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有哪些表现
脊髓损伤有哪些表现
一、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
1、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大体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显微镜下仅有少许水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未见破坏现象。临床表现为受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数小时至两天,脊髓功能即开始恢复,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2、脊髓休克:脊髓遭受严重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完全抑制,临床表现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各种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丧失。其全身性改变,主要可有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脊髓休克在伤后立即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儿童一般持续3-4天,成人多为3-6周。脊髓损伤部位越低,其持续时间越短。如腰、骶段脊髓休克期一般小于24小时。出现球海绵体反射或肛门反射或足底跖反射是脊髓休克结束的标志。脊髓休克期结束后,如果损伤平面以下仍然无运动和感觉,说明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二、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从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来判断损伤的节段。
(一)、颈脊髓损伤:
1、第一、二脊髓损伤:病人多数立即死亡,能到医院就诊者只有下列神经病学改变:
①运动改变:第一、二颈神经发出纤维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当其受伤时,会影响这些肌肉功能。
②感觉改变:第一、二颈神经的前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当寰枢推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时,病人可感到耳部及枕部疼痛、麻木。检查时可发现有局部痛觉过敏或减退。
2.第三颈脊髓损伤:该部位的脊髓支配膈肌及肋间肌,损伤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伤员多于受伤后立即死亡。常见的损伤原因为绞刑骨折,即第二至第三颈椎脱位,第二颈椎双侧椎弓骨折。这种骨折脱位亦可因上部颈椎于过伸位受伤引起。
截瘫是怎么回事
截瘫,是指胸腰段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颈椎脊髓损伤往往引起四肢瘫。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现代应用针灸治疗截瘫的临床文章,最早发表于1954年[1]。直到60年代,报道仍很少,且多为脊髓结核所致的截瘫病例。从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在我国针灸界曾掀起过一个治疗外伤性截瘫的热潮,各地都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并编撰了《外伤性截瘫防治手册》一书。进入80年代,针灸治疗截瘫的工作继续开展,无论在取穴、手法及疗效评价上,都采取了更为客观和科学的态度。
目前,一般主张针灸之前先要解决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与恢复的条件,亦即解决必要的通路,早期应积极配合手术和闭合复位。在针灸方法上,仍以刺灸法为主,可配合运用芒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并内服中、西药物。现在报道的病例,多数是综合治疗的。不少资料表明,针灸等穴位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促进恢复和再生作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功能障碍。故针灸对本病症的临床价值应予肯定。针灸的有效率约在80%,而基本痊愈率则在15~20%左右。
脊髓损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脊髓损伤的全身检查及时判断有无休克及胸腹脏器损伤。有颅脑损伤伴有意识不清者更应针对颅脑进行详细检查,以免遗漏。
(二)局部检查局部有无肿胀、压痛及软组织损伤,有无脊柱后突畸形等。
(三)神经系统检查①感觉检查,以手接触损伤平面以下皮肤,如病人有感觉,即表示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然后分别检查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部感觉,划出感觉障碍上缘,并定期测试_L缘;②运动检查,肢体有无随意运动,肌力的等级,井重复追踪检查肌力变化情况;③反射检查。深浅反射和病理反射;④肌张力和肌营养;⑤括约肌功能检查,有无尿储留或尿失禁,必要时作膀胧测压;肛门反射有无消失。肛门指检了解括约肌收缩功能。
(四)脊柱x线检查摄脊柱正侧位和两侧斜位片,必要时摄断层片应加摄张口位片。如病人已完全截瘫,而x线片无脊柱骨折脱位(多见于小儿及原有椎管狭窄或骨质增生的老年人),则往往是脊柱脱位后又自行复位的所致,称之为无放射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
(五)腰穿及压迫颈静脉试验观察椎管是否阻塞,脑脊液是否含血等,对进一步诊断处理有帮助。但必须注意病人体位,防止加重骨折脱位造成的症状。
(六)其他必要时进行脊髓造影、椎问盘造影或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脊椎脊髓CT扫描,是目前诊断脊髓损伤的精确有效方法。
截瘫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分为完全性截瘫和不完全性截瘫,前者为上述功能完全丧失,后者为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早期为她缓性瘫痪,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目前,一般主张针灸早期应积极配合手术和闭合复位,解决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与恢复的条件,即解决必要的通路。现在报道的病例,多数是综合治疗的。在针灸方法上,以刺灸法为主,配合运用芒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并内服中、西药物。针灸等穴位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促进恢复和再生作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
脊髓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第一类:脊髓休克。脊髓休克又称脊髓震荡,损伤后脊髓有暂时性功能抑制,呈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可为不完全性,常在数小时或数日内逐渐恢复,最后可完全恢复。
第二类:脊髓损伤。可以是部分挫裂,也可是完全横断。早期也可呈弛缓性截瘫,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的感觉(痛、温、触觉、位置觉)、运动和反射(包括深饯反射)完全或部分丧失。骨折脱位的移位、小骨折片、突出的椎间盘及硬膜外血肿等可造成脊髓受压,若及时解除压迫,可促使脊髓功能部分或全部钮复。胸至腰之间的脊髓损伤有时可合并有神经根的损伤。
第三类:马尾损伤。主要由腰部以下的锥体骨折或脱位引起,可导致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消失。
脊髓损伤常见症状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产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行为活动。那么,脊髓损伤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呢?
脊髓损常见的症状
1、脊髓前综合征
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胶瘫痪,侗下胶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
2、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
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仲性损伤。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容积变化,脊髓受皱拇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
3、胸段脊髓损伤表现截瘫
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下肢仍为痉挛性瘫痪。
4、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
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膛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
5、脊髓半切征
损伤平面以厂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以上就是脊髓损伤常见症状,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脊髓损伤有哪急救措施
脊髓损伤的常见原因:
脊柱、脊髓伤常见房屋倒塌、高处跌下、车祸等,造成闭合性脊椎压缩性骨折、骨折脱位、脊髓伤,甚至发生不同部位的截瘫。火器性脊柱、脊髓伤常合并胸、腹及盆腔脏器伤,损伤严重,休克发生率高。同时,伤口一旦污染,会发生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脑膜外脓肿及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脊髓损伤的急救措施:
1、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并不宜轻易翻动伤员,有脑脊液漏要加厚包扎。
2、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急救搬运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伤员头颈部和躯干的伸直位,决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扭转。尤其是颈椎伤,更应小心搬运,并加以固定。不可抬起头部、躯干或坐起。搬运工具最好用平板担架或门板。
4、有伤口或可能发生感染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预防和治疗其他部位伤,防止尿路感染及呼吸道并发症。
5、高位截瘫者,必要时应早期进行气管切开;途中较长时间搬运,应取出伤员衣袋中硬物等,以防压迫发生褥疮。
6、立即送医院救治。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还是想提醒大家: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是外出还是其它的原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千万注意身体健康,特别是腰部和脊柱的保护。一定不能忽视,要知道,事业和生活是靠健康的身体来维持的。
脊髓损伤病人如何急救
现场救援人员对于已经出现四肢或双下肢受伤、没有昏迷的伤员,要特别注意呼吸是否困难,要解开衣领,去掉领带,解开腰带,固定好头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生到现场。对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要在有经验的急救人员指导下搬运至有条件进行骨科手术、县级以上医院,如条件允许,最好直接送到对脊柱脊髓损伤有综合抢救能力的医院,避免多次转运伤员,造成脊髓二次损伤和医疗费用的浪费。转运路途中要注意固定和观察呼吸,要减少车的颠簸。
截瘫的讲解
截瘫的讲解,我想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那么下面小编就来帮助大家做下整理与归纳吧。
截瘫,是指胸腰段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截瘫,是指胸腰段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颈椎脊髓损伤往往引起四肢瘫。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现代应用针灸治疗截瘫的临床文章,最早发表于1954年[1]。直到60年代,报道仍很少,且多为脊髓结核所致的截瘫病例。从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在我国针灸界曾掀起过一个治疗外伤性截瘫的热潮,各地都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并编撰了《外伤性截瘫防治手册》一书。进入80年代,针灸治疗截瘫的工作继续开展,无论在取穴、手法及疗效评价上,都采取了更为客观和科学的态度。
目前,一般主张针灸之前先要解决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与恢复的条件,亦即解决必要的通路,早期应积极配合手术和闭合复位。在针灸方法上,仍以刺灸法为主,可配合运用芒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并内服中、西药物。现在报道的病例,多数是综合治疗的。不少资料表明,针灸等穴位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促进恢复和再生作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功能障碍。故针灸对本病症的临床价值应予肯定。针灸的有效率约在80%,而基本痊愈率则在15~20%左右。
脊髓损伤病人如何急救
交通事故、体育事故、高空作业事故和矿井事故等均能造成脊髓损伤。头部遭受撞击之后,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颈椎损伤和胸腰椎损伤,从而造成脊髓损伤。在急救现场,如果怀疑伤员有可能伤及脊柱,一定要固定好头部,头和躯干必须同时转动,最好在原位固定后搬动,别轻易改变伤员体位,尤其不能采取一人抬掖窝部,一人抬下肢的“吊车式”搬运方法,伤员应被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搬运。
现场救援人员对于已经出现四肢或双下肢受伤、没有昏迷的伤员,要特别注意呼吸是否困难,要解开衣领,去掉领带,解开腰带,固定好头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生到现场。对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要在有经验的急救人员指导下搬运至有条件进行骨科手术、县级以上医院,如条件允许,最好直接送到对脊柱脊髓损伤有综合抢救能力的医院,避免多次转运伤员,造成脊髓二次损伤和医疗费用的浪费。转运路途中要注意固定和观察呼吸,要减少车的颠簸。
截瘫的简介
截瘫,是指胸腰段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截瘫,是指胸腰段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颈椎脊髓损伤往往引起四肢瘫。其中,上述功能完全丧失者,称完全性截瘫,还有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早期为弛缓性瘫痪,约3~4周后,逐渐转为痉挛性瘫痪。截瘫病因与脊髓外伤或本身病变有关。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方法。本病症是重要的难治病之一。
现代应用针灸治疗截瘫的临床文章,最早发表于1954年[1]。直到60年代,报道仍很少,且多为脊髓结核所致的截瘫病例。从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在我国针灸界曾掀起过一个治疗外伤性截瘫的热潮,各地都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并编撰了《外伤性截瘫防治手册》一书。进入80年代,针灸治疗截瘫的工作继续开展,无论在取穴、手法及疗效评价上,都采取了更为客观和科学的态度。
目前,一般主张针灸之前先要解决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与恢复的条件,亦即解决必要的通路,早期应积极配合手术和闭合复位。在针灸方法上,仍以刺灸法为主,可配合运用芒针、电针、穴位注射等,并内服中、西药物。现在报道的病例,多数是综合治疗的。不少资料表明,针灸等穴位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对脊髓损伤有一定促进恢复和再生作用,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其功能障碍。故针灸对本病症的临床价值应予肯定。针灸的有效率约在80%,而基本痊愈率则在15~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