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偏方怎么治疗头晕目眩
中医偏方怎么治疗头晕目眩
无痰不作眩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
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无风不作眩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
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无虚不作眩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 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
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 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 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 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中医偏方治疗脚气
1.白糖
脚用温水浸泡后洗净,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不洗也可以。每隔两三天一次,3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著。也可以使用帕芙欧脚气水,轻轻一喷祛除脚气。
2.盐姜
姜和盐都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在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煎煮,沸腾后冷却知道不烫时洗脚,主要要搓洗数分钟,这样不仅能除脚臭,还可以舒缓脚部神经,可消除疲劳,让你感到轻松。
3.芦荟
用芦荟叶揉搓叶汁往脚上挤抹,自然风干,每次一只脚用一叶。
4.啤酒
你知道治脚臭最有效的方法吗?其实啤酒就是。啤酒在生活十分的常见,因此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啤酒中也有治疗脚气脚臭的有效成分,可以用来治疗脚气脚臭。
5.白醋
脚气病患者,还可用家里厨房常备的白醋来治疗脚气脚臭。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些人可能会有轻微脱皮,涂一次可半个月不犯。
6.梨皮
梨皮很多人都会直接扔掉,其实梨皮治疗脚臭也是很有效果哦。把削下来的梨皮,直接往脚气处擦就可以了。
怎样食疗头晕目眩
(1)天麻10g,猪脑1个,盐、味精适量。将天麻切片,猪脑洗净,置于瓦盅内。并加适量清水。将瓦盅置于蒸锅内隔水焖蒸,至天麻烂软,猪脑熟后即成。食用时加盐、味精调味,每日或隔日一次,服用3~4次后见效。
此方适用于眩晕眼花、头风头痛、肝虚型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和脑血管意外后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症。有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养等功效。
(2)何首乌100g,鸡蛋2个,葱、姜、食盐、料酒、味精、猪油各适量。将何首乌洗净,切成长13cm、宽15cm的块;把鸡蛋、何首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再放入葱、姜、食盐、料酒等调料。将锅置武火上烧沸,改文火熬至蛋熟,将蛋取出用清水泡一下,剥去蛋壳,再放入锅内煮2分钟。食用时,加味精少许,吃蛋喝汤,每日一次。
此方适用于血虚体弱、头晕眼花、须花皆白、遗精、脱发,以及血虚便秘等症。最适于虚不受补的患者,有补肝肾、益精血、抗早衰的功效。
(3)黄芪30g,枸杞子30g,乳鸽1只,盐、味精适量。将黄芪、枸杞子洗净,乳鸽去毛和内脏、洗净,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将瓦锅放于蒸锅内,置文火上焖蒸,至鸽肉熟即成。食用时加盐,味精调味,饮汤吃鸽肉。一般三天炖一次,3~5次见效。
此方适应于病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等症,也可用于治疗疖疮溃后久不愈合以及慢性疖病等。
中医偏方治疗脚气
1.白糖
脚用温水浸泡后洗净,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不洗也可以。每隔两三天一次,3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著。也可以使用帕芙欧脚气水,轻轻一喷祛除脚气。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2.盐姜
姜和盐都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在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煎煮,沸腾后冷却知道不烫时洗脚,主要要搓洗数分钟,这样不仅能除脚臭,还可以舒缓脚部神经,可消除疲劳,让你感到轻松。
3.芦荟
用芦荟叶揉搓叶汁往脚上挤抹,自然风干,每次一只脚用一叶。
4.啤酒
你知道治脚臭最有效的方法吗?其实啤酒就是。啤酒在生活十分的常见,因此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啤酒中也有治疗脚气脚臭的有效成分,可以用来治疗脚气脚臭。
5.白醋
脚气病患者,还可用家里厨房常备的白醋来治疗脚气脚臭。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些人可能会有轻微脱皮,涂一次可半个月不犯。
6.梨皮
梨皮很多人都会直接扔掉,其实梨皮治疗脚臭也是很有效果哦。把削下来的梨皮,直接往脚气处擦就可以了。
头晕目眩
头晕可见于运动病(晕车、晕船)、高血压病、贫血、脑动脉硬化、烟酒过量等,以下是几种类型的头晕:
1、脑原性头晕。见于脑动脉硬化(如基底动脉硬化)或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或由此导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其临床特点是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三大症状,还有顶枕部头痛、轻瘫、言语障碍、情绪易激动等表现,一般病情缓慢发展,此类头晕的特点是在体位转变时容易出现或加重。
2、心源性头晕。可见于急性心原性脑供血不足综合征,这是心脏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室纤颤导致的急性脑缺血,可表现头晕、眼花、胃部不适、晕厥等。
3、血管抑制性头晕。常因情绪紧张、疼痛、恐惧、出血、天气闷热、疲劳、空腔、失眠等而促发。患者常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时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管抑制性头晕多见于体弱的年轻妇女。直立性低血压指站立时出现头晕、眼花、腿软、眩晕,甚至晕厥等,常伴有无汗、大小便障碍。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一
艾叶20克晒干搓细,明矾20克(为末),食盐200克,将上物伴匀后放锅内加热,取出,用布包好夹在腋下即可,以不烫伤皮肤为度。5分钟后便无臭味,此方使用1次可保持1个月以上。不见效最好是手术。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二
胡椒、花椒各50粒,研成粉,再加入冰片2钱,用医用酒精调匀,每日取一小团涂患处并用胶布贴好,一日换一次,连用半月可根除。
腋臭饮食禁忌:
一、忌过多红肉
红肉即猪肉、牛羊肉,含较多蛋白质。但细菌就最喜欢蛋白质,因可供营养给它们。所以本身有狐臭的人,吃的分量就要减少,且多吃白肉即禽肉、鱼肉,最好一日两餐,每餐3-4两肉就已经足够。
二、忌吃“有味”食品
味浓或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蒜头和辛辣的食物,含有硫磺的化学物质,可干扰细菌生长,但它们被人体吸收后,异味会随汗腺排出,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三、忌多油花生果仁
人吃了带有油分的食物,部分油就跟着血液全身走,并会随汗腺连接的油脂腺排出体外。如果人身体油分太多的话,就会让细菌分解,形成体臭,所以油腻的食物宜少食。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
1、食盐治狐臭
食盐具有消炎杀菌的功效,狐臭患者在洗澡的时候可以取适量食盐涂抹于腋下,稍停片刻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此外,平时狐臭患者也可以用泡了盐水的棉块擦洗腋下。
2、生姜片治狐臭
先把生姜洗净后切片,再将生姜片直接放在腋下擦拭,每天可以擦2次,一次擦拭5分钟即可。坚持1周后,狐臭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3、番茄汁治狐臭
狐臭患者在洗澡时,可在脸盆中倒入适量的番茄汁,然后再把腋下部位放在番茄汁中浸泡,每次浸泡15分钟,每周泡2次。
4、明矾治狐臭
取50g明矾放在空的鸡蛋壳中,然后放在微火上进行加热,等到明矾溶解后可停止加热。最后等到明矾冷却变硬后可将其研磨成粉末,并涂抹在腋下部位,没填次。
头晕目眩中医治疗
眩晕类似于现代所谓的前庭眩晕、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周围性眩晕常为发作性,多呈旋转型或上下左右晃动,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短,从数秒至数日不等,常伴耳鸣、听力减退,水平或略带旋转的眼球震颤。中枢性眩晕常见的有摇摆感、地动感、倾斜感,或是头晕脑涨,头重脚轻,脚步虚浮感。眩晕程度较轻,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较少伴耳鸣、耳聋。
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外治法可有效地防治眩晕。
1、药枕疗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湿热敷法 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加热,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有条件者,亦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浓缩液至100ml,用8cm×12cm与12cm×12cm绒布两块,浸透药汁,置于颈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两块电极板,通以15mA强度的直流电作离子透入。本法是中医湿敷疗法的扩大应用,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引入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3、塞耳疗法 灵磁石10g,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双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续5~7天。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肾虚眩晕。民间还有用鲜生地塞患侧耳治眩晕法。
4、耳穴疗法 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贴于双耳穴上(取穴:神门、脑、皮质下、交感,双侧,每次2~3个穴位),3天1换,4次为1疗程。用药时应将橡皮膏严格密封周围,防止冰片挥发。个别人贴药后有欲寐感,以后转清醒,不必多虑。本方也可治失眠证。
5、敷百会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眩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
6、填脐疗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7、敷手心法 曼陀罗叶10g。最好用鲜叶,捣碎,加白酒数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换药2次,对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本品有毒,慎勿内服。
8、敷涌泉法 吴茱萸20g,肉桂2g,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9、足浴疗法 取山栀子、钩藤各 10g,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 1~2次,每次 15~30分钟,连续 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钩藤、桑叶、菊花各 20g,水煎足浴。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10、穴位注射法 患者取坐位,选准双侧风池穴,医者用5号皮试针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推进0.5~0.8寸,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缓缓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此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佳。
治疗头晕目眩的6种按摩手法
1.小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指腹有两条横纹线的中间都是小脑反射区,刚好与颈项相邻。按摩时方向要从外往内方向扣按后再由内往外扣按。>>>做对保健按摩手法 助你去掉烦人眼袋
2.大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整个趾腹都是。按摩方向是从上面往下按摩。
3.三叉神经(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外侧骨缘下方的肌肉。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4.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5.内耳迷路:位于双脚脚背的脚小趾下方,脚掌第一骨头边缘处,触摸时有颗粒微凸感觉。找到微凸的小颗粒,用手按住后定点揉按。
6.耳朵(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脚底的四、五趾与脚掌相交处下方的肌肉。按摩时要由上往下扣住后,往内侧按摩。
天麻可治疗头晕目眩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治疗头晕目眩的6种按摩手法
1.小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指腹有两条横纹线的中间都是小脑反射区,刚好与颈项相邻。按摩时方向要从外往内方向扣按后再由内往外扣按。
2.大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整个趾腹都是。按摩方向是从上面往下按摩。
3.三叉神经(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外侧骨缘下方的肌肉。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4.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5.内耳迷路:位于双脚脚背的脚小趾下方,脚掌第一骨头边缘处,触摸时有颗粒微凸感觉。找到微凸的小颗粒,用手按住后定点揉按。
6.耳朵(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脚底的四、五趾与脚掌相交处下方的肌肉。按摩时要由上往下扣住后,往内侧按摩。
头晕目眩特效偏方
偏方:熟地30,山茱萸、当归、白芍各15克,柴胡6克,肉桂3克。将以上药材水煎服。
此方有补益肝肾的作用,方中的熟地,归肝、肾经,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症;山茱萸归肝、肾经,可补益肝肾,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当归为妇科常用药,可治疗血虚、眩晕心悸、经闭、痛经等症;白芍入肝、脾经,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柴胡归肝经、胆经,可升阳舒肝,治疗月经不调;肉桂归肾、脾、心、肝经,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可治疗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等症。
同样是痛经,张女士的药方不同于怕冷型与气滞型,是因为病因不同。肾水亏,则不能滋养肝脏,肝木抑郁而不舒,又导致两胁饱闷。而肝木不舒,又不能生肾中之火,肾水日益寒凉,人又有腰背难以俯仰之症,表现为腰膝冷。
我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她已经生过孩子了,按说不会有痛经,但她却每月都痛,而且伴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手脚热等肾阴虚症,我让她吃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中药制成,重在滋阴补肾。其中熟地为主药,负责补养肝肾;山茱萸、山药为臣药,负责补益肝肾和脾阴,三者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其余三味药材,泽泻利湿而泄肾浊,茯苓淡渗脾湿,丹皮清泄虚热,三者为三泻,为佐药。六味合用,肝脾肾三阴并补,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是治疗肝肾亏损的经典药方。
很多人视六味地黄丸为补肾秘方,长期购买食用,但一些人却越补越虚,于是纷纷投诉六味地黄丸。其实这并不是药物的错误,而是用药不当造成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神药,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吃了不管用,可是有些人吃却能调理身体,比如肝肾两亏的女人甚至可以用它来改善痛经。因此,任何药物都不能乱用滥用,需要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