假性近视妈妈怎么做
1、帮助宝宝学会辨识“视力表” 宝宝学会看视力表,可以协助医生进行验光。3岁以上的宝宝,妈妈可以用字母“e”教宝宝,把“e”的开口放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让宝宝用小手指出来。今后看视力挂图就容易了。此外有些医院的视力表上,画的是各种水果,这种视力表对宝宝来说就容易多了。
2、注意宝宝的用眼卫生 宝宝的自控能力差,家长要严格限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每半个小时要督促宝宝远望几分钟。
3、尽早教宝宝学会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做起来并不复杂,只要有可能就可以教宝宝做,宝宝学会后,要引导宝宝在用眼后经常做,看过电视或看过书后每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让宝宝和你一起做,为了引起宝宝的兴趣,可以轻轻哼着节奏。
宝宝一岁三个月了还不会走路怎么回事 互动、练习不够
宝宝学走路也是需要家人的陪同、带动和鼓励的,如果平常和宝宝的互动、走路练习不够,那么也会导致宝宝走路晚,到了一岁三个月还不会走路。
这种情况一定要有耐心,尽量让宝宝练习站立,适当引导宝宝走路,慢慢的宝宝就会走了。
宝宝一定要上幼儿园吗
我们让宝宝上幼儿园的目的也就是要给她一个集体环境,因为宝宝迟早要去面对、去适应集体生活,能早点让宝宝学会与人相处、适应环境,我想这对宝宝今后的发育及发展都应该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在幼儿园里有专业的老师教导宝宝,对宝宝进行针对性的教导,宝宝能迅速成长起来的。再者,因喂爸爸妈妈没在身边,宝宝也会渐渐学会独立,不再老是腻着家人,凡事依赖家人,长大后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会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