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麦粒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外治法
外涂玉枢丹或清火眼丸。取药研磨成汁,涂于结肿部位。
二、内治法
1、风热外侵
睑部肿物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
2、热毒壅盛
眼睑红肿痛难睁。兼有口干,头痛,发烧,尿黄,便秘,舌苔黄、舌质红,脉数有力。治法:泻火解毒。
中医辨证治疗秋燥
1、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前人有云∶六气之中,惟燥不为病,似不 尽然。盖以《内经》少秋感于燥一条,故有此议耳。如阳明司天之年,岂无燥金之病乎?大抵春秋二令,气候较夏冬之偏寒偏热为平和,其由于冬夏之伏气为病者 多,其由于本气自病者少,其由于伏气而病者重,本气自病者轻耳。其由于本气自病之燥证,初起必在肺卫,故以桑杏汤清气分之燥也。
桑杏汤方(辛凉法)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 香豉(一钱) 栀皮(一钱) 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气味必变,药之气味俱轻故也)。
2、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此条较上二条,则病深一层矣,故以甘寒救其津液。
沙参麦冬汤(甘寒法)
沙参(三钱) 玉竹(二钱) 生甘草(一钱) 冬桑叶(一钱五分) 麦冬(三钱) 生扁豆(一钱五分) 花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钱。
麦粒肿中医治疗
1.风热外侵
【主症】:睑部肿物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后煎)、淡竹叶、甘草、防风、天花粉、牛蒡子、芦根。
2.热毒壅盛
【主症】:眼睑红肿痛难睁。兼有口干,头痛,发烧,尿黄,便秘,舌苔黄、舌质红,脉数有力。
【治法】:泻火解毒。
【方药】:穿山甲、栀子、连翘、黄连、黄芩、白芷、天花粉、皂角刺、归尾,甘草、赤芍、金银花各、大黄、芒硝。
麦粒肿自己流脓怎么办
1、清理脓物。如果麦粒肿自己出现流脓的情况,建议使用干净的消毒棉签,将麦粒肿中还未流完的脓物挤出,切忌不可直接用手将脓物挤出,以免发生感染而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2、消毒杀菌。在将脓物进行清理后,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免空气中的细菌等对伤口造成感染。
3、及时就医处理。如果脓物无法完全挤出,建议患者及时前往附近的诊所或医院进行就医处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麦粒肿进行治疗。
崩漏的中医辨证治疗
⑴ 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中极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⑵ 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中医辨证治疗斜视
斜视患者常见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的疾病,并会有眩晕、呕吐、步伐不稳等症状。多由于眼球位置不正或眼睛平衡失调所致。
人类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宰眼球运动,它们是4条直肌和我2打斜肌,根据其在眼球上的附着位置分别称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上斜肌、下斜肌,当这6条肌肉的作用不平衡时,便会导致斜视。
斜视的种类很多,包括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及下斜视。斜视的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的,对病因不明者,尚无一日三餐方法。中医学治疗斜视可利用针灸为主,同时配合内服药为辅的方法进行调理治疗。
(一)取穴
主穴:正光1、正光2、风池。
配穴:据辨证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
眼斜,发病与高热抽搐有关,目干畏光、急躁头痛、口苦多梦,脉细稍弦或小数,苔薄白。
肝俞、胆俞、内关、百会。
脾气虚弱型
眼斜,视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纳少,头晕体瘦,时有便溏,脉细弱或缓,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足三里。
肾虚型
眼斜,多自幼发病,屈光度较薄,视力较差,头晕发枯,面色欠华,常有遗尿,苔薄或净,舌质淡或尖红。
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内关。
调理巩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复,视力未达到正常。
胸椎8~12,腰椎两侧,百会、大椎、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中脘。
针眼怎样治疗
麦粒肿一般治疗
1、早期湿热敷或旋磁理疗,促进浸润吸收或硬结迅速化脓。
2、手术切开:当脓点形成后可切开排脓。但要注意外麦粒肿的切口应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的切口庆与睑缘垂直。切忌不适当的挤压,以防炎症向眶内、颅内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及脓肿等而危及生命。
3、对顽固的经常发作的病例,可用自体免疫疗法。伴全身发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者可给抗生素及磺胺类的药物的应用。
麦粒肿辨证论治
1.中医偏方:
中医学中以其以针刺破即愈故名“针眼”,认为其多因肌肤不洁,风热毒邪外客所致,或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正不胜邪而使病变反复发作。临床常见有风热毒邪、热毒炽盛及脾虚气弱等症型。治疗当以清热解毒为主;对正不胜邪者,宜取扶正托毒法为原则。
麦粒肿是什么病
麦粒肿学名为睑腺炎,根据它发生的部位,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中医也称为针眼、偷针。
通常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睑板腺或者皮脂腺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在使用不洁的毛巾或者用脏手揉擦眼睛时,细菌都有可能乘机侵入,还可能与饮食不节、全身抵抗力下降、气候环境变换、不注意用眼卫生等等有关。
中医辨证治疗鸡眼
一、辨证选方
分析:鸡眼多因患处皮肤长期挤压或摩擦而致,气血瘀滞,经络阻隔,血流不畅,外感毒邪,内外相搏,外溢肌肤,故见蚕豆大小的淡黄色角质增生,患处皮损至圆锥状嵌入皮下,质坚硬,摩擦疼痛,舌尖红,苔腻,脉弦涩,属气血瘀滞所致。
治法:养血润肤,化瘀解毒,佐以行气通络。
方药:养血润肤饮(《外科证治全书》)加减。当归20g,赤白芍各10g,生地20g,鸡血藤30g,胡麻仁10g,女贞子15g,生黄芪15g,苦参 10g,白鲜皮10g,地丁20g,连翘30g,香附20g,木贼20g,甘草10g。煎服法:上药加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30分钟后放温口服。二煎 20分钟后去渣,加水1000ml,煎40分钟,用药渣熏洗患处,1日2次。
二、外治法
1.鸡眼小验方:方法:消毒后用手术刀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然后放入半夏末,外贴布固定,经1周后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的肉芽组织,数日即痊愈。
2.蓖麻子外敷治疗鸡眼:用法:用蓖麻子1枚去外壳,灰内埋烧以爆炸为度,患处以热水泡洗,刮去表皮,蓖麻子用手捏软,乘热敷患处3~5日换药1次。
3.鸦胆子捣烂后局部外敷,5天换药1次,用药前以有孔胶布保护损害周围皮肤,将药涂于皮损上再盖胶布固定。
4.先用小刀修削硬皮后敷贴千金散(制乳香、制没药、轻粉、飞朱砂、煅白砒、赤石脂、炒五倍子、煅雄黄、醋制蛇含石)、鸡眼散(朱砂、水杨酸、淀粉),以橡皮膏保护周围皮肤。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治疗宣肺利水。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中医辨证治疗利水消肿,需要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此外,对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讽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温馨提示:中医辨证治疗水肿,相信通过以上阅读大家对此都有所理解了吧。水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问题哦,所以患者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麦粒肿早期怎么治疗
一、首先,控制饮食、忌饮食辛辣、注意用眼卫生是初期麦粒肿怎么治的基础方法之一,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预防眼部疾病的第一步;
二、其次,在眼睑刚开始呈现红肿或开始长脓包时,不能用手去摩擦或挤压。因为眼睑血管分布密集,眼的静脉其他面部静脉相通,挤压脓肿时则会导致血液向各个方向回流,就造成炎症扩散,引起更加严重的眼部疾病;
三、另外,初期麦粒肿可以用热毛巾进行暂时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如果炎症比较轻,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使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是麦粒肿初期的大忌;
四、在治疗麦粒肿中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无论内外麦粒肿,如果加压挤脓,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窝织灸、海绵栓塞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切忌挤压。
2、麦粒肿初期或脓肿未形成时,都可局部湿热敷,热敷能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对治疗麦粒肿很有帮助。
3、治疗麦粒肿期间注意休息,不吃刺激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如果走粒肿长期未退留下改结,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在盼结合膜面切开刮除内容物,并剪除残爱及肉芽肿。
5、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杜绝用脏手及脏手帕擦眼等不良习惯。注意休息,不熬衣,不要使眼睛过度疲劳。
6、对于反复发作者,应查找原因,注意矫正屈光不正。
痱子的中医辨证治疗
痱子患者的中医治疗原则应以消暑解热为主,方用消暑汤加减。痱子的中医外治疗法如下:
1、马齿苋煎水温洗后,外扑痱子粉;
2、痱子草30克、鲜丝瓜叶15克,水煎取汁,待冷湿敷或沐浴;
3、脓痱者选用玉露散、鹅黄散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涂;
4、六一散或滑石粉加入少量冰片外扑。
5、其他:绿豆适量,小火煮烂、频饮之;鲜冬瓜皮或鲜西瓜皮,外搽患处。
一些治疗麦粒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治疗麦粒肿需要及时有效,尤其是现在临近夏日,各种病菌滋生,如果不注意治疗麦粒肿的话,很容易受到继发感染。这里,我们的眼科专家建议在治疗麦粒肿中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无论内外麦粒肿,如果加压挤脓,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窝织灸、海绵栓塞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切忌挤压。
2.麦粒肿初期或脓肿未形成时,都可局部湿热敷,热敷能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对治疗麦粒肿很有帮助。
3.治疗麦粒肿期间注意休息, 不吃刺激食物,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如果走粒肿长期未退留下改结,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在盼结合膜面切开刮除内容物,并剪除残爱及肉芽肿。
5.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杜绝用脏手及脏手帕擦眼等不良习惯。注意休息,不熬衣,不要使眼睛过度疲劳。
6.对于反复发作者,应查找原因,注意矫正屈光不正。
血热的中医辨证治疗
血热严重的人,可服用中药调理,或平时多喝点菊花水。必要时,可用生地10克、丹皮6克、槐花6克、菊花6克煎水喝,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表现选择牛黄解毒片、三黄片及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清血热方代表方剂清营汤和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犀角生地黄麦冬玄参丹参竹叶心银花黄连连翘
主治:温热病,热邪入血引起的身热夜甚,心烦失眠,或有谵语,或口渴,或发斑疹,舌绛而干,脉细数等。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透疹。
犀角地黄汤
犀角生地黄丹皮赤芍
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颜色紫黑,或蓄血发狂,便色黑等。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犀角大青汤
犀角大青叶栀子淡豆豉
主治:热毒入血引起的高热神昏,斑疹颜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透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