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青少年逆反期有什么表现

青少年逆反期有什么表现

人一生中的两次典型逆反心理学界认为,人的成长过程中,共有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3岁至5岁称为“第一逆反期”;12岁至20岁称为“第二逆反期”。在第一逆反期里,孩子才刚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等,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后,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等常会表现出执拗、任性、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到了青春期,则是第二逆反期,逆反心理也最重。此时,孩子的生理发育已逐渐成熟,出现第二性征,在心理上则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要求成年人将他们视作大人看待,理解并尊重他们。如果这种理解与尊重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自然会产生很强烈的逆反心理。研究发现,5%至15%的学龄儿童都有逆反、叛逆行为的征兆。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与原则;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频繁发怒,怨恨他人等。这些行为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尤为明显。妈妈要接纳,爸爸应认同孩子处于青少年心理逆反期,不少家庭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孩子与妈妈的“矛盾”一触即发,与爸爸关系则相对缓和。其实,父母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遇到“不听话”的孩子,也该发挥不同作用。从妈妈的角度来讲,坦率地接纳是第一步。孩子从母体中分离开来,直至自己慢慢独立长大,完全是一个分离过程,可不少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该跟自己的想法一致。其实,逆反是每个孩子都会发生的心理状况,并非个例。很多例子表明,没有叛逆的孩子没有成长,也不可能超越父母的成绩,想要鼓励孩子有发展,还应尊重他们形成的主见,并辅以自己的生活积累作参考。

儿童逆反期的沟通

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觉到与之难以沟通。这里介绍几条比较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

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弱点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忌谈成绩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稳定情绪

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许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给孩子减负

父母都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从学校放学回来还要进行他们不愿意的培训,使得孩子们没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松,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希望家长让孩子学习的时候也适当的给他们玩的时间。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特点

1、盲目性

青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而道而行之;凡事,无论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

2、社会性

现在的青少年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改革时期,一些人趁机搞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也给青少年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之产生消极情绪,而他们往往又由于理论修养不够,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能力,容易感情用事,过于偏激,产生逆反心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3、感应性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互相感应的力量,而这种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所产生的感应作用,它对先进层来说是一种逆向拉力,对后进层来说是转化的阻力,影响着两头,具有感应性。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老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他们把老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我行我素。这种逆反心理的感应性对班内影响很大,如不善加引导,会影响班级建设,妨碍学生的进步。

4、自发性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应,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个体间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的,遇事感情上接受不了而产生一种抵解情绪造成的。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痛快。有时看到别人那样干,也跟着干,这一从众心理是逆反心理在特定条件下自发产生的表现。

5、可变性

中学阶段,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要求意识比较强烈,但他们的观点、信念尚未形成或极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又是多种多样,所以想独立自主,一时还做不到。他们的思想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是可以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实行有效的控制的。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都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儿童逆反期正常吗

一、教会孩子感恩。现在的孩子都被家人都宠着,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吃的好,穿的好,哪怕自己受再多的苦,于是孩子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让孩子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学会感恩。

二、教会孩子吃苦。现在的孩子似乎都有固定的零花钱了,零食不断,不做家务,家长只让孩子学习,渐渐的孩子就会有“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基本上没有什么吃苦精神。适当的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必不可少。

三、经常给孩子说“不”。我们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几乎孩子的要求家长会尽力满足。而且很多时候,只要孩子学习进步,家长的奖励不断。孩子没有了挫折感,觉得自己很优越,一旦遇到不如意,自然就会脾气大发,与家长顶嘴了。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对孩子的要求说“不”,别把孩子惯成了“小皇帝”。

四、别对教师的批评报以不满。现在的教育制度崇尚“赏识”,但是在有些时候孩子已经被夸赞的不能接受批评了。一旦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老师批评的过于严厉,千万不能纵容孩子对老师怀恨在心,否则,以后家长教育孩子就更困难了。

五、和孩子做朋友。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与家长聊天,与家长顶嘴,表现出很逆反的情绪,还是孩子没有一个好的倾诉的地方。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别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使孩子敬而远之。

早恋是青春期性逆反心理

青春期性逆反心理不可能根除。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少男少女的性意识已开始萌动,他们希望通过自我的努力去探索性的奥秘,所以不肯轻易接受成人的观念。

但这一时期,他们对性的自我探索处于模糊状态,种种性的困惑无法解除,而他们体内性能量的激增,又会导致性情绪的极大波动。因此,在他们身上,难免要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看不清这一点,总认为他们“不听话”,必然导致性教育的失败。

从另一方面看,青春期性逆反心理又是可以减少的。因为这一心理的产生,除了上述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归因于社会承袭的落后观念和行为,如对青少年采取性禁锢主义,一些学校不开设性教育课程;家长限制孩子与异性交往,偷看孩子日记,私拆孩子的信件,嘲笑挖苦孩子对异性的向往心理;发生了早恋,不是耐心地说服和引导,而是打骂或赶出家门。

这些把青少年的“性”当“贼”防的不信任行为,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在没有正确理论引导的情况下,极易走上性犯罪的道路。有些成人在性问题上言行不一,都使孩子们觉得成年人虚伪,从而抗拒任何有关性的管束。

减少性逆反心理的最好方法是,对于有些问题,诸如怎样和异性交往等,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切莫无原则地横加干涉。当他们遇到困惑时,要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讨论,提供积极的建议,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今的孩子比较早熟,因此早恋现象日渐增多,在这样的趋势下,学校和家长应寻找一个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以免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带来严重的后果。

青少年时期的叛逆心理

孩子比较叛逆的时期,并不是说这就是孩子变坏的表现,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逆反是这个时期孩子的普遍表现。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通过这个时期,孩子就慢慢地进入成熟,在这关键时期,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帮助我们的孩子好好度过这段时间。

我们不可能希望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特别是青年期的孩子,会有逆反心理。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叛逆,并不是说这就是孩子变坏的表现,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逆反是这个时期孩子的普遍表现。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通过这个时期,孩子就慢慢地进入成熟,在这关键时期,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帮助我们的孩子好好度过这段时间。

那么怎样应对这些问题呢?孩子逐日长大,需要独立的判断和思维,要给孩子一片天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其自我意识,相信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并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父母不仅从成人的视角,更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培养与孩子的“同理心”。遇到分歧,父母要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我们要相信世上没有沟通不了的事。形成民主和谐的家风是有效沟通的前提,父母要创造情景,打开孩子的心门,陪伴孩子拔节成长,多鼓励多欣赏,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愁。

我们要为孩子做好榜样,适当地跟他们沟通,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成长。叛逆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漠不关心,这才会导致孩子走向歧途,等到这个时候才去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我们父母一定要注意了。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源于什么呢

一父母的失望、瞧不起,甚至怨恨。家长先逆反,你不就是要我认可你吗,我就看你什么也不是,一辈子没出息。有的家长因孩子学习不好,看孩子都没有好眼神;有的家长经常说这个孩子好,那个孩子好,旁敲侧击,自己的孩子却是一无是处,无锡精锐教育指出,你瞧不起孩子,你的气不顺,孩子的气就不顺,你说的话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二父母以势压人。家长先逆反,你不是要独立吗,我就什么事都不让你做主,我就什么事都给你安排妥当;或我就是“爱不释手”,自己孩子没有隐私,关怀的无微不至。无锡精锐教育的老师说:“有的家长和孩子赌气,以势压人,不尊重孩子, 我是老子,我就说了算,我就不信制不了你”。

三是父母不尊重孩子或凡事包办代替。不尊重孩子,还表现在不经孩子允许去看孩子的电脑、信件??,向他人宣扬孩子的事。有一位孩子把自己的房门锁了,父母把房门拆掉了,孩子一气之下出走了。无锡精锐教育提醒,家长们凡事都包办代替,没有问过孩子,没有尊重过孩子的意见,才是逆反心理产生的更主要原因。

四是父母对于一件事叨叨起没完。对于孩子学习一天叨叨起没完,就连孩子吃饭的时间都不放过;尤其是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无锡精锐教育由此可得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批评不能超过限度,超过限度孩子就会逆反了。

青春期是孩子器官机能重组的一个特殊的阶段,有逆反心理是十分正常的,但是我们要正确的处理,无锡精锐教育表示,正确的方法就是:与孩子同呼吸,共命运,以爱为基础,之后在情感和道理的基础上,对孩子再进行疏导。做父母的了解和清楚青春逆反期的心理出现的几种原因,那么在教育引导的孩子渡过这个逆反期就会想出更好的教育策略,与孩子一起愉快的成长!

青少年应该怎么度过叛逆期

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各方面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立独立的人格,也就是具备脱离家长独自生活的能力。孩子在成长到青少年阶段时,会自发的努力尝试尽快的向成年人模式靠拢,比如不再向从前那样的依赖家长,并且想快速的脱离与家长之间的关联。这种超过精神年龄的要求和想法,通常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叛逆、反抗、不满、焦虑、以及心神不定等情况,而且情绪起伏也会比较大。这个时期被称为青少年的叛逆期,年龄普遍从12岁到14岁,有可能会持续两年,但绝不会超过四年。

​谨慎青少年性逆反心理

人的一生中,随时都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其中以青春期发生的频率最高。在“性”的问题上也不例外。如家长禁止孩子看与性有关的书刊,偏有人要偷着看;不让关注异性,偏有人要格外留意;不让谈恋爱,偏有人要早恋。

青少年“性逆反心理”不可能根除。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少男少女的性意识已开始萌动,他们希望通过自我的努力去探索性的奥秘,所以不肯轻易接受成人的观念。但这一时期,他们对性的自我探索处于模糊状态,种种性的困惑无法解除,而他们体内性能量的激增,又会导致性情绪的极大波动。因此,在他们身上,难免要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看不清这一点,总认为他们“不听话”,必然导致性教育的失败。

从另一方面看,青少年“性逆反心理”又是可以减少的。因为这一心理的产生,除了上述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归因于社会承袭的落后观念和行为,如对青少年采取性禁锢主义,一些学校不开设性教育课程;家长限制孩子与异性交往,偷看孩子日记,私拆孩子的信件,嘲笑挖苦孩子对异性的向往心理;发生了早恋,不是耐心地说服和引导,而是打骂或赶出家门。这些把青少年的“性”当“贼”防的不信任行为,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在没有正确理论引导的情况下,极易走上性犯罪的道路。有些成人在性问题上言行不一,都使孩子们觉得成年人虚伪,从而抗拒任何有关性的管束。

减少“性逆反心理”的最好方法是,对于有些问题,诸如怎样和异性交往等,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切莫无原则地横加干涉。当他们遇到困惑时,要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讨论,提供积极的建议,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叛逆父母该如何教育

1、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不再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学着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心去体会他的感受。

2、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理解不等于不立规矩,不过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对于那些他始终很抗拒的规定,我不再不由分说地“强制执行”,而是找出孩子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办法解决。

3、给情绪找个宣泄口。教育专家认为,很多时候,孩子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许的事情,是为了宣泄不良情绪或不安感。鉴于此,果果再发脾气的时候我不再责骂或体罚他。

4、寻找孩子的良好表现。表扬能间接地让孩子明白是非,所以我更留心果果的一些良好表现,及时地提出表扬。

5、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既然孩子处于逆反期,有些事我就不再做硬性规定,而是有条件地让果果享受民主权利。

6、不处处约束。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你的标准来处处约束他,对他的行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

青少年八成“早恋”问题源自家长责任

中新网9月23日电从北京市教育心理学研究会获悉,目前80%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都与家长教育不当或父母 关系出现问题有关,因此,防止孩子出现真正的“早恋”应先从家长做起。

据北京晨报报道,在去年青苹果热线接到的9000余个因“早恋”、“性冷淡”等问题进行咨询的电话中,反映家 长不能与自己沟通而产生逆反心理或报复心理出现“早恋”,

或因家庭出现问题而寻求异性温暖的电话达7000余个。其中 ,因家庭破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等情况出现“早恋”的情况占大多数。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信息中心主任陈一筠说,对异性产生好感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 ,“很多家长认为一旦孩子与某个异性频繁接触就是‘早恋’,必须打散,这样反而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发生真正的‘ 早恋’。如果不出现过分的行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经常与异性进行开放式的接触,如一起去春游、做功课等,以使孩子尽早 学会如何与异性交往。”

青春期的心理误区 误区五:模糊是非

青少年涉世不深,如果在思想教育上缺乏正确引导,易产生是非观念上的模糊心理,致使青少年产生种种逆反心理,其结果会导致他们是非不分,与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甚至误进歧途。

克服方法:加强政治思想的教育,对孩子的管理该严格的要严格,但也要劳逸结合,避免其产生逆反心理,注重其自身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拿出勇气和毅力来克服和摆脱不良心理。

​青少年易有性逆反心理

青少年“性逆反心理”不可能根除。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少男少女的性意识已开始萌动,他们希望通过自我的努力去探索性的奥秘,所以不肯轻易接受成人的观念。但这一时期,他们对性的自我探索处于模糊状态,种种性的困惑无法解除,而他们体内性能量的激增,又会导致性情绪的极大波动。因此,在他们身上,难免要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看不清这一点,总认为他们“不听话”,必然导致性教育的失败。

从另一方面看,青少年“性逆反心理”又是可以减少的。因为这一心理的产生,除了上述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归因于社会承袭的落后观念和行为,如对青少年采取性禁锢主义,一些学校不开设性教育课程;家长限制孩子与异性交往,偷看孩子日记,私拆孩子的信件,嘲笑挖苦孩子对异性的向往心理;发生了早恋,不是耐心地说服和引导,而是打骂或赶出家门。这些把青少年的“性”当“贼”防的不信任行为,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在没有正确理论引导的情况下,极易走上性犯罪的道路。有些成人在性问题上言行不一,都使孩子们觉得成年人虚伪,从而抗拒任何有关性的管束。

减少“性逆反心理”的最好方法是,对于有些问题,诸如怎样和异性交往等,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切莫无原则地横加干涉。当他们遇到困惑时,要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讨论,提供积极的建议,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的三段叛逆期

第一逆反期:两岁半到三岁左右,自我意识萌发

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出现在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一般是在两岁半到3岁左右。不过现在的孩子大约1岁前后就开始表现“叛逆”了。就这一点,我的分析是:一方面现在孩子的确越来越聪明了;另一方面是父母们养孩子更加小心,也因此对孩子更早、更多说“不”。孩子们说出的第一个“不”,就是从父母这里学来的。

第二逆反期:7-9岁,准大人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宝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比较娇气等。

第三逆反期:12-15岁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已发育成熟,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常常遭遇到各种挫折感,这样,在身体与心理矛盾的自我纠结和成长中,孩子开始有了更多样的情绪体验。对女孩来说,会变得内向并体验到自我怀疑、愧疚或抑郁等情绪;对男孩而言,则更多地体验到暴躁和愤怒。

青少年心理叛逆的5大特点

1.盲目性。青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而道而行之;凡事,无论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

2.社会性。现在的青少年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改革时期,一些人趁机搞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也给青少年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之产生消极情绪,而他们往往又由于理论修养不够,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能力,容易感情用事,过于偏激,产生逆反心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3.感应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互相感应的力量,而这种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所产生的感应作用,它对先进层来说是一种逆向拉力,对后进层来说是转化的阻力,影响着两头,具有感应性。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老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他们把老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我行我素。这种逆反心理的感应性对班内影响很大,如不善加引导,会影响班级建设,妨碍学生的进步。

4.自发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应,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个体间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的,遇事感情上接受不了而产生一种抵解情绪造成的。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痛快。有时看到别人那样干,也跟着干,这一从众心理是逆反心理在特定条件下自发产生的表现。

5.可变性。中学阶段,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要求意识比较强烈,但他们的观点、信念尚未形成或极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又是多种多样,所以想独立自主,一时还做不到。他们的思想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是可以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实行有效的控制的。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都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相关推荐

解读耳鸣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六大危害

影响情绪:因为耳内长期声音,加之听力受阻,听不到别人说话更不能很好的与人交流,所以情绪烦躁、焦急、抑郁。 影响听力:严重的耳鸣直接干扰外部声音,导致听力困难。 影响工作:因为听力下降、交流不畅,工作效率低,耳鸣直接影响工作情绪。 影响睡眠:因为耳朵内部一直都声音出现,特别是安静的夜晚,耳内声音更加清晰,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影响青少年学习:如果青少年耳鸣,由于听力下降,上课听不清,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同学沟通不畅,可能导致被同学取笑,长期受到这种压力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育。 影响家庭生活: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

1、教育不当 教育者得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2、自我意思增强 这个办法处于过渡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而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3、企图标新立异 他们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4、强烈的好奇心 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

正确看待青少年叛逆心理

我们都知道,如果青少年叛逆心理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对青少年以后的健康成长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心理特征,一点一点攻破叛逆期的教育问题。 1、自尊心过强的逆反心理 自尊心是一种严格要求自己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积极心理,缺乏它就会缺乏自我要求和上进心。但过度自尊往往会形成逆反心理。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老师和家长的话不再像孩子时那样言听计从,他们渴望自己解决事情,摆脱成人的管束,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满足教师家长的说教,时表现出不听不信,过于任性甚至公开与教师、家长作对。 2、待

这一年来整个人都挺自卑的,要怎么改善啊

你的性格应该属于内向的,平时不太爱和人交流,这是属于自卑心理,在青少年时期这样的心理是正常的现象。 建议你平时可以慢慢的学会和别人相处,不要过于逃避和友好的同学的交流,做好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

网络游戏为什么吸引青少年

1、带人进入到和现实完全不同的梦幻世界。——这可以满足青少年好奇、求新求异、爱幻想的心理。 2、压抑情绪和心理动力的宣泄与释放。例:打斗游戏、飞车游戏甚至是专门碰撞的游戏等。 3、对家长控制的逆反。 4、从众心理。同学们都在玩,就觉得玩才赶得上潮流。或者为了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增进同学关系。 5、游戏捉住了玩家的心理需求,例“追求刺激的心理”、“追求不断胜利的成功感”、以及“追求梦幻浪漫感觉”的心理。

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个逆反期

3岁左右的孩子以下这些行为,比如喜欢从高处跳下、喜欢走高低弯窄的道路等,这些行为就和孩子需要抚触等生理需求一样,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器官刺激。同样,这些活动还能够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平衡训练,所以孩子往往喜欢用这些特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渴求。 从孩子心理的角度来看,晚上累了,但还是不肯睡觉;在朋友家玩,和小朋友争抢玩具、吵架,但还是不肯走……其实,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孩子由于年龄特性所致,也常常在两种需要中挣扎,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限,所以往往不知道要做哪一种选择。所以,爸爸妈妈就需要在此

青少年期的孩子叛逆,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多进行情感交流 人都是情感动物,特别是青少年期的孩子,着非常强烈的情感需求。他们面对着这个复杂的世界,自己的意识正在慢慢增强,他们心中着很多困惑,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精神导师。哪里还比父母更好的精神导师呢?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一定要多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情况,特别是精神上的。 身教重于言传 我们要懂一个原理:孩子不会按照你说的去做,而会按照你做的去做。我们都不会尊敬哪些只会说大话,却从来不实现的人。孩子也是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良好的行为方式来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比如,你要孩子别抽烟,你自己就

济南医院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哪些

1、躯体上:青少年忧郁症会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低下,体重减轻,疲乏无力,胸闷心悸,头痛胃痛,恶心,呕吐,腹泻,遗尿遗屎等。 2、情绪上:呆滞无神,表情冷漠,易激怒,敏感,哭闹,好发脾气,焦躁不安,厌倦,胆小,羞怯,孤独,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惊吓,常伴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没价值,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唉声叹气,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退缩、抑制、没愉快感等。 3、青春期逆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

青少年心理特征 叛逆心理强

随着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在摆脱依赖父母却又因现实,或者心理,不得不依赖父母之间挣扎。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叛逆行为,是为了彰显他们自己的个性,他们自己的成人感。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

第一逆反期:两岁半到三岁左右,自我意识萌发 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出现在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一般是在两岁半到3岁左右。不过现在的孩子大约1岁前后就开始表现“叛逆”了。就这一点,我的分析是:一方面现在孩子的确越来越聪明了;另一方面是父母们养孩子更加小心,也因此对孩子更早、更多说“不”。孩子们说出的第一个“不”,就是从父母这里学来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行动上,常常会用“打人”来表达自己不同意、反对的态度;语言上,则开始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都是“不”。这是孩子从意识上最早开始的与父母的分离。在这个过程