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肌病的治疗

心肌病的治疗

心肌病西医治疗

由于本病病因未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针对心肌损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血栓栓塞等治疗。由于病理改变不同,在对症治疗时也有差异。

1、扩张型心肌病 控制心力衰竭,防治心律失常,预防栓塞

(1)一般治疗

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心衰者应卧床休息,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以免病情恶化。

(2)纠正心功能不全

①强心甙:地戈辛0.125~0.25mg,口服,每日一次。注意本病由于心肌损害广泛,洋地黄类药易于中毒,应减量应用。

②非洋地黄类强心药:多巴酚丁胺每分钟以2.5μg~10μg/kg速度静点,给药后1~2分 钟起效。氨吡酮静脉给药负荷量1.5~3mg/kg,再以每分钟10μ/kg静滴维持,口服100mg,每日3次。

③血管扩张剂:消心痛5~10mg,每日3~4次,开搏通12.5mg~25mg,每日3次,严重病例可用硝普钠25~50μg/分静点。

④利尿剂:双氢克尿噻25~50mg,每日1~3次;氨苯喋啶50~100mg,每日1~3次; 水肿明显或有急性左心衰时可用速尿口服或静脉给药。

(3)纠正心律失常:

①房早、房颤:扩张型心肌病可用地戈辛0.125mg,口服,每日1次,心室率过快时,可加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6.25mg,每日2~3次。

②频发或多源性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可用慢心律100~200mg,每日3~4次;乙胺碘呋酮0.1~0.2g,每日3次。静脉用药可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心律平、溴苄胺等。注意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肌的抑制作用。药物治疗无效,危及生命或意识丧失者可考虑电击复律。

③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预防栓塞:阿斯匹林40~80mg,每日1~2次。

2、肥厚型心肌病 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控制严重心律失常,防止晕厥或猝死

(1)β受体阻滞剂:可选用心得安10mg,每日3~4次。可根据情况逐渐增大剂量以改善症状,或氨酰心安12.5~25mg,每日2次,或倍他乐克25~50mg,每日2次。

(2)钙拮抗剂:异搏定40~120mg,每日3~4次,可使症状长期缓解;也可选用硫氮卓 酮30~60mg,每日3次,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含用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3)禁用洋地黄类、异丙基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可能加剧左室流出道梗阻的药物。仅当发生快速房颤而无预激综合征时方考虑应用。

(4)控制心律失常

①房性心律失常:可选用异搏定,剂量同上。

②室性心律失常:双异丙吡胺0.1g,每日3次,或乙胺碘呋酮0.2g,每日2次,5~7天后改为0.1~0.2g,每日4次,长期服用者需注意其副作用。

(5)预防栓塞:当房颤或左房大并有附壁血栓,或以往有栓塞史者,应予抗凝治疗。阿斯匹林40~80mg,每日1~2次。

(6)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必要时可予抗生素。

3、限制型心肌病 对症治疗,控制心衰,预防栓塞

有房颤者可予洋地黄类药;有浮肿、腹水者可予利尿剂;预防栓塞可用阿斯匹林。

心肌病中医治疗

1、气滞血瘀

【证候】胸闷,憋气,活动后发作性胸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 脉沉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瘀痹阻

【证候】胸闷心悸,动则胸痛,头晕,甚则晕倒,不省人事,或咳嗽喘息,恶心纳呆,舌质暗淡,苔薄或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通痹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3、气阴两虚

【证候】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胸闷自汗,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味

4、阳虚水泛

【证候】心悸自汗,形寒肢冷,神疲尿少,下肢浮肿,咳喘难以平卧,唇甲青紫,舌质淡暗或紫暗,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

5、阳虚欲脱

【证候】心悸气急,不能平卧,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舌淡或紫,苔薄,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味

心肌病与心肌炎的异同点

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它不包括病因明确的或断发于全身疾病的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病可分为三种。扩张型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较为常见。 心肌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心肌病与心肌炎相同点:

心肌病与心肌炎都是人体的免疫力下降,风寒湿侵犯机体,由表及里侵犯心脏。发病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心慌、胸闷、气促、咳嗽、纳差、而且活动后加重。检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房颤、心包积液、肺淤血及双下肢浮肿等症状。治疗:用中药治疗。

心肌病与心肌炎不同点:

心肌病的发病年龄30-50岁,发病原因尚未清楚,少数病人有家族史和遗传史,一般可能与营养、感染、代谢、妊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损害而导致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特点疾玻检查:心脏彩色心动图可以确诊。

心肌炎的发病年龄儿童及青年,50岁以上患者罕见。发病原因: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急性或慢性,局限性及弥漫性炎症改变,使心肌发生水肿,变性和坏死的病理改变,发病早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鼻塞、流涕。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感染后1-2周内猝死的原因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脏有关。所以心肌炎轻者无症状,重者可发生猝死。早期诊断,心肌酶学,心电图确诊。治疗早期除用营养心肌外均用中药治疗较理想。

怎样治疗窦性心律

窦性心率过缓可以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导致,还可以因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所以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和避免这些因素是治疗窦性心率过缓的重要方式。

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律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原发病治疗。对症、支持治疗。

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糖尿病心肌病治疗

糖尿病心肌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控制血糖

虽然尚不清楚严格的血糖控制是否改变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程,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2.降血压

治疗高血压是基本治疗措施,理想的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钙通道阻滞药、α1-受体阻滞药。动物研究显示维拉帕米可逆转糖尿病心肌病中心肌细胞的钙转运缺陷,应用维拉帕米似乎更合理,但它可能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左心功能恶化,应慎用。

acei对心肌收缩、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细胞生长、心肌肥大、再灌注损伤均有益处,也可以减轻心肌肥厚,保护肾脏,降低胰岛素抵抗,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噻嗪类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药均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释放降低,加重高血糖,引起并加重高脂血症和阳痿,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应用,尤其是避免两者合用。

3.降血脂

研究表明和正常体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即使中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左室舒张期僵硬也很明显,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患高脂血症的概率高,所以有时需进行降血脂治疗。

4.抗心衰治疗

(1)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同一般心力衰竭。

(2)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者,应以钙离子拮抗药为主,加以其他抗心衰治疗药物,如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及硝酸酯类等。

(3)β-受体阻滞药: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时机体的肾上腺素能反应有钝化作用,选用有内在交感反应的β受体阻滞药则无此钝化作用。由于窦性心律失常的糖尿病患者的心房的应激性起搏功能受损,应用那些影响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时,应慎重。

5.治疗心绞痛 应用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6.其他 如戒烟;合并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者,应注意纠正;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或噻氯吡啶等改善血液凝固性异常。

糖尿病心肌病治疗

1.控制血糖

虽然尚不清楚严格的血糖控制是否改变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程,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2.降血压

治疗高血压是基本治疗措施,理想的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钙通道阻滞药、α1-受体阻滞药。动物研究显示维拉帕米可逆转糖尿病心肌病中心肌细胞的钙转运缺陷,应用维拉帕米似乎更合理,但它可能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左心功能恶化,应慎用。

acei对心肌收缩、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细胞生长、心肌肥大、再灌注损伤均有益处,也可以减轻心肌肥厚,保护肾脏,降低胰岛素抵抗,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噻嗪类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药均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释放降低,加重高血糖,引起并加重高脂血症和阳痿,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应用,尤其是避免两者合用。

3.降血脂

研究表明和正常体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即使中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左室舒张期僵硬也很明显,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患高脂血症的概率高,所以有时需进行降血脂治疗。

4.抗心衰治疗

(1)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同一般心力衰竭。

(2)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者,应以钙离子拮抗药为主,加以其他抗心衰治疗药物,如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及硝酸酯类等。

(3)β-受体阻滞药: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时机体的肾上腺素能反应有钝化作用,选用有内在交感反应的β受体阻滞药则无此钝化作用。由于窦性心律失常的糖尿病患者的心房的应激性起搏功能受损,应用那些影响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时,应慎重。

5.治疗心绞痛 应用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6.其他 如戒烟;合并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者,应注意纠正;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或噻氯吡啶等改善血液凝固性异常。

心肌病治疗讲究系统联合

心肌病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心肌病是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的心肌疾病,常见的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主要指有明确病因,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导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肥厚型心肌病是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少数患者症状突出,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晕厥。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使其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有时,心肌病导致的猝死还会发生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身上,它也是青少年猝死的常见原因。运动员在赛场上猝死,很多情况就是由心肌病导致的,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常常是其诱因。

介入治疗是较好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改善生活质量和预防猝死是肥厚型心肌病治疗的主要内容。有明确症状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症状多能得到满意的改善和控制。

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由于副作用不能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左心室向外射血梗阻者,目前可用非药物治疗的手段,包括内科介入治疗(包括室间隔肥厚心肌化学消融术与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与外科手术治疗等,可进一步为患者减轻症状。

由于内科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有相似的疗效,同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肥厚型心肌病较好的选择。

慢性心力衰竭需要系统治疗

临床发现,很多心力衰竭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情况长时间不知情,就诊时已到了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一些患者虽然明确了诊断,但治疗上存在很多问题,如经常换医院、换生看病,结果缺乏系统治疗,导致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事实上,多数慢性心衰患者只要能够及时、合理治疗,病情可在很长时间内稳定,从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治疗

1.一般治疗

(1)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即使休息时无明显梗阻的病人,在情绪激动时或体力劳动时,也可能出现梗阻症状或原有的梗阻症状加重。

(2)慎用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及措施,这点有别于其他心脏病,特别当出现心功能不全时,洋地黄制剂及利尿药使心室收缩力加强及血容量减少,反可加重心室内梗阻,若心衰时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可以用洋地黄。

2.内科药物治疗

(1)β-受体阻滞药仍为治疗HCM的首选药物,因 本病患者心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较高,β-受体阻滞药可阻断儿茶酚胺的作用,降低心肌收缩力,并可通过减慢心率,延长心室舒张充盈期,增加舒张期充盈量,减 轻左室流出道梗阻,并有预防、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此外,由于β-受体阻滞药能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心室充盈,并通过负性肌力作用减少心肌耗氧量,故能有 效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心绞痛,改善运动耐量,并可防止运动时伴随的流出道梗阻的加重,尤其适用于梗阻型HCM。

(2)钙通道阻滞药:是 治疗有症状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药物。该药可选择性抑制细胞膜Ca2 内流,降低细胞内Ca2 利用度和细胞膜与Ca2 的结合力,减轻细胞内钙超负荷,减少心肌细胞内ATP的消耗,干扰兴奋收缩耦联,抑制心肌收缩,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及局部室壁运动的非同步性,减轻心内膜下 心肌缺血,从而有利于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降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长期应用可获良好疗效。

肥厚化瘀汤有效果吗

常用于肥厚心肌病治疗的药物一直以西药为主。这些西药(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心律平、慢心律、奎尼丁,以及利尿剂、收缩血管的药物等)大都是激素、化学制品,在治疗肥厚性心肌病过程中对肝、肾、脾、胃等其它器官和组织伤害很大,即使肥厚性心肌病治好了,也会带来其它严重的疾病问题,这种治疗完全是以损害其它脏腑器官为代价的,是得不偿失的手段。

近年来,在肥厚性心肌病并发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中,特效中药验方肥厚化瘀汤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肥厚化瘀汤可说是一类很有效的消除心肌炎性损害,阻断心肌纤维化进程,逆转心脏扩大,恢复心脏功能的有效药物,在药理学肥厚化瘀汤具有优于一般治疗肥厚性心肌病药物。能够减少水钠潴留,从而减少心脏前负荷,使血容量下降,同时由于消除心肌病理性、炎性损害,阻断心肌纤维化进程,从根本上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

本研究发现,肥厚化瘀汤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并发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好,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有效率较高,且治疗中副作用少,患者的耐受性好,是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并发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理想药物。

心肌病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者的第一线药物。前三种药不但可减轻心衰病人的症状,且可改善预后。β-受体阻断剂可抑制心衰时交感神经的激活,延迟心衰病程的进展,降低心衰病人的病死率。新的治疗药物如肾素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中性内皮肽酶抑制剂、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外源性脑钠肽、心肌钠氢交换抑制剂、钙离子敏感剂等均在积极研究中。β-受体阻断药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药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经典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延迟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程进展。而对于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病人,f -受体阻断药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药则是基础治疗药。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血管内科张雅君

2、安装心脏起搏器:在扩张型心肌病所致的心衰的治疗中,安装心脏起搏器是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双心室起搏器适合于室内传导阻滞病人,可使双心室同时收缩。而房室顺序起搏器可形成对病人最为有利的PR间期,有利于预防心源性猝死。积极预防心源性猝死是心肌病治疗的重要内容;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均有较高的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安装指征为有不明原因昏厥史、家族性猝死史、心肺复苏存活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移植:对心肌病引起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我国供体来源困难。

缺血性心肌病治疗时需防治的症状

1、减轻或消除冠心病危险因素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压升高、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超重、有患冠心病的家族史以及男性,其中除家族史和性别外,其他危险因素都可以治疗或预防。

2、降低血压:一般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压正常或减低,也有少数患者既往就有血压升高。无论是收缩期还是舒张期高血压对已有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控制舒张期或收缩期血压升高,降低左心室射血阻力,可以预防心力衰竭的恶化,阻止左心室功能的进行性损害。如对血压升高的病例积极治疗,降低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均会下降。

3、降低血清胆固醇:国外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下降直接与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幅度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对血清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者,应通过合理膳食进行防治,必要时合并应用调脂药物。

应多吃含蛋白质丰富、胆固醇少的食物,如瘦肉、鱼(带鱼除外)、虾、豆类及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带鱼、未去皮的鸡肉以及肥肉。经膳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无效者可考虑降脂药物治疗。

4、治疗糖尿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控制或减轻体重:肥胖与超重和血浆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VLDL、血浆胰岛素、葡萄糖水平和血压之间呈正相关;与HDL水平呈负相关。可以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运动量来达到这一目标。故超重和肥胖者应减少热量摄入,但通过极低的热量摄入或完全饥饿来达到迅速减重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而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增高HDL。

6、戒烟:国外多数研究支持吸烟为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如与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则起协同作用。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以影响体内的凝血机制促使心肌缺氧以及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冠心病病人戒烟非常重要。

什么是心肌病

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它不包括病因明确的或断发于全身疾病的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病可分为三种.扩张型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较为常见. 心肌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 1) 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可能和某些因素病毒.细菌药物中毒代谢异常所致的心肌损伤有关.其中病毒性心肌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 2) 肥厚性心肌病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约1/3的有明显家庭史.儿茶酚胺代谢异常.高血压,高强度运动为其仲发因素. 1)扩张型心肌的特征主要以心腔扩张为主.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各瓣膜的情况运动正常.有时会合并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 2)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心肌炎患者超声心动图示有如下特点:"一大".心室腔明显扩大"二小."二尖瓣开放幅度小.二尖瓣与扩大的心室腔相比相对较小. "三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多变薄"四弱."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减弱)的特点. 3) 肥厚型心肌病临床上起病缓慢,多在30岁以前发病,约1/3的病有家族发病史.以气短最为常见,活动后加重.胸痛心悸等.也可有劳累性心前区疼痛,或活动时头晕或昏厥.也有的可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少, 超声心电图显示室间隔和(或)左室后壁非对称性的增厚.心室腔缩小,流出道狭窄.心肌炎及心肌病的治疗目前西医学对心肌炎及心肌病的治疗效果还不理想.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来说,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对慢性心肌炎患者的心律失常疗效欠佳.心肌病的病因至今未明,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心肌炎和心肌病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且不易治疗的疾病.从这些年来中医治疗这类心肌疾病的疗效来看,形势是喜人的.我们中医中药治疗这类疾病可以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优势.

得了心肌病能治好吗

心肌病也有分很多类型的,心肌病在外科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心肌病大多数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异常导致的,有的是因为弥漫性病变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现象,所以治疗心肌病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目前治疗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只有通过移植的方法,把坏死的心脏移植,这样才能够治疗心肌病,手术是有风险的,所以治疗一定要慎重,患有心肌病的患者心情要保持愉快,这样愉快的心情对病情治疗有帮助的。

扩张性心肌病可以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因为发病的人多则可以活到二十年以上,少则只能存活一年。会患上这种疾病一个是因为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患有这种病的人,那么患病的几率就要比旁人大上很多。患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心肌受到病毒或者其他细胞毒的损害,导致出现了心肌病。还有一个原因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心肌出现问题。

心肌病与心肌炎的异同点

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它不包括病因明确的或断发于全身疾病的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病可分为三种,扩张型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较为常见,心肌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心肌病与心肌炎相同点:

心肌病与心肌炎都是人体的免疫力下降,风寒湿侵犯机体,由表及里侵犯心脏。发病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心慌、胸闷、气促、咳嗽、纳差、而且活动后加重。检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房颤、心包积液、肺淤血及双下肢浮肿等症状。治疗:用中药治疗。

心肌病与心肌炎不同点:

心肌病的发病年龄30~50岁,发病原因尚未清楚,少数病人有家族史和遗传史,一

般可能与营养、感染、代谢、妊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损害而导致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特点疾玻检查:心脏彩色心动图可以确诊。

心肌炎的发病年龄儿童及青年,50岁以上患者罕见。发病原因: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急性或慢性,局限性及弥漫性炎症改变,使心肌发生水肿,变性和坏死的病理改变,发病早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鼻塞、流涕。急性暴发型心肌炎感染后1-2周内猝死的原因是:病毒直接侵犯心脏有关。所以心肌炎轻者无症状,重者可发生猝死。早期诊断,心肌酶学,心电图确诊。治疗早期除用营养心肌外均用中药治疗较理想。

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

1.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内科药物治疗早期积极的内科治疗能推迟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应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冠状动脉硬化、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冠心病、并积极地治疗心绞痛。一旦发生心衰,除给予基本的缓解心衰症状的治疗手段外,还应千方百计地寻求阻断促进心衰发生的各种因素。即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模式基础上的神经内分泌拮抗治疗,后者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主导,在这一点上,其治疗理念与一般的扩张性心肌病的心衰治疗相同。同时,针对并发的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也是必要的,可以减少由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发生率。

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一些研究认为,炎性免疫反应加重慢性心功能不全,故而推测免疫调节剂可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室功能。SliwaK[11]等人设计了单中心、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3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组(400mg,3次/天)和安慰剂组。结果在随访期,治疗组死亡1例,安慰剂组死亡4例,并且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收缩压和LVEF明显增高。同时,CRP、TNFa、Fas/Apo-1等炎性因子水平下降,说明免疫调节剂己酮可可碱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衰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BahrmannP等人[12]将47例各种原因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成己酮可可碱治疗组(600mg,2次/天)和安慰剂组,在完成试验的41例患者中,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LVEF没有变化,炎性因子TNFa、IL-6、BNP均没有改变,该试验提示己酮可可碱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衰可能无效。因此,还需要更多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免疫调节剂在缺血性心肌病治疗中的价值。

2.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心室减容术心脏扩大是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特点,心脏增大导致收缩功能降低否发生心衰的主要机制。如果将扩大的心脏缩小,同时修补并存的房室瓣膜功能不全,是否可以改善心功能呢?

AthanasuleasCL等人[13]观察了1198例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接受心室减容术治疗的效果,所有患者均切除无运动或/和运动障碍的心肌瘢痕,其中95%患者同时行冠脉搭桥,22%行二尖瓣修补,1%行二尖瓣置换。术后30天,总死亡率5.3%,其中接受二尖瓣修补者死亡率高于无修补者(8.7%vs4.0%,P<0.05),术后收缩功能明显改善(EF值由术前29.6%土11.0%升到39.5%士12.3%);5年存活率为68.3%士2.8%。该试验结果表明心室减容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方法。

CotrufoM等人[14]总结了1996~2003年期间外科治疗的111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其中42例实施心室减容术(包括冠脉搭桥、二尖瓣置换、瘢痕区域切除重建),69例接受心脏移植,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对缺血性心肌病的效果。结果发现采用心室减容术的患者与手术相关的风险小,随访期间无心衰生存、无再入院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心脏移植患者,这说明心室减容术在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时可以替代心脏移植。

3.聚质网心室包绕术Raman报告[15]了用特制的聚质网作心室包绕(ventricularcontainment),作为缺血性心肌病的一种附加治疗手段。研究者选择5例有心衰症状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CABG后应用特制聚质网进行心室包绕,同时切除4例患者的心肌瘢痕。结果显示,术后LVEF由27.4%士6.6%提高到35.1%士12.6%,左室舒张末直径由63.2士1.6mm缩小到50.6士5.0mm,无舒张功能不全或心包缩窄征象。平均随访180天,心功能由术前Ⅲ级恢复到Ⅰ级,术后6个月桥血管通畅。研究者提出,应用特制网约束心室对有心衰的手术病例可作为一种附加手段,其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评价。

之后,Raman又报告[16]了中期研究的结果,针对上述患者追踪随访12个月,发现LVEDD和LVESD改善的效果持续到12个月;NYHA分级由平均3提高到12个月时的1.4级;没有死亡和因心衰再入院者。该试验进一步说明心室包绕方法对阻止缺血性心肌病的进一步扩张是有效的。但研究者仍提出,要设计长期、随机试验来评价该种治疗手段的效果和未来角色。

4.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脏再同步治疗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美国心脏学院/美国心脏学会/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ACC/AHA/NASPE)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指南将CRT列为心衰的Ⅱa类指征。

LeclercqcC[17]等人针对103例患者(包括了缺血性心衰48例、非缺血性心衰55例)给予心室同步化治疗,结果表明该治疗手段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沈阳军区总院报道了冠脉介入方法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7例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7例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NYHAIV级,其中6例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且QRS时限≥30ms,1例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持续性快速心房颤动,2例曾发作心室颤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5mm,LVEF≤40%。5例PCI术后6个月CAG证实无再狭窄后行CRT;2例先行CRT,2周后行PCI。结果,1例患者于术后4个月死于再次急性心肌梗死,其余6例随访5~41个月,发现心功能明显改善,NYHA提高2级,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加,二尖瓣反流和QRS时限明显减少。说明PCI联合CRT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衰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目前,CRT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适应证为:LVEF<35%;LVEDD>55mm;NYHAⅢ~Ⅳ级,6分钟步行距离<450m;合理最大用药包括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室壁运动不协调,QRS>130ms。虽然多个研究结果证实了CRT在缺血性心肌病治疗中的地位,但该项治疗手段价格昂贵,并且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相关推荐

心肌病能治好吗

心肌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一、扩张型心肌病 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在病毒感染时密切注意心脏情况并及时治疗,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目前治疗原则是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 二、肥厚型心肌病 弛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及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减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抗室性心律失常。 三、限制型心肌病 本病无特效治疗手段,只能对症治疗。 四、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鉴于室壁菲薄,不宜做心内膜心肌活检和消融治疗。应选择恰当的药物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可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装置,或心脏移植以提高

心肌病治疗方法

1.心力衰竭的治疗: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多数病人可用洋地黄制剂,但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量宜小,地高辛常用量为0.125mg/d。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可酌情使用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几乎所有病人均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ACEI不仅能改善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还能阻断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激活,抑制心肌重塑,从而改善预后。 2.心肌保护:(1)β-受体阻滞药:DCM患者血清抗β1-肾上腺能受体抗体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活性,抗β1-受体抗体可能通过受体门控途径,引起细胞内钙超

得了扩张性心肌病能够治好吗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体征特点多数是以左心室有明显扩大,有时也见于右心室。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常继发于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等症状。 生长素(GH):有学者研究发现长期生长素分泌低下的患者左室重量下降,左室腔内径扩大,心功能损害,类似扩张型心肌病样临床改变。生长素能增强心功能,提高心脏指数及左室最大dp/dt值,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对心率无影响。 抗氧化剂:包括卡托普利、维生素E、维生素C和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草等)。 新型正性肌力、扩

保守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方法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脏病,单靠一种对症治疗方法难以全面解决问题,只能治标,缓解症状,无法治本,即使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也只能是硬性的暂时性的改变缓解部分症状,而无法兼顾整体,做到系统治疗,因此总体效果不尽人意,达不到患者预期,过后复发甚至加重、死亡,也是必然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肥厚性心肌病方法虽多,但却没有根治方法,致使许多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花了大把的钱,去了一个又一个大医院,方法用了一种又一种,最终也没有治好疾病,而陷入反复发作,随时面临猝死威胁的痛苦煎熬之中。 目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大家公认的最

缓解小儿心肌病的措施都有哪些

需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预防治疗小儿心肌病病毒复制的增加。因此,急性期至少完全卧床8周,待心影恢复正常、心电图改变明显好转后,开始轻微活动;恢复期至少半天卧床6个月;心脏增大者卧床6个月以上,至心脏明显缩小;有心力衰竭者严格卧床,至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心脏检查明显好转,再开始轻微活动。 针对性治疗 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肌苷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药物之一。危重患儿抢救时。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心肌病。 免疫抑制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

心肌病或与家族遗传有关

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它不包括病因明确的或继发于全身疾病的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病可分为三种:扩张型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较为常见。心肌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 (1) 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可能和某些因素病毒。细菌药物中毒代谢异常所致的心肌损伤有关,其中病毒性心肌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 (2) 肥厚性心肌病: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约1/3的有明显家庭史,儿茶酚胺代谢异常,高血压,高强度运动为其仲发因素。 (3)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内膜心肌纤维

心率过缓有什么危害

正常的窦性心律是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为心律过缓,如果心电图是窦性,称之窦性心律过缓.窦性心律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指导意见: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

心肌缺血是什么病

缺血性心肌病是指因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或局限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缺血性心肌病是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以纤维化为主的心肌病变,属于特异性心肌病范畴。虽然其临床表现和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相似,但是在本质上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供血减少而导致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虽然引起心肌缺血的最常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是缺血性心肌病还可能与一些危险因素有关,如高血脂、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目前的临床研

心肌病的病因

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它不包括病因明确的或继发于全身疾病的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病可分为三种:扩张型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其中以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较为常见。心肌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 1、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可能和某些因素病毒。细菌药物中毒代谢异常所致的心肌损伤有关,其中病毒性心肌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 2、 肥厚性心肌病: 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约1/3的有明显家庭史,儿茶酚胺代谢异常,高血压,高强度运动为其仲发因素。 3、限制型心肌病: 以心内膜心肌纤维

心肌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哪些

心肌病(DDM)是一组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出现相关症状后一定要到正规进行检查诊断,以免耽误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一、心电图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 限制型心肌病:心电图示低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