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快走有什么利弊
老人快走有什么利弊
“快走”是一种介于走与跑之间的有氧运动,其特点是运动强度适宜,对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明显,不需要特殊的场地,运动时间可长可短,比较适宜自我掌握,一般情况下也不 要支付费用,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和上下班灵活进行,总得来说,快走确实是一种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每天快步走3次,每次15分钟,不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治肥胖症、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坚持快走锻炼,对防止大脑老化,预防痴呆有着积极作用。快走容易控制速度,对心肺的刺激小,不会给心脏等器官造成过重的负担,而且能增加肺活量,加大心脏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得充足的供氧,从而起到有效预防大脑老化的作用。
但任何运动都有其对身体不利的另一面,“快走”也不例外,这种运动方式膝关节的负荷较大,如果运动者患有膝关节的各种疾病,如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炎,就不适宜采用这种锻炼方式;另外快走时间如果长了,踝关节容易疲劳,在“快走”时有可能发生踝关节的扭伤;再有“快走”也要在适当场地进行,在行人和车辆都较多的大街上就不宜进行快走的锻炼。
老人带孩子的利弊分析
那天妈妈群里有两个妈妈在为孩子爱打人犯愁,一个妈妈说孩子两岁半快该上幼儿园了,跟小朋友在一起,别人玩了他想玩的玩具他抬手打,别人没招他惹他,也是嘴里喊着“打”手就挥上去了。这让妈妈很犯愁。孩子从小是姥姥带的,姥姥对孩子感情好得没话说,但也把孩子惯得嚣张跋扈。
爸爸妈妈每次吵孩子,姥姥都会护着。
另一个妈妈说他们家孩子也是姥姥带,这个妈妈原本觉得孩子姥姥还比较注重育儿方法,譬如姥姥没事会看一些育儿书籍什么的。可是他家的孩子也会打人,但不是谁都敢打,而是只敢打姥姥。
群里的妈妈都说问题出在孩子不该由姥姥带,父母亲自带的孩子一般没有这种毛病。这里牵扯出一个问题,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这两年被叫得很热,针对隔代教育,也有不同的见解。到底隔代带孩子好,还是父母带孩子好?我们可以用妈妈们提供的案例说明一下:
隔代教养情境一:
要吃饭了,宝宝刚拿起勺子,姥姥赶紧夺过来:别弄洒了,姥姥喂你!孩子要喝水,他想自己到饮水机那里接水。姥姥赶紧叫着:哎哟宝贝,小心烫着你的手,来让姥姥帮你倒。倒好了会接着说:水太热了,姥姥帮你吹吹,冷一下再喝!好了,现在可以喝了,来,姥姥端着你喝!
矫正情境:吃饭的时候,妈妈会让孩子自己来吃,即使洒到桌子上流到衣服上也没关系!喝水的时候,孩子:妈妈,我渴了,要喝水。妈妈:你的小杯子在柜子里,喝水自己去倒吧。分清热水和凉水,不要被热水烫了!等热水凉一些再喝。唔,真棒!现在妈妈也渴了,宝宝能帮妈妈倒水喝吗?宝宝:可以哦!妈妈:哇,宝贝你真棒!
隔代教养情境二:
宝宝在看动画片,老人歪在沙发上假寐。宝宝:姥姥,你看大雄飞起来了啊!为什么他坐在那个上面就可以飞呢?姥姥:哦,他会开飞机吧!宝宝:不是啦,不是飞机啦!姥姥:快看吧,看完跟姥姥睡一会儿去!
矫正情境:宝宝:爸爸,那个一闪一闪的东西是什么? 爸爸:是火箭在夜空中飞行吧,啊,不!这个是宇宙飞船呢!宝宝想知道什么是宇宙飞船吗?爸爸给你讲啊……
很明显,老人容易事事包办,孩子很难发展自我能力,另外对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孩子容易缺乏活力。而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并且可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以及激发孩子的活力和好奇心。同时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更好的语言以及智力上的刺激。也会有耐心引导他们去探索外部世界,培养他们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语言能力。
而现实中,父母却很难做到亲自带养孩子。因此在无法实现父母带的情形下,爸爸妈妈要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养中,譬如下班后,譬如周末,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互动,称赞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纠正不当的行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老人带孩子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可以增加亲子间的亲密度,如果父母有良好的示范的话,孩子会较孝顺。早教专家冯德全有本书叫《谁说爷爷奶奶不会带孩子》,书里提到老人带不好孩子的关键词如:包办、代沟、纵容、过度忧虑、生活闭塞、文化缺失等。但他认为如果爷爷奶奶肯放手,懂得尊重孩子渴望独立的愿望,爷爷奶奶也可以带好孩子。冯德全为此提醒老人:有些话,千万不能说——你爸爸小时候还不如你呢!/别怕,我去跟你爸说!/你妈不要你了!/你真笨!/看看邻居奶奶的孙子!/你和你爸一个德行!/没事,奶奶去帮你认个错。/你可别像你爸似的,将来没出息!/当班干部太影响学习了!/小孩子问这么多干吗?
怎么样,这些话是不是比较耳熟?但愿老人们可以以此为借鉴,在以后的育儿中多多克制。也希望爸爸妈妈们为孩子规避不良的语言环境,创造优良的探索环境,让孩子充分地健全地成长。
老人快速走有什么好处
老年人快走有什么好处?老年人以每小时超过6公里的速度步行,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能力,控制血压升高。老年人快走的好处,日本信州大学医学研究人员将60位老年男性和186位老年女性随机分为3组,其中一组不进行步行锻炼,一组进行中等强度的步行锻炼(每小时6公里),另一组则进行高强度的步行练习(每小时超过6公里)。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5个月的观察,结果发现,进行了高强度步行的老人, 与其他组的老人相比,其血压、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运动能力都有较大改善。
老年人快走的好处,研究人员表示,很多国家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让人们意识到日常锻炼的重要性,这可以降低老人患病风险,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等强度的步行练习能够预防老年性疾病,然而这种练习强度稍差,并不能够促进有氧锻炼的能力,因此,身体素质较好的老年人可以通过时速超过6公里的高强度步行运动,来达到健身的目的。
老年人快走的好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生活方式。对此,不论进行什么形式的锻炼,只要多活动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
快走可以降血压吗 快走降血压要注意什么
高血压患者运动不能过多。因此快走也要适量,不能贪多,以免过度劳累。快走具体的距离要根据个人体质决定,身体肥胖和强壮程度不一样的人快走的距离也不一样。
高血压患者运动要循序渐进,快走前部分可以先从散步开始,然后逐渐加快,达到快走的速度。
在进行快走要进行一下热身运动,转动转动胳膊,伸展伸展手臂,活动开关节,让身体稍微热起来。
决定要停止运动时,要提前慢慢降低速度,改快走为普通步行速度走一回,待身体稍微平静再停下来休息,不能马上从快走状态中停下休息。
经常快走有7大好处
快走易于掌握,并且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平地快走对膝关节、踝关节的压力小,适合包括老年人、体弱者、严重肥胖者等几乎所有人。快走的装备也很简单,只需一双舒适合脚的运动鞋,你就可以走上健康之路了。
作为典型的有氧运动,快走消耗的能量与慢跑接近。近年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它的健身作用是多方面的。
1、提高性功能
研究者对一群45—55岁之间的女性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经常锻炼(如快走)的女性,能从性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2、抵御糖尿病
英国研究显示,快走可以明显减少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如果经常快走,可以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减少药物服用量
根据美国一项国民健康调查,每周走路总里程最长的人服用药物的可能性是最低的。
4、抵御乳腺癌
《临床肿瘤学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已患上乳腺癌的女性如果经常快走锻炼,生存率要比不爱走的乳腺癌患者高45%。
5、减少中风风险
美国研究发现,经常快走的人比少走路的人患上中风的可能性低40%。
6、防老年痴呆
意大利学者召集了749名记忆力有障碍的病人,记录他们的体育锻炼情况。4年后发现,那些爱散步的人比不爱散步的人最终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低27%。
7、节省健身费用
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调研,在最近6个月里,受调查的1000名志愿者中有1/4削减了去健身房锻炼的费用。事实上,每周快走150分钟,就能起到减轻压力和预防心脏病的效果,是最划算的锻炼。
女性快走可预防中风
锻炼身体有多种形式,“快走”就是其中一种。据最新一期《美国医药学会季刊》报道,“快走”有利于女性的身心健康。
《美国医药学会季刊》日前刊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中老年女性较少参加激烈运动,但是只要每天快走30分钟,中风的概率可以降低30%,预防中风的效果与慢跑、打网球、骑自行车等较激烈的快节奏运动是相同的。
从1968年到1994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的专家们对女性运动与生理的关系进行长期追踪研究,调查对象是72488名40岁到65岁的女性。
研究报告指出,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30分钟,对于预防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症、中风以及某些癌症,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没有运动习惯的女性,只要从现在开始每天快走30分钟,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而如果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45分钟到1个小时,那么患中风的概率可以进一步降低40%。
至于走多快才算是“快走”?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在12分钟内走完1公里的距离,这样的速度可以称之为“快走”了,因为这个速度可以让心肺功能产生有效的运动。
老人生活中有这4件事催不得
做决定催不得
老人做决定不如年轻人快,过分催促可能使他们情绪激动,会引起血压升高和各种血管问题。做决定时的“催促”往往带着逼迫的意思,会让老人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尊严没受到尊重。要给老人充分的时间思考,也可以为老人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帮忙分析,让其在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头脑清醒,心情放松时做出决定。
说话催不得
很多老人头脑反应速度减慢,语速变慢,由于掉牙或戴假牙,口齿也不太清楚,和老人说话时最好别着急。首先,频繁催促老人会让其产生心理压力,感觉被嫌弃而恐惧、失落或抑郁;其次,语速太快、情绪激动,易使老人也变得激动和紧张。和老人讲话要慢、耐心,使老人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气血畅通,身体各部分机能组织运转得更协调。
走路催不得
老人快走时活动量过大,会头晕眼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老人关节、韧带功能都明显下降,协调能力较差,一味催促老人快走,很可能使其因着急而摔倒,引发软组织挫伤,甚至骨折。所以和老人一起走路不要催,陪他一起慢慢走,建议每分钟约60—70步,就相当于在做一项舒缓的、持续的有氧运动。
起床催不得
不少老人由于睡眠不好不能及时起床。这时,即使家人已做好饭菜或有其他急事,也不要催老人。因为,清晨老人的心率相对较快,血压也较高,心脏排血量增加,血液黏度增强,此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是其他时段的3—4倍。所以不但不能催老人起床,还要提醒老人起床时慢一点,先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几分钟,再缓缓坐起。
快走什么速度才能达到有氧 快走一小时消耗多少卡路里
500~600卡路里。
快走一小时,可能会消耗掉500~600卡路里,而慢走一小时可以消耗255卡路里左右,具体会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会有所不同,所以消耗的卡路里量也会存在差异,
但如果想要快走有减肥的效果,才会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和时间,因为在快走的时候全身肌肉可以得到活动,脂肪得到燃烧,一般持续快走40分钟以上才能够消耗糖原,并且速度不能过低,频次也不能过低,建议一周进行3~5次会比较好。
早晨快走有什么好处
1、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堆积,让形体更美观。
2、减少血凝块的形成,从而能预防心肌梗塞的产生。
3、增加血管的弹性,减少血管破裂。
4、增加心脏功能,让心脏的跳动更有力。
5、早晨快走能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者降低血压,让人更好的消除疲劳感,精神会更为愉悦。
6、快走能减少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堆积,从而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酯。
7、早晨快走能避免一些激素的产生,特别是肾上腺素的产生,预防动脉血管疾病等。
8、快走也能更好的增强消化腺的分泌,有效的促进肠胃更好的蠕动,增进食欲等,能很好的缓解便秘现象,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
9、能更好的强健筋骨、增加肌肉的力量,有助于促进关节灵活性,保持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等。
10、能很好的缓解肌肉紧张的现象,消除缓解紧张感,有效的稳定情绪。
老年人慢跑的利弊
老年人慢跑的利弊
1、进行轻松的慢跑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慢跑时所供给的氧气较静坐时可多8~12倍。氧气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吸氧的能力大小又直接影响到心肺功能。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吸氧能力较低,而锻炼能提高吸氧能力。
2、练慢跑的老年人,最大吸氧量不仅显着高于不锻炼的同龄老人,而且还高于参加一般性锻炼的老年人。慢跑运动可使心肌增强、增厚,具有锻炼心脏、保护心脏的作用。多年从事慢跑运动的老年人的心脏大小及功能与不参加锻炼的20岁的年轻人的心脏无异,这是因为长期坚持锻炼,改善了心肌营养,使得心肌发达,功能提高。
3、慢跑看似温柔的运动,其实对膝关节损伤非常大。“跑步过程中,双脚和地面不断撞击,膝关节和脚踝不仅要承受身体本身的重量,还要经受地面的冲击,所以跑步对动作、场地、跑鞋的选择都有要求,在马路上跑步,水泥地面那么硬,冲击力更大。”
老人心脏不好快走可以锻炼心功能
老人快走可以锻炼心功能
通常情况下,人体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而运动时,心率会增加,但最大心率应控制在220减去年龄范围内。爬楼梯、快步行走、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方式都能有效地锻炼心功能。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爬楼梯运动量较大,而且对于膝关节损伤或者有慢性病者并不适合。而大步快走则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们。行走时把手摆起来,然后大步走,全身的肌肉都紧张起来,不但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还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
如果觉得运动量大,可以采取快走、慢跑相交替的方法,这样更容易坚持。中老年人每周进行1次快走,距离为1200米,要在10分钟内走完,这样既锻炼耐力,又可以强心健体,而且经济便捷。
快走固然好,但要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贵在坚持的宗旨。如果你的腿不太好,在大步走之前,做5分钟热身,可以防止受伤。同时,在运动中,还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完做一做放松运动。
老人快速走有什么好处
春暖花开,老人在清晨或黄昏时分多到户外走走,有利于身体健康。对于老人来说,散步也是有讲究的。从速度上来讲,我们把散步分为慢速(每分钟60—70步)、中速(每分钟70—90步)、快速(每分钟90步以上),老人散步时不妨留心算一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散步方式。
血压高适合慢速散步。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分钟60—70步的慢速行走较适合。速度过快会使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发生危险。这类老人最好的状态是散步30分钟左右,细汗微出,心率不快不慢,并且没有头晕、恶心、过度疲劳的感觉。患有下肢动脉硬化的老人,也不宜快速行走,否则容易导致血管顺应性降低,弹性下降,而慢速行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
脑卒中康复期适合中速散步。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肌肉力量已开始下降,健康状况不佳,脑卒中则雪上加霜,留下偏瘫等后遗症。每周坚持散步3次以上,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促进脑卒中的后期康复。脑卒中患者散步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0—30分钟最好。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也可以选择中速散步,锻炼心肺功能。
老人喝浓茶,弊大于利
尽管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喝茶有益,能够增强抵抗力,治疗骨质疏松,特别是喝绿茶还有降血脂和抗癌的特殊作用。但是,银川市医院老年病研究所余国庆主任提醒老人们,要慎喝茶,特别是慎喝浓茶。
首先,茶叶中富含的咖啡碱有刺激机体兴奋的作用,这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脏功能逐渐减退,老人的心脏承受能力不比当年,长期喝浓茶会使心脏增加额外负担,导致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和加重多种心脏疾患。
其次,茶叶的兴奋作用发送到人体各组织器官后,会带动肌肉和血管相应地紧张和收缩,从而导致血压迅速升高。老年人本身就容易患血管硬化和血压高等疾病,因此喝茶不适当有可能导致中风等危急症候。
第三,喝茶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不高,茶的兴奋作用也会维持得更长久。老年人哪怕是午后喝茶,也可能引起夜晚失眠,使原本难以获得的足够休息时间变得更短,第二天必定精神萎靡。如果此后再通过喝茶提神,就将陷入恶性循环。
第四,人到老年,胃的消化能力本身已经降低,而喝茶时所摄入的大量鞣酸会使食物蛋白形成不能消化的沉淀,并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还会加重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症状。
所以,老人喝茶应该以早、少、淡为原则,那种每日与浓茶相伴的习惯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